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餵養指南|孩子吃成「胖娃」才健康?別等孩子長大才後悔

2020-08-28 醫媽幫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總是覺得孩子吃的越多越好,越胖越健康。外出溜娃的時候,看到別家的孩子長得白白胖胖的,還會誇兩句:「這娃長得真喜慶!」

看著自家寶寶日益增肥的臉蛋,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殊不知寶寶肥胖會給他們帶來多大影響!

什麼是兒童肥胖症?

如何衡量兒童超重與否,單靠家長肉眼的識別顯然是不準確的。跟成人一樣,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寶寶也是通過標準化的生長曲線和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評估其成長和發展。

BMI值是衡量胖瘦的一個常用標準,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孩子的體重30公斤,身高1.2米,BMI=30÷(1.2×1.2)=20.8。

BMI的正常值在20至25之間。BMI超過25為超重,30以上則屬肥胖。BMI值在30或以上時,死於癌症、心臟病、呼吸道疾病、腎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兒童肥胖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兒童肥胖報告》中指出:中國兒童超重和肥胖率不斷攀升,我國主要大城市0~7歲肥胖兒童估測有476萬,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達3496萬,加起來近4000萬。造成這麼多兒童肥胖的原因主要是:

  • 飲食習慣:最突出的原因是飲食習慣不合理,很多有兒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和甜食,經常吃零食,不吃早餐。據調查,每周只吃一次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8.6%,而每天都吃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1.8%。
  • 生活習慣:不愛運動,經常看電視,吃完飯後喜歡靜臥,這些也是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據調查,平均看電視時間每增加一小時,肥胖症的概率增加1.5%。
  • 內分泌紊亂:雖然在肥胖兒童和青少年中很少見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激素缺乏和皮質醇過多,但是這些疾病以能量消耗下降和生長減少同時存在為特徵,引起緩慢生長的矮身高兒童出現顯著的中心性肥胖
  • 藥物:長期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出現特殊形式的向心性體重增長。

兒童肥胖都有什麼危害?

肥胖會誘發兒童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內分泌系統疾病,更為可怕的是肥胖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嚴重危害心智健康、影響智力發育及動手能力。

有研究表明,兒童期間的肥胖有70—80%會延續至成年。而且肥胖兒童成年後,患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和肝病的風險要明顯高出很多。

家長該怎樣控制孩子體重?

  • 日常飲食中,充足的穀物和果蔬能夠保障孩子攝入足夠多的纖維,促使身體達到一個健康的狀態,打下良好發育的基礎。
  • 對於處在生長階段的孩子來說,每日一杯牛奶是補充蛋白質和鈣的必要條件。在孩子大約2歲的時候,可以用脫脂牛奶代替全脂牛奶
  • 在提供健康飲食的同時,還需要家長限制孩子進食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含30%脂肪的食物以及含有額外糖分的食物,大多數孩子愛吃的甜食例如巧克力、冰激凌等。
  • 通過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來達到鍛鍊的目的,例如散步、戶外遊戲等等,既是促進親子間關係的好方法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減少發胖的可能性。
  • 減少觀看電視、手機和平板的時間。不要用甜點作為獎勵,不在家裡準備過多零食糖果。

