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常見不敢抓,如今一斤200元還缺貨,有人養殖,卻說是騙局

2021-02-07 十年農耕

和城裡的孩子相比,農村娃的膽子普遍都比較偏大,而且對於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也更加了解。因為在農村,動物的數量是非常多的,農村娃是完全貼近自然長大的,無拘無束。還記得小時候最愛和小夥伴們去地裡玩,逮螞蚱、追兔子、捉知了,這些都是大家很喜歡的遊戲,也是大家鍾愛的美食。不過農村娃並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還記得兒時經常見到一種動物,卻不敢抓,它就是蚯蚓,如今市場上幹品一斤賣200元還缺貨,有人養殖,卻說是騙局。

蚯蚓又被叫做地龍,是農村一種很常見的動物,尤其是連下幾場大雨之後,蚯蚓就會爬出地面呼吸,這是在道路邊就能見到。蚯蚓是一種很典型的無脊椎動物,全身柔軟細長,它沒有特定的呼吸器官,所以需要依靠體表完成呼吸轉化,再加上它的體表層,能夠透出血液的顏色,所以蚯蚓全身會呈現暗紅色,為了呼吸必須保持全身溼潤,摸在手裡又滑又膩。也因此,雨后土壤含水高,不透氣,蚯蚓就需要爬到地面呼吸。

蚯蚓在農村其實是很常見的,數量也很多,分布範圍幾乎覆蓋全國各省,但它最愛生活在田地裡的土壤深層。因為蚯蚓長得有些讓人害怕,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小朋友看到之後總會躲得遠遠的,不敢去抓。偶爾有幾個膽子大的小夥伴會壯著膽子去抓蚯蚓,但也只是稍微抓一下做做樣子,其實大家心裡對蚯蚓不僅是害怕,也有一部分是覺得噁心。

以前人們只認為蚯蚓其實就是一種愛長在田裡的蟲子,除了能夠翻土以外,好像也沒有其他用處了。但是多數人忽略了蚯蚓更大的價值——入藥,如今的蚯蚓一斤能夠賣到200元,價格非常貴,還出現了缺貨的情況。當然這個200元一斤的價格指的是蚯蚓(全開)乾貨,蚯蚓能夠入藥,被稱為地龍,是一種很珍貴的藥材,所以市場有不小的需求,甚至年年增長。

最近幾年經常出現蚯蚓缺貨的情況,導致它的價格年年上漲,近5年來,平均每年有10%左右的漲幅。雖說蚯蚓全國都有分布,但真正捕捉它用來賣錢的地方,也主要是廣東、廣西等地,其他地方較少人抓,也很少有人去收購。面對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使得去捕捉蚯蚓的人多了,甚至有人在捕捉時大多採用電擊方式,無論蚯蚓大小,一律被電死,這種捕捉方式導致老產區的產量逐年下滑,而新產區目前還有待開發。現在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所以時不時總是會出現缺貨的情況。

看到市場賣價這麼高,需求也大,所以現在已經有人開始養殖了,不過卻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有人說它是騙局。蚯蚓的藥用價值確實很高,但是它一直到現在為止仍然屬於一種小眾藥材,再加上儲存期比較短,現在僅有部分地方有人收購,更多的地方處於無路可售的情況。之前就有一些養殖戶因為沒人來收購蚯蚓,只能將它賣給漁具店去當釣魚的誘餌。

其實蚯蚓除了可以入藥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非常優質的飼料。蚯蚓中的蛋白質非常豐富,能有效提高家禽和家畜的產量,在這方面潛力很大。如果能夠將蚯蚓做飼料這個用途開發出來,養殖戶的銷路應該會拓寬很多,不用再像之前那發愁了,也不用再擔心蚯蚓養殖會是一個騙局了。

