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之間 , 善心結出善果(圖)

2020-12-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捨得之間 , 善心結出善果(圖))

哈爾濱街頭的每面「捨得牆」上都有17個掛鈎,上面掛著可以隨時取用的愛心物資。 孫巖 攝

  屋外的牆上掛著可以免費取用的

衣物

;屋裡的牆邊堆積著頂到天棚的「愛心」。

  今年3月,哈爾濱市南崗區通達街的片區內悄然出現了3面捨得牆。這些牆上的衣物可供需要的人隨手拿走。

  一時間,哈爾濱市的捨得牆從一個地區擴展到了多個地區,從3面增加到了30餘面。在各種愛心捐贈噴湧而來的同時,掛在牆上的衣物也被人一件件、甚至十幾件、幾十件地拿走、裝走、抬走。在一片點讚與感動中,爭議與質疑之聲也隨之而起。

  用捨得屋喚醒愛心

  一切還要從三年前的那個「捨得屋」說起。

  哈爾濱市第一座捨得屋以及第一批捨得牆建設的倡導者是哈爾濱市南崗區通達街道辦事處工委書記

趙曉春

。談及建捨得屋的初衷,趙曉春坦言,這是對一項政府工程的延伸思考。

  按照哈爾濱市政府的統一要求,通達街道辦事處開辦了面向困難群體的慈善超市。但趙曉春發現慈善超市也有鞭長莫及之處——物品數量的不足與物品供給和需求的不匹配。另外,根據規定,慈善超市發出去的物品必須有相關證明才能領取,在領取時也需要進行登記。

  「這就讓一些有需求但是沒有證明,或是礙於面子不願意登記的人得不到及時的幫助。」趙曉春開始琢磨,能不能在慈善超市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升級,能不能讓拿不出相關證明但有需要的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等困難群體,在不損傷面子的情況下得到相應的幫助呢?

  2014年,在通達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漢祥街上,一個可以不登記就領取東西的捨得屋開門納客了。

  無需證明,只要有需要,你就能來。「捨得屋的名字既有中國傳統的『有舍有得』以及『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想法,同時也有諧音『捨得我』的意思。」趙曉春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名字,來喚起更多人的愛心。

  捨得屋開辦起來了,捐助的物品從哪裡來?

  由於常年以一個人力量做「農民工家長學校」,趙曉春許多工作、生活上的朋友都會參與到他的業餘工作中來,諸如為聽課的家長提供瓶裝水,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提供課桌,等等。

  趙曉春一位做服裝生意的朋友表示,自己有許多積壓的棉服貨底子,賣也不值幾個錢了,不知道是否能用得上。

  聽到這個信息,趙曉春非常高興。因為他的家長學員裡,有不少從南方來哈爾濱打工的務工人員。冬天的時候,棉服是他們的必備物資。這批棉服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主人。

  這種精準扶貧給了趙曉春很大的啟發。「現在,誰家裡還沒有點兒閒置的東西呢?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讓需要的人自己挑走,這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捐贈也需人性化

  然而,捨得屋運行的第一年,趙曉春理想中的「供需平衡」場面並沒有出現。

  儘管憑藉她和工作人員的宣傳,來捐東西的人不少,但是來拿東西的人卻不多。大量積壓的物品堆放在捨得屋內。

  這是為什麼?趙曉春猜測,一方面可能是知道捨得屋的人還不夠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家覺得來要東西不好意思。受到伊朗冬衣牆的啟發,他又建造了捨得牆。

  「我們這三面牆可不是隨便建的。」趙曉春告訴記者,一面在一所農民工小學附近,一面設在了轄區最繁華的路口,還有一面是「流動牆」,每次去「農民工家長學校」辦講座時,趙曉春都要帶上兩架子衣物。

  最初的兩面固定捨得牆的上方都有一個弧形半圓棚頂,一方面防止愛心衣物受潮,一方面給過往行人避雨用。每面捨得牆上都有17個掛鈎,上面掛著可以隨時取用的愛心物資。

  借著冬衣牆的東風,捨得屋和捨得牆火了。標題為「刷爆朋友圈的伊朗冬衣牆,哈爾濱也有了」的文章,在哈爾濱人的手機朋友圈內刷屏了。

  僅3月1日到20日,捨得屋就收到了20萬件捐贈品,是前兩年收到的捐贈品的總和。

  與此同時,三面捨得牆上掛著的衣服也迅速被取走,工作人員每天三四次添補,都難免捉襟見肘。最多的時候,一天有200件衣物被取走。

  「不需要登記,不需要露臉,讓他們免去進門、拿證明、等一兩分鐘這些看似『平常』但可能會很難受的程序。」趙曉春覺得,扶貧要先扶志,一定要讓受捐者把腰杆挺起來。

  專業管理讓爭議消弭

  隨著捨得屋、捨得牆傳播得越來越廣泛,人們在為愛心爆棚而感動的同時,爭議與質疑也隨之而至。

  有媒體報導,一女子來到捨得牆一次就拿走了26件衣物。

  「是不是拿去倒賣了?」

  「佔便宜的人哪兒都有!」

  「這人的素質怎麼這樣?」

  ……

  網上的評論,開始將矛頭指向這名女子。

  實際上,趙曉春告訴記者,拿走衣物的這位女子名叫李娟(化名),今年36歲,是外來務工人員。從山區走出來,經過多年的打拼,她終於和丈夫在哈爾濱的城鄉結合部地帶買了一處地下室的房子。

