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應試技巧之說明文

2020-12-14 文史老師

最重要的四點:

1、所有的答案,應該都來源於文章!!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答案,在文本裡找不到對應的證據,那麼你這道題目,就錯了。

2、所有的答案,應該都圍繞文章中心!!

所以,最起碼你得能讀懂文章想要寫誰,要抒發或者讚美或者批判什麼。

3、請你——認!真!讀!題!一個字都不要漏掉,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這個不解釋了。

4、請你掌握熟悉基礎知識。因為,題目是千變萬化的,舉例肯定是掛一漏萬的。若想取得好成績,只能打好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 考點一:說明對象。

表現形式: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

2、XX段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

應對方式:

1、認真讀題,弄清楚需要回答的範圍,是「全文」的說明對象,還是「某一部分」的說明對象。

比如,《松鼠》這篇說明文,「全文」的說明對象是:松鼠,但是「其中一段」的說明對象有可能只是:松鼠的食物,或者松鼠的習性等。

2、認真讀文章題目(對,題目,你沒看錯)和內容,一定要用準確的語言概括說明對象。

有時候,題目可能就是說明對象。

但是,有時候,題目有可能會變成一個陷阱,尤其是那些標著「節選」的文章。比如《松鼠》(節選)類的文章,可能節選的那部分,只是:松鼠的食物,或者松鼠的習性,所以,如果你把這篇文章說明對象寫成「松鼠」,那肯定是不準確的。

· 考點二:說明順序。

表現形式:

1、全文/某幾段/某段運用了_______說明順序。

2、某幾段是否能調換位置。或:A段是否能放到B後面。

應對方式:

1、了解說明順序的種類: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2、認真讀文章,認真讀題。一定要弄清楚題目問的是全文的,還是某幾段的順序,因為他們可能是不一樣的。

· 考點三:說明方法。

表現形式:

1、劃線句運用了________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

2、劃線句能否刪掉?為什麼?(第一個問題基本是送分的,答案肯定是「不能」!)

應對方式:

1、熟悉常用的說明方法,能夠根據文章內容和說明方法的概念,準確判斷,並且能夠不寫錯別字

例子比較,圖表(標註出來的字,就是容易寫錯的)

打比方(我很不明白,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說明方法,被排除在中考考試範圍之外)

2、了解說明方法作用的答題規範。

根據不同的說明方法,規範大致如下:

3、如果說明方法的作用需要你回答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說明方法的作用,那麼請自行排列組合語言表達。

比如說,如果一段內容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兩種說明方法,你可以這樣回答:

這段通過XX和XX(簡單概括例子內容)例子之間的比較,具體突出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 考點四: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表現形式:

1、畫線句中的XX字/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2、畫線句中的XX字/詞能否換成VV?為什麼?

3、用XX字/詞好在什麼地方?

應對方式:

1、認真讀題,弄清楚相關詞語的含義。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大多考查的是修飾性、限制性詞語的運用。比如:程度的深淺、數量的多少、範圍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估計的準確與模糊等等。具體對應的詞語見下圖。

2、掌握答題規範:

一般的答題規範:

第一步:先做出是非判斷。(如果有這個問題的話)

第二步:解釋詞語。(不好解釋的就說說這個詞語起什麼作用)

第三步:把詞語帶入原句,解釋一下句意。

第四步:如果把這個詞語刪去或者換成VV,句意跟原文有什麼不符合之處。

第五步:總結:所以這個詞語不能刪除/替換,因為「這個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或「這個詞語刪除/替換了之後就不能體現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莫名奇妙但是又佔了1分的「狗尾」,請千萬不要忘記啊!!

3、具體例子:

問:「一天最多也只能織成不滿兩寸的雲錦」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麼?(南京市中考試題)

答:

第一步:不能刪去。

第二部:「最多」,界定數量。

第三步:更能準確說明南京雲錦織造特別耗時費力。

第四步:若刪去,則表現不出耗時費力的意思。

第五步:所以「最多」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不能刪去。

· 考點五:文章內容整體把握

表現形式:

1、概括某段或者某幾段的要點。例如:

從文中看,說XX是人類最理想的選擇,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XX的形成,除了AA原因之外,還因為__________。

2、利用文中介紹的某一個道理、原理或者方法,來解決一個指定的問題。例如:

請解釋一下「鮮魚在荷蘭港口啟運時的重量是5000噸,到了赤道非洲就會變輕——少了19噸」的原因。(原文中講過了原因,直接套用,解釋這一現象即可。)

3、文中某個短語或者語句的理解。例如:

「這不是一般性的災難」具體指的是什麼?

