大學生遇車禍自己砍掉左腿 在家養殖蜈蚣致富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大學生遇車禍自己砍掉左腿 在家養殖蜈蚣致富

  

  

  

黃國東將釘有魚片的木板放進蜈蚣池中。  

武鳴截肢大學生在家養蜈蚣,訂單多得不敢接

「毒門」生意 肯做就有得賺

  核心提示

  準備走進黃國東家之前,村裡有人提醒記者,「你們要小心,他家裡有好多『毒物』」,採訪後才知道鄰居的話不無道理:在一座不起眼的兩層農家小院裡,竟養有蜈蚣、蠍子和毒蛇等數種有毒動物,其中規模最大的蜈蚣數量有上萬條。院子的主人黃國東的身份頗為特殊:他在一場車禍中被迫截肢,失業後只好回家發展特種養殖。在他的用心經營下,蜈蚣訂單多得讓他不敢接。而在養蜈蚣過程中,也不乏許多有趣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帶你走進黃國東的蜈蚣王國去看看。

  創意

  蜈蚣池 是座「微園林」

  武鳴縣府城鎮德靈村一組的大部分居民以種植甘蔗和水果為業,黃國東的家就在村口路邊,對面是大片的甘蔗地。豐富的甘蔗葉就是黃國東用來給蜈蚣遮陰的材料。

  長著一張娃娃臉,帶著一副銀邊眼鏡的黃國東今年28歲,是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的本科生。雖然已經畢業了好幾年,但看上去還是未脫學生氣。8日下午,當記者站在他面前時,才發現他的左腿裝著假肢——2009年,黃國東在桂林遭遇意外車禍受傷,左腿一直無法治癒,最後他竟痛下決心揮起斧頭砍掉了傷腿。

  失去左腿的黃國東因為殘疾很難找到工作,機緣巧合之下,他在網上發現了蜈蚣養殖的商機,便決心在家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而這樣的決心,正如他當初揮斧砍腿一樣的堅定。

  在黃國東的引領下,記者來到蜈蚣養殖場。打開一扇鐵門,幾個池子映入眼帘。池子共有六個,三個池子建在地上,另三個池子搭在上面。整個養殖場頂部都爬滿了絲瓜藤,架子上還零星地掛著幾個小絲瓜。地上的三個池子都用磚頭砌成的長方形,每個大約6平方米;而上面的養殖池則採用一面玻璃,倚牆而建,另兩面用磚頭,構成3平方米的長方形。兩種池子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用鐵皮將池子頂部圍著。黃國東告訴我們,加裝鐵皮是為了不讓蜈蚣爬出來。

  在池子裡,有的放著假山,有的種著辣椒、蘆薈等植物,還有一口小水眼。黃國東說,這些池子的造型都是他運用大學所學專業設計出來的。由於蜈蚣有晝伏夜出的特性,我們沒有看到蜈蚣的身影,但這猶如微縮園林的小池子,已經令我們連連感嘆。

  成本

  3萬條蜈蚣 一頓吃一個豬肺

  就在我們感嘆來得不是時候,沒法看到蜈蚣時,黃國東卻說,蜈蚣都躲在瓦片和甘蔗葉下,只要掀開就可看到。果然,隨著黃國東把鋪蓋在土上的甘蔗葉挪開,記者立即就發現好幾條筷子粗的蜈蚣迅速爬行,鑽到另外一叢幹葉下。隨意地掀開任何一處瓦片草堆,都能見到蜈蚣的身影。

  黃國東告訴記者,這幾個池子裡的蜈蚣總共有上萬條,養殖蜈蚣最大的投資是池子的建設,飼料成本則低得可以忽略不計。「一般我餵給它們的都是豬肺和魚肉,五塊錢一個的豬肺就可以供3萬條蜈蚣食用。」 他說,蜈蚣怕光、喜溼,晚上餵食時為防止蜈蚣將食物拖入窩內導致食物腐爛變質,他還想了一個法子,將豬肺釘在一個長條木上,讓蜈蚣只能「就餐」而不能「打包」。而且,蜈蚣的食量很小,天氣涼時很少吃食,在孵蛋期更是不吃不喝,熱天也就三四天餵一次。黃國東說,管理起這些小傢伙,很輕鬆。

