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科學發現善心有善果

2020-12-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外媒稱,善意的行動或許不是人們隨隨便便採取的。科學家說,友善會帶來好的結果。

據美聯社7月2日報導,研究顯示,友善的行為會讓我們感覺更好、更健康。科學家說,友善還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如何演化與生存的關鍵。友善是我們內在固有的東西。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心理學家麥可·麥卡洛說,友善「就像我們的憤怒、欲望、悲傷或復仇欲一樣孕育在我們的骨子裡」。他說,友善還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重要人類特徵」。

有關人類友善的科學研究正在大量增加,迄今為止,科學家的發現都顯示我們具有愛心。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奧利弗·柯裡說:「友善比宗教古老得多。人們友善的基本原因在於,我們是社會性動物。」

在所有價值觀中我們最珍視友善。倫敦大學心理學家、研究價值系統的阿納特·巴爾迪說,當心理學家將各種價值觀歸併到10個範疇中,並詢問人們哪種價值觀比較重要,愛心或友善位列第一,打敗了享樂主義、擁有令人興奮的生活、創造力、上進心、傳統、安全、服從、尋求社會正義和尋求權力。

牛津大學的柯裡說:「我們友善,因為在適當情況下,我們都會從友善中受益。」

杜克大學的進化人類學家布賴恩·黑爾說,就物種生存而言,「友善會帶來好結果」。

對很多物種而言——無論那是細菌、花或倭黑猩猩,友善與合作都會發揮積極作用。黑爾說,擁有的朋友越多,幫助的人越多,你就越成功。

黑爾研究倭黑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他將會攻擊外來者、具有侵略性的黑猩猩同不殺外來者、而是幫助它們的倭黑猩猩進行了比較研究。黑爾說,雄性倭黑猩猩在求偶方面比雄性黑猩猩成功得多。

麥卡洛則將倭黑猩猩視為例外。他說,大部分動物對外來者不友善,只有關係密切的親屬之間才會互相幫助,友善是使我們同其他物種相區別的特徵之一。他說,這是因為人類有推理能力。

麥卡洛說,人類意識到,我們的親屬和陌生人之間沒有許多不同,如果我們對陌生人友善,那麼他們可能會在以後幫助我們。

麥卡洛說,推理「是其中的秘訣,這就是我們會在發生災難時獻血的原因」,這就是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會花費它們至少20%的錢用於住房和教育等社會項目的原因。

杜克大學的黑爾還通過研究母熊來理解友善的進化與生物學,以及其中較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說,研究顯示,某些大腦區域——內側前額葉皮質、顳頂聯合區及其他區域——會因為情緒活動而受到激活或抑制。他說,同樣腦區會給予我們養育和愛的能力,但也會讓我們喪失人性和排外。

黑爾說,當母熊在餵養幼崽時,這些腦區會被激活,這使得它們變得慷慨而富於愛心。但如果有人這時接近母熊,這會在同樣的腦區中啟動威脅機制。同一隻熊會變得非常具有攻擊性和危險。

