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對於有寶寶的家庭來說,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莫過於寶寶的餵養問題了,「民以食為天」,這話放在寶寶身上,簡直是可以大過天了。
寶寶一天吃幾頓?
一頓吃多少?
有的媽媽恨不得用量杯來計算,如果哪一天寶寶少吃了十幾毫升的奶,就會焦慮得坐立不安;若是那天多吃了十幾毫升的奶,那媽媽又會喜不自勝。
似乎寶寶吃得越多,身體才會越好。
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帶孩子,那更是少吃了一口都不行,有時候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飯,還會追著孩子滿屋子跑。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吃得越多越好嗎?當然是不是了。
過度餵養別小瞧,寶寶肥胖危害大
欣欣出生在遼寧營口,媽媽在懷她的時候,就聽過來人說:孕婦是「一人吃兩人補」,為了腹中的寶寶健康成長,欣欣媽媽從來不控制體重與飲食,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吃了八頓飯。
就這樣原本只有110多斤的欣欣媽媽,在生產前體重達到了180多斤,原本欣欣媽媽的順產條件很好,但是卻由於自身體重過大,以及腹中胎兒的太大,只能選擇剖腹產。
欣欣生下來後,比正常嬰兒大了很多,足足有10斤。
看著白白胖胖的小寶寶,所有人都誇欣欣媽媽能幹,親朋好友的話,讓欣欣媽媽倍感自豪:本身奶水就很充足的欣欣媽媽,因為擔心孩子不夠吃,兩頓母乳的間隙,還要再給孩子添一頓奶粉。
欣欣6個月時,體重就已經超過了正常體重下的兩歲的寶寶,還不到一歲時,就可以抱著一隻大雞腿,獨自吃光。
雖然欣欣的飯量很喜人,但是在其他方面,就讓欣欣媽媽有些不滿意了。
正常情況下,一歲左右的寶寶,幾乎都能夠自己扶著欄杆站起來了,而欣欣卻總是喜歡坐著。
後來在一次體檢時,欣欣媽媽對醫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醫生才告訴她,孩子之所以不願意爬行和站立,主要是因為孩子太胖了,活動會讓她覺得很累,並且還會引起氣喘。
其實以前每次體檢時,醫生都會對欣欣媽媽說,孩子的體重超標了,而欣欣媽媽卻一直不當回事,認為這是孩子長得好的表現,事到如今,欣欣媽媽才開始後悔,自己將寶寶餵得太胖了。
寶寶過度肥胖,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影響
人們普遍認為:寶寶越胖,身體越強壯。
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過度肥胖的寶寶,抵抗力反而會變得低下,因為肥胖會使寶寶呼吸道的抵抗能力下降,導致容易被細菌感染。
同時身體內過多的脂肪,會壓迫心肺,加重寶寶心肺功能的負擔,致使寶寶在活動的時候容易心跳過速,氣喘胸悶。
另外幼時肥胖,還會增加寶寶成年後,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機率。
過度肥胖,除了對寶寶身體上造成影響外,對心理產生的不良影響也是不容忽略的。
在對廣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班級中最不受歡迎或是經常受到欺負的孩子中,肥胖的孩子幾乎佔了90%的比例。
如果孩子過於肥胖,很容易成為同齡人之間被排擠和欺負的對象,而這樣的情況,又會導致孩子的內心產生孤獨、自卑的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又將直接影響到孩子人格的發展,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只要正確餵養,寶寶就能健康成長
對於新生兒來說,體重正常的範圍是5~8斤,出生後前六個月,平均每個月會增加1.5斤左右的重量,六個月以後會逐漸放慢增長速度。
如果孩子體重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正常體重的10%,那家長們就要考慮是否存在過度餵養的可能了;
如果孩子體重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正常體重的20%,那就屬於過度肥胖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考慮怎麼給孩子減肥了。
首先,最好讓孩子養成一個定時喝奶或吃飯的好習慣。
月子裡的寶寶媽媽們可以按需餵養,但大多數寶寶的母乳間隔時長,差不多就是兩個小時左右。
出了月子後,媽媽們就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逐漸養成按時餵養的習慣,如果還不到餵奶的時間,寶寶就開始鬧著要喝奶了,寶媽可以逗著寶寶玩一會兒,或者讓其他家人抱著寶寶玩一會兒,以此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管是寶寶也好,還是大人也好,重油重鹽和重糖都不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尤其是對於小寶寶來說,腸胃比較嬌嫩,飲食方面更是要以清淡為主,少油少鹽少糖,多以蛋白質維生素這類的營養為主,少攝入肉類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食品。
寶寶長大一些後,最好不要給寶寶養成吃零食的習慣,用瓜果蔬菜代替零食,既滿足了口腹之慾,又能補充多樣的營養。
「想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是育兒專家們反覆強調的中醫養生學,各位寶媽們,若是想要寶寶健健康康地成長,就做個「狠心」的媽媽,少給孩子吃一點吧。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