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松江區「吾講四史」微黨課專家學者專場暨區域化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在廣富林街道辦事處舉行。
「四史學習」通過微黨課形式講述松江的建設發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發展歷程以及大學城建設等松江故事。
「松江工業園區設立後,當時松江幹部穿著套鞋、騎著自行車,不顧汗流浹背,招商求發展。」微黨課上,松江區委黨校研究室主任徐文震講述了松江四十年滄桑巨變,以此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1994年,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區掛牌,全上海第一出口加工區在松江落地,這個加工區曾創下出口產值連續八年雄居全國第一的輝煌業績。」
「此後,佔地36平方公裡的松江新城拔地而起後,建築風格新穎、七所高校連成的國內第一座大學城誕生了,泰晤士小鎮成為新城建設中一顆閃耀的明珠。松江再次迎來了一個從千年古鎮、十裡長街向世紀新城的嬗變。」
微黨課的內容既有趣味性,又有啟發性,引發場下觀眾共鳴,頻頻點頭。值得一提的是,為持續推進「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微黨課專家學者專場還整合松江各高校、駐區單位資源,通過論壇形式展現「思政課進社區」這一廣富林街道區域化黨建品牌項目的推進成效及建黨百年思路;精選各大學「偉大工程」示範黨課進行展示,從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翻譯事業發展三個角度,講述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故事。比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運營管理學生黨支部書記張佳麗帶來《軌道交通中國說——大國速度、大國夢想》,講述中國軌道交通發展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故事。
「松江是上海之根,紅色資源豐富。我們要充分挖掘、整合、運用鮮活紅色資源,推動區域化黨建有聲有色。」松江區委組織部部長彭瓊林在微黨課上表示,要以黨組織為紐帶,強化區域化黨建責任共同體建設;以「松江黨建·全域行動」項目為抓手,推動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彭瓊林說,松江區將「四史教育」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把解決問題、推動事業發展作為根本標尺,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我們聚焦制約新時代松江發展的深層次瓶頸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在一線解決問題、破解難題,把松江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願景轉化為工作的場景,出實招、管實效,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會上還發布了「松江黨建全域行動」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項目,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對接、促進融合,打造「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高質量發展的黨建共同體,向建黨百年獻禮。(李成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