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肺炎高發季,寶寶出現這幾個症狀可能中招,家長要了解

2020-12-23 十月呵護

秋末冬初,天氣逐漸變冷,很多人已經不由得開始擔憂起來,因為凡入冬,總有一大波呼吸道疾病來襲,比如讓家長們十分害怕的肺炎。

肺炎的危害想必家長們都知道一些,不過肺炎分為很多種類,有一種特殊的肺炎——毛細支氣管炎。

由於患病部位特殊,容易發展成重症,是肺炎裡的有名的「難纏戶」,家長們需要格外注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特殊的肺炎。

毛細支氣管炎是什麼?

在了解毛細支氣管炎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毛細支氣管。

人的氣管從上往下分為23級,第5~16級為毛細支氣管,病變主要侵襲的就是這部分直徑為75~300μm的毛細支氣管。

毛細支氣管炎發病早期即出現纖毛坏死、黏膜下水腫、管壁淋巴細胞浸潤的情況。

另外毛細支氣管有部分被阻塞,並有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使得管腔明顯狹窄,導致咳嗽及喘憋。

打個比方來說,人的雙肺就像兩塊太陽能充電板,中間由一顆大樹撐起,樹的主幹叫做氣管,主幹的兩個分支叫做支氣管,支氣管上5~16級的小樹枝就叫做毛細支氣管。

這些「小樹枝」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幫助雙肺完成充電,維持人體的正常呼吸。

如果這些「小樹枝」一不小心被感染,不能正常工作,人表現出氣促、喘息和胸壁吸氣性凹陷等,一般就是毛細支氣管炎了。

毛細支氣管炎有何特徵?

毛細支氣管炎常發於2歲以下寶寶,6月齡內的小寶寶最多見,是1歲內嬰兒住院最常見的原因。

發病後典型症狀就是氣促和喘息,不過症狀和體徵通常是從鼻炎和咳嗽開始,這個階段一般無法通過症狀判斷出來。

病情逐漸發展後,會出現呼吸急促、胸壁吸氣性凹陷、喘息,以及肺部哮鳴音和細溼囉音。

毛細支氣管炎可由多種病原體感染所致,最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見,其次是副流感病毒,還有人鼻病毒、人類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等。

根據文獻報導,我國小於2歲的毛細支氣管炎住院兒童,其中有75%~93.5%可檢出病毒,病毒主要為呼吸道合胞病毒。

因此毛細支氣管炎的季節特徵和當地RSV的流行特徵相似,我國北方RSV的流行季通常是冬季和初春,廣東、廣西的高峰季則在春季或夏季。

毛細支氣管炎如何診斷?

如果孩子患病後出現毛細支氣管炎的部分症狀,建議帶孩子去醫院診斷。

一般來說,醫生會根據年齡、症狀及查體判斷孩子是否患病。

臨床一般表現為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後2~3日,出現持續性乾咳和發作性喘憋,咳嗽和喘憋同時發生為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特點。

體格檢查突出為呼吸淺快,可達60~80次/分,有些甚至有100次以上,醫生在聽診時可能會聽到細溼羅音或中溼羅音。

有上述這些特徵,基本上就可以確診為毛細支氣管炎了。

得了毛細支氣管炎如何治療?

毛細支氣管炎有一定自限性,大多數患兒是輕度的,通常在家護理就會好轉,但診斷為中、重症的毛細支氣管炎則需要入院治療。

1.輕度毛細支氣管炎如何護理

在家護理主要需要關注孩子的飲食、液體攝入、呼吸和體溫情況。

飲食上保證營養均衡。孩子可能不好好吃、進食煩躁,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做一些半流質食物,吃的時候食物稍微放涼點,有利於孩子吞咽。

其次要多喝水,6月齡以下的孩子,可以少量多次餵給母乳。

孩子體溫超過38.5℃,或者發熱後出現煩躁不安、精神狀態差等情況,可以口服布洛芬(用於6月齡以上的寶寶)或者對乙醯氨酚(用於3月齡以上的寶寶)。

一般情況下,在家護理5天左右,孩子的進食和呼吸就能明顯好轉,但咳嗽通常還會持續3周左右,這是正常的,家長不需要擔憂和過多幹預治療。

但如果在家護理期間,孩子出現下面這些症狀,需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2.中、重度毛細支氣管炎如何治療

