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寶媽來講,體重、身高這些數據,是判斷最近寶寶吃得好不好的最直接方法。一旦發現自家寶寶「不達標」,一眾寶媽們就會懷疑是不是寶寶沒有吃飽,繼而拿出了勢必讓孩子吃飽喝足的勁頭,給孩子加餐。可這種盲目地餵孩子吃飯的行為,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
如果再多頓大量餵養,勢必會造成過度餵養,不僅不利於健康,還可能帶來健康的隱患。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
1、經常吐奶
基本上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吐奶的情況,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經常性吐奶,寶媽就要放在心上了,這極有可能是由於孩子被過度餵養了。孩子胃部能承受的食物量不會很多,當超出限定範圍的時候,多餘的奶水就會順著食道返回,從而引起孩子吐奶的情況。
2、大便顏色異常
正常情況下,健康的寶寶,排出的便便顏色是黃色的。但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不是黃色,而是發綠,這種綠色並不是由於輔食顏色原因導致的。家長就要觀察,如果大便狀態有泡沫、呈水樣,帶有酸腐的味道。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過度餵養導致的了!
3、經常脹氣
寶寶腸胃正處於發育狀態,一旦被過度餵養,可能會出現拉稀或者便秘等異常現象,甚至腹部還會脹氣。一旦發現寶寶經常脹氣或者便秘,就要及時減少進食量或者少食多餐,保證足夠營養補充。
4、換尿不溼的次數減少
一般來說每個3到4個小時就應該換一次,而且每一次的重量應該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忽然發現在換的時候重量輕了很多,那麼就說明他的排尿情況跟以往不同,有可能就是因為被餵得太多了。
孩子長時間吃的太多,根本沒有辦法消化這麼多奶,所以就會對他們的腸胃情況造成損傷,從而就會出現大便困難或者尿量減少的情況。
寶寶的餵養習慣直接關係著他們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每個寶寶的需要量也不相同,寶媽們要遵照科學的規律,結合寶寶的自身需求合理餵養。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媽按照寶寶的需要餵養即可。吃配方奶的寶寶則需要按照月齡給予的參考數據,配比正確的比例,按時按量餵養。
在這裡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本有用的育兒書籍,分階段介紹寶寶的發育、飲食與照護按照寶寶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0-12個月、1-2歲、2-3歲循序漸進地為家長介紹了各階段寶寶的發育、營養的膳食與餵養注意要點、健康護理養護知識。全書內容豐富,實用,是年輕家長們育兒的優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