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粉絲問我:聶小護,我現在孕晚期,有朋友告訴我,這個時候再補鈣,會增加胎兒頭的硬度,到時候頭太硬順不出來,只能剖腹產了,這是真的嗎?忽然我想起來半個月前我身邊的一位朋友,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當時沒太注意,這樣看來應該不止這位粉絲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這是孕期補鈣的誤區,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這個擔憂竟給自己孕晚期增加壓力。今天就聊聊孕晚期補鈣的一些誤區,希望可以幫到迷茫的新手準媽媽,在補鈣的路上少走彎路。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6版)》,推薦孕早期媽媽應每日攝入鈣800mg,孕中晚期1000mg,母乳1000mg,維生素D400IU。
準媽媽是否需要鈣補充劑取決於她們的飲食中是否攝入足夠的鈣。首先,如果懷孕早期每天喝400毫升牛奶,懷孕中晚期每天喝500-600毫升牛奶和奶製品,再加上更多富含鈣的食物,如豆腐和綠葉蔬菜,就能獲得更多的鈣,一般來說,是不需要額外的鈣。除了個體差異外,如鈣的吸收和代謝不良,還需要額外的補充。但是準媽媽一定要注意孕期補鈣的誤區,不然影響自己的身體不說還影響胎兒的發育。
孕期補鈣的五大誤區:
一、補鈣會使胎兒骨骼變硬,不容易分娩
其實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在自然分娩過程中,胎兒顱縫會輕微重疊,顱徑會縮小,使胎兒更容易分娩。巨大兒、骨盆狹窄或胎位異常這些因素才會影響正常分娩。在準媽媽、胎兒和產道正常的情況下,正常的分娩過程一般都會很順利。
二、懷孕期間,補充的鈣越多越好
然而事實是過量的鈣會導致胎盤鈣化。胎盤鈣化是胎兒成熟的指標之一。一些研究認為胎盤鈣化隨著鈣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過量補鈣會導致鈣沉澱在胎盤血管壁上,從而導致胎盤鈣化和衰老。因此,補鈣必須適度,並不是越多越好。
三、只要含鈣量足,都可以用作補鈣
事實是鈣的來源非常重要。便秘對準媽媽來講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妊娠晚期,胃腸蠕動減慢,消化不良等,這都很容易導致便秘。一些鈣製劑可能導致腸道形成鈣皂,導致便秘或嚴重化。便秘的準媽媽不僅要增加運動量,多吃含纖維素的蔬菜粗糧,每天喝1500-2500毫升的水,還要選擇合適的鈣源。市場上常見的鈣源,碳酸鈣:含鈣量高,但是對腸胃刺激性比較大,會加重便秘。乳鈣:含鈣量低,但是對腸胃刺激比較小。從吸收率來看:乳鈣>乳酸鈣>醋酸鈣>碳酸鈣。
四、只要補充足夠的鈣就不會缺鈣
事實是有一個叫「維生素D」的傢伙,在補鈣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一些準媽媽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補鈣,但仍然有許多缺鈣症狀,如背痛,腿抽筋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添加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而維生素D的缺乏會讓鈣的吸收率降低到10%以下,也就是說,更多的鈣不能被吸收,補充再多的鈣也都浪費了。
五、每天喝骨頭湯補鈣
事實是骨骼中的鈣不容易溶解。實驗證明,一公斤的骨頭在高壓鍋裡煮了2個小時後,骨髓中的脂肪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但是湯裡含有的鈣僅僅為20毫克左右。如果你想用骨頭湯補充鈣遠遠不足。
小聶物語:在孕期,準媽媽消耗鈣的量遠遠高於平時,因為胎兒骨骼發育所需要的鈣全部來源於準媽媽,所以說孕期補鈣很有必要,不要不當回事兒。而準媽媽補鈣的最佳時間是在臨睡前,一方面可以為夜間的低鈣提供鈣源,另一方面還有助於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