中、重度毛細支氣管炎治療的基本原則包括監測病情變化、供氧以及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 保證營養和液體攝入

因為中、重症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呼吸快,會有不顯性失水增加,因此應鼓勵餵養以減少脫水的發生。

最好是少量多次餵養,可以每2~3 h餵養 1次。如果孩子咳嗽、喘憋明顯,導致餵養困難,可採取鼻胃管或靜脈營養。

■ 氧療

嬰幼兒患毛細支氣管炎時,毛細支氣管腫脹、分泌物增加等因素會引起氣道狹窄,導致氣道阻力增加,呼吸受阻。

氧療可以改善肺部通氣及呼氣功能,降低肺血管阻力。

■ 藥物治療

由於毛細支氣管炎大多是病毒感染所致,沒有特效藥,不應該使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治療,使用藥物治療仍以對症狀治療為主。

如果孩子有反覆喘息症狀,可以考慮使用霧化對症處理。

霧化可能會用到布地奈德混懸液、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家長遵醫囑治療即可。

如果是檢查出合併細菌感染,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但要注意,沒有細菌感染不建議使用抗生素。

如何預防毛細支氣管炎?

俗話說「上醫治未病」,最好的治療是做好預防工作,毛細支氣管炎也不例外,預防方法主要有這幾個。

1.堅持母乳餵養

國內外多項研究數據表明,母乳餵養的孩子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低於配方奶餵養的孩子。

因此鼓勵純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勤洗手

洗手可以說是預防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從室外回來,以及飯前便後,都應該及時洗手。

洗手時在自流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至少搓手15S,這樣能使除菌效果達到最好。

3.避免被動吸菸

菸草暴露會增加嬰幼兒患毛細支氣管炎的風險,並且會加重毛細支氣管炎孩子的病情。

因此,家長或家裡長輩儘量不要在室內抽菸,抽了煙洗手換衣服後再抱孩子。

毛細支氣管炎患病後雖然十分難纏,但絕大多數孩子會很快康復,也不會留下後遺症。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毛細支氣管炎的病程較長,通常會持續5~15日。

