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如何突破存在明顯男權主義的儒家思想而實現登基稱帝的?

2021-01-07 滄浪大江

在古代中國的大部分時間裡,皇帝都是從儒家那裡獲得思想支持的,但儒家思想當中存在非常明顯的男權主義色彩,女人當皇帝,這在儒家看來就叫「牝雞司晨」,武則天想要登基稱帝只能另闢蹊徑。

唐代怎樣寬鬆的倫理和性別觀念讓第15級的女才人開創了自己的王朝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不但空前,而且絕後,武則天的成功除了她的個人才幹以及唐代相對寬鬆的性別觀念和倫理觀念外,她是怎麼突破儒家思想統治下的男權思想的呢?

從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作為正統思想已經統治了中原王朝幾百年,早已根深蒂固了,在古代中國的大部分時間裡,皇帝都是從儒家那裡獲得思想支持的,但儒家思想當中存在非常明顯的男權主義色彩,女人當皇帝,這在儒家看來就叫「牝雞司晨」,就是說母雞早上打鳴,根本就不正常這對武則天來說無疑是死路一條,武則天只好另闢蹊徑。

武則天想到的最好的思想支持就是佛教。當時,佛教已經傳入中國五百多年,無論是在高層還是在民間,佛教都非常盛行。李世民九歲的時候,眼睛得過病,他的父親李淵就親自前往長安草堂寺祈禱,希望獲得佛祖保佑。記錄隋朝歷史的《隋書》裡面也說,隋煬帝當政期間,全國佛經的數量要比儒家「六經」的數量多上幾十上百倍。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玄奘法師從天竺求法歸來以後,組織翻譯了一大批佛經,佛教的影響力就更大了。

武則天曾在感業寺出家為尼,或許是這段經歷讓她對佛教產生了認識。到了她開始圖謀稱帝的時候,她敏銳地意識到,佛教是可以利用的思想資源。因為佛教講究「眾生平等」,並沒有儒家那麼強烈的男權主義色彩。

武則天做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了彌勒佛的轉世。武則天當政時期,有一部重要的佛教經典叫做《大雲經》,這部佛經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人說這部佛經早就存在,也有人說這部佛經根本就是武則天授意一批僧人偽造的。但無論如何,《大雲經》這部經典對於武則天登基稱帝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大雲經》裡提到了這麼一個故事:一位菩薩化身成淨光天女,佛祖預言淨光天女將來會成為國王,如果有人膽敢反抗,就將受到懲罰。

武則天看到這段經文,如獲至寶。她有一位男寵叫薛懷義,公開的身份是一位僧人。薛懷義就投武則天所好,組織僧人編寫了一部《大雲經疏》,就是對《大雲經》的經文做出了解釋。《大雲經疏》裡面又做了各種牽強附會的聯繫,說這位淨光天女就是彌勒佛的化身,彌勒佛將要轉世為王,武則天就是彌勒佛的轉世。薛懷義等人之所以要強行把《大雲經》裡的淨光天女解釋成彌勒佛,又把武則天說成彌勒佛的轉世,是因為在當時,彌勒佛是最深入人心的佛教形象,尤其在民間有很多百姓家都供奉彌勒佛。武則天被包裝成彌勒佛的轉世,這使她獲得了巨大的威望。

終於在公元690年,武則天在佛教的加持下登上了皇位,把國號改為「周」。她的尊號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這裡面的「慈氏」就是彌勒佛。武則天就是以彌勒佛轉世的形象成為女皇的。

龍門石窟大佛,據說根據武則天容貌所刻

在即位以後,武則天還不忘頒布一道詔書,宣布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這一舉動除了吸引佛教對她的支持以外,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唐朝皇帝自稱是老子也就是李耳的後代,奉道教為國教。武則天把佛教抬到道教之上,其實也是在向天下宣示自己已經取代了唐朝的天命,歷史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可以說,沒有佛教就沒有女皇,佛教是塑造女皇武則天主要思想因素,它對武則天的政權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但是武則天畢竟是非比凡人的,她的內心明鏡一樣,她對於宗教採取的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佛教對於她而言,只是一種政治工具。

唐代的思想界出現了儒、釋、道三家並舉的局面,武則天得以在這三家之中從容遊走,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也是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公元705年正月,也就是武則天登基以後的第15個年頭,宰相張柬之聯合羽林軍將領發動政變,包圍了武則天的寢宮長生殿,逼迫她讓位給兒子李顯。已經82歲高齡的女皇沒有反抗,宣布禪位。同年二月,李顯宣布恢復唐朝的國號,武則天的周朝就這樣結束了。

對於武則天的評價歷朝歷代都是兩極分化,但貶多於褒,五代時期編纂的《舊唐書》,把武則天描繪成一個惡毒、淫蕩、工於心計的女人;宋代的歐陽修也在《新唐書》中大發感慨,說世上大多數時候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偶爾也會有例外,像武則天這樣作惡多端還能安享榮華富貴的,就是典型的例外了吧。