  趣事

  受精後 母的會把公的吃掉

  蜈蚣長相醜陋,身上有毒,人們往往對它退避三舍。不過,黃國東在養殖過程中卻漸漸喜歡上了這些「毒」傢伙。

  他告訴記者,現在場子裡有幾千條蜈蚣進入了孵蛋期,每條蜈蚣一年一般只產一次蛋,一次可以產30個左右,成活率幾乎是百分百。不過,蜈蚣在孵蛋期很怕別人打攪。「如果孵蛋的蜈蚣,你掀開稻草驚嚇到它們,它們會把自己的蛋吃掉。」此外,黃國東說,蜈蚣的繁殖方式和螳螂很類似,公蜈蚣和母蜈蚣在完成交配受精後,公蜈蚣會心甘情願給母蜈蚣吃掉。而母蜈蚣一旦完成一次受精,接下來的兩三年時間裡都不用再交配也能產卵,這樣的方式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黃國東還說,同一批蜈蚣從小在一個池子裡長大,形同兄弟姐妹,對於外來蜈蚣的「入侵」,他們會團結一致毫不客氣。「有一次我從野外抓了一條野蜈蚣放進池子裡,想不到幾十條蜈蚣竟然聯合起來圍攻它,把它咬死了。」

  效益

  養了3年訂單多得不敢接

  從2010年開始養殖蜈蚣,到現在也快3年了,黃國東最早的一批蜈蚣已經在去年出欄了,銷售途徑有三條,一是賣給藥商;二是賣給周邊村民用來泡酒;三是賣給別人當種子繁殖發展。

  黃國東介紹,蜈蚣養殖一年左右就有約10釐米長。去年,他賣出去了8000多條,每條賣6—8元。一年多就收回了建池子的幾萬元成本並開始盈利。漸漸的,他的養殖場在圈內有了名聲,南寧、柳州都有人提前來找他下訂單,每一單都是幾千條以上。但考慮到自己繁殖的規模沒那麼大,時間太緊,他沒敢接下人家的單。「我怕我接了單後,沒有貨供給人家。」

  當然,除了蜈蚣養殖外,黃國東還利用閒暇時間在樓頂建起了毒蛇和蠍子的養殖場,並開始逐步擴大他的「毒門」生意。在果園裡,他又養起了原雞(家雞的野生祖先),目前已發展到100多隻。這位腿部殘疾的大學生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在農村老家,在特色養殖這條路上,只要用心經營,一樣能幹出一番天地。(《當代生活報》記者 馮耀華 實習生 林科冠/文 記者 何學俏/圖)