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的病情而過度用藥,做好護理和遵醫囑治療,對孩子的病情才是最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肺炎必須輸液才能好?這8個肺炎的常見誤區家長要了解!
    在兒科,肺炎並不陌生,很常見。在很多媽媽的印象中,寶寶發燒、咳嗽稍不留心就肺炎了,但是關於肺炎的認識,很多家長存在認識誤區,如咳嗽不積極治療就會引起肺炎、接種過肺炎疫苗就不會得肺炎了、患了肺炎必須用抗生素輸液,甚至必須住院治療等。今天就和家長們分享8個常見的肺炎的認識誤區,希望可以幫助家長更多的了解肺炎,正確的認識肺炎。
  • 家長要警惕「立秋病」,一人中招全班遭殃,別讓「它」傷害寶寶
    秋天來臨,炎熱的酷暑終於過去,我們在欣喜涼爽到來的同時,也要警惕「立秋病」。孩子們在換季的時候很容易增加流行性感冒的風險。這種感冒流行性和傳播性都很強,一個娃中招,就可能導致全班孩子跟著遭殃。剛立完秋,豆豆從幼兒園回來,媽媽就感覺他說話囔囔的,然後還有點流鼻子的症狀。
  • 肺炎嚴重可威脅生命?寶寶出現這3種症狀,家長別輕易錯過
    因此,家長平時應該保持對孩子身體健康的觀察,如果寶寶出現了不良症狀,有可能是肺炎發出的信號,需要及時留意並採取應對措施。那麼,肺炎影響著寶寶的健康,會有哪些信號產生呢?1、咳嗽小孩子出現了肺炎,首先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咳嗽。
  • 家長必知|孩子出現這個症狀別大意 可能是得了肺炎或敗血症
    對於小孩來說,尤其是2歲以下,是患各種病的高發期,再加上孩子表達不出來,所以父母在平時一定要留意孩子身體的細微變化,下面就看下孩子生病前都有哪些徵兆吧!嗜睡少語孩子如果突然變得嗜睡,且精神狀態不好,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寶寶可能患上了新生兒臍炎或敗血症,這兩種疾病都屬於非常嚴重的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最好立即就醫。
  • 孩子感冒後的3個症狀,往前一步可能就是肺炎!
    前段時間科大大寫了一篇關於感冒的文章,很多家長表示,我們也不想給孩子吃藥,可扛著扛著就成了肺炎。 科大大卻要說一句,對不起,你很可能是一開始就把兩者搞混了,因為它們的症狀非常相似!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情況我要懷疑肺炎,而不是感冒。
  • 肺炎高發季,寶寶有這6個徵兆要當心,爸媽千萬不要當感冒處理
    一般來說是這些,小南羅列出來供爸媽參考:1、 先說說爸媽最熟悉的咳嗽,如果寶寶得了小兒肺炎,咳嗽會跟普通的感冒有點不一樣,咳中帶喘、呼吸頻率也比平時要急促。肺炎時就算燒退了,寶寶的呼吸仍然很急促,每分鐘超過40次,像個小風箱一樣。
  • 武漢病毒性肺炎出現1例死亡病例!出現這些症狀,當心是肺炎!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診斷肺炎的標準:寶寶相對安靜狀態下數每分鐘呼吸的次數。危險表現:如果發現2個月以下嬰幼兒呼吸≥60次/分鐘、2~12個月嬰兒呼吸≥50次/分鐘、1~5歲小兒呼吸≥40次/分鐘,就說明有肺炎的可能,就要趕緊到醫院診治了。數呼吸應當在小兒安靜時數較正確,數滿一分鐘,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 留意娃感冒後的3個症狀,往前一步可能就是肺炎
    迅速判斷:怎樣才是得了肺炎?前段時間科大大寫了一篇關於感冒的文章,很多家長表示,我們也不想給孩子吃藥,可扛著扛著就成了肺炎。科大大卻要說一句,對不起,你很可能是一開始就把兩者搞混了,因為它們的症狀非常相似!
  • 出現這5個症狀要小心,下一步就是肺炎!
    在這快樂的8天長假中,隨著天氣轉涼、早晚溫差變大,許多疾病也不期而至,尤其是對於抵抗力弱的小孩子,感冒、流感、肺炎、秋季腹瀉、手足口等等,都在一旁虎視眈眈。 尤其肺炎既可單獨出現,也可由感冒、流感等疾病發展而來,在兒童中發病率較高,每年到了春秋冬等呼吸道疾病多發的季節,兒科裡就會迎來許多感冒患兒和肺炎患兒。 此外,肺炎的症狀也容易與感冒、流感相混淆,進而貽誤病情。 肺炎的症狀是什麼? 肺炎嚴重威脅著患兒的健康乃至生命。那麼,該如何判斷是否是肺炎?
  • 嬰兒肺炎症狀 怎樣預防肺炎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身體素質非常的弱,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嬰兒肺炎症狀是什麼呢?怎樣預防肺炎呢?相信大家非常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有關於這些方面的吧。嬰兒肺炎症狀一查呼吸當寶寶出現肺炎的時候,呼吸會變得很急促,還會出現一些咳嗽的現象,嚴重的寶寶還會出現憋氣,這種已經是很嚴重的了,希望家長能夠注意,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二望精神寶寶在生病的時候,會表現出精神不好的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當孩子出現精神不濟的時候,而且很容易昏睡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肺炎了。
  • 出現這5大症狀,你卻當感冒治?肺炎跟感冒不一樣!寶媽們要看清
