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火了五年的電視劇告訴我們: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孩子村莊」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小花媽媽 父母堂 收錄於話題#家庭關係57#親子教育121

又到了窩在沙發裡看《請回答1988》的季節!也是為這部劇爆哭的第5年……

撰文:小花媽媽

《請回答1988》是我每年冬天必刷的劇,作為2015年上線的高口碑韓劇,豆瓣評分高達9.7,不管是在5年前還是現在,都相當好看。

這部經典的韓劇,沒有車禍失憶的戲碼,而是用最樸實的方式,講述了首爾道峰區雙門洞5戶人家的故事,他們的親情、友情、鄰裡情感動了無數人。

再一次刷劇時,我在雙門洞式鄰裡關係的背後,發現了一個道理: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1

這些治癒溫暖的鏡頭

都是值得再刷的理由

《請回答1988》中的主角,是5個生於1971年的孩子:德善、阿澤、善宇、正煥、東龍。5個孩子5個家庭,各有各的樣子。

德善,一個成績不好但是活潑的18歲少女,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她是家裡最容易被忽視的老二;

正煥,是個外表冷酷內心細膩的男生,他有愛搞怪的爸爸,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

善宇,長相優品行佳的「別人家孩子」,雙門洞小輩的楷模;

崔澤,圍棋天才,只會下棋,沉默寡言,和爸爸兩人相依為命;

東龍,吊兒郎當,「雙門洞五人幫」中歡樂而不可或缺的一員。

為什麼一到冬天就想重刷?因為在生活中人們偏愛的那些平淡而又治癒的小確幸,這部劇裡都有。

每次吃火腿腸,都能想起德善咬了珍珠一大口的火腿。▼

正煥和德善雙向暗戀的小互動,很有意思。▼

都說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道歉,卻永遠等不到。在德善家,與父母和解的瞬間,她等到了!▼

「爸爸媽媽對不住你。對老大要好好教導,對老小要好好關心。爸爸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所以寶貝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這些名場面,都是值得我再刷的理由。在寒冷的冬天,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一句溫暖自己的臺詞。

2

鄰裡關係的教科書

一家有難八方支援

比德善和阿澤、正煥之間的感情線,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親情線,更讓我羨慕的是雙門洞的鄰裡關係。

如今的我們遇見鄰居,最多是打聲招呼或者簡單寒暄幾句,沒有更多的來往,可雙門洞胡同這幾家人卻親得像一家人。

正煥家幾年前中了彩票發大財,大家都開玩笑叫他們「雙門洞首富」,正煥媽羅美蘭雖然刀子嘴,但心裡善良大方,誰家有喜事,她就立馬組織大家到她家來聚餐↓

阿澤圍棋獲得冠軍,羅美蘭做了當時很稀奇的義大利麵給大家慶祝;

正煥爸爸過生日,羅美蘭一次性買了10隻燒雞,每家每戶都送到;

大伙兒來正煥家聚餐的次數最多,菜式常常是西餐牛排……

另一邊的德善家,由於德善爸幾年前給朋友做擔保結果對方跑路破產了,本身就有三個孩子要撫養,再加上德善爸是個爛好人,常把錢花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導致家裡不時地陷入揭不開鍋的境地。

於是,德善媽向羅美蘭開口借錢也是常態,可有天德善媽想給德善借休學旅行的錢,實在開不了口……羅美蘭看懂了德善媽的窘迫,晚些時候端去了一碗玉米,下面壓著裝錢的信封,上面寫著:

「明天德善旅行也需要零花錢吧!」

這一幕很多觀眾都跟著德善媽落淚了,我懂你開不了口的自尊,也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你的尊嚴。這麼好的鄰居,哪裡找呢!

