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思政學者郭繼承 結合「四史」縱論文化自信

2020-12-25 荊楚網

長江日報訊(記者歐陽崧)「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振興騰飛的根脈與智慧之源,文化振興是中華民族真正復興的精神標誌。」11月20日,新長江傳媒大廈48樓雲端藝境,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繼承激情開講。「中國的文化自信不是自我欣賞,而是基於對人類思想史的全面考察和深度理解作出的理性判斷。」

當天下午,長江日報「雲端大講堂」第三期如約開講。郭繼承應邀來漢,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放到中國五千年歷史的視野中,進行了深度闡釋,幫助聽眾「堅定文化自信」。

郭繼承認為,我們要在人類文明的視野中看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意義,中國黨和人民的選擇,具有更高層次的現代性;黨史是人類文明的交匯,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內在生命力的最鮮明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集中凝練了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歷史經驗。通過對「四史」的學習可以證明,我們走過的道路、創造的制度和理論是正確的,我們的文化支撐代表了歷史的潮流,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樹立「四個自信」。

同時,郭繼承也提到,在文化自信的問題上,如何建構和創造新時代的文化體系,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演講中,郭繼承高度點讚武漢的城市精神。在他看來,武漢不僅開放、包容,還有著「敢為天下先」的豪氣和擔當,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顯露的英雄氣質,更是我們國家面對重大挑戰所需要和呼喚的時代精神。

目前,長江日報「雲端大講堂」已開講三期,此前已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邀請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鄭若麟帶領聽眾「理性看待西方」。

長江日報「雲端大講堂」是由長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長江日報傳播研究院承辦的高端思想對話平臺,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和思想名家論道江城、做客武漢,圍繞輿論關注、社會關切的話題進行交流和互動,講堂精彩內容同步製作成線上欄目《中國有自信》全網推廣。

