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餵養易引發大腦早衰,寶寶出現3個「信號」,家長需格外謹慎

2020-12-20 祺祺媽育兒

對於一位新手媽媽來說,看到寶寶吃得白白胖胖,總會特別有成就感。況且在嬰幼兒時期,寶寶無法用語言和媽媽進行交流,就只能從身上的一些信號中「提取」信息。而除了哭鬧等信號外,媽媽們關注寶寶身體健康,還會參照寶寶的身高體重,畢竟沒有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面黃肌瘦」。

小董就是這樣一位新手媽媽,對她來說,看著女兒體重的上升是一件十分驕傲的事情。女兒曉曉今年五個月大,體重卻已經達到了22斤。每次帶著曉曉出門玩的時候,見到她的人都要被小朋友白白胖胖的臉頰吸引目光,大呼可愛。

而小董也非常開心,與一些親戚朋友交流育兒經驗時,她常常驕傲地說:「我的任務就是把寶寶餵得白白胖胖的,讓她健康成長。」但是,在小董帶著女兒去體檢時,醫生卻告訴她,女兒體重已經嚴重超標。還因為體重的原因,五個月大還沒有學會翻身,發育遲緩。

小董如夢初醒,本以為是健康象徵的「白白胖胖」在此刻卻顯得極為不妥。女兒的手臂堆積著層層脂肪,就像是「米其林輪胎」一樣。小董這才明白,自己的做法不僅沒讓女兒健康成長,還影響了女兒的正常發育。醫生對小董說,她對女兒已經構成了「過度餵養」。

什麼是過度餵養?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每頓飯的時間與食量都是可控的。媽媽們應該根據寶寶的身體與吸收消化狀況,對寶寶進行適當、定時的餵養。如果寶寶一天攝入的食物量、能量超標的話,就已經成為了「過度餵養」。

有些家長認為,過度餵養只會導致寶寶的體重超標,並不放在心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過度餵養的後果可不單只有發胖這麼簡單:

一、寶寶出現腸胃問題

對於新生兒來說,消化系統十分脆弱,他們的腸胃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自我完善。如果家長對寶寶進行過度餵養,消化系統是無法消化過多的能量,腸胃負擔加重,很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

二、讓寶寶出現大腦早衰

寶寶的消化系統脆弱,如果寶寶長期都處於很飽,甚至是「撐」的狀態,體內的血液和氧氣會優先幫助消化系統進行消化。但血液與氧氣都是有限的,過多的血液聚集在消化系統,大腦就有可能出現缺血的狀況,這對於寶寶大腦的正常發育有很大影響。

實際上,寶寶會發出這3種「信號」提醒家長被過度餵養了:

一、便便不正常

通常狀況下,寶寶的便便會呈膏狀。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慢慢增長,便便的形態會更加接近成年人。但如果寶寶的便便發綠、出現氣泡時,這很可能代表著寶寶已經被過度餵養了。有的寶寶還會出現水樣狀的便便,這說明寶寶已經出現了消化不良的症狀。

二、紙尿布變輕

寶寶一般吃得越多,排洩量也會隨之增多。如果寶寶食量沒有改變,但排洩量卻有減少的話,說明寶寶們並沒有把攝入的食物和熱量全部消化。這可能會造成寶寶消化系統內的一些問題,一定要提早注意。

三、頻繁吐奶

吐奶是寶寶發育前期比較常見的事情,但媽媽一般通過給寶寶拍嗝等方式就能緩解。但如果寶寶不停、頻繁性地吐奶時,家長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經「過度餵養」了。

寶寶年紀小的時候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媽媽餵什麼、餵多少就吃多少,久而久之胃口自然會變大,所以並不是寶寶吃得越多就越健康、發育得越好,過度的食量可能會對寶寶造成一生的傷害。因此,媽媽們一定要對寶寶的飲食多加注意。

