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 東華大學為新生準備了一堂...

2020-12-17 瀟湘晨報

棉花曾是上海市花!這個「冷知識」,你知道嗎?9月24日,東華大學一門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的「歷史課」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引發一陣陣笑聲和掌聲。這堂「新鮮有趣」的「歷史課」是東華大學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為新生準備的一份特別的入學「見面禮」。

這堂課的主講老師是東華大學「四史」主題宣講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任課教師白華山。講課中,他向新生們繪聲繪色、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上海紡織業的發展和早期的紡織工人運動。

自1861年中國第一所機器繅絲廠在上海成立,上海工人就開展了爭取自身利益的各種運動,但這些運動多是分散自發的。滬西小沙渡工友俱樂部(今西康路一帶)是中國最早的工人俱樂部,它領導了上海最早的紡織工人運動,開啟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白華山說,「近代上海的工人運動以紡織工人運動最多,這與共產黨通過工人夜校、工人俱樂部對工人進行教育與團結的工作密不可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給中國的工人運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在上海紡織工人運動史上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四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開展的當下,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中共黨史、上海史教學和研究的一線教師,白華山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結合學校特色和思政課特點,挖掘身邊的紅色教育資源,給學生帶來一堂不一樣的歷史課。於是,上海紡織工人運動進入了他的視野。

紡織業被親切地稱為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母親產業」、上海的「母親工業」,而東華大學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培養造就大批優秀紡織人才,為中國紡織業和上海城市發展作出了積極卓越的貢獻。「幫助新生邁好大學第一步非常重要,而歷史學習為新生教育開闢了新思路。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能夠為新生上這樣一堂融合上海紅色文化資源和學校特色的黨史課、思政課,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白華山說道。

這堂特別的「歷史課」,讓新生深受觸動。

紡織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周俊哲談到,「真沒想到,原來紡織行業蘊藏了這麼多紅色基因和紅色傳統,今天的課程加深了我對學校、對所學專業的認識。作為一名紡織人,我很自豪!我一定紮實學好專業知識,更好地傳承紡織文化,踐行工匠精神。」

人文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鄭伊清說:「這堂課讓我了解到上海紡織人浴血奮戰的昨天,他們身上體現的那種大公無私、自我犧牲、艱苦奮鬥的精神,都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這一代要把這些寶貴的精神轉化為強大的前進動力,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據了解,新學期,東華大學整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資力量,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走近『四史』」選修課,課程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在內的14個專題,由14位教師通過多樣化的講授方式輪流授課,真正為學生理論學習「解渴」。

自「四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東華大學依託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四史」主題宣講團,迄今已面向校內外宣講20餘場,聽講人次逾千人。學校還立足在黨的誕生地上海建設發展的地理優勢,結合在紡織教育領域的辦學傳統與特色,建立「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深入挖掘上海和校園紅色育人資源,開展可觀、可感、可參與的學習教育活動。

