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股指全天震蕩下跌,呈現滬強深弱的格局,創業板跌逾2%。市場風格快速輪換,精裝修概念持續發酵全天強勢,消費電子、半導體等科技股下挫,食品飲料、光刻膠板塊衝高回落走弱,市場防守情緒加重。資金依舊抱團強勢股,需警惕高位股風險。
1、行情解密:
【技術面】兩市收陰,創業板指跌幅最大,5.10.20日線全部跌破,構成斷頭鍘刀技術形態。深成指上有藍線壓力,下有缺口支撐,滬指微跌可忽略不計。創業板和深成指構成「鑷子線」形態,是後期看空的形態。周線級別,3大指數全部受5周線壓制,上方存在壓力。
【後市展望】巨豐投顧建議投資者保持觀望,尤其是此前減持的投資者,在市場震蕩過程中,切忌追高,隨意增倉。機會方面,當前政策支持以及推動下,消費、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都有相對確定性的機會,可積極跟蹤和挖掘。而在註冊制影響下,細分龍頭股的優勢或逐步加強,可重點傾斜。
2、市場人氣股:今日市場人氣股分布在各個板塊,其中,*ST天娛16天12板。
3、揭秘漲停板:
今日有91隻個股漲停,其中,精裝修、機器視覺及碳材料等板塊比較火爆,下面請看漲停原因揭秘。
(1)精裝修
漲停揭秘:2016 年以來全國各地全裝修、精裝修政策密集出臺,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新房需求提升,我國房地產市場需求端放量可期,隨著政策推動和居民消費升級的影響,精裝房開盤規模增長動力充足。同時,消費者購置精裝房的意願逐步在提升。精裝房有利於房企增厚利潤,龍頭房企份額提升促進精裝行業集中度上升,進一步支撐優質企業業績增長。
點評: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受政策和市場共同驅動,精裝房乃大勢所趨,家居輔材行業迎來整合機遇,家居B端紅利成長。龍頭企業成本、產能、服務、資金實力等均佔據絕對優勢,有望實現強者恆強。其中五金行業,我們推薦產品+渠道雙發力、B端布局深化的堅朗五金;木門行業,我們推薦工程業務穩放量、戰略合作促增長的江山歐派;瓷磚行業,我們推薦B端亮眼業績可期的蒙娜麗莎、帝歐家居、大亞聖象。
(2)機器視覺
漲停揭秘:近日,華為推出四無生態型攝像機HoloSens SDC,所謂四無生態即無電、無網、無光和無現場運維。華為表示,2020年,機器視覺將拓展AI的寬度和深度。
點評:太平洋證券此前研報曾指出,看好國內機器視覺行業,建議重點關注掌握底層算法的測量檢測設備公司天準科技,色選機+口腔醫學影像設備公司美亞光電,面板、半導體檢測設備公司華興源創、精測電子,積極關注布局機器視覺非標檢測自動化專機的博眾精工、賽騰股份、先導智能、大族雷射及勁拓股份等。
(3)碳材料
漲停揭秘: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26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點評:華創證券指出,目前晶片絕大部分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高端晶片技術被國外廠家長期壟斷。據統計,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花費高達30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進口石油的花費。採用矽以外的材料做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是國外半導體前沿的技術。而碳基半導體則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我們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彭練矛院士說。碳基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應用於國防科技、衛星導航、氣象監測、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等多重領域。碳基技術若應用到智慧型手機上,因其擁有更低的功耗,將使待機時間大幅延長。
碳基半導體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相關概念股有望受到關注。A股上市公司方面,可關注丹邦科技、楚江新材、銀龍股份等。
其他漲停股:還有新能源汽車、參股晶片等板塊有部分個股漲停,具體信息不一一列出。
4、揭秘跌停板:跌停板方面,今日共有10隻股票跌停,其中退市銳電連續16天跌停。
5、資金流入流出榜:以下是今日資金流向前10個股。
6、解禁股一覽:解禁股方面,未來五個交易日有10股解禁比例超5%,其中日播時尚解禁比例達43.24%,解禁金額為7.76億。
7、機構看後市:
國信證券:中遊行業加速復甦,資源品價格多數回升
整體來看,下遊終端消費景氣回升趨勢延續,中遊行業加速復甦,上遊資源品價格多數回升。從當前各主要行業的基本面情況來看,(1)上遊資源品價格多數回升,鋼鐵、有色產品價格均出現了明顯上漲,水泥止跌企穩、玻璃價格大幅反彈,動力煤及原油價格也有顯著回升,部分化工產品也率先出現了復甦跡象,僅農產品中肉類和國際糧價走勢較弱。(2)中遊行業加速復甦,半導體行業景氣周期持續向上,汽車銷售情況大幅改善,快遞業務維持在高景氣,機械重卡銷量同比增速快速反彈。(3)下遊行業基本面延續景氣回升趨勢,整體消費持續改善,食品飲料維持高景氣,地產投資銷售增速雙雙回升,消費電子產銷增速快速上行,僅紡織服裝行業復甦進程較為緩慢。
華泰證券:A股投資上市全景分拆手冊 布局四條主線
母子公司分拆上市是實現價值創造、業績雙贏的有效渠道,短期股價表現看,不同類型分拆市場反饋不一。控股型子公司境內分拆上市規定的出臺是國內分拆上市體系的有益補充,根據我們測算,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約1009家,主要分布於醫藥/地產/TMT等板塊;目前擬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大多屬於戰略新興產業,分拆上市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對母子公司理順業務架構、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公司治理等具有積極作用。我們建議沿產業視角、混改視角、類產業基金視角以及券商股四條主線投資布局。中長期資金可通過股權基金、戰略配售等參與分拆上市投資。
具體看投資機會,有以下四條主線:一是沿產業視角,建議關注醫藥、TMT、地產等擁有較多符合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相關規定的上市公司的行業;二是沿混改視角,分拆上市是國企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建議關注符合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央企和地方國企;三是沿類產業基金視角,建議關注類似企業孵化器模式、旗下控股眾多子公司且業務大多獨立的高新技術園區系和高校系的上市公司;四是券商股,頭部券商有望享受估值從β向α跨越。險資、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可通過股權基金投資潛在分拆上市項目、戰略配售、投資上市母公司等途徑參與到分拆上市之中。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