相關焦點

  • 郭繼承做客濱州文化大講堂 與市民品讀國學經典
    主講嘉賓郭繼承  ,本期文化大講堂的主題為《千年經典 助益一生》,當天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教授郭繼承,就品讀國學經典的益處、何為千年經典、如何品讀經典等話題做了深刻的講解。
  • 郭繼承教授即將前來國禎集團開講中華文化公開課
    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心靈成長更是無可替代的,為了更大程度的承擔社會責任,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利益廣大民眾,國禎集團黨委在「繼承知道」經典教育平臺的支持下,聯合國禎書院、國禎教育、國禎慈善榮幸邀請到中國政法大學郭繼承教授,為大家帶來主題為《中華經典與家庭教育》的專題講座。
  • 專訪繼承知道郭繼承。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採訪了繼承知道創始人郭繼承教授。  郭繼承教授直言:「一個沒有志向的人,是渾渾噩噩的。」  個人簡歷  繼承知道經典家庭教育創始人  弘正學堂學術導師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  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  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主講老師  清華大學總裁班、北大EMBA班、人民大學總裁班等多家教育機構主講老師
  • 東昌醫療保健集團邀請郭繼承教授作《中華經典智慧與醫院管理...
    郭繼承教授是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教授,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北京市委宣傳部宣講家網站主講老師,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主講老師,學術功底紮實,能夠貫通中西文化,融會各家。
  •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課充滿新時代氣息
    「把握到了當下中國的時代脈搏,可以更好地了解今後中國的前進方向」「豐富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改變了單一從法學角度思考的思維方式」「思想得到了升華,對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些評價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一門課隨堂問卷調查的反饋結果,「一面倒」的評價背後是學生們難掩的興奮。
  • 4月23日濱州文化大講堂和你一起品讀國學經典
    想要更深入的品讀國學經典,4月23日晚19時,來濱州文化大講堂,專家教授帶你一起品讀國學經典。  此次文化大講堂將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教授郭繼承帶來經典講座——《千年經典助益一生》,感興趣的市民可以提前諮詢報名。
  • 「四史」教育推動高校思政課守正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報西安9月1日電(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楊非非)8月17日,陝西高校「四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創新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來自陝西高校及黨史研究機構的近60位與會學者以「四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創新的內在聯繫為主線,就「四史」教育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的理論問題和現實路徑,展開深入探討。
  • 西北政法大學挖掘戰「疫」鮮活素材 以課程思政培根鑄魂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西北政法大學深度挖掘戰「疫」鮮活素材,凝聚戰「疫」正能量,化「疫情危機」為「思政契機」,將思政教育融入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線上教學中,凸顯了獨具學校特色的思政課程育人實效。
  • 讀好書,做純金,聽聽郭繼承如何講述
    齊魯網濱州4月25日訊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可謂人類智慧的精髓。想領悟其中亙古不變的真理,唯有閱讀經典方能實現。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濱州文化大講堂特意邀請了講壇巨擘郭繼承教授。郭教授就品讀國學經典的益處,何為千年經典?如何品讀經典等話題做了深刻的講解。
  • 「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穗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11月7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國內2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並圍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相關問題進了深入研討
  • 暨南大學與新華網籤約共建思政教育協同發展中心!
    10月24日,「暨南大學 新華網思政教育協同發展中心籤約揭牌儀式」暨「高校思政課守正創新、協同育人」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校友樓4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由暨南大學、新華網主辦,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暨南大學)協辦。
  • 「有風景的思政課」舉行年終公開課 大學教授談「中國自信」
    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寧波大學的4位思政課教師,圍繞「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給現場近百名大學生,和大中小學教師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公開課。四堂思政公開課闡述「四個自信」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中心主任傅夏仙老師帶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主題的演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傅夏仙說。
  • 西北政法大學舉辦「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論」學術研討會
    西部網訊 11月23日,西北政法大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舉辦了「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論學術研討會」。西北政法大學資深教授趙馥潔、副校長王健、陝西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劉學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王宏波等來自國內各高校學者8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西北政法大學校長楊宗科發來賀電,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文化中國》主編子夜送來賀牌「靜致齋中哲樹蒼,青山與君仍炎陽」。
  • 中外合作辦學如何領航課程思政建設?上大雪梨工商學院融「四史」周...
    中外合作辦學如何做好課程思政建設?11晚,第九期上海大學「雲上思政」領航者雲活動由中外合作辦學領航學院雪梨工商學院承辦。主講為上海大學雪梨工商學院聶晶副教授。主持嘉賓為上海大學雪梨工商學院黨委書記李雙和校教務部副部長顧曉英教授。本校多個院系教師及桂林旅遊學院等兄弟院校師生線上參與。
  • 以學術資源涵養「四史」用通俗話語傳播「四史」
    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內涵建設;提升傳播能級,讓「四史」學習教育融入市民生活……記者日前在華東師範大學採訪了解到,該校緊抓關鍵渠道,讓「四史」學習教育更好地融入課堂,融入教學主渠道,提升學生獲得感;發揮關鍵主體作用,支持更多教師成為傳播和學習「四史」的帶頭人;發揮學術研究引領作用,積極為「四史」學習教育提供智力支撐;發揮溢出效應,彰顯高校的社會引領作用
  •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啟動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
    今天是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於昨天啟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未來三校將通過「同上一節課」、共同備課等形式共同探討大中小學法治一體化教育。「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啟動儀式現場,伴隨著史家小學同學們和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代表的宣誓聲,史家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王丹老師及法大研究生乞雨寧通過「雙師授課」方式,共同展示了一節法治微課《法治暢談》。
  • 上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骨幹培訓班在華東政法大學召開
    上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骨幹培訓班活動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1月19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承辦的上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骨幹培訓班在華東政法大學召開。
  • 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 東華大學為新生準備了一堂...
    9月24日,東華大學一門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的「歷史課」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引發一陣陣笑聲和掌聲。這堂「新鮮有趣」的「歷史課」是東華大學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為新生準備的一份特別的入學「見面禮」。這堂課的主講老師是東華大學「四史」主題宣講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任課教師白華山。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著力畫好「課程思政」同心圓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認真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著力畫好「課程思政」同心圓。  強化體系建設,嚴格落實課程思政要求。
  • ...理論學科引領作用,不斷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在華東師範大學...
    進學術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進課堂主要是把「四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聯通起來做,建設開設了一批「四史」系列的必修課,進社會主要是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為骨幹進行社會宣講,出版社推出了一批「四史」讀物。  陳殷華認為,「四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在建黨百年到來之際要繼續推進以黨史為主體的「四史」學習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