  李娟做保潔,每個月工資只有1300多元,她的丈夫打兩份工,收入稍微高一些。她的婆婆生病在家,丈夫又有風溼和皮膚病。

  她當天取走的,大都是為她婆婆拿的大碼女裝和給丈夫的男裝。之所以多拿一些,是因為想讓住在地下室裡的丈夫穿暖和一些,以免關節痛。

  「像她這樣的人,別說取走26件,就是36件也沒問題。」趙曉春解釋說,這就是捨得屋、捨得牆想要服務的對象。

  20多歲的許鍾元是捨得屋的管理員,現在,她每天都要帶著口罩整理、分發堆積如山的愛心物品。為了方便管理,所有物品都按照男女分為了鞋子、衣物等種類裝在編織袋內。

  「不僅僅有衣物,還有書籍、小型家用電器等等。」許鍾元告訴記者,還有人專門來捨得屋的書架上翻翻,一些外語類的書籍最搶手。

  記者採訪時遇到了專程趕來捐衣服的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教師田曉燕,當天,她帶來了一整套棉服和棉鞋。

  「我是在朋友圈裡看到捨得屋的事情的,這次來主要看看都需要什麼,以免帶多了不符合標準,下次心裡就有數了。」為了讓自己身邊更多的朋友知道捨得屋和捨得牆,田曉燕臨走前還特意用手機拍下了捨得屋的門牌號,準備發到朋友圈裡。

  經過兩年多的運轉,現在,捨得屋、捨得牆已經有了一整套捐贈標準,比如,衣物要八成新,貼身衣物要全新,小型電器要七成新以上、無破損,書籍要符合基本的政治、道德要求……

  為了防止愛心物資被倒賣,趙曉春他們會在衣服袖口等不明顯的地方印上特製印章——擬人化的兩個小房子被包圍在一顆愛心裡。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和捨得屋、捨得牆取得聯繫,無論是捐贈的,還是需要被捐贈的。