最後一段作者引用XX的話語的目的是什麼?

4、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或:為什麼作者要寫這篇文章。(這種直白的題目較少出現)

應對方式:

只有一種:認!真!讀!文!章!圍繞說明對象和中心來回答。這樣你肯定能回答正確。因為,說明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說明白」,如果一篇說明文,說了你不明白,那麼,這就是一篇失敗的說明文。

乾貨:中考語文之記敘文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初中語文考試知識講解

人教版語文中考初中古詩詞鑑賞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鑑賞中的情感分析的方法技巧 附教學實例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中考語文:初中語文記敘文人物描寫方法種類及其作用匯總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考點總結及答題技巧之議論文
    2、平時通過閱讀多積累素材,這樣才能列舉或者補充出合適、新穎的事實論據。3、根據前文所舉論據,再列舉新的論據的時候,請注意:一定要扣緊論點列舉;論據格式應該跟前文所舉論據相似;前後文一定要能夠連貫、通順。4、論據的作用:論證了本文/本段……的觀點(論點一定要簡單概括一下)。
  • 中考語文資源: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技巧與應試策略專題複習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技巧與應試策略 一、議論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準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四、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16個常考題+答題模板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在考試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佔分值僅次於作文),而初中生在這方面失分卻很多。   下面就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一一加以分析。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內容。
  • 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有哪些考點和解題技巧?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記敘文和說明文;偶爾也會考查童話類文章、現代詩歌閱讀、寓言類文章等。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古代詩文閱讀(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古代詩文閱讀(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穆老師不可能一下解析那麼多,就選擇「記敘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與大家分享
  • 高途課堂: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要點,初一到初三的學生都需要掌握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閱讀理解是重點和難點內容,語文的閱讀部分在中考佔有近一半的分值,初中語文閱讀主要分為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在中考佔有較大的比重。美國上市公司旗下專注K12在線教育機構高途課堂初中部負責人表示,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需要掌握紮實的文體基礎知識,總結和歸納不同題型的做題方法,並通過練習的方式得到熟練。據高途課堂初中部負責人了解,在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學習中,學生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答題時寫了很多內容卻沒有答到點上,看到題目時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和表達。
  • 【中考備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凸顯重要性 提升學生思維是關鍵
    2015年以前,中考語文只考課內文言文,2015年開始,在保留考查課內文言文知識的基礎上加入了課外文言文閱讀理解的考查,而2018年又新加入了詩歌鑑賞題的考查,這一步一步的改革都暗示著古詩文閱讀對中學生來說越來越重要。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16個常考題及答題模板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在考試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佔分值僅次於作文),而初中生在這方面失分卻很多。   下面就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一一加以分析,同學們在期中考試前一定要認真看一遍,真正看懂了現代文閱讀能多拿好幾分呢   概括類問題     1.本文的線索是什麼?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常考題+答題模板,超級實用.
    >黃保餘老師中學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在考試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學生在這方面失分很多。下面就中考語文中現代文閱讀的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一一加以解析。如何回答1、本文的線索是什麼?回答此題的關鍵是看文章的標題, 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全文的線索;其次是關注文中反覆出現的關鍵詞語,這個詞語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線索。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初中語文,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
