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是父母們最關心的事之一,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但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同事小劉,兒子剛滿3個月,體重就有18斤。去社區醫院體檢的時候,兒科醫生建議家長控制寶寶的飲食量。孩子吃太飽,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撐得腹瀉、積食便秘、傷害腸胃,還會影響身高。
那麼寶寶的哪些症狀,暗示家長過度餵養了呢?
頻繁溢奶
新出生的寶寶,胃是水平的,而且容量比較小,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如果寶寶飢餓嚴重,導致寶寶吃奶太急,可能會出現溢奶情況。另外對於新手爸媽,餵奶的姿勢(哺乳的姿勢)不正確,會導致寶寶吃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這樣也容易漾奶,這些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排除一些外在的因素,寶寶每天都會出現溢奶情況,或是溢奶頻繁,那就可能是過度餵養的問題。
頻繁脹氣
引起腸脹氣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長期吃奶沒有拍嗝、哭鬧、添加輔食中食物本身的原因等,都可能會引起寶寶脹氣,這是正常的情況。一般發生較少,而且如果及時拍嗝後,情況會明顯好轉。
但是如果寶寶頻繁脹氣,而且不論有沒有吃奶都會出現,甚至是連續幾天都是如此,說明寶寶被過度餵養了。
大便顏色不正常
大便是寶寶身體狀況的晴雨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是黃色的。配方奶粉或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的顏色有一些區別,只是淺黃色和金黃色的區別。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發綠,而且呈水樣,或是有泡沫,並且有酸腐的味道,說明寶寶的腸胃出現問題。多數情況是由於過度餵養導致的。
不願意吃奶、吃飯
經常看到很多家長追著寶寶餵飯、餵奶。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試想大人如果不想吃飯,別人逼著你吃你願意嗎?孩子也一樣,餓了自然就會吃。正常情況下,給寶寶餵奶或是餵飯,寶寶肯定很高興,而不是拒絕。
當寶寶出現對奶或飯都抗拒的情況時,說明可能是過度餵養而引發的表現。
體重沒長,反而減輕。
周歲之內的寶寶,身體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1倍左右;到12個月的,體重應該長到出生時體重的2倍左右。如果一段時間之內,寶寶沒少吃,但一稱體重發現沒有增加。
或是增加較少,有的甚至是減少,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引起警惕。排除其他一些疾病原因,那麼就是過度餵養導致的。
過度的餵養,導致寶寶嬌嫩的胃腸無法完全消化,引起腸道內的菌群失衡,使寶寶的脾胃受到了傷害。這樣即使正常飲食,但吃進去的食物無法完全消化、吸收,所以,寶寶的體重才會出現不增反減的情況。
睡覺中途會醒。
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己如果晚飯吃得太飽的情況下,會導致睡不好覺,有時候甚至睡不著。寶寶也一樣,過度地餵養,導致寶寶身體不舒服,於是睡覺的時候不老實,會翻來覆去。很難進入深度睡眠。
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正在睡覺的寶寶,突然莫名地大哭起來。並且這種情況會頻繁發生,持續較長時間。白天一切都是正常的,只有夜晚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可能是過度餵養導致的。
寄語:"飯吃八十飽,醫生不用瞧",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總會擔心寶寶吃不飽,吃飽了還想再給寶寶餵幾口。父母要知道"過猶不及",寶寶吃得太少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但過度餵養也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所以在寶寶餵養的這條道路上,家長需要嘗試著多去了解寶寶,多觀察寶寶的一些日常情況,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