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四點:
1、所有的答案,應該都來源於文章!!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答案,在文本裡找不到對應的證據,那麼你這道題目,就錯了。
2、所有的答案,應該都圍繞文章中心!!
所以,最起碼你得能讀懂文章想要寫誰,要抒發或者讚美或者批判什麼。
3、請你——認!真!讀!題!一個字都不要漏掉,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這個不解釋了。
4、請你掌握熟悉基礎知識。因為,題目是千變萬化的,舉例肯定是掛一漏萬的。若想取得好成績,只能打好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 考點一:說明對象。
表現形式: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
2、XX段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
應對方式:
1、認真讀題,弄清楚需要回答的範圍,是「全文」的說明對象,還是「某一部分」的說明對象。
比如,《松鼠》這篇說明文,「全文」的說明對象是:松鼠,但是「其中一段」的說明對象有可能只是:松鼠的食物,或者松鼠的習性等。
2、認真讀文章題目(對,題目,你沒看錯)和內容,一定要用準確的語言概括說明對象。
有時候,題目可能就是說明對象。
但是,有時候,題目有可能會變成一個陷阱,尤其是那些標著「節選」的文章。比如《松鼠》(節選)類的文章,可能節選的那部分,只是:松鼠的食物,或者松鼠的習性,所以,如果你把這篇文章說明對象寫成「松鼠」,那肯定是不準確的。
· 考點二:說明順序。
表現形式:
1、全文/某幾段/某段運用了_______說明順序。
2、某幾段是否能調換位置。或:A段是否能放到B後面。
應對方式:
1、了解說明順序的種類: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2、認真讀文章,認真讀題。一定要弄清楚題目問的是全文的,還是某幾段的順序,因為他們可能是不一樣的。
· 考點三:說明方法。
表現形式:
1、劃線句運用了________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
2、劃線句能否刪掉?為什麼?(第一個問題基本是送分的,答案肯定是「不能」!)
應對方式:
1、熟悉常用的說明方法,能夠根據文章內容和說明方法的概念,準確判斷,並且能夠不寫錯別字。
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標註出來的字,就是容易寫錯的)
打比方(我很不明白,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說明方法,被排除在中考考試範圍之外)
2、了解說明方法作用的答題規範。
根據不同的說明方法,規範大致如下:
3、如果說明方法的作用需要你回答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說明方法的作用,那麼請自行排列組合語言表達。
比如說,如果一段內容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兩種說明方法,你可以這樣回答:
這段通過XX和XX(簡單概括例子內容)例子之間的比較,具體突出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 考點四: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表現形式:
1、畫線句中的XX字/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2、畫線句中的XX字/詞能否換成VV?為什麼?
3、用XX字/詞好在什麼地方?
應對方式:
1、認真讀題,弄清楚相關詞語的含義。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大多考查的是修飾性、限制性詞語的運用。比如:程度的深淺、數量的多少、範圍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估計的準確與模糊等等。具體對應的詞語見下圖。
2、掌握答題規範:
一般的答題規範:
第一步:先做出是非判斷。(如果有這個問題的話)
第二步:解釋詞語。(不好解釋的就說說這個詞語起什麼作用)
第三步:把詞語帶入原句,解釋一下句意。
第四步:如果把這個詞語刪去或者換成VV,句意跟原文有什麼不符合之處。
第五步:總結:所以這個詞語不能刪除/替換,因為「這個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或「這個詞語刪除/替換了之後就不能體現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莫名奇妙但是又佔了1分的「狗尾」,請千萬不要忘記啊!!
3、具體例子:
問:「一天最多也只能織成不滿兩寸的雲錦」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麼?(南京市中考試題)
答:
第一步:不能刪去。
第二部:「最多」,界定數量。
第三步:更能準確說明南京雲錦織造特別耗時費力。
第四步:若刪去,則表現不出耗時費力的意思。
第五步:所以「最多」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不能刪去。
· 考點五:文章內容整體把握
表現形式:
1、概括某段或者某幾段的要點。例如:
從文中看,說XX是人類最理想的選擇,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XX的形成,除了AA原因之外,還因為__________。
2、利用文中介紹的某一個道理、原理或者方法,來解決一個指定的問題。例如:
請解釋一下「鮮魚在荷蘭港口啟運時的重量是5000噸,到了赤道非洲就會變輕——少了19噸」的原因。(原文中講過了原因,直接套用,解釋這一現象即可。)
3、文中某個短語或者語句的理解。例如:
「這不是一般性的災難」具體指的是什麼?
最後一段作者引用XX的話語的目的是什麼?
4、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或:為什麼作者要寫這篇文章。(這種直白的題目較少出現)
應對方式:
只有一種:認!真!讀!文!章!圍繞說明對象和中心來回答。這樣你肯定能回答正確。因為,說明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說明白」,如果一篇說明文,說了你不明白,那麼,這就是一篇失敗的說明文。
乾貨:中考語文之記敘文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初中語文考試知識講解
人教版語文中考初中古詩詞鑑賞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鑑賞中的情感分析的方法技巧 附教學實例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中考語文:初中語文記敘文人物描寫方法種類及其作用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