關注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由妙手醫生·執業藥師審核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更多問題可關注妙手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5歲寶寶體重達到90斤,老人帶娃成飼養員,別讓肥胖毀了孩子
    文/曉梅媽聊來育兒在寶寶小的時候,家人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健康康,白白胖胖。尤其是家裡老人們在帶娃的時候,孩子想吃什麼就給孩子做什麼,孩子喜歡什麼就給孩子買什麼。所以說有一種餓是姥姥或者奶奶覺得你餓。如果完全將寶寶交給老人帶的話,老人就會對孩子關懷備至,百般呵護。
  • 為什麼奶粉的寶寶比母乳的寶寶胖,4個症狀孩子可能被過度餵養
    聽到這裡小雅實在是不好意思,她們家寶寶是母乳寶寶,而鄰居的寶寶是奶粉餵養,怎麼就成了不夠吃了。很多老人總是支持孫子吃奶粉,就是因為奶粉寶寶看起來都要胖一些,所以盲目的相信奶粉的營養會更好。奶粉寶寶為什麼比母乳寶寶更容易胖奶粉更容易被吸收導致孩子肥胖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喝奶粉長大的孩子比吃母乳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肥胖,在歐洲,通過對3萬名兒童的研究調查發現,和奶粉長大的孩子比吃母乳長大的孩子發生肥胖的機率要搞25%,因為奶粉是從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牛奶中提取的
  • 餵養方式不同:4個孩子「兩兩」區別,奶量好還是吃母乳吧!
    大寶和二寶都是吃母乳長大的,大寶吃到13個月,二寶是7個月斷了母乳。姐姐家兩個孩子都是奶粉餵養長大的,對比之下,四個孩子的成長,還是有挺多差別的。但身邊有媽媽們常說,喝奶粉長大的孩子,往往更胖,有些甚至浮現了早s熟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喝奶粉的孩子,有些略胖,和喝奶量有關。
  • 餵養方式不同:4個孩子「兩兩」區別,奶量好還是吃母乳吧
    文|全文共1873字,閱讀時間約3.2分鐘大寶和二寶都是吃母乳長大的,大寶吃到13個月,二寶是7個月斷了母乳。姐姐家兩個孩子都是奶粉餵養長大的,對比之下,四個孩子的成長,還是有挺多差別的。這樣看來,如果你的奶量好,還是給孩子吃母乳更好!「奶粉胖」的說法靠譜嗎?上文中舉例姐姐和我自己的孩子,喝奶粉的倆娃,沒有很胖。但身邊有媽媽們常說,喝奶粉長大的孩子,往往更胖,有些甚至浮現了早s熟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喝奶粉的孩子,有些略胖,和喝奶量有關。
  • 還在追求越胖越好? 你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文 | CC爸媽 (ID:cc-bama)  傳統觀念裡,白白胖胖才是養娃的黃金標準,如果你家的寶寶不夠白胖,相信以下這些來自「好心人」的建議你一定沒少聽:  ●  ● 他輔食才吃半碗啊,怪不得胖不起來,你給他弄點有營養、油水大的吃啊。  ● 馬無夜草不肥,瘦寶寶睡前得吃加餐才能胖起來啊。  這些增肥小妙招,真是坑娃沒商量!
  • 嬰兒肥長大了就能瘦?那些堪比「米其林」的胖娃,最後都咋樣了?
    寶寶從小就胖並非好事,不僅影響健康,長成大胖子的機率也更高。 肉乎乎的胖娃,可能背負著相當多的健康隱患 類似米其林一樣肉乎乎的胖娃,其實並不健康,層層疊疊的褶皺處很容易出汗被汗水浸透
  • "孩子胖成這樣你好意思當媽?"三歲寶寶體重突破60斤
    「我摸著孫女身上沒肉啊,多給孩子吃點兒!」……實際上,孩子胖的危害恐怕也不比成年人胖好到哪裡去。近日,「3歲女孩被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的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年僅3歲的佩琪,被父母硬生生餵成70斤,只為當吃播賺錢。
  • 半數家長不知道,給孩子吃多不一定好,育兒專家:過度餵養別小瞧
    :孕婦是「一人吃兩人補」,為了腹中的寶寶健康成長,欣欣媽媽從來不控制體重與飲食,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吃了八頓飯。後來在一次體檢時,欣欣媽媽對醫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醫生才告訴她,孩子之所以不願意爬行和站立,主要是因為孩子太胖了,活動會讓她覺得很累,並且還會引起氣喘。
  • 寶寶的這幾種"信號",說明被過度餵養了,寶媽千萬別亂餵孩子
    五個月寶寶胖成&孩子的健康問題可千萬馬虎不得,二花媽媽連忙帶著二花去做體檢,醫生說二花的體重已經嚴重超標,肥胖已經影響了二花的身體機能。健康的孩子三個月就可以翻身了,而二花已經五個月了,還沒有翻身的跡象,這是發育遲緩的表現。二花媽媽這才意識到,給孩子餵的飽飽的並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科學餵養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 【過度餵養】為什麼中國的長輩們喜歡把寶寶養胖?