東龍家這邊,爸媽是雙職工,經常忙得忽視了他。在東龍18歲生日這天,說好給他做海帶湯的媽媽只留下了飯錢就出門了。東龍很生氣,離家出走了。

雙門洞鄰居們很快就知道東龍離家出走的消息,孩子身上沒錢又到了很遠的地方,幾家爸媽們非常擔心,聚在一起商量。最後,派出德善姐姐寶拉開車,帶著4個小夥伴把東龍抓回來了。

這一段故事真的又好氣又好笑,東龍離家出走一天一夜,他爸媽竟然還渾然不知,以為去哪個小夥伴家過夜了。

而圍棋天才阿澤家,由於是單親家庭,爸爸兒子兩個人生活,畫面裡總是冷冷清清的。

可在細節裡,我們總能看到雙門洞的人都在關心阿澤:阿澤遇到重要賽事,全體雙門洞人都很關注,集體守在電視前、守在電話前,不管輸贏,大家都支持著他。

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雙門洞胡同簡直是鄰裡關係的教科書,著實令人羨慕!

3

養育一個孩子

需要一個村莊

我曾一度懷疑,這個街道的居民門可能都是不關的,這幾家人彼此都能自由出入。

劇裡經常出現5個小夥伴齊聚在阿澤房間看電視的鏡頭,這一幕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放學回家後第一時間跑到全院唯一一戶有彩電的家裡,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

一到飯點,媽媽們便會在自家門口大喊孩子回家吃飯。

當然也順便讓孩子送點自家的菜給鄰居們,這樣一家人的飯桌上就有了五家人的菜。

開篇第一集就有鄰居間互相送菜的片段了,一下子戳中我的心窩。儘管童年的事對我已經很遙遠,但依舊能記得經常去鄰居阿婆家蹭飯的場景、也記樓下阿姨做的蔥油餅的味道……

可是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走上了都市生活,人們很少會再去鄰居家蹭飯和分享食物,也不會和鄰居家長裡短,甚至有些人都根本不認識什麼鄰居。

有句諺語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劇裡有個很讓人羨慕的孩子——珍珠,她是善宇的小妹妹。作為雙門洞團寵,她就是被一個村莊「養」大的。

珍珠沒幾句臺詞,因為小嘴巴都用來吃了!懷裡總是有超大號零食,無論是在家,還是被媽媽帶出去溜,到處上演吃播。▼

珍珠是雙門洞最幸福的小朋友,不僅有好多哥哥姐姐們寵,全村的人都在寵她!

當德善姐姐寶拉失言告訴了珍珠聖誕禮物都是媽媽買的,世界上沒有聖誕老人,雙門洞的家長們為了保護珍珠的聖誕夢想,開了好幾次會。

珍珠的願望是要個雪人,可沒想到精心準備好的冰雕雪人,被聖誕前夜的一場大雨給融化了……

看到一胡同的家長,坐在門口為一個三四歲小女孩的事犯愁,這模樣太可愛了。

後來家長們才知道,珍珠想要的雪人只是一支雪糕,雖然這事烏龍了,但這種被一胡同的人愛著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雙門洞的這群人帶給人們很多感動,也告訴了人們: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村莊,也需要很多的伴兒。

社區環境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因為孩子需要各種各樣的生活社交經驗滋養。

每個孩子都是一片森林,「村莊」裡的園丁們可以協同共力、互相依託。

在我女兒小花就讀的幼兒園,有個課餘活動組織小組,由於大家基本都是住在附近,就常常約出來一起溜娃。比如在天氣好的時候,約著去周邊綠地野餐+體驗自然,有的媽媽準備餐點,有的負責拍照,有的準備點手工活動……

很多事情要孩子們一起做才有意義,一起討論、嘗試、探索、或者互相間產生些小摩擦,這都是些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啊。每次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原來帶孩子也沒有這麼難。

也並不需要一個專家級、領導級的爸爸媽媽,「村莊」裡任何一個有創意的媽媽,或者有愛心的爸爸,都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體驗。

後來我就慢慢體會到有種「園丁們走到一起來」的感覺,也理解了為什麼說「養育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孩子的村莊,需要我們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建立。