    我家寶寶看著像是感冒了,但老是咳嗽止不住,我又好怕她每天咳,咳出肺炎啊,要不要趕緊吃點止咳藥啊?」最近,發現很多寶媽對寶寶肺炎和咳嗽這兩個症狀,傻傻分不清楚呀,因為這兩者確實是有不少的相同之處。因此,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肺炎和感冒之間到底有哪些不同?肺炎有哪些症狀?得了肺炎又要如何護理呢?
  • 寶寶得肺炎了,多久能好?必須要輸液嗎?
    秋冬換季,天氣寒涼,很多寶寶中招肺炎,咳~咳~聲,心疼壞家長們,尤其是到醫院治療輸液時,小朋友們撕心裂肺的哭聲更讓人揪心,很多家長都愛問醫生同樣的問題,這肺炎多久能好?不輸液可以嗎?什麼是小兒肺炎?小兒肺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小兒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四季都會發生,它的潛伏期一般為2-3天或者是更久的時間。有一些輕症的患兒可能就像普通感冒一樣。有一些鼻部的症狀,比如流清涕、有鼻塞噴嚏等,也可能出現輕微的咳嗽和咽部不適。
  • 劇烈咳嗽、持續高燒,寶寶出現這5個症狀,當心是小兒肺炎!
    又一波流感來襲,劇烈咳嗽、持續高燒...寶寶各種症狀不斷,媽媽們也被折磨的不行,可就是不見好轉,怎麼回事?其實出現一些症狀不能再當感冒處理,小心是小兒肺炎!劇烈咳嗽,影響吃飯和睡覺一般發展到肺炎,說明可能已經咳嗽有一段時間了,咳嗽也會比較兇,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吃飯和睡覺。
  • 流感≠普通感冒,家長要警惕寶寶的這些症狀
    李醫師說,與普通感冒相比,小孩一旦中招流感,往往症狀更重一些,而且還容易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再嚴重一些的甚至還可導致死亡。因此,千萬不可將流感與普通感冒劃等號, 對兒童流感切不可大意。據李醫師介紹,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以下幾種不同點。
  • 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
    如果再多頓大量餵養,勢必會造成過度餵養,不僅不利於健康,還可能帶來健康的隱患。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1、經常吐奶基本上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吐奶的情況,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經常性吐奶,寶媽就要放在心上了,這極有可能是由於孩子被過度餵養了。
  • 寶寶感冒肺炎分不清楚?兒科主任:這些早期症狀就是肺炎的前兆
    由於小兒肺炎的症狀表現與感冒症狀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多家長容易把感冒與肺炎混為一談,這樣既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也影響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寶寶是否得了肺炎?前期判斷非常重要,那麼該如何識別肺炎的早期症狀,與感冒症狀區分開呢?
  • 小兒肺炎有哪些症狀?出現這4個症狀要警惕
    原標題:小兒肺炎有哪些症狀?出現這4個症狀要警惕   在冬季由於氣溫的下降以及病菌的滋生,抵抗力較為低下的孩子會很容易患上肺炎。小兒肺炎是一種比較麻煩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不僅會讓孩子健康受影響,還有可能危及孩子生命。因此父母對於肺炎要重視,要了解肺炎的一些症狀,才能在疾病發生時及時發現。
  • 47天寶寶被肺炎奪走了生命…這些肺炎的症狀值得媽媽們警惕!
    梅州一嬰兒發燒不治身亡,家長求真相...)  一條鮮活的小生命就這麼沒有了,真的讓人很惋惜。  其實在許多情況下,肺炎可能表現為普通感冒或咳嗽,但更麻煩的是細菌感染的寶寶,看上去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所以家長在發覺寶寶高燒久治不退,以及寶寶出現感冒以外的症狀的時候,一定得及時帶寶寶到可靠的醫院進行治療。
  •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可能得了手足口病
    而每年的4月~9月,是這種疾病的高發季節,往往會出現幼兒園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近日,長春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提醒家長了解手足口病相關常識,在寶貝們生病早期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由於嬰幼兒自身尚無法辨認身體疾病狀態,那麼就需要細心的家長們多多觀察,儘早通過某些症狀來判斷是否患病。  主要症狀有哪些?
  • 猩紅熱高發季,小兒出現這三種情況,家長該警惕了
    因此在春夏季猩紅熱高發季,父母要特別警惕這種傳染病的侵襲。小兒感染猩紅熱主要症狀1、發病前期猩紅熱潛伏期為2-5天,一般情況下病發突然,表現為:畏寒、高熱、咽喉腫痛、噁心嘔吐等明顯症狀,嬰兒可引發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