  「舊物易主貴如寶,勤儉節約福錦衣」,門口掛著的這幅對聯,所有進出捨得屋的人都能看到。

本文來源:中工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說道:放生,有善心還要結善果
    只有將善心與生態環保的科學精神相結合,放生行為才能成為真正利他的善舉      關於放生的新聞常見諸媒體。幾天前,上海市區驚現數十條蛇,原來是好事者為之——這些在市區被「放生」的居然還有毒蛇眼鏡王蛇。
  • 善心,善行,善果
    雖然我們無法選擇出身,無法左右環境,更不能改變他人,但是做一個充滿善心和愛意的人,卻是我們自己可以做主的。無自私之心,常念人恩,善心生愉悅,自然隨和;無糾責之意,隨遇而安,福心常滿足,自然祥和。一切皆源於心,善心善行,必得善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勸和不勸離」善心未必結善果
    別把婚姻中任何一方的委曲求全當成幸福,「勸和不勸離」的善心未必都能結出善果。
  • 【時文選粹】如何讓減負這朵「善花」結出「善果」?
    減負這朵「善花」須合力才能結出「善果」(題目即論點,觀點鮮明,鏗鏘有力。)①近日,一篇「南京家長已瘋」的網文刷屏,指向南京正在推進的素質教育減負工作。不僅如此,浙江省近日發布了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其中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也引起熱議。
  • 做人存善念,厚福必相依,善心自會結善果,真誠自有好運隨
    善良的人,做事認真,不會偷奸耍滑,不會坑蒙拐騙,把良心放在第一位,用善心對待身邊人。可是,現實的社會,善良被人當成利用的工具,你善良,就得不計回報付出,你善良,就得理所當然讓步。做人,要記得貧窮之時,那份難得的雪中送炭之情,要記得富貴之時,曾經一起吃苦打拼過的真誠夥伴,要記得困難之時,那雙鼎力相助過的手,做人懷善心,定是有福人。真正關心你的人,一個都不要弄丟。真心疼愛你的人,再難也不要捨棄。不管多久,都記得把他們珍藏心頭,珍惜一輩子,感恩一輩子。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我們要預備行善,多結善果,廣行善事,熱心行善,竭力行善,善不喪志。生命因善良而精彩,人生以感恩而完美。願我們都將一片最美的板塊留在別人心中,去拼出美好的未來。基督徒應該有符合《聖經》真理教導的善行觀。肖仁慈老姊妹的善心有善行,善行結善果,既與人有益,又能榮耀神。「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 《魂珠》第三章 乞丐求舍 善心善果
    第三章 乞丐求舍 善心善果武魂覺醒過去了三天,在這三天的時間裡,作為父親的聶正華似乎蒼老了許多,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與陳雨香都是七星武魂,結果自己的兒子卻是一個殘缺的四星武魂,雖然品級高於自己不少,可畢竟只是一個四星武魂而已,人丹境是自己兒子發展的極限,如果沒有天大的造化,是絕無可能突破到黃珠境的。
  • 修文:一個種下良知,收穫善果地方
    唯有種下良知,方能結出善果!這幾年,修文縣因地制宜,科學統籌、系統作戰,全域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批批懷揣夢想的奮鬥者,正在修文的土地上智慧耕耘、收穫碩果。
  • 雲中吟系列·善心
    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善心者,指人人本具的良善心性。「善心」一詞,初見於《國語·魯語下》,曰:「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周禮·夏官》說「事功曰勞」,過失心縱曰逸。一個人如果能夠勤於事功,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辛苦一些,但是良善的心性自然慢慢發揮出來。用心愈久,心越誠懇,心誠則私偽之心逐漸去除,善心就會日增。
  • 佛說:一念善心起,萬般福報來;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善念」往往會結成「善果」,而「不善或者邪惡之念」當然會生出「惡之花」。心念有強大的力量,所以才有必要把心念拿來念佛。有一句古語叫做:運命,莫怨天。命運雖然是存在的,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人可以努力運轉命運,人是因為惡念叢生,而走向窮途末路,不要怪罪佛祖不慈悲。
  • 「結善緣,修善果」:你的運勢怎麼樣,看這四點就行了
    我一直覺得,我們的老祖先的「結善緣,修善果」,其實和西方的心理學,那是一樣的,有著同樣的哲學基礎。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的運勢咋樣。要想有好的運勢,你得做到以下幾點。積累自己的一顆善心,你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就能格外的通透,甚至能達到聖人的心境。其實對於善良二字,我一直覺得很可惜,因為咱們現代人,已經不再相信它了。很多聚會場合,當大家說一個人很善良的時候,似乎就是在「貶低」他。現代人的價值觀認為,善良的人,那將毫無用處,只有那些所謂厚黑學的人,才能獲取利益。
  • 捨得:問下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自己喜歡的生活就在捨得之間
    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和智慧。也是一種雅俗共賞,啟迪心智的「生活禪」。小時候的自己只知道有些東西要「捨得」,這二字在我心裡從來就只有「捨棄」的意思,我全然沒有把這二字拆開來理解。
  •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
    佛家講:「種善因,得善果」。很多人以為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自然科學講平衡,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講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社會學講有付出必有回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天地浩大,冥冥之中因果就在其中,左右著我們的人生。
  • 美聯社:科學發現善心有善果
    他說,大部分動物對外來者不友善,只有關係密切的親屬之間才會互相幫助,友善是使我們同其他物種相區別的特徵之一。他說,這是因為人類有推理能力。麥卡洛說,人類意識到,我們的親屬和陌生人之間沒有許多不同,如果我們對陌生人友善,那麼他們可能會在以後幫助我們。
  • 簡短唯美的句子,心懷善心,即得人生大快樂大幸福
    心懷善心,即得人生大快樂大幸福。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無論成功與失敗,大多數的人卻在圖畫中忘記了最初的那個純真的夢。3.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4.修行,是一種超越。痛苦,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看重;看重,是因為無法超越。
  • 善心緣志願者協會走進中心
    2016年元月10日,晉江善心緣志願者總會、石獅分會、東山分會走入自強自立殘疾人服務中心,開展「綻放生命、共享陽光」雪中送炭,人間大愛公益活動。服務中心殘疾人才藝表演隊身殘志堅,用自己的才藝回報善心緣協會愛心人士的關愛。我們同有藍天,我們同有大地,大自然給我們同樣的生命,卻給我們不同的命運。
  • 深圳一公園數千隻動物命喪「善心」(圖)
    深圳一公園數千隻動物命喪「善心」(圖) 圖:水鳥奄奄一息。  昨天上午,在沈女士求助的老人處,記者見到近百隻各類鳥兒。老者姓劉,他告訴記者,數年前就有人來這裡放生,「當時放生的人不多,多是信佛教的虔誠信徒,放生的多是野雀等。但是最近幾年,連海邊棲息的白鷺、家中豢養的家雞、家兔都有人前來放生。這些鳥和家禽家畜在山上根本無法生存」。
  • 「捨得」與「不捨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捨得」與「不捨得」的問題。我就經常會碰到這個問題。譬如,經常給報刊寫稿,稿件被錄用後,這份報紙或這本雜誌就不捨得丟了。時間長了,這類報紙雜誌在家中堆積了不少。又譬如,從1973年從教至今,斷斷續續,教了幾十年,小學、初中、高中、成教、自考全部涉足,語文、新聞、應用文全部教過,家中因此各類教科書、參考書,特別是備課本,成捆成捆地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