相關焦點

  • 過度餵養易引發大腦早衰,寶寶出現3個「信號」,家長需格外謹慎
    如果家長對寶寶進行過度餵養,消化系統是無法消化過多的能量,腸胃負擔加重,很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二、讓寶寶出現大腦早衰但血液與氧氣都是有限的,過多的血液聚集在消化系統,大腦就有可能出現缺血的狀況,這對於寶寶大腦的正常發育有很大影響。
  • 孩子身體出現這3種信號,是過度餵養跡象,父母別坑了娃還不自知
    1.大腦缺血,甚至早衰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消化系統發育的明顯不如大人,如果餵養的太多的額話就會導致消化系統擴張,讓本有的血液循環流通不暢,且因為消化道太撐而導致氧氣短缺。這時就需要從大腦中運送,時常長了就會使得大腦供血不足或者缺氧現象。
  • 三個反應,暗示寶寶過度餵養,若不及時制止,可能引發腦損傷
    寶寶被「過度餵養」的反應1、吐奶寶寶的腸胃功能還尚未發育成熟,如果家長一次性餵得太多,就容易出現吐奶、溢奶的情況,但嬰兒偶爾吐奶情況,就屬於正常的情況。可如果出現的次數比較頻繁,那就很可能是由於過度餵養引起的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吐奶,這就需要家長及時改善,不然娃就要受罪了。
  • 寶媽別以「吃飽」為傲,當寶寶發出幾種「信號」,小心過度餵養了
    多長時間吃一次、一次吃多少,寶媽必須採取定時定量的餵養方式。如果寶寶每天攝入過多的能量和營養,超出了人體所需,讓身體出現肥胖、消化不良等現象就屬於過度餵養。新生兒大腦不具備思考能力,往往都是大人給就會去吃,於是在媽媽的「悉心餵養」之下他們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體重也逐步地超越同齡人。
  • 孩子出現3種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家長需儘快調整
    不過婆婆也的確對孩子照顧有加,寶寶才半歲多就已經十多斤了,比同齡寶寶大了不止一圈,婆婆逢人就說,自己主要的工作就是餵胖寶寶,別人家寶寶吃3頓,她家寶寶得吃5頓。寶媽們不妨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判斷,中了的家長需要儘快調整。若孩子出現這3種信號,就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1) 臭臭出現異常通常來說,要看三個方面,即顏色、形狀、排便量。如果寶寶的便便呈綠色,起泡或水樣狀,排便量異常,剛吃完就排便等,寶媽們就要注意了。
  • 周歲寶寶出現這些異常,說明是過度餵養的信號,繼續容易傷到脾胃
    寶寶被過度餵養時,身體發出的5個「求救信號」 1、口臭 新生兒的器官並未發育完全 2、脹氣 過度餵養會導致寶寶的消化道功能紊亂,腸胃負擔過重會出現腹部脹氣,寶寶被腸絞痛折磨,經常性夜裡哭鬧。
  • 寶寶發出以下信號,是在提醒已經「過度餵養了」,家長別再硬塞
    文\好孕姐寶寶有沒有吃飽,關係到長個和大腦等身體器官的發育,所以家長都希望寶寶多吃,別餓著。但是,寶寶的胃部空間是有限的,吃了足量的食物後,很難繼續進食。如果寶寶吃飽了,還被家長繼續強塞,就容易被「過度餵養」。
  • 寶寶的這幾種"信號",說明被過度餵養了,寶媽千萬別亂餵孩子
    新生兒的胃像核桃那麼大,隨著年齡增加,胃容量也會慢慢變大,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科學餵養,把控好孩子的食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狀態按需餵養,掌握孩子消化系統的規律,不要給孩子攝入太多熱量,如果超過了人體所需的量,就會引起肥胖,有害於身體健康。
  • 如果寶寶大便出現了這種顏色,可能是過度餵養了
    很多新手寶媽對於寶寶哭鬧往往都是一招就是餵奶。其實寶寶不舒服引起的哭鬧不一定是餓了。但是因為天性,寶寶對吃奶幾乎沒有抗拒,這就很可能在寶寶不是很餓的情況下餵了奶,長此以往就會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觀察寶寶吃奶時的表現當寶寶表現出吃飽的跡象時就要繼續餵奶,很多聰明的寶寶在自己吃飽時就會有拒絕再吃的行為,同時寶媽在餵一段時間後停止餵奶,因為寶寶的飽腹感傳達到大腦需要一定的時間,很可能這短短的幾分鐘寶寶就吃多了,感覺寶寶吃飽了,就抱一會,等待寶寶飽腹感的信號反射給大腦。
  • 寶寶身體有這三個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平時要多注意
    寶寶不長了或是積食了,除了身體上可能有什麼不舒服之外,還可能是餵養方式出現了問題。「過度餵養」比寶寶餓了更難分辨,因為餓了一般的信號就是大哭,而「過度餵養」是慢性的,孩子身體上的信號很難會被家長重視或是發現,甚至會判斷有誤覺得是其它的病症,如果不及時的調整,是會耽誤孩子生長發育的。
  • 過度餵養危害,這4個信號暗示!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所以過度餵養在0~3歲寶寶身上長期發生。寶寶出現4種信號可能是過度餵養 過度餵養的危害很大,而且是慢性,短時間內無法看到直接危害,那麼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出現過度餵養了呢?下面4個信號一定要記牢。 2:頻繁脹氣、吐奶寶寶脹氣、吐奶都非常常見,或因為喝奶太急、哭鬧等原因脹氣,或因為新生兒特殊的生理結構而吐奶/溢奶,但是這些都是短暫的。如果寶寶長期脹氣或6個月之後仍然經常出現吐奶,那麼媽媽就要警惕寶寶是否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了。
