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減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保證健康是大前提。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準媽都知道,孕期增長體重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很多人一生完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身上多餘的脂肪甩掉。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產後減肥和普通減肥是不一樣的。
尤其對於需要母乳餵養的新手寶媽來說,這裡面其實有很多細節要注意。
懷孕可不是件簡單輕鬆的事,那是一個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因此孕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營養也再正常不過,孕期飲食也變得尤為重要。
不過要要注意體重增長的問題,大部分備孕的女性,都會在體檢時候被醫生告知,懷孕後體重增加範圍的建議。
一般來說,BMI正常的女性在孕期需要增加的體重大約在11-16kg,懷了雙胞胎的女性則要增加20kg左右;對於BMI偏大的女性來說,孕期的體重增長的安全範圍在7-11kg之間。
當然有危害,孕期超過正常範圍的體重增長會對產婦的健康以及分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果孕婦只懷有一個孩子,但孕期體重增長超過了11-16kg的增長範圍。按說明她產後面臨的減肥事業會難度大增。
有研究明確表明,產後一年內如果不能成功減脂,這些孕期增長的脂肪跟可能會永久的留在身上。
這兩者其實並沒有必然聯繫,孕婦體重增長超標不意味著孩子就會體重超標或變得更強壯。但對孩子確實會造成影響,如增加分娩的風險,加大分娩的困難。
胎兒的健康和強壯與否實際上和孕婦的營養攝入息息相關。如果孕婦營養攝入的均衡且健康,即便孕媽自己沒怎麼胖,生出的孩子依然可能是健壯又健康的,反之亦然。
孕媽們應該明白,孕期需要為兩個人吃飯,但不意味著進食雙人的分量。
產後應該花多長時間來甩掉脂肪?很多人甩掉這些多餘脂肪的過程,都不算輕鬆,花費時間在一年的大有人在。
最理想的狀態是,每周減脂0.5到1kg為最佳,最後逐步達到合理的標準體重。
明星們可以在產後快速地恢復身材,其實是採用了很多辦法,這些辦法或許並不適用於普通人。
一是明星可以投入大量的金錢,二是有大量的時間,畢竟形象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為了快速地減肥而嚴格的控制熱量的攝入、快速節食並且大量運動的話,對於普通寶媽來說並不健康。
充足的營養攝入、良好的睡眠和運動是一樣的,都是減肥過程中不能忽略。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媽更不能嚴格的控制卡路裡,不然會降低母乳的質量。
根據研究顯示,非母乳餵養的寶媽在孩子出生六周之後,可以嘗試減少每日的熱量攝取,低於標準500大卡即可;但要保證總會攝入熱量不能低於1600大卡,並確保營養均衡。
至於母乳餵養的寶媽們,就別想著什麼減肥餐了,母乳是寶寶營養的唯一來源,如果因為自己減肥為耽誤了孩子哺乳,那就得不償失了。
另外,母乳餵養也並非傳言的是一種良好的減肥方式,分泌乳汁並不會大量消耗卡路裡,很多女性在徹底停止哺乳之前,體重也沒見降低。
當然可以,但是要適度。寶媽們應該慢慢的恢復到產前的運動水平。
多數順產的寶媽在產後幾周就能重新開始嘗試運動,但剖宮產的孕婦則不行,他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來休息,恢復刀口。只有徹底恢復了才能嘗試運動。
產後運動,可以先從帶娃走路開始,每天抱著寶寶散步15分鐘兩次,之後逐漸提高運動水平,這是產後燃燒卡路裡最佳方式。
如果覺得走路來的太慢,還可以在孩子睡覺時候的跳跳健身操,或者參加一下專門的產後健身課程。
有研究顯示,產後6個月內,每晚睡眠時長不足6個小時的寶媽,相比那些睡眠充足的寶媽,減肥的過程會更加艱難。
由此可見,保證睡眠的充足是健康有效減肥的前提,在「沒睡飽」之前,強迫自己成為「女漢子」,打起精神去減肥是非常不理智的。畢竟減肥也不是件輕鬆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