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人才去哪了!華為竟越過清北招天才,對清北這麼不感興趣?

2020-12-11 凱旋學長

華為再一次越過清北招攬天才,清北人才都去哪了!網友不解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我國非常優秀的企業,而且華為有著十分優秀的資源和前景,所以很多的人都想要進入到這個優秀的企業裡面工作。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的頂尖學府,可以說在各個行業都是頂尖的存在,而華為正是非常需要計算機類的人才,但是華為近期新增的四名天才少年都不是是來自於清華北大,都是來自於華中科技大學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清北的身影活躍在華為甚至中國尖端科技領域的人才都很少。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清華北大的學生進行海外深造和更高的就業佔據了很高的比例。沒有選擇清華北大學生的直接原因,可能就是留不住,畢竟清華北大的計算機可都是top級的。可能我們大家覺得華為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了,但是對於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說,他們有著更優的選擇,可能他們更會考慮到升學到常春藤,更高級別的研究院以及更大的公司

可能我們大家都覺得很痛心,為什麼我們會留不住呢?

其實就目前來說國外的研究對於頂級人才的吸引力更大,對於「環境和資金」這一因素,我們還是真的需要奮力追趕的,我們一定要給這些頂尖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機會,這樣才會把這些頂尖人才留下來。

那麼華為選擇的都有哪些大學?

1、西北工業大學

華為在西北工業大學經過仔細的考察之後,最後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辦「生態鴻蒙班」。可能有的人就會疑問了,為什麼不在清華北大設置「生態鴻蒙班」呢?無可厚非,清華北大確實是我們中國理工類最高的學府,但是從清華北大出來的人才,很多人都選擇出國深造,但是學成之後,不少的學生都被國外的巨頭看中,他們就沒有回來,本來還想著等待著他們學成之後回來建設祖國,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這樣的情況,對於華為來說,沒有吸引力!而且西工大的學生踏實上進。雖然沒有清北這樣的名氣,但西工大培養的學生歷來是基礎非常紮實,而且還能在艱苦的環境耐得住性子。

2、哈爾濱工業大學,華為在這裡籤訂了人才聯合培養協議。

3、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任正非三天接連走訪完這四所高校

其實華為選擇人才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只看重兩個字「能力」,只要你有能力,無論是哪裡的大學,就可以拿到百萬年薪,不看出身看能力!級比如說這次拿到最高年薪的天才少年第一學歷是一所三本院校,所以這可以充分的證明只要你有能力,大學都不是門檻。