    很多長輩都有「能吃是福」的觀念,希望寶寶能多吃一口是一口,看著寶寶把自己準備的東西都吃掉,然後變胖,自己會很滿足。對於長輩的這種喜歡往寶寶嘴裡塞東西、養胖寶寶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以前生活的條件比較差,沒有好的東西吃,為了彌補遺憾,就想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都給寶寶吃,這是他們愛寶寶的一種表達方式。
  • 吃母乳的孩子,體重增長不如奶粉餵養的寶寶,為何還要母乳餵養?
    在產後病房,我們的一項工作就是:宣傳普及母乳餵養的好處,幫助新手媽媽樹立母乳餵養的觀念,讓小寶寶吃到富有營養的母乳。 在宣教中,新手媽媽們也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記得有一次,一位新手媽媽就問:「小紅姐,我聽說,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體重會下降。增長也不如喝奶粉的新生兒,是這樣的嗎?」
  • 都知道吃母乳好,為什麼吃奶粉的孩子更胖?在這三方面始終有差距
    真給孩子完全奶粉餵養後,孩子被餵得又白又胖,婷婷為此十分得意,老人也不好說什麼。但很快她發現寶寶不論是長牙還是學走路,都稍晚於同齡孩子。儘管不知道這是不是全部是吃奶粉導致的,雖然嘴上不說,婷婷心裡已經有些後悔了。
  • 寶寶幹吃不胖?那可能是你造成的
    很多人認為吃奶粉的寶寶比吃母乳的更容易長胖,為了預防過胖,故意將奶量減少;或是擔心消化不良將奶液調稀、減量,殊不知減得過猛,連最基本的營養都無法保證。一款奶粉的配方與其推薦攝入量、衝調比例是相關的,只有參考其推薦食用方法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寶寶每月吃多少奶粉合適?
  • 奶奶幫忙餵養1歲孫子,孩子胖成「蠟筆小新」,還逢人就誇養得好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年輕的小夫妻白天需要上班,所以許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幫忙帶孩子。在大部分老人的觀念中,小孩子要長得胖一些才可愛,胖胖的寶寶也代表著父母或者其他親人照顧得好。但是過猶不及,如果寶寶胖出了「新高度」,就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 母乳餵養,寶寶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首先來看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其中建議0-6個月寶寶應該實行純母乳餵養,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6-12月母乳依然作為寶寶的主食存在,建議母乳餵養持續到寶寶2歲。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出的母乳餵養建議中指出,母乳是寶寶最有營養的食物來源,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只要媽媽還能分泌乳汁,就建議寶寶一直吃母乳。
  • 第一次給孩子哺乳,才真正感覺我生了個娃
    人還在產床上,孩子被抱來我身邊,小嘴巴一張就啅住了我的乳頭,感覺神奇又幸福。那一刻才真正感覺到自己是生了個娃,有了親切感。護工把我推到病房,孩子又放在保溫箱裡,因為早產了一天,36周零6天剖的,醫生覺得保溫箱觀察一天比較安全。所有親戚都在看孩子,各種誇獎我真厲害。後來護士來測新生兒血糖,發現很低很危險,才想起寶寶10:50出生,竟然12點多了還沒吃一口東西。月嫂趕緊把2個寶寶輪流抱到我身上吮吸母乳。
  • 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
    有一位寶媽提到做了媽媽之後最煩惱的問題是,不管如何努力,對於做媽媽還是有很多焦慮,比如怕寶寶生病,怕自己做不好媽媽,擔心寶寶能力不足輸在起跟線上等等,尤其在刷完朋友圈,看到各種超級曬娃後,更堅定地認為對孩子照顧還不到位,依然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好的媽媽
  • 生娃後,為什麼有人胖成"球",有人瘦成"猴"?
    結婚生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意義重大,不少女性在生了孩子後胖成"球",身材變形到別人都快認不出來;同時也有不少女性,生了娃後,身材卻出奇的瘦,這是怎麼回事呢?同樣生了個娃、坐了個月子,為啥差距這麼大呢?
  • 2-5歲是孩子生長發育關鍵期,吃得好才長得壯,指南給3條建議
    還有一類孩子是「愛吃零食不吃飯」,體重不達標,瘦的像個小猴子,這類孩子家長也發愁。接下來就來說說關於孩子科學餵養的問題。都說「養兒難」,餵養就是一個大問題,像小佩琪這樣的孩子可能也並不少,因為不少家長就是覺得「孩子胖乎乎的才可愛,看著才健康」,所以孩子的體重從小就一直超標,被同齡的小朋友喚作「小胖子」。
  • 胎兒太大醫生讓控制體重,婆婆:孩子生出來,不是白胖才健康嗎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生兒寶寶,老人除了期待是個男孩,還有就是期待寶寶的體重,認為「白白胖胖」的寶寶更好養活。所以就「拼了命」的給孕婦補身體,好讓孩子營養充足。現在還有重男輕女思想的人已經減少的很多,所以怎麼把寶寶健康的生下來就成了首要關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