原標題:《這部火了5年的電視劇告訴我們: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部火了5年的電視劇告訴我們: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再一次刷劇時,我在雙門洞式鄰裡關係的背後,發現了一個道理: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1這些治癒溫暖的鏡頭都是值得再刷的理由《請回答1988》中的主角,是5個生於1971年的孩子:德善、阿澤、善宇、正煥、東龍。
  • 自閉兒成長記——養育一個星星的孩子需要整個村莊
    Ana待我和Quentin如重要客戶,告訴我們因為Quentin的障礙,學校將給他配備一位教學助理,陪他在正常課堂裡上課。如果Quentin有言語行為不當之處,助理會提醒他,需要時帶他出去走走,必要時則帶他到特教教室單獨上課或學習。我告訴Ana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到學校來陪兒子上課。她說完全沒必要,這是我們特教團隊的工作。回到家裡,我和先生談起一天的經歷,覺得真是一到鎮上就受到了這個社區的擁抱歡迎。
  • 你不是在養育一個孩子,你是在養育一個陌生人
    父母如何看待加入家庭的新成員——我們的孩子?當孩子這樣一個新生命進入家庭,父母如何看待他非常重要,因為這影響著我們以後如何養育他們。關於孩子天生的善惡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一種說法是:「孩子生來就是好孩子,至善無比,如果孩子以後出現了問題,就是環境的問題。」
  • 《七十歲生第一個孩子》這部日劇告訴我們幸福家庭的模樣
    妻子懷孕照顧孩子辛苦,以前不怎麼做家務的朝一,主動承擔了大部分家務:洗碗做飯、收拾房間、打掃衛生……他主動學習育兒知識,上網查很多資料,當他看到,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需要花費2000多萬日元…他盤算了一下夫妻倆的養老金,作了個決定:再出去工作,為孩子多賺點錢。
  • 我們要養育一個懂事的孩子,還是在該淘氣時就淘氣的孩子?
    前段時間,同事告訴我們孩子已經被退學了,需要再復讀一年繼續考大學。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震驚無比,因為同事的孩子是大家公認的乖乖女,每次去同事家做客的時候,孩子都在寫作業,而且同事讓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不知道在大家眼中的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如今會變成這樣?我們和同事聊天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端倪。
  • 親曆日本「家委會」,「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努力
    ,可是「辦好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那這個隱形的第三方——社會的力量到底在哪裡?「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這是日本人對「教育」的共識。今天這篇徐瑩寫下的日本「家委會」親歷,讓我們看到在日本「家委會」是如何把家長、學校和社會聯繫在一起的。
  • 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
    如果你是因這個標題而打開這篇文章,並且想在文章中搜索信息看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那麼,很遺憾,你進錯地方了。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而是帶你發現:你可能正在絞盡腦汁,甚至是已經採取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你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正在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首先,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安靜省心?
  • 《高情商養育》告訴我們: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可見為人父母也是一個技術活,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學習如何去愛,學習如何去表達愛。現代心理學認為,孩子的狀況是父母內在的投射。也就是說如果父母不成長,那麼孩子就不會真正長大。所以作者認為,優秀的父母必定先軟化自己,再塑造孩子,努力變得溫柔強大。這也是寫在《高情商養育》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作者在自序中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已經成年的孩子對媽媽說:「專家指出,打孩子,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
  • 想要養育出一個開心、快樂的孩子,首先要有開心、快樂的父母
    導讀:想要養育出一個開心、快樂的孩子,首先要有開心、快樂的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養育出一個開心、快樂的孩子,首先要有開心、快樂的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是女人生的,切不可把養育孩子的事,捆綁在一個女人身上
    關注和重視孩子成長教育,培養孩子健康人生,完善孩子的心智,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環境,不再是一個女人能做到的,這份擔子太重,任務太重,責任太重,不僅一個女人擔不起,一個男人更擔不起。我們每個人都能想像 到,如果一個男人照看一個襁褓裡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一個男人照看兩個沒有上學的幼兒,家庭裡會亂成什麼樣子。由此,我們就會明白一個女人的到底有多辛苦。