武則天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對她的任何簡單評價都註定是蒼白無力的,反倒是無字碑上的一片空白,最能描述她的一生。老子說過,「有生於無」,一片空白之中,恰恰包羅萬象。武則天一生之中,既推崇佛教,也並不排斥儒家和道教;既重用庶族,也並不對士族趕盡殺絕;既打擊李唐皇室,建立了新的朝代,卻又將兒子立為太子,最終把江山還給了唐朝。在她的身上,存在著無數矛盾,這些矛盾不僅屬於她本人,也屬於她所生活的時代。後人無法用任何標籤去概括她的一生,恰恰是那座空白的無字碑,才是她一生的寫照,也是那個時代的寫照。

武則天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一生,後人很難用任何標籤去概括她的一生,你覺得呢?

謝謝閱讀,碼字不易,如果喜歡請長按文末「贊」,不勝感激!

相關焦點

  • 儒家統治體系如何恢復?朱元璋:以科舉取士,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
    並最終決定採取以科舉取士,四書五經為科舉考試內容的方式,藉以取得重建百姓對儒家思想的信任,實現恢復儒家思想統治體系的最終目的。——《華夷秩序論》這是元朝統治者鞏固統治地位的必然結果,因為「儒家思想」跟「蒙元統治秩序」所形成的衝突實在太明顯了,所以即便不能全面「去民族化」,至少在社會地位上也絕對要實現全面的掌控,故而也就形成了「儒家思想」被元朝抵制的局面。
  • 在男尊女卑的唐朝,武則天稱帝為何能得到大多數臣民的支持和擁護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頗有作為的女皇帝,一手建立大周王朝,直追上古三代的周武王,雖然只幹了十二年就被推翻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可謂曇花一現,可是她畢竟是千古一女帝。此事第一個遇到的質疑就是她的性別。
  • 武則天稱帝時,為何定國號為「周」,「周」字有什麼講究?
    公元705年十二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去世,享年82歲。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周為國號的朝代和國家有很多,除了西周、東周之外,還有北周、後周、吳周(吳三桂建立的勢力)等。那麼,問題來了,武則天稱帝時,為何定國號為「周」,「周」字有什麼講究嗎?
  • 1986年,山東一農婦效仿武則天稱帝,還建後宮封少年為妃
    中國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了很多種荒唐之事,比方是「登基稱帝」事件,甚至不分男子女子,尤其是在偏遠農村,他們以為天高皇帝遠,當時的中國政府管不到他們,所以他們便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很多人都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無知的人,把自己「裝」得非常的博學,任何事情一看就透,但實際上人都有不懂的地方,也都有無知的一面,但是無知不是作惡的藉口。
  • 男權主義的興起和淪落
    男權主義的典型特徵就是男性擁有完全的領導控制權,使得女性只能成為依附男性的附屬品。而男權主義的出現,也是經歷著一段相當久的過程的。因為任何一種思想觀念的形成都是由當時社會發展中的主流文化所定性的,然後這種思想便可以完美地融合進主流文化中,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觀念。
  • 武則天去世1300年,山東一女子妄想仿效她稱帝,不僅有年號,還建了後宮
    武則天是一代傳奇女皇,她從不受寵的宮妃變成大唐皇后,再變成大周女帝,一共在位15年,享82歲高壽,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人熟知、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也是當下很多女子崇拜的對象,因此到現代,還真有過女子模仿武則天稱帝的奇事。
  • 武則天稱帝在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武則天的國號是什麼?
    武則天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婦孺皆知。她是中國歷史唯一個女皇帝,那麼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她是如何稱帝的?又建立什麼國號?正史對這些是如何記載的呢?  武則天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其父是隋朝的官吏,後跟隨李淵起兵。  出身官宦之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本人天生聰慧,麗質貌美。
  • 武則天稱帝,難道李唐皇族和關隴貴族集團,不能發兵反武嗎?
    唐睿宗載初元年(公元690年),太后武則天稱帝,武周王朝應運而生。女主登基,在中國歷史上屬於破天荒的頭一回,按理說應該遭受很大的阻力。但是,武則天稱帝時,卻幾乎沒有看見李唐宗室和大臣們,尤其是李唐王朝的鐵桿支持者關隴集團的反抗。
  • 破土談女權男權主義
    首先,我們在談論男權女權主義的時候,並不是讓男女變成敵對面,並不是說男權主義贏了最後就可以奴役女人,女權主義贏了就可以奴役男人。我認為,男權主義是一種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女權主義是一個時代女性人物思想的覺醒。不可否認,男權主義領導了幾乎全部的人類歷史活動,舉幾個例子。
  • 永琪如果多活幾年,會登基稱帝繼而改變清朝歷史嗎