相關焦點

  • 蜈蚣養殖中的潛規則,你不知道可就被騙了!
    由於養殖蜈蚣的利潤較大,很多人都躍躍欲試要入行,騙子就利用人們快速致富的心裡設置騙局。因此,養殖戶要擦亮眼睛,通過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甄別。一是騙子在宣傳資料中表示養殖者只需要引種,幾乎不需要其他投資。可事實上,養殖者在引種方面的投資要比正常情況下高出2~3倍左右,即技術公司在賺取高額的引種費。同時飼養蜈蚣時必須要建立完善飼餵環境,否則蜈蚣很容易就會爬出去,這種後續投資是養殖者初始投資的2~5倍。
  • 蜈蚣有毒又危險,為什麼還有人不斷在養殖?看完漲知識了!
    蜈蚣有毒,但不危險,養殖蜈蚣的難點並不在它有毒,蜈蚣天性膽小,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且養殖的蜈蚣野性已經有些變化,在必要的一些防護措施下,是很容易克服蜈蚣有毒這個問題,在養殖戶眼裡,有毒根本就不是養殖蜈蚣的難點。
  • 浦江蜈蚣養殖場場主建議:養蜈蚣致富不能一夜暴富
    因為若受驚擾,蜈蚣就會停止產卵或將正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這是蜈蚣的保護性反應。9~10月也可以引種,但到11月,蜈蚣已開始冬眠,不宜引種。另外,還有很多蜈蚣養殖公司所說的五花八門的專利蜈蚣,實際上基本都是紅頭蜈蚣。  蜈蚣常溫下一年能產多少卵?  傅明年告訴記者,如果對蜈蚣養殖知識一點都不了解,那麼就會很容易相信一些廣告,他建議想養蜈蚣的人了解以下一些知識。
  • 男子居民樓裡養殖蜈蚣 數十條「越獄」咬傷嬰兒
    半夜醒來,突然感覺有些癢,開燈一看,身上竟然趴著一條大蜈蚣。對於巴南區土橋新街15號居民樓的業主來說,時刻擔心這一幕發生在自己身上。前晚,社區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排查發現,一男子在該樓養殖蜈蚣,數十條不聽話的蜈蚣「越獄」,不但驚擾了整棟樓的業主,而且還咬傷了一名嬰兒。
  •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2018-08-08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江蘇頻道        瀏覽量: 2159 次大學生村官劉華說。今年年初,江蘇省灌南縣堆溝港鎮的3名大學生村官在縣村官辦和鎮政府的支持下,集體流轉了東腰村近2000畝土地開展水稻套養魚蝦蟹高效養殖,幫村民在傳統水田裡「趟」出了一條致富路。水稻田套養魚蝦螃蟹是灌南縣堆溝港鎮經過慎重調研後確定的富民項目之一。「怎麼做才能讓大夥即賺到錢又放心把地交給我們呢?」
  • 蜈蚣的養殖,這些口口相傳的誤區一定要遠離,千萬不要盲目跟從
    如今隨著我們國家的養殖業不斷的發展,而且種類也越來越多,因此眾多養殖戶們更是按捺不住,紛紛想要一展拳腳,但是在養殖的過程當中,尤其是養殖蜈蚣的過程裡非常容易會被人們欺騙,甚至走到了養殖的誤區裡。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蜈蚣的養殖需要注意怎樣的誤區吧。
  • 在農村搞養殖,冷門養殖項目才會給你帶上致富之路
    下面為大家推薦三個冷門養殖,這三個冷門養殖項目不僅成本低,而且利潤豐厚,是值得選擇,一起看看吧。幹蚯蚓二、養殖蜈蚣蜈蚣是一種比較兇狠的動物,攻擊起來速度特別的快,最可怕的是毒性特別的強,俗話說五毒,蜈蚣就是其中一種。
  • 李喜軍:養殖大閘蟹 致富不忘本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孫園芳 馮延軍 記者張玲 )初冬時節,當記者來到延安市黃龍縣崾嶮鄉白城村大閘蟹養殖基地時,看到養殖戶李喜軍正在蟹塘裡打撈成熟的螃蟹,忙的是不亦樂乎
  • 養殖蛋鴨闖出一條致富路
    返鄉創業大學生曹陳華的鴨子養殖基地。 記者 李嘉斌 攝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雷州市調風鎮大園村返鄉創業青年曹陳華便起身,穿上了工作服到鴨舍內跟工人們一起撿拾鴨蛋。    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曹陳華說在公司打工雖然單純,但日子過得平淡無奇,總感覺「沒啥意思」,再加上從小就有個創業夢,便萌發了返鄉養鴨的念頭。「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發展機會,小鄉鎮有小鄉鎮的優勢,回到家鄉創業,其實也有很大的舞臺,並且心裡最踏實。」
  • 「我的脫貧故事」抓住「雞」遇 勇闖致富路︱三穗縣雪洞鎮界牌村...
    冬天的清晨,晶瑩的露珠掛在林間的樹梢上,濃霧持久未消散,我站在高坡上的林下養雞基地裡,一陣陣寒風吹來略有些刺骨,但是望著這片「致富路」,我的心裡卻暖意十足。於是我就自己買相關書籍、在網上查閱資料、參加大大小小的技術交流會,逐步掌握了林下大規模養雞技術。雪洞鎮千畝林下養雞產業項目示範基地2015年,山雞養殖步入正軌,又逢這年行情不錯,我家順利脫了貧。
