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教育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正式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小學放學後校內託管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開展小學放學後託管服務,是幫助家長破解小學「放學早、接送難」的問題,保障學生安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民生實事。2019年,全省範圍有託管服務剛性需求學生的小學都要開展校內託管服務工作。
而此前備受關注的「是否收費」問題,文件也給出了明確答案:學後託管堅持學生和家長自願原則,堅持公益服務與成本分擔相結合的原則,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費用等相結合的方式籌措經費。其中,服務性收費堅持成本補償和非營利性原則,相應費用由學生家庭負擔,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參與校內託管服務參照學生資助政策予以支持。
可以收費但必須堅持非營利性
對於收費問題,此前杭州市教育局曾給出說明,目前杭城的學後託管服務費用是由財政經費予以保障的,家長暫不需要交費,但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收費政策後,學校可向家長收取部分費用。
一位小學校長表示,校內託管服務是體現教育為民服務、政府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校內託管服務畢竟不屬於基本公共服務範疇,參與服務的學校教師也承擔了額外的工作任務,並犧牲了個人時間,同時家長也希望學校提供更豐富的課程,而不僅僅是託管,這又涉及到物資的消耗。這次文件的出臺讓學後託管收費有了政策依據。
不過,文件規定校內託管服務必須始終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各地可根據實際建立政府購買、適度財政專項補助、適當收取託管服務費等相結合的成本分擔機制,確保託管服務正常運行。
服務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合理取酬
實施校內託管服務後,給參與這項工作的教職工額外增加了工作量。文件明確,教工參與,合理取酬。鼓勵和支持教職工在保證按質按量完成正常職責工作任務前提下,參與校內託管服務工作。各地人力社保、財政部門在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應考慮學校開展託管服務的時間、學生數以及當地公辦教師平均工資水平等因素,對參與託管服務的學校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量。
學校把託管服務工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範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對參與託管服務的教職工,根據額外增加的工作量給予適當傾斜,發放教職工託管服務工作報酬。
文件還鼓勵學校返聘退休教師,招募學生家長、社區志願者等擔任義工,一起參與託管服務工作。
校外培訓機構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為了規範校內託管服務,文件特別明確了以下幾條: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決禁止學校把校內託管服務變成「培訓班」「補課班」;堅決禁止學校借託管服務名義高收費、亂收費;校外培訓機構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參與或組織實施校內託管服務,堅決禁止學校借託管服務名義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辦班。一經查實,必須嚴肅處理。
服務內容則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組織學生在校園內自主閱讀、課後作業、體育鍛鍊、社團活動等。文件明確,學校面向全體學生的拓展性課程活動和部分學生參加的校藝術隊、體育隊等不屬於校內託管服務範疇。
此前就有家長提出,託管服務能否提供更加豐富的特色課程,而不僅僅限於自主閱讀和課後作業。事實上杭城目前已有不少學校開始嘗試引入家長志願者課堂、社區志願者課堂等,內容涉及藝術、體育、科技等多方面的內容。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