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冬到來之際,疫苗成為各個國家的救命稻草。中國已經開始對外出口,並且國內也在逐步展開疫苗全面接種,預計在2021年將會有4~5億人次接種中國疫苗,將在2022年完成全面接種。
相較於中國的進度神速,很多國家卻面臨無疫苗可用的局面。
據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因為疫苗的問題十分困擾,烏克蘭陷入了無疫苗可用的境地。之前烏克蘭一直希望美國輝瑞公司能夠為企業提供疫苗,但是川普卻發布了疫苗出口禁令,川普要求美國公司先保證美國人優先接種疫苗,隨後再考慮出口的問題,這樣一來烏克蘭很難在2021年前期接種疫苗。
澤連斯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現在很難向人民解釋歐美已經不向他們出口疫苗,並且烏克蘭還不能使用俄羅斯疫苗的原因。
作為烏克蘭的鄰國,俄羅斯早就開始了疫苗研製,並且已經卓有成效,衛星系列疫苗已經可以做到大面積接種,但是烏克蘭在之前明確表態不會使用俄羅斯疫苗,兩國之間的政治矛盾已經上升到了各個領域,所以在烏克蘭現在陷入危機之後也很難向俄羅斯求助。
烏克蘭拒絕俄羅斯的疫苗,在現在看來無異於在給自己挖坑,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美國以及歐盟。
現階段很多大國都在囤積疫苗,加拿大購買了上億支疫苗,平均下來可以為每個國民接種5~6次,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種囤積疫苗的行為會導致疫苗市場壟斷化,美國和歐盟似乎也在放任這種行為,他們想把疫苗變成一種商業產品,並不想作為公共衛生產品。
之前我國曾經表示會把疫苗當作公共衛生產品,向發展中國家以及欠發達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如果烏克蘭在早些時候和我國生物公司展開合作,或許在2021年1月份就可以進行大面積接種了,可是現在我國的疫苗產能已經接近飽和,各種訂單紛至沓來,不可能讓烏克蘭插隊。
其實歐洲以及美國對於烏克蘭的態度並不是多麼友善,可是烏克蘭仍然削尖腦袋往西方陣營中鑽,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現在的烏克蘭想要調轉方向也不太可能了,只能期待西方各國大發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