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番茄媽的第25篇原創母嬰營養文稿
每次我帶著強烈的使命感給準媽媽們科普一定要注意補鈣時,總會被一句話懟回來:
不是孕晚期就不能補了嗎?!孩子頭會變硬的,不好順產啊!
這話咋一聽貌似有點道理,但是事實遠沒有大家假象的這麼簡單。
先擺出我的觀點,再來慢慢解釋:
1.孕中期,孕晚期,哺乳期,都需要比正常成人更多的鈣(正常成人鈣需要量是800mg,而這三個時期的女性需要1000mg)。所以,孕晚期不但不能停,而且尤其要更加重視!
2. 至於補鈣多了寶寶出生時頭會比較硬,不好順產,這擔心真的沒必要。如果想要擔心這點,那得是媽媽補鈣補到得高鈣血症的程度(即使是這程度離寶寶鈣過量還有距離呢),而想要補到這個水平還真挺難的呢!
★ 孕晚期不補鈣,既坑娃又坑自己!★
28周—40周,是孕晚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胎兒瘋長。我記得自己那段時間孕檢體重基本一周1斤的速度增加,這增加的體重主要是胎兒在長個。
我們看整個孕期的胎兒體重變化圖就會發現,孕晚期胎兒體重大概是孕中期胎兒體重的10倍。
而隨著胎兒體重的增加,對鈣的需要量也在大幅飆升,從孕早期的7mg/d,到中期的110mg/d,再到孕晚期的350mg/d。胎兒對鈣的渴望越來越濃,而準媽媽不想補了?這不是妥妥的坑娃沒商量嘛!
要知道一個成熟的胎兒從母體內獲得30g的鈣才能保證骨骼牙齒的生長發育需要,而這其中80%以上的鈣都是在中晚期由媽媽提供的。
此外,孕媽媽們還有一件未雨綢繆的事是在孕晚期完成的--為了分泌乳汁做最好的營養儲備。雖然乳汁中的鈣含量比牛奶中的要低一些,但是滿足6個月內寶寶生長所需的鈣還是沒問題的。這也是晚期鈣需求巨大的一方面因素。
如果準媽媽孕晚期害怕補鈣,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什麼,這是因為體內的血鈣濃度一旦降低,會促使促甲狀旁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從而加速母體骨骼和牙齒中鈣鹽的溶出,維持正常的血鈣濃度,滿足胎兒的需要。
但是總這樣虧空時間久了,孕媽媽會發生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身邊很多孕媽,無一例外的都出現腿抽筋的問題。這種情況如果再不採取措施,不但自己落下一身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毛病,甚者會得骨質軟化症,而且胎兒也會發生先天性佝僂病。
★ 孕晚期補了鈣,寶寶頭真的會變硬嗎?★
事實是,補與不補,胎兒在孕晚期都要經歷骨礦化的過程,這和補充的那點鈣沒有太大關係。
骨礦化是指無機礦物質沉積於骨的有機基質中,使鈣和磷形成羥基磷灰石,並和有機質鰲合形成骨質的生化過程。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images)
也就是說,胎兒骨骼從軟到硬的這個過程主要是孕晚期形成的。而這個骨礦化的過程受到很多激素水平的調節,還有很多條件,比如,胎兒在媽媽肚子中拳打腳踢子宮壁,這種活動也可以刺激骨的生長發育。
有人說:那如果鈣補過量了,豈不是骨鈣就多了,這樣骨骼豈不是更加硬了?
先不說,鈣補過量這個事真的沒那麼容易做到,就是鈣從媽媽體內到達胎兒骨骼還要至少2道關。
而每道關都是有調節機制的,比如血鈣通過胎盤的過程有別於其他的礦物質,是主動轉運過程,這就保證了即使媽媽血鈣濃度不高,也可以通過胎盤優先供給胎兒使用(同樣的機制在鐵身上也適用的);而到達胎盤的血鈣,也不是直接沉積到骨骼中去的,胎兒自身也有一套調節機制,來保證骨骼的需求,保證血鈣的正常濃度,保證體內的基本儲備等。
那補多少會過量?
鈣的攝入上限是2000mg,據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孕婦的鈣攝入平均水平為308mg,這距離需要的1000mg,差了將近700mg,缺口如此巨大。更別說補到過量的水平啦,實在很難。
(圖片來源:2018年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年會報告)
也有人反駁說,這是群體的大數據,不代表個人水平。好的,那麼我們就拿一個孕媽媽為例,來衡量一下,奇葩到什麼程度才會過量?
孕媽媽補鈣食譜/2200kcal
早餐+早加餐
午餐+午加餐
晚餐+晚加餐
這是我為一位缺鈣的孕媽媽設計的一日三餐,我做過了營養素分析,其中的鈣攝入量為1300mg。
這位孕婦並不知道自己吃了這麼多的鈣,平時還按時按量一天2粒乳鈣,大概240mg來吃,那她總體鈣攝入量是1540mg。依然沒有超過最大攝入限值2000mg。
當然,這個營養配餐中的牛奶是足足的500ml,而我們大多數的孕媽媽根本做不到一天吃掉500ml的奶製品,所以總體鈣攝入量又會打折扣。
事實上,正常的吃飯(不包括奶製品)會給我們帶來300-400mg的鈣,而此外的600+的鈣量需要通過牛奶和鈣補充劑來分攤。
也就是說,如果牛奶一天能喝200ml,那就再補2粒乳鈣就好了。如果牛奶可以喝到500ml,那鈣片減少到一粒乳鈣的量即可。這都是可以隨意調節的,完全不至於達到鈣過量的程度。
★ 鈣缺少了比鈣過量危害更大!★
小腿抽筋
由於胎盤能主動運送鈣, 若孕婦膳食中鈣攝取不足而又未及時進行藥補時, 為了維持乳汁及胎兒體內鈣之所需, 就要動用血液和骨骼中貯藏的鈣, 來彌補虧空的部分。隨之而來的是血鈣的降低,而這又可使神經興奮性增高而出現腓腸肌痙攣也就是小腿抽筋。
增加妊娠高血壓風險
血鈣降低還可抑制鈉泵的活性, 使鈉離子與鈣離子交換下降, 細胞內游離Ca 濃度升高, 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 血壓升高。
留下「月子病」
由於骨骼中鈣大量被抽調去支援血鈣了,進而導致骨質疏鬆, 臨床上就會出現腰腿痛等症狀。很多產婦往往有腰酸、腿疼、手足麻木、抽筋,這些都是低鈣症狀,原因在於孕期沒有好好補鈣,根本不是坐月子沒坐好引起的。
寶寶先天性佝僂病
如果在母體鈣營養不良非常嚴重的情況下, 母體鈣的穩定系統發生了失調, 勢必會影響胎兒從母體吸收鈣, 可以出現新生兒低鈣血症、先天性佝僂病、嬰兒手足搐搦症、牙齒萌出延遲、牙釉質發育不全等。
由此看來,孕期營養到位, 適時調節孕婦飲食結構, 多種營養素和礦物質協調攝入,對母子都是十分必要的。
原創文稿,轉載請聯繫作者
感謝李純靜營養師提供美食攝影圖
【參考資料】
1. 王志松.妊娠期合理膳食及適量補充微量營養素對新生兒骨密度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6504-6505
2. 候俏珍.孕婦補鈣對新生兒骨骼發育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誌 2009,12(7)1033-1034
3. 《鄭玉巧育兒經-胎兒卷》
4. 《兒童營養及相關疾病》蘇宜香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