把『四史』學習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是東華大學的一個有益嘗試。

學校希望通過歷史學習,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愛校榮校,讓學生從踏入大學校門第一天開始,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生入學,東華大學上了這樣一堂課!
    9月24日,東華大學一門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的「歷史課」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引發陣陣掌聲。這堂新鮮有趣的「歷史課」是東華大學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為新生準備的一份特別的入學「見面禮」。
  • 東華大學啟動「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建設
    6月15日,一場「四史」學習教育的活動在東華大學圖書館拉開帷幕。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淑慧、崔運花出席「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建設啟動儀式,儀式由崔運花主持。   「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匯聚了東華大學「四史」學習教育的優質資源,既包括「四史」宣講團專家學者,又涵蓋由圖書館、馬克思主義學院、檔案館等精心策劃的「四史」圖書展、「四史」講堂、校史圖片展等,通過創新學習方式和載體,實現了同一時空下讀史、聽史、觀史的多元學習體驗。
  • 東華大學新生第一課從這個「冷知識」開始
    9月24日,東華大學一堂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的「歷史課」讓剛入學的新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引發一陣陣笑聲和掌聲。這堂新鮮有趣的「歷史課」是東華大學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為新生準備的一份特別的入學見面禮。
  • 東華大學的這節歷史課上掌聲笑聲不斷
    昨天,東華大學一門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的歷史課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引發一陣陣笑聲和掌聲。這堂新鮮有趣的歷史課是東華大學將入學教育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為新生準備的一份特別的入學「見面禮」。主講老師是東華大學「四史」主題宣講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任課教師白華山。
  • 東華理工大學: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將校史校情融入新生思政教育
    東華理工大學將新生思政課堂搬進核工業二六一隊相山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以「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為主題,組織全校50餘名新生代表先後參觀贛核地質先驅功勳紀念碑、相山鈾礦地質成果館、千米鑽機、鈾礦地質勘查功勳隊紀念碑、相山礦田地質實物館,通過講述老一輩核軍工人艱苦奮鬥的故事,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校史校情
  • 東華理工大學: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 將校史校情融入新生思政教育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縱覽東華理工大學六十餘年校史,既是東華理工人百折不撓的奮鬥史,也是一部國家核軍工事業的發展史。學校注重把校史和核工業史融入大學生「四史」學習教育,及時嵌入新生思政教育。
  • 山東大學全面開展本科新生入學教育
    日前,為幫助2020級本科新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儘快適應環境、合理規劃大學生活,山東大學組織開展2020級本科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協同一校三地,加強部門聯動,有效利用各項資源,各有關單位、各學院積極配合,充分調動業務骨幹、專家學者和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幹部的積極性。
  • 江蘇師範大學敬文書院舉辦新生成人禮暨「四史」學習教育啟動儀式
    12月13日,江蘇師範大學敬文書院開展2020級新生成人禮暨「四史」學習教育啟動儀式。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將學黨史突出「英雄」主題,學新中國史突出「復興」主題,學改革開放史突出「創新」主題,學社會主義發展史突出「信念」主題,敬文書院將150名新生編排為英雄隊、復興隊、創新隊和信念隊參加悅跑以及主題教育活動。
  • 石河子大學「四史」學習教育雲平臺正式啟動
    「四史」學習教育雲平臺搭建有基礎學習教育、競答交流分享、專題節目展示、新生前置入學教育等多個模塊,內置348本電子圖書、1062分鐘微視頻等海量化「資源」,並同步上線了井岡山革命舊址、瑞金革命舊址、紅色延安、長徵精神等紅色案例視頻和中共一大會址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數計院:暢通新生入學教育「最先一公裡」
    精心準備 責任到人數計學院學工辦老師及各位新生輔導員(班主任)結合實際,以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教育、育人特色教育、行為規範教育、環境適應教育為主要內容,全面組織開展新生入學系列教育活動。學院通過輔導報告、主題教育、網絡媒體等多種形式,幫助新生熟悉大學生活,幫助新生儘快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心理轉變和角色轉變。組織開展主題班會、主題黨團日、手抄報大賽、徵文比賽等形式多樣、貼近大學生特點的學習教育活動,引導新生把外在的約束內化為自覺的行為,從而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 入學教育助力新生樹立目標!華師7512名本科新生入學
    據悉,今年華師共有7512名本科新生入學,將於12日、13日、15日三天分批完成報到。入學教育引導新生明確目標據了解,華師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思政」優勢,將新生入學教育遷移到網絡進行,並圍繞「矢志不渝,圓夢華師」的主題,輸出線上優質新生教育資源,幫助新生提前了解校園,促進學生儘快適應大學生活。
  • 「四史」學習教育丨理學院:學習「四史」守初心,堅守信念強擔當
    理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統籌規劃、抓實落細,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創新了「四史」+四史的理學院學習特色,建立健全了「四史」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2020年鼓勵基層總支、支部和黨員撰寫黨課課題14項,申報上海大學第十七輪基層黨建「好項目」17項。各黨支部將「四史」學活學深學透,在學思踐悟中互學互進、創優爭先。
  • 2020年東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新生入學報到須知
    親愛的同學:  祝賀您被錄取為東華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  現將有關新生入學報到注意事項通知您,請按下列要求做好入學準備。 2、報到時間、地點  新生報到日期為2020年9月18日,具體報到時間、地點、迎新安排等事宜,請於9月上旬查看東華大學研招網公告《東華大學2020級研究生迎新安排》。 3、報到時須持東華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本人居民身份證、碩士學位證書原件及複印件,否則一律不予辦理報到手續。新生必須在學校規定時間內報到。
  • 江蘇師範大學舉行新生成人禮暨「四史」教育啟動儀式
    12月13日,江蘇師範大學敬文書院在雲龍湖景區好人園舉行了2020級新生成人禮暨「四史」學習教育啟動儀式,150名新生編排為英雄隊、復興隊、創新隊和信念隊進行了悅跑和主題教育活動,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廣登、敬文書院黨總支書記張立榮,著名作家、《紅燈永遠照亮中國——吳振鵬烈士傳》作者曹峰峻及學院黨團相關領導、學生家長代表參加了儀式。
  • ...將勞動教育和「四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華東理工大學的主題...
    在環境優美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聆聽歷代領導人的勞動故事,然後在鬆軟的土壤裡親手種下三色堇……12月18日,華東理工大學將勞動教育和「四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面向基層黨支部書記、學生黨員代表在奉賢校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展了「踐行四史教育領悟勞動精神
  • ...理論學科引領作用,不斷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在華東師範大學...
    進學術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進課堂主要是把「四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聯通起來做,建設開設了一批「四史」系列的必修課,進社會主要是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為骨幹進行社會宣講,出版社推出了一批「四史」讀物。  陳殷華認為,「四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在建黨百年到來之際要繼續推進以黨史為主體的「四史」學習教育活動。
  • 松江區將「四史教育」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實踐結合,推動學習教育...
    「四史學習」通過微黨課形式講述松江的建設發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發展歷程以及大學城建設等松江故事。「松江工業園區設立後,當時松江幹部穿著套鞋、騎著自行車,不顧汗流浹背,招商求發展。」微黨課上,松江區委黨校研究室主任徐文震講述了松江四十年滄桑巨變,以此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 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落實「5+3+4」深化「四史」學習教育
    區「四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下發後,結合街道實際情況,制定了街道版本實施方案,明確了街道「四史」學習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任務、組織保障,並對黨員幹部和基層黨組織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以史為「鏡」,開展一次「四史」學習教育專題研討。
  • 上海寶山推「四史」學習教育研學遊線路
    「原來上海解放戰役的第一槍是在咱們寶山打響的,上海最早的大學城也是在阿拉老底子的吳淞鎮與炮臺灣地區……」永清二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宋奕奕帶著居民區黨員們來參加活動。宋奕奕說:「線路走過的地方我們都熟悉,但還真不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在家鄉發展歷程中有那麼多感人的精神力量。研學遊的形式,讓我們在遊中學,在遊中悟,更加懂得銘記歷史的重要意義。為這麼有意義的活動點讚!」
  • 東華大學:調研家鄉「四史」打造行走課堂
    本報訊(記者任朝霞)「我的外婆家就在愚園路上,童年時走過這條百年馬路無數遍,本以為自己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了,然而通過這次『四史』調研,讓我重新認識了這條馬路。」在參加「尋訪愚園路的紅色印記——我身邊的上海『四史』」調研後,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薪火紅色文化服務團隊志願者代表華旻頗有感觸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