相關焦點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 兒時誤以為是黑魚,如今野生難尋覓,幾十元一斤還買不到
    在兒時的時候,村裡有一個魚塘,每年的年底都會把水抽乾。把生長一年的魚打撈上來,其實對於小夥伴來說也是一次見到各種魚類的時候,兒時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河邊的小魚,對於大魚的概念一點也不清楚,很多的魚類會搞不清楚。
  • 一次能撈幾千斤,一年四季抓不完,兒時當下飯菜,4元一斤很便宜
    導語:一次能撈幾千斤,一年四季抓不完,兒時當下飯菜,4元一斤很便宜 曾經在日本看到當地漁民捕撈秋刀魚的場景,那簡直就像要把大海的精髓吸乾了一樣,成批大規模的秋刀魚被捕撈上岸。據了解,小輪船一次能捕撈上萬噸的秋刀魚,而大型漁船捕撈的話,一次能達幾十萬斤的秋刀魚。
  • 俗稱「地烏龜」,民間常用來泡酒,曬乾500元一斤農民卻不敢養
    不過有些小蟲子雖然嚇人,但是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很喜歡,甚至有些到現如今還成了名貴的藥材,其中就有一種俗稱為「地烏龜」的小蟲子,很嚇人,但在民間卻常被用來泡酒,如今曬乾了500元一斤,不過卻沒多少農民敢養殖。
  • 養殖要比野生還貴,一斤也要100元,養殖戶為啥不敢投資呢?
    現如今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不斷提高,不得不讓很多不知名的產業也擁有了光輝的時刻,尤其是種植行業曾經卻造就了許多的輝煌時刻,如曾經的瑪卡,就是一個很好例子,貴到讓人難以置信,每斤可以賣到4000元,但好景不長,最後卻淪為笑柄,價格一直跌到了白菜價,甚至還銷聲匿跡,至今也無人問津。
  • 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
    導讀: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水果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十分的豐富,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水果價格也便宜,水果也會也基本上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一種日常食品
  • 一生都是害蟲「天敵」,兒時5月很常見,如今50元一斤快絕跡了
    在人們的心中,感覺蚊子總也消滅不了,拍死幾個,就又會出現幾個,所以也就催生了一些驅蚊產品在市場上比較熱銷。其實在自然界中,蚊子的天敵還是比較多的,只是人們對於它可能不是很了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動物,它一生都是害蟲「天敵」,兒時5月很常見,如今50元一斤快絕跡了。
  • 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
    導讀: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很多人買過進口水果,奇異果就是其中熱銷的品種,奇異果的英文名叫「kiwifruit」,其中的kiwi是紐西蘭島的意思,不少國人以為奇異果是原產自紐西蘭的水果
  • 兒時當零食吃,含鈣量非常高,如今成了稀缺貨,一斤最高達百元
    那個時候物質匱乏,野果就成為了兒時的零食。由於生活在農村,野果的品類非常豐富,至今仍念念不忘,但是卻很少能夠見到。幸運的是,有一些野果的價值被挖掘出來,並且得到了精心栽培,從而走向了市場,而且價格還挺高。在北方,兒時常見的一種野果叫做地梢瓜,但是隨便都可以採摘很多,長大後就很少再吃。不過,地梢瓜現在又開始流行起來。
  • 長得像鯰魚,還帶有芝麻香味,一斤要200元,這是一種什麼魚?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在河裡捉到一種魚,這種魚非常的小,而且身上都比較好看,五彩斑斕的,我老家這裡叫「蝨子皮」,到現在這種魚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啊,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些魚類甚至還沒被公布就已經滅絕了。但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不是「蝨子皮」,而是一種長得像鯰魚,卻不是鯰魚,身上有芝麻點,還帶有芝麻香味,一斤就要100-200元,這是一種什麼魚?
  • 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