  •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2012-01-04 10: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瀏覽量: 1304 次我要評論   天津市寧河縣鑫三角水產養殖公司,從烏茲別克斯坦引進的世界珍稀魚類品種卡拉白魚經周期性試養獲得成功,通過市專家組驗收,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養殖新品種。
  • 揭秘英語老師的孔雀養殖致富之路
    作為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他被分配到了當地的高中當一名英語老師。早晨伴隨著學生的讀書聲開啟新的一天,夜晚伴隨著學生沙沙的寫字聲結束,平凡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從指縫溜走。如今57歲的鄧德早已富甲一方,名揚四海,人人稱他為「孔雀大王」。回想當年,鄧德不甘這樣消耗自己的人生,趕起了創業潮。當一名教師,默默無聞,桃李滿天下,光榮而無私,但這不是鄧德想要的,他不屬於這裡。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 養殖能發家致富嗎?
    作為全國土雞養殖行業領先品牌農家營,我們想告訴大家:做養殖可能致富也可能「致負」。 養殖業成就了很多白手起家的富豪,流傳了很多靠養殖致富的勵志故事,是很多無背景、無學歷的人致富的一個突破口,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很多人創業做養殖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也很常見,所以做養殖能不能致富看項目,更要看做養殖的人是誰,他是怎麼做養殖的。 任何行業賺錢的都是內行,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 2021年農村這15個養殖項目,做好了哪一個都賺錢!
    11、蜈蚣養殖 蜈蚣養殖 蜈蚣養殖是暴利的十大暴利養殖項目之一,只要是因為蜈蚣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節肢動物,由於野生的蜈蚣比較少,極需人工養殖。
  • 貴州鴻翔以肉兔養殖產業為「針」,串起千家萬戶致富路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貧困戶,他因疫情期間放棄外出打工,安心在家發展肉兔養殖,近日終於迎來收穫。得益於肉兔養殖的不止他一個。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歸鄉的人在不能外出打工的情況下,在貴州鴻翔的幫助下做起了「小兔子」這個大文章。
  • 舟山海蜈蚣養殖火了 每公斤可賣52元到80元
    資料圖 養殖場採收海蜈蚣海蜈蚣是舟山人對沙蠶的俗稱。在朱家尖,一座佔地30畝的沙蠶繁育養殖基地,正藉助舟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發展起來。目前,朱家尖藍海水產養殖合作社沙蠶養殖基地已建成養殖池、育苗池、冷庫等健全的服務配套設施。一箱箱養殖沙蠶活體在經過清洗包裝後,從這裡銷往全國各地。沙蠶,優質的養蝦飼料沙蠶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萬能餌料,是魚、蝦、蟹等水產經濟動物的優質餌料和常用釣餌。8月29日下午,記者跟隨該合作社總經理陳軍走進了沙蠶養殖基地。
  • 蛻變,貧困戶成為致富帶頭人
    「感謝孝南區農業農村局駐村幹部幫我發展家禽養殖,才使我家獲得了豐收的喜悅。」12月10日,孝感市孝南區祝站鎮星光村貧困戶樂和平正在清理雞舍,對前來走訪入戶的農業農村局駐村幹部感激地說。貧困戶樂和平在家庭農場餵養良種土雞49歲的樂和平,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4口人,妻子覃秀萍沒有什麼特長,一個普通農婦,只能做點臨工;兒子2017因患血友病需要長年住院治療,還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術
  • 捕捉蜈蚣原來這麼多技巧,一般人真的不知道,養殖它有風險
    農村一直流傳著五毒的說法,包括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五種有毒動物。蜈蚣被列為 五毒之首,也是重要的中藥材,因此上,滋生了一批專門捕捉蜈蚣的人。在湖北鄖陽,就有一個家庭專門以捉蜈蚣為生,每年3月份開始,也就是驚蟄節氣過了以後,他就開始上山捕捉蜈蚣,據說,他家一年能捉到蜈蚣30萬條,收入50萬以上。蜈蚣的價格也不錯,大蜈蚣能賣到2.5元—2.3元,小的蜈蚣每條也能賣0.8元左右,一個人一晚上能捉到200~500條,特別是4~6月份高峰期一夜可以捉到3000隻。這個捕捉季節可以持續到9月底。
  • 想靠養殖致富,選擇梅花鹿養殖,50隻能賺上百萬
    賺錢的養殖項目已佔了不少數,不賺錢的養殖項目也佔了不少。如果想靠養殖致富,我覺得選擇特種養殖項目,現在就有很多的農村朋友在傳統的養殖項目上想另闢蹊徑,為了賺錢搞一些不一樣的特色養殖。那麼,什麼特種養殖項目比較賺錢呢?今天為大家推一下,一起看看吧。其實特種養殖項目,梅花鹿是最佳的選擇。想快速致富,養殖梅花鹿來錢豐厚,不過需要辦理養殖證才能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