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濱州4月25日訊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可謂人類智慧的精髓。想領悟其中亙古不變的真理,唯有閱讀經典方能實現。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濱州文化大講堂特意邀請了講壇巨擘郭繼承教授。郭教授就品讀國學經典的益處,何為千年經典?如何品讀經典等話題做了深刻的講解。大家受益匪淺,直呼這個讀書日收穫頗多。
本期文化大講堂的主題為《千年經典 助益一生》。主講嘉賓郭繼承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教授,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北京市委宣傳部宣講家網站主講老師,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主講老師,經典家庭教育創始人,弘正學堂學術導師,清華大學總裁班、北大EMBA班、中國人民大學總裁班等多家教育機構主講老師。
開場,郭教授用一個好人被騙的案列為大家解惑,為什麼大家常說,好人沒好報。他詳細論述了「好人」與「好報」之間的關係。「一個德行好的人,與一個能真正做成大事的人,中間相差千萬裡。」郭教授認為,人立在這個世界上,德行是最基本的,但德行好的人不一定能夠做成事。要想能做成事,除德行好以外,還需要有格局、實踐、駕馭、組織、協調、運籌帷幄等各方面的能力。
隨後,他就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不願讀書的現狀進行了深刻剖析。郭教授認為,學生之所以不願讀書,是因為,他們缺少對國家、對文化的認同,價值觀出現了偏差。作為一名中國人應當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因為中國文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內心中應有願意用一輩子的心血去建設國家,為祖國做貢獻的使命感。扭轉這種狀況,必須立志,必須讀書。
大家的愛好不同,平日喜歡讀的書也就千差萬別。郭教授認為,書與書之間的確是有差別的,也就是書本身的能量不同,應該多讀能量大的書為自己賦能。那究竟什麼樣的書是能量大的書呢?郭教授介紹,像《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孟子》《莊子》等經過大浪淘沙,能經得住歷史考驗,留至今日的書才是能量大的書,堪稱千年經典。這些國學經典值得我們去讀、值得我們去好好讀、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其實想讀懂經典並不容易」,郭教授說,讀書是有技巧的。郭教授給大家講述了如何才能吸收千年經典的精髓。
郭教授說,所有的經典書都是在倡導積極向上的能量,摒棄向下的、使人墮落的消極能量。我們要鍛鍊自己具備能夠將聖賢書中啟發人性向上的力量讀出來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是讀書還不夠,更重要的是付諸實踐。講座結尾時,郭教授呼籲大家,要不斷地純淨自己的心靈,使小我、自私少一些,再少一些。那麼無論在哪種工作崗位上,處於哪種級別,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都能成為「純金」,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在歷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