    只可惜,乾隆皇帝命太長,而永琪命太短,註定了清朝歷史上不會有永琪這位皇帝,那麼,如果永琪不英年早逝的話,會不會登基稱帝從而改變清朝歷史呢?那麼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永琪會不會登基稱帝。且不說乾隆皇帝會不會選擇一個56歲的老人來繼承大統,就算乾隆真的把永琪扶上皇位,面對乾隆末期激烈的社會矛盾以及先進的西方思想,一位老人是既難以控制逐漸衰落的局面,又無法接受新的思想,充其量會做一個像弟弟嘉慶一樣的守成之君,唯一好一點的是,永琪的兒子綿億,比嘉慶的兒子道光要優秀一點。不過綿億比道光皇帝大18歲,和永琪一樣,在年齡上完全不佔優勢。所以,永琪不論是否英年早逝,當皇帝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
  • 作為中國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造字的背後有什麼特殊原因?
    中國第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登基後,曾經採納過別人進獻的一些新字,一般將其稱之為「則天文字」,並且使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唐代各地的遺留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這些字被人們廣泛運用,證明武則天的統治力以及聲威遍及全國各地。
  • 武則天為何把名字改為「曌」字?原來和唐太宗與佛教有關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有關她的故事與傳奇有很多,本文不再多敘述,今天只來探討一下武則天為何會在稱帝前,創造出一個「曌」(zhào)字,並且還用這個字當做了自己的名字?武則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其父武士彠[yuē]早年是太原富商。隋朝末年,李淵在河東時,曾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
  • 她是唐睿宗李旦親妹妹,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李隆基為何逼死她
    簡介:李旦,武則天和李治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活到最後的一個兒子。在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幫助下,第二次登基稱帝,史稱唐睿宗。太平公主,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大女兒安定公主據說被武則天掐死了,太平公主知道真相以後應該瑟瑟發抖吧。
  • 袁世凱請大師算命,大師說了一番話後,他慌忙登基稱帝
    可惜的是袁世凱頭腦發昏竟然稱帝了,他違背民國公意,稱帝登基,遭到全國反對,至此袁世凱威望徹底破產。袁世凱為何急於當皇帝?有人說,這與其家族的「死亡之讖」有相當關係。有專家曾作過這樣的研究,就是袁氏家族的「生命史」:在袁世凱生前,袁家男人都不60歲而死。
  • 如果武則天將皇位傳給武姓子侄,李唐還有機會翻盤嗎?
    武則天稱帝後:武家真應了《紅樓夢》裡的那句,除了門口的石獅子,每一個是乾淨的。連武則天的生母楊氏都非常豪放,和自己的親外孫賀蘭敏之不清不楚。 可惜,他除了武則天,一無所有。為了攀附武則天,幫武則天做了太多不光彩的事情,如致力鼓吹武則天滅掉李唐血脈、陷害良臣、重用酷吏等,最後被狄仁傑等名臣聯手打下,太子之爭中落敗,武則天決定傳位給李顯後就抑鬱而亡了。
  • 儒家思想與中國書法
    但無論如何,趙壹《非草書》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將書法納入儒學體系,強化了書法的文化品格,從而「明確地樹立了一個儒家文化形象——書家對儒家文化的遵循將是最根本的宗旨」(陳振濂《書法學》),書法的審美從此確立了一個影響及今的模式——文化認讀模式。
  • 她被稱為「西方武則天」:心比武后更狠,為稱帝刺瞎親生兒子雙眼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因為創造生產力多少的關係,女性,往往處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故而世界上絕大部分君主,都是由男性所擔任,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在中國歷史上,武則天,就成為了至今為止空前絕後的女皇帝,然而期間武則天也是花費了千辛萬苦,才在66歲登基,她面對的阻力可想而知。
  • 兩次登基,在位5年半,媽寶男,最後被老婆女兒毒死的六位帝皇丸
    他們是唐高宗李治和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他們的父親是皇帝——唐高宗李治,母親是皇帝——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再加上李顯的兒子唐少帝李重茂和李旦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以及他們自己,最後就是爸爸、媽媽、自己、兄弟、侄子、兒子都是皇帝,所以他們兩個就被戲稱為六位帝皇丸。最有意思的就是唐中宗李顯,皇帝當成他這樣的也是歷史上少有的。
  • 日本人眼裡的武則天,讓中國人羞愧不已
    想寫政治女性,東方的女皇帝 日本人喜歡悲劇,這種傾向明顯地表現在對待戲劇和小說中女主人公的態度上。日本人很喜歡那個在將士威逼下自盡的楊貴妃和虞姬。所以,在日本寫一個被命運捉弄的、可憐的美女要比寫一個女強人容易,而且銷路也好得多。
  • 美國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述中國的?僅短短20頁,共記載6位中國人
    孔子孔子,儒家思想創始人,中國人對孔子已經不陌生了,孔子是古代一大聖人,他的理想是建立一個「大同世界」,因此周遊列國,不過他的思想在春秋亂世很難被採納,但他開創的儒家學派卻影響後世深遠。孔子去世之後,他的弟子將他葬回故鄉,隨著儒家思想的發展,孔廟也是越修越大,唐開元二十七年,尊孔子為先聖,諡曰文宣王,他的地位在「人鬼」祭祀中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