相關焦點

  • 華為太才少年少女火了,為何沒有一人來自清北?清北的都去哪了?
    這幾天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又火了,不僅火了天才少年,還有一位天才少女火了,薪酬達到了156萬,再次打破了大家對女生不適合工科的思想,再次證明女生在工科方面做的還是可以的,但是,細心的網友就發現這裡面居然沒有清北的同學,有點驚訝。
  • 高考狀元去清北只是當墊底!!!?|一文看懂清北的招生策略
    讓我這個還在為孩子暑假報個什麼興趣班發愁的老母親,唏噓不已。從娃出生到娃上幼兒園,我對他的期待從「以後上清北」變成了「成績夠念個本科也行啊」,不知他上小學,這要求會不會變成「完成作業就行啊「。看了這篇「清北招生指南」,我徹底放心了,我的孩子是不是那個「改變世界的人」,早就註定了啊。
  • 清北的天才學子去了哪裡?人大教授:美國矽谷和金融
    因此這也是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華為天才少年張霽在接受採訪中表達自己拒絕了300萬年薪的offer,卻要選擇加入華為的原因之一,張霽希望自己能和華為共渡難關。而在華為四名的天才少年的畢業生中,不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畢業生的身影,因此網友們紛紛質疑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人才培養水平!
  • 人才都去哪了?清北畢業生到底去哪兒了?
    意外的第一點,是清北畢業生出國人數並不像網上傳言那麼高,大部分學子選擇留在祖國繼續發展。而吸收清北人才最多的「贏家」,也不是西方高校和企業。清華和北大兩所學校留學和就業選擇也體現出有趣的差別。讀研、留學或就業?
  • 餘杭有錢,但清北沒有理想?
    」、「清北去街道辦就是浪費」等討論甚囂塵上。許多人質疑清北畢業生去街道辦,並不是因為他們作出了不合理的選擇,反而是因為這個選擇太過現實,以至於對理想主義是一種摧殘。然而,要說明的是,清北畢業生去餘杭街道辦,確實是有所可為的,與去其他地方街道辦不太一樣。
  • 清北畢業生扎堆公務員隊伍,不是什麼好現象
    第二:我國目前最缺乏的是科研人才,為什麼這些名校生不去搞科研呢?我國是不是真的人才太多了?所以連街道辦事處也需要清北的畢業生,當然不是。看看華為在各高校瘋狂吸納科技人員,看看合肥前一段辭職的90多名科研人員,看看我國各地的科研公司,他們很多連211的學生都招不來。為什麼那麼多工科博士不去搞科研去考公務員呢?這種現象真的正常嗎?
  • 面對科研人才短缺,為何清北高材生,不愛科研,熱衷事業編制
    人才是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第一資源!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科技制裁,我國人才短缺的瓶頸暴露無遺,尤其是在晶片製造產業,人才的嚴重缺失,導致後起直追非常困難。即使像華為這樣,擁有7000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工程師的大型科技公司,在美國的制裁下,也難以為繼,艱難求生。
  • 街道辦招清北畢業生是否大材小用?
    2019年7月,餘杭區又面向清北招聘黨政機關儲備人才40名,吸引了近200位清華、北大畢業生參加面試,競爭不可謂不激烈。對這些應屆畢業生來說,他們的個人選擇無可厚非。每個年輕人都應該獲得自主選擇職業與事業的機會,這與學歷高下無關。無論是出於紮根基層的理想,還是為了一份穩定又高薪的工作,他們的選擇都應當被尊重。就像受訪錄用人員所說的,工作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 10萬機構自稱「清北」,誰來刺破「清北名師」的泡沫?
    「雖然會安慰自己視頻可以反覆回放,但實際上這麼做的真的很少」。在這些名師身上花了巨資,效果卻不如預期,一位從事K12教研的李萌認為,「經過話術包裝之後,這些清北老師們確實有可能會講得更加活潑,但傳統知識點上的講解,其實和普通老師差不多。」話雖如此,不過對於家長和學生而言,蓋上「清北名師」印戳後,這些「天才們」在學習上的「不傳之秘」,仿佛就像「武林秘籍」般讓人心動。
  • 多名考生為心儀專業放棄被清北錄取,「清北光環」光芒不再了嗎?
    二、為該中學的老師和校領導點讚「清北率」一直是一所中學最有效、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招生宣傳數據。每年能考上多少清華北大,早就成為一所學校證明自己實力的標杆,甚至不光學校自身,連學生和家長也是這麼認為的,畢竟清北的光環實在太耀眼了。
  • 清北畢業生 2019 就業去向:華為成最大贏家
    IT之家1月13日消息據量子位報導,最近,清華北大紛紛放出畢業生就業報告,對其人才流向進行披露。2019年,一共有16869名清北學子走出校門。從就業單位來看,北大有77%的博士畢業生,就業選擇了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清華博士畢業生中,這一比例為47.5%。
  • 清北畢業生去餘杭街道上班的思考
    這幾天清北畢業生去餘杭街道上班一度衝上熱搜,筆者也想聊聊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名清北學子,是無數高考考生的夢想,作為中國頂尖的大學,清北學子去哪工作都經常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如前些年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也是火了一段時間,從表面上看,整個社會都認為你上了最優秀的大學,作為最優秀的人才,你一個北大學生怎麼能去賣豬肉呢?
  • 「清北」與「足球」
    「教育」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清北」,另一個叫「足球」。「清北」乖巧聽話,學習刻苦,學習成績也不錯,深得父母的偏愛。「教育」覺得「清北」能成才,經常偷偷拿家裡的錢給清北上輔導班。長期接受「開小灶」的「清北」學習成績與日俱增。
  • 敬請清北哈佛「下嫁」
    大家還夢想著武可定邦文可治國,結果大學一擴招,大學生的含金量有點不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時的感覺,到今天感覺尤盛,但好歹清北以及一些985還讓人有所期待!所以,今天接連爆出清北畢業生扎堆去餘杭區街道報導,而哈佛女博士更是任職深圳某街道辦事處,就難免讓人有些崩潰!【圖說:一水的清北(部分)。
  • 清北畢業生爭考街道辦,有何不可
    按照我國的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能夠進入清北深造的大學生,起點本來就不知道比別人高了多少個檔次。試問一下,你所在的縣市,能上清北的學子是怎樣的素質,每年又有多少人能上清北?能上清北,就是尖子中的尖子。沒錯,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公務員招錄工作中,清北的畢業生與其它高校畢業生在同個起跑線上同臺競技,勝出,理所當然,敗選,那就非常不正常了!
  • 清北都比不過?華為從這所大學招走556人,最高工資開到201萬
    清北竟會輸給它?華為從這所大學招走556人,最高工資開到201萬每年一到畢業季的時候,大學生們最期待、也最忙碌的活動就是校園招聘。每年校招過後,一些比較權威的部門還會總結、評比各學校的就業狀況,分析大學的就業率。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聊的這所學校可是非常厲害,據說這兒是華為最青睞的大學,年年招聘會先在這兒辦,去年招走了556個應屆生,最高(博士)工資開到了201萬!
  • 是時候該給清北的出國留學念念緊箍咒了
    最近網上關於華為將鴻蒙生態班設立在西北工業大學,而不是清華北大,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之所以會引起大家這麼廣泛的討論,一是大家出於滿腔的愛國熱情,尤其是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全面打壓,激情國人強烈的憤慨,希望國內科技飛速發展,改變、破局。
  • 浙江大學僅次於清北?打破「清北復交」組合,多個排行遠超復旦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北清復交」是我國高校的一個代名詞,它們代表著專業實力,代表著優秀的生源和師資力量,代表著最高學府,百年來「北清復交」已成為一個組合,亦是中國最強大學的代名詞。「北清復交」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4所學校,其中北大和清華毋庸置疑是國內最高學府,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殿堂,哪家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那全家人都跟著沾光,說句通俗點的話,那簡直誰祖墳冒青煙了。
  • 清北高材生湧入教培機構,是悲還是喜?
    「清北」也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標籤」,成為大眾談論的話題。對於教培機構而言,「清北名師」究竟是營銷噱頭,還是確有其事?01 清北標籤化,進入教培營銷混戰對於清北老師的討論,並不是最近幾個月才爆發。早在2016年,人大附中公布新招錄教師名單,16人均為清北等名校畢業的碩博士生。
  • 清北碩博去中學當老師惹爭議,校長這樣回應
    清北頂尖人才來中學教書是否大材小用?什麼樣的待遇吸引了他們扎堆前來?如何避免人才流失?信息時報記者進行了追訪。而在學校的官方微信上,我們不難看到引入清北畢業生的理由為:一流師資隊伍是一所高品質中學建設的關鍵,引入高水平教師隊伍就是為培育強潛能的學生,提升整體的辦學實力,學校要實現跨越發展,重點是人才隊伍的跨越,學術水平越高的人才,往往敬業精神與科學精神都很強。那麼,學校是如何一次過把這麼多清北的學生吸引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