    說明文是中考當中一種常見的非常有規律的題型,其中的許多問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解答中考說明文閱讀,可以考慮還原法。總而言之,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的閱讀理解題,符合一般的思維過程,符合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分析、解答閱讀題的基本原則。題目非常的簡單,非常適合用來給大家示範方法。自然,答案也就不給大家,只要認真讀一讀分析,是可以看到答案的。
  • 中考語文資源:江西省中考現代文閱讀命題研討與備考指要
    (二)2010年中考現代文 2010年現代文閱讀印證了我在09年對閱讀分析的猜測:這兩年江西中考現代文閱讀對散文的考查是情有獨鍾。 3.要根據中考現代文閱讀命題的特點,重點訓練相關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路,多做一些中考題,我們老師多講些中考題,最好 跟學生講講命題者的意圖和思路。 4.訓練答題語言的規範性,要讓答案更準確更嚴密更流暢。 5.要進行閱讀技巧訓練,尤其是考場應注意的問題。
  • 語文解題技巧:現代文閱讀
    2020中考語文學習方法:快速背誦古詩文中考語文學習方法介紹抓關鍵詞語背誦所謂關鍵詞語,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語段的領頭字詞;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支撐點的關鍵性動詞。一方面,我們要通過閱讀更好地了解語言習慣,掌握文章大義;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可以檢驗我們基礎知識的學習成果,是查漏補缺、積累知識的過程。語文學習中的閱讀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現代文的閱讀,它能陶冶我們的情趣、培養我們的文字能力;二是文言文的閱讀,主要是鞏固我們的中文基礎,傳授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一)、學習現代文閱讀,主要還是通過閱讀課文。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常考知識點+答題模板,期末拿高分!
    於老師今天分享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常考知識點+答題模板,速收藏(附電子版)在初中語文考試中,閱讀佔有重要分量,分值比較高。但閱讀也恰恰是很多同學容易失分的地方。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找中心句、劃出要點、搜集文章的信息,準確把握說明的對象、事物的特徵、所用的說明方法等內容。 閱讀事物說明文,首先把握說明的對象是什麼;閱讀事理說明文,要弄清文章說明了什麼事理。要「三看」——看題目;看首段;看關鍵詞句,如總說句、分說句、過渡句等。其次通讀全文,了解重要信息,概括文章的說明中心。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以前考察的文體知識逐漸淡化了,然而體裁文本各不同,閱讀理解也有不同文體要求和方法。那麼如何來應對說明文呢?這又是什麼體裁方法?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表達了作者的讚美之情。據此理解分析作答。3. 梳理答案:運用了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語氣,寫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現那位女士的良好修養。乾貨:中考語文之記敘文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初中語文考試知識講解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鑑賞中的情感分析的方法技巧 附教學實例
  • 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之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之說明文的答題技巧說明文語言特點加點詞含義或加點詞指代的內容答題技巧插入神話、傳說的作用說明文的作用及其格式:(1)舉例子:先介紹一種現象或說明一個道理,然後用具體例子佐證。(語言標誌:例如、比如、據說、譬如等)作用: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形象,便於讀者理解。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難?答題模板了解一下?
    語文這門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吧,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陪伴我們無數的日日夜夜。不管什麼時候,語文作業永遠是最繁瑣的那一個,到了考試也一樣。 如果要同學們說語文這門學科最難的是什麼,很多同學可能都會說是閱讀理解。的確如此,除去一個作文,閱讀理解是第二佔分比較高的題型。但其實,林老師覺得閱讀理解並不難。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難?答題模板了解一下?
    不管什麼時候,語文作業永遠是最繁瑣的那一個,到了考試也一樣。如果要同學們說語文這門學科最難的是什麼,很多同學可能都會說是閱讀理解。的確如此,除去一個作文,閱讀理解是第二佔分比較高的題型。但其實,林老師覺得閱讀理解並不難。雖然說文章千變萬化,但是問題就那幾個類型,萬變不離其宗。
  • 中考語文:初中現代文閱讀考點梳理及答題要點總結之記敘文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所佔比例較大,而其中記敘文是必考的文體。今天文史老師給大家把關於記敘文的重要考點進行梳理匯總,幫大家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框架,並附有每個考點的應對方法和技巧。考點一:概括能力。2、詞句段的作用:一般從內容、結構兩個方面理解。以下是這兩方面分別涉及到的作用匯總,需要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才能活學活用,應對考試。3、結構上的作用可以根據詞句段所在的位置,判斷作用。例如,在開頭,往往有開篇點題、渲染氣氛、總領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等作用。在文末往往有總結照應、首尾呼應、揭示中心等作用。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十九講: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到現在,我們中考語文系列——現代文閱讀理解部分已經到了第十九講,接近尾聲了,基本上涵蓋了記敘文閱讀理解的全部題型,閱讀理解佔中考分數在40分左右,佔比很高,所以現代文和文言文的閱讀大家一定要懂得技巧,熟練應用,才能應對中考不斷變化的題型。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