黑爾說,他在人類中間也看到過同樣的情況。一些人對家人和親密朋友非常慷慨,同樣這些人,一旦感受到外來者的威脅,他們會變得更加狂暴。

但科學家們說,總體而言,我們的身體不僅天生讓我們具備友善之心,而且會因為我們的愛心而獎賞我們。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勞動經濟學家、研究幸福問題的理察·萊亞德說:「做善事會讓你快樂,而快樂會讓你產生善舉。」(編譯/朱捷)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說道:放生,有善心還要結善果
    只有將善心與生態環保的科學精神相結合,放生行為才能成為真正利他的善舉      關於放生的新聞常見諸媒體。幾天前,上海市區驚現數十條蛇,原來是好事者為之——這些在市區被「放生」的居然還有毒蛇眼鏡王蛇。
  • 善心,善行,善果
    向善首先要有一顆靜定的心,一種定力,能夠放下煩惱,不擔心未來,不執著現在,內心自然會平靜。雖然我們無法選擇出身,無法左右環境,更不能改變他人,但是做一個充滿善心和愛意的人,卻是我們自己可以做主的。無自私之心,常念人恩,善心生愉悅,自然隨和;無糾責之意,隨遇而安,福心常滿足,自然祥和。一切皆源於心,善心善行,必得善果。
  • 歐美科學家發現友善對物種發展有重要意義,人類社會發展離不開它
    ,但這樣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多,最後的結果還是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據美聯社7月2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心理學家麥可·麥卡洛認為善良的心對人類的發展價值巨大,稱友善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如何演化與生存的關鍵,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友善的行為可以讓我們感覺更好更健康
  • 做人存善念,厚福必相依,善心自會結善果,真誠自有好運隨
    凡事都有因果報應,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自有天在看,為人行善者,上天自會眷顧,作惡多端者,上天不會饒恕。善良的人,做事認真,不會偷奸耍滑,不會坑蒙拐騙,把良心放在第一位,用善心對待身邊人。做人,要記得貧窮之時,那份難得的雪中送炭之情,要記得富貴之時,曾經一起吃苦打拼過的真誠夥伴,要記得困難之時,那雙鼎力相助過的手,做人懷善心,定是有福人。真正關心你的人,一個都不要弄丟。真心疼愛你的人,再難也不要捨棄。不管多久,都記得把他們珍藏心頭,珍惜一輩子,感恩一輩子。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朱元璋微服私訪,路過一山神廟,口中焦渴。一老農見狀,主動把熱水壺裡的水給朱元璋喝了。朱元璋很是高興,讓隨從記下了老農的名字、住處。不久之後,就賞了他一個知縣噹噹。有個秀才聽說了這事,心裡不服氣,就在山神廟的牆上題了兩句詩說: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坑爹啊,可憐俺十載寒窗苦苦煎熬,到頭來還不如老農獻一杯茶。
  • 捨得之間 , 善心結出善果(圖)
    (原標題:捨得之間 , 善心結出善果(圖))
  • 海南日報數字報-「勸和不勸離」善心未必結善果
    別把婚姻中任何一方的委曲求全當成幸福,「勸和不勸離」的善心未必都能結出善果。
  • 《魂珠》第三章 乞丐求舍 善心善果
    第三章 乞丐求舍 善心善果武魂覺醒過去了三天,在這三天的時間裡,作為父親的聶正華似乎蒼老了許多,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與陳雨香都是七星武魂,結果自己的兒子卻是一個殘缺的四星武魂,雖然品級高於自己不少,可畢竟只是一個四星武魂而已,人丹境是自己兒子發展的極限,如果沒有天大的造化,是絕無可能突破到黃珠境的。
  • 佛說:一念善心起,萬般福報來;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周易》有雲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說,積累善德的家族(人),這個家族(人)就會有享不盡的福,如果積善之人今世享受不到,來生也必有正報(指本人);如果不積累善德(積惡),那麼後世必定遭殃。
  • 「結善緣,修善果」:你的運勢怎麼樣,看這四點就行了
    如果你能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我們的古籍的話,你就能發現,其實所謂的運勢,因果循環,都是有著強大的邏輯基礎。我一直覺得,我們的老祖先的「結善緣,修善果」,其實和西方的心理學,那是一樣的,有著同樣的哲學基礎。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的運勢咋樣。
  • 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 「種善因得善果」說的大抵就是...
    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 「種善因得善果」說的大抵就是如此了時間:2020-12-23 12:53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 種善因得善果說的大抵就是如此了 12月21日,江蘇揚州,一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側翻進河道中,村民看到後立即呼喊幫忙
  • 簡短唯美的句子,心懷善心,即得人生大快樂大幸福
    心懷善心,即得人生大快樂大幸福。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無論成功與失敗,大多數的人卻在圖畫中忘記了最初的那個純真的夢。3.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4.修行,是一種超越。痛苦,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看重;看重,是因為無法超越。
  • 淨土法門:修積的善法有善果
    我們這一生所受的是前生所造的,這一生所造作的就是來生的果報,所謂種善因一定就得善果,造作惡因決定要受惡報。一切善法當中,是以布施佛法為第一善,這個道理知道的人不多,佛在經典裡面說得很詳細,不厭其煩,千言萬語反覆叮嚀。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第一,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第一,這是一般學佛的同修都知道,知道為什麼不肯做,這一定是業障在妨礙你。如何消業障?
  • 雲中吟系列·善心
    「一法從何有,三皇五帝前。周知多異境,猛利要精專。我命須依道,陰功及物緣。善心通感應,動靜理深玄。」佛道兩家對於「善心」亦多有載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初分學觀品第二之一》:「若菩薩摩訶薩欲得世世善心、善願、善行相續,常無懈廢,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發起一念善心所獲功德,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窮盡,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 燒香拜佛時,要記住說這兩個字,種下善因,才會有善果
    如果我們帶著很強的功利之 心去拜菩薩,會被認為是沒有善因,自然沒有善果。如果菩薩讓你如 願,就是違背因果了。所以,在拜菩薩時才需要說兩個字,種下善因 。去寺廟拜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要對菩薩:「感恩」二字。我們中國人 講究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去拜菩薩的時候也要學會 感恩。
  • 有些心機,但善心更多的三個星座
    文/雲冰柔導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那些過於單純的人,往往容易被人欺騙,也更容易受到傷害,而心機太重的人,卻讓人難以相處,彼此真的相處起來總感覺從沒有安全感,不自覺地起了防範之心,害怕被他們傷害所以說不管是太有心機的還是太單純的,就像古人所說的一樣「過猶不及」,而一個人有些心機,但不使壞心眼,還懷有更多的善心,這樣的人一定更受歡迎。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在十二星座裡,這三個有些心機,但善心更多的星座吧!天蠍座不可否認,天蠍座人是有些心機的,這一點他們也不會否認。
  • 江邊放蛇祈福,任性讓善心變了味
    整整40斤蛇,放起來容易,要找回來又有多難?行人遇到這樣的蛇將受到多少驚嚇?若有人被蛇咬到,這樣的後果又怎堪設想?不管出於怎樣的善心,也不管怎樣的求財心切,作為一個有責任擔當的成年人,我們都不應該如此任性放生。放生應該是一種嚴格的、科學的、專業的活動。科學放生才能讓動物真正回歸大自然,否則,放生可能就淪為殺生,甚至破壞生態平衡。
  • 好心一定有好報,但是有些「善心」,別被人利用
    好心一定有好報?有些「善心」,可能會被壞人利用,辦壞事。好心只適用於好人,當你對「壞人」也持有善心的話,就是「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或者說你就是個「東郭先生」。東郭先生,看著狼被獵人追趕,他的善心卻讓自己去幫助狼,等獵人走後,狼非但不感恩,反而一口就把他咬住了。還有一種善良,叫做「好心辦壞事」,也是萬不可取。我有個朋友,本身人是非常好,也很熱愛小動物。
  • 善因結善果,你別愛信不信
    佛說:善因結善果,慈悲大無邊。這句話,講的就是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個懂得真善的人,必然會獲得好的果報。其實,對這句話,我們可別愛信不信,世道因果有報,可是有典故的。比如,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比如,民諺:「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等等。
  • 修文:一個種下良知,收穫善果地方
    唯有種下良知,方能結出善果!這幾年,修文縣因地制宜,科學統籌、系統作戰,全域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批批懷揣夢想的奮鬥者,正在修文的土地上智慧耕耘、收穫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