  • 孩子動不動就哭,如何養育一個淚失禁的孩子
    你的孩子是突然變得很安靜,還是對人和環境避之不及?你覺得你孩子的反應有點太情緒化了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孩子可能是高度敏感的人。敏感的孩子需要小心對待。如果你覺得是你的育兒方式導致了孩子的極端反應,也許是時候做一個自我檢查了。請繼續讀下去,看看你的孩子是否高度敏感,你需要做些什麼來照顧他。
  • 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到他結婚大概需要多少錢?
    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到他(她)結婚,到底大概需要多少錢?這還真不好說。因為生活的地區不同,家庭的財力不同,對孩子的扶養和培育檔次、規格、消費水平不同,可能大相逕庭,甚至天壤之別。不過,也有共性,那就是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真不容易。
  • 電視劇《國家孩子》在央視熱播 講述內蒙古大草原養育數千名孤兒的...
    國家孩子》,正式定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電視劇頻道,將在每天晚間黃金檔開播。《國家孩子》央視定檔 知名製作班底打造真情好劇昆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該劇出品人、製片人劉小鋒表示,「有幸能與各方的合作夥伴一起回顧』國家孩子』這段歷史,還原最本真的情感和初心,是我們做《國家孩子》這部劇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夠和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走進內蒙古烏蘭察布」。
  • 何為「養育」,這部劇告訴你
    最近芒果臺有部劇火了全網,與以往無腦的穿越、仙俠、富二代青春劇不同,這部劇以親情為主線,講述了兩代人三個家庭以及圍繞他們左右的親朋之間的故事。本來是命運多舛的三名少年,單親以及被拋棄的痛苦使他們過早得承受了太多不幸,可在兩位爸爸的悉心照料和愛心呵護下,他們克服心理壓力和障礙,逐漸長大成人,端正心態、直面挫折,最終開創美好生活。
  • 如何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
    「 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出色,遠離麻煩,長大後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成年人?事實是,沒有一條固定的道路可以保證父母的成功。」教你的孩子如何與朋友解決問題,分享他們的物品,傾聽而不打斷別人,以及在家裡幫助別人是一個很好的開始。2不要過度保護。
  • 心理學上一個殘忍的實驗,告訴我們養育一個孩子重要的是什麼…
    媽媽充分滿足了寶寶的需要,寶寶對周圍世界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是值得信賴的,就能順利地發展下一個階段的成長任務,樂觀、積極地成長。信任感是寶寶人生發展的基石。弗洛伊德曾說:「自幼充分享受母愛的孩子一生充滿自信。」寶寶出生後,或早或遲地會表現出對媽媽的依戀。媽媽把寶寶抱在懷裡,寶寶會睡得很踏實,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
  • 如何養育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
    如何養育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這是很多父母的心願。很多媽媽生怕自己的一些舉動會傷害到孩子的安全感。也許是我們80後、90後父母普遍對「安全感」這三個詞比較敏感,太多的父母自己童年成長經歷中有些難以消磨掉的記憶都跟自己的安全感未受到保護有關。
  • 一個孩子的問話讓我們知道孩子需要爸爸
    類似的問題在我們周圍好像也不是個例。我有個朋友的愛人,基本常年不在家,都是她一個人在帶孩子。那些做父親的不是長年出差在外,就是天天應酬喝酒,偶爾在家裡,也不怎麼關心孩子,他們要麼看手機,要麼睡覺,因為他們覺得帶孩子就是孩子媽媽的責任。他們就負責在外面賺錢,給老婆孩子有一個後勤保障就萬事大吉。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父親對孩子有多重要呢?
  • 一個媽媽的反思: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
    本文來自一位媽媽讀者的傾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養育孩子一場,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反思。如果你亦有同樣的思考,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01如果可以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用自己的經歷簡單看待。我是985,他爸爸是211,我們倆學生時代,讀書都十分輕鬆,不需要父母操心,自己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所以,我總覺得,學習這件事是很簡單的,到了上學的年齡,送進學校,孩子自然就會了。
  • 一個媽媽的反思: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
    本文來自一位家長的傾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養育孩子一場,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反思。如果你亦有同樣的思考,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就是,經過我堅持不懈地努力與陪伴,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得更差了!曾經,有一位媽媽的書非常火,孩子也因為被她送進清華,所以推崇她教育理念的人很多。我也嘗試著,挪用到自家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