  • 過度餵養危害,這4個信號暗示!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長久下去,配方奶中過量的能量負荷,將會導致寶寶體內細胞外液高漲,而細胞內液容積縮小,隨之出現慢性口渴,進而增加餵哺次數,最終導致過度餵養。(圖片來源於網絡)此外,輔食的過量添加也會造成過度餵養,所以過度餵養在0~3歲寶寶身上長期發生。
  • 寶寶溢奶,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家長不要「過度餵養」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平時會讓寶寶多喝奶,認為奶粉和母乳當中有很多種營養成分,寶寶喝得越多,身體就長得越快。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就很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過度餵養」,寶寶明明已經吃飽了,可是家長還讓寶寶繼續喝奶,寶寶不會表達,所以就會「硬」喝下去,最終導致溢奶,而且還影響健康。
  • 過度餵養會導致寶寶發育遲緩,3個信號暗示,寶寶可能被過度餵養
    寶寶在六個月前,最主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可是,不分時機、不計攝入量地讓寶寶吃奶,反而會讓寶寶處於過度餵養的不良狀態!這個階段,寶寶胃的容量十分有限,消化能力也較弱,按需哺乳才是科學的方法,即根據寶寶的需求進行母乳餵養,餓了喂,飽了停。
  • 寶寶吃得越多越胖更好嗎?認識過度餵養
    過度餵養是指給予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超過寶寶機體保持代謝穩態的需要。寶寶看起來體重增長飛速、白白胖胖,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樣餵養的寶寶長得好,但實際上,過度餵養會帶來更多的健康隱患。過度餵養對寶寶有什麼危害?
  • "八分寒、三分飽",過度餵養寶寶的6個信號,家長需要知道
    寶寶吃飯是父母們最關心的事之一,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但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同事小劉,兒子剛滿3個月,體重就有18斤。去社區醫院體檢的時候,兒科醫生建議家長控制寶寶的飲食量。孩子吃太飽,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撐得腹瀉、積食便秘、傷害腸胃,還會影響身高。
  • 寶寶過度餵養的3個表現,你留意了嗎?
    中國式的家長總是認為「吃得飽,穿得暖」就是人生大事,所以拼命給孩子吃到撐。這種行為就是我們常說的「過度餵養」。 一、什麼是過度餵養? 過度餵養指的是寶寶攝入的能量與營養素遠遠超過機體所需,從而出現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症候群。
  • 為什麼奶粉的寶寶比母乳的寶寶胖,4個症狀孩子可能被過度餵養
    ,可能會引發脂肪細胞的生長,對於嬰兒來說,身體生長快,吸收的好,就特別容易長得胖。寶寶的胃就像是一個有彈力的袋子,本來可能就像自己的拳頭大,但是喝奶喝得多了很容易把孩子的胃撐起來,就好像皮球一樣,越撐越大,孩子也就會越吃越多,這就是為什麼奶粉餵養比母乳餵養更容易導致過度餵養,更糟糕的是,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能吃就是孩子需要,給寶寶喝過多的奶粉,導致孩子長得更大。
  • 寶寶過度餵養會造成發育遲緩,出現這4個信號,就要注意了
    寶寶每天就是吃了睡,睡醒了吃,只要是寶寶一哭鬧,父母就會認為寶寶是餓了,會一直餵養寶寶,甚至有些寶媽認為孩子吃的越多越好,其實並非如此,吃的多不如吃的好,如果寶寶被過度餵養,不僅沒有完全吸收營養,反而不利於寶寶的正常發育,如果寶寶出現以下這些信號,說明是過度餵養引起的,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
  • 過度哺餵容易導致寶寶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寶寶還不會說話,他想要表達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哭。很多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覺得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就給寶寶餵起奶來。其實,媽媽這樣一哭就喂,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過度餵養是指給予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超過寶寶機體保持代謝穩態的需要。傳統的過度餵養是指寶寶因攝入奶量過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症候群。 二、過度哺餵有哪些症狀? 1、首先在身體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消化以及排洩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