    導讀: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夏季來臨了,各種夜宵攤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尤其是生蠔,更是有著海產珍品的美譽,它憑藉著肉鮮味美、營養豐富,含鋅量居人類食物之首,成為了無數人去吃夜宵時必點的食物。也是因為生蠔很受歡迎,在往年一般六月份錢,各個產地的生蠔就已經銷售一空了。但是在今年生蠔的行情卻受到了影響。在3月份的時候就曾出現15萬噸生蠔滯銷,而如今又有200萬噸生蠔積壓,批發價3元一斤賣不動,而吃貨則紛紛表示:為何不降價呢?
  • 成品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
    不僅是穿著方面,在睡覺的時候,也需要睡得暖暖的,可是北方很多地方現在還沒開始供暖,就會選擇保暖性好的被子。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東西,它的成品在市場上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這就是蠶繭,記得兒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幾畝的桑樹,那時候通過桑樹養蠶可以能讓農民增加不少收入。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摘要:曾被農民嫌棄,抓到後用來餵鴨子,如今6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文/農夫也瘋狂 在南方這個季節晚稻也早已經收割了,因為秋冬季節降雨少了,這個時候的水稻田裡基本也沒有水了。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那些喜歡喝200元一斤大紅袍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大概就像是走紅毯時,全身的鑽石都會發光的那種,讓人挪不開眼。走到哪兒,都是夾道歡迎。在十年以前,花200元,還能買到一斤蠻不錯的大紅袍,香清甘活,花果香顯,餘韻悠長。當然,十年前的物價,今非昔比。《2》現如今,200元一斤,能買到大紅袍嗎?能啊。而且還不在少數。最近,恰逢黃金分割日,各大購物平臺的折扣力度大,是一年不知道幾度的購物熱潮。
  • 此種「蠶蟲」,兒時見了就挖,如今36元一斤,卻荒在地裡
    摘要:此種「蠶蟲」,兒時見了就挖,如今36元一斤,卻荒在地裡。在印象中,就有一種植物頗受筆者的懷念,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也是地裡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草植物,而且在我國大部分的省份都有生長,不知道夥伴們認不認識。它便是「蠶蟲」,當然了,這是筆者的家鄉叫法,其學名為「草石蠶」,而之所以會這麼的稱呼它,主要就是因為它的根莖與「蠶蟲」非常的相似,換句話說,要是不留意的話,還真的很容易被誤導。
  • 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
    導讀: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在兒時那會吃過不少野果,主要是因為在那個年代水果種類不像現在這麼豐富,而且那個時候農村生活條件也差,農村的朋友們為了解饞,只能吃野果了
  • 半個月前10元3斤,養殖戶虧本拋售,如今卻缺貨,要漲價了?
    今年的小龍蝦沒有延續往年的輝煌,半個月之前價格賣到了10元3斤,很多養殖戶虧本拋售,如今卻遭遇了缺貨的情況,難道小龍蝦要漲價了嗎? 往年小龍蝦在市場上的賣價並不便宜,高達二、三十元一斤,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人們的消費熱情,尤其是到了夏季。因為小龍蝦在市場上佔據高位,價格高,賣得快,吸引了很多養殖戶加入,其中有很多都已經發展成為了養殖大戶。
  • 農村河裡1種魚,長得像「黃辣丁」,300元一斤卻無人敢抓
    淡水魚是我們生活裡最常見的一種食材,魚肉中脂肪含量少而蛋白質、鈣、鋅及維生素含量卻極為豐富,經常吃魚對促進兒童骨骼發育,預防老人骨質疏鬆有很好的食療功效。魚可以製作成各式美食佳餚,不論是做成紅燒魚、清蒸魚、魚湯,每一種吃法都非常鮮美滋補。
  • 樹上有種蟲子碰到就癢,人見人躲,如今成了燒烤野味,一斤200元
    導語:樹上有種蟲子碰到就癢,人見人躲,如今成了燒烤野味,一斤200元 今年夏天的時候,小編去廣西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完事後就在那邊遊玩了兩天,在廣西南寧的時候,特意逛了一下那邊的夜市,真的讓我這個吃貨大開眼界,很多人們不敢想也不敢碰的野味在這邊夜市上都成了燒烤攤的熱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