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都去哪了?清北畢業生到底去哪兒了?

2021-02-15 程式設計師阿甘

近5年,清華和北大培養的畢業生,都輸送給了誰?

總結對比兩校官方2015-2019年的就業數據統計,結果有些意外。

意外的第一點,是清北畢業生出國人數並不像網上傳言那麼高,大部分學子選擇留在祖國繼續發展。

而吸收清北人才最多的「贏家」,也不是西方高校和企業。

清華和北大兩所學校留學和就業選擇也體現出有趣的差別。

讀研、留學或就業?

整體來看,清華學生在2015-2019這5年時間裡,大部分本科生選擇國內讀研,這一比例平均達53.8%。

碩士、博士生選擇就業的比例都是最高,平均分別達89.7%和66.8%。

至於北大學生,在2015-2019年間,整體趨勢與清華沒有變化,同樣是大部分本科選擇國內讀研(44.7%),而碩博選擇就業的比例更高(90.8%、74%)。

較之清華,北大本科生出國深造的比例更高,平均達30%以上

   這五年裡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從繼續深造的情況來看,清華本碩選擇深造的人數比例雖然有所波動,不過在2019年,出國深造的人數比例達到了歷史新低。

不過在2019年,清華博士選擇出國的人數反而達5年最高(13.7%),但也遠沒有達到五分之一。

但北大這五年裡,本碩選擇深造的比例卻是一直在降低,相比之下,更多的人選擇了就業

而更多的北大博士畢業生,也在畢業後選擇了就業。

單就2018-2019兩年間來看,北大博士的就業率,直接從70.6%提升到了87.9%

那麼,網傳清北人才都去了美國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實的呢?

清北人才在就業時,又主要會選擇什麼單位?

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兩部分的數據。

出國:只有16%選擇出國,留學首選美利堅

首先來看看清北畢業生的出國深造數據。

意外之處在於,網絡流傳的「清北畢業生大部分出國」並不符合兩校官方披露的情況。

根據清北官網就業指導中心每年的報告數據,無論是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兩校學子大部分還是選擇留在國內。

2015-2019年,清華、北大畢業生每年出國(境)深造人數平均為1052人、1168人,在兩校畢業生中佔比均在16%左右

從學校、學歷角度細緻考察,最近5年以來,清華約27%的本科畢業生、約6%的碩士畢業生、約11%的博士畢業生選擇出國(境)深造。

北大約31%的本科畢業生、約5%的碩士畢業生、約11%的博士畢業生選擇出國(境)深造。

而且,這5年間,清北人才出國深造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本科生出國人數降幅都在3%左右,碩士生1%。

與本科、碩士不同,博士畢業出國深造的人數有上升,清華北大分別有5%和1%左右增漲。

從學校和地區角度來看,留學的清北畢業生,首選毫無意外的是美國,佔到5年間出國總人數的70%。

   北大的情況如下:

其中,梳理近5年數據發現,約6成清北畢業生升入世界Top50高校。

5年來,按照《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出國(境)深造的畢業生中,超60%的人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就讀,北京大學這一比例約為57%。

以2019年為例,清華大學出國(境)深造的畢業生中,分別有69.0%的本科生、49.6%的碩士生、52.8%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就讀。

北京大學分別有67.24%的本科生、45.30%的碩士生、48.72%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就讀。

北大中意芝加哥大學,清華更愛斯坦福

去了國外,尤其是美國的清北高材生們,對於高校的選擇,也反映出這兩所國內頂尖大學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就拿最近的2019年數據來說,根據當年泰晤士全球高校排名,在全球排名前50的高校中,清華大學選擇斯坦福人數最多,哈佛次之;而北大人明顯更喜歡芝加哥大學,人數明顯高於其他院校。

從學校角度來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接受清北畢業生人數最多。

出國方面的情況就是這樣,除了這16%,其他的畢業生的去處如何呢?

就業:華為是最大贏家

除了深造,選擇就業的清華、北大學子的去向也頗令人意外。

重點就業單位,也就是吸引清北高材生最多的「贏家」,不是外資,不是國企,不是公務部門,而是華為

2015-2019年,清華北大共有1248名畢業生加入華為,分別為705人、543人。華為成為招攬清北畢業生最多的企業。

除了華為,兩校畢業生的其他選擇也反映出不同的特徵。

對於理工優勢的清華大學來說,2019年畢業生選擇工程(尤其是信息產業)、製造業、科研的人數過半,比例最高。

而用人最多的單位,也多是各大科技公司、國有工程技術企業。

2019 年,在北大所有籤訂三方協議就業的畢業生中,83.13% 的畢業生籤約就業集中在教育、金融業、公共管理、 信息傳輸、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行業。

而北大學子對於銀行、證券行業的偏愛也勝過清華,排名靠前的重點用人單位中銀行證券類明顯多於清華。

圖中清華、北大高校就業,包括博士後進站

同時,北大畢業生為建設母校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2017-2019年,留校工作的人數三連增,2019年更是達到了163人。

各院系畢業去向

最後再來看一眼,按院系分的話,2019年清華哪些院系的畢業生,會更傾向於選擇國內深造、留學,或是更難找到工作。

本科生中,能動系國內深造比例最高,達81.5%;交叉信息院(叉院)出國深造比例最高,達76.9%;藥學院就業率最低,為72.7%

碩士生中,人文學院國內深造比例最高,達30.8%;物理系出國深造比例最高,達25%;蘇世民書院就業率最低,為84%

博士生中,除去只有1人的網研院以外,自動化系國內深造比例最高,達40.5%;地學系出國深造比例最高,達40%;教研院就業率最低,達70%

相對地,北大也公布了各院系的就業情況。

從整體就業率來看,北大的考古文博學院就業率最低,為94.29%

本科生就業率最低的院系是新聞與傳播學院,達89.55%;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的碩士生就業率最低,達95.45%;法學院的博士生就業率最低,達97.06%

不過,即使是北大的畢業生,真正認為工作與自己的專業很相關的比例,也只有37.84%

從數據來看,就業率與院系本身其實並無直接關係,即使是清北,也並非所有學生都會選擇去找與專業「很相關」的工作。

當然,也不排除會有選擇創業、或是未參與調查統計的學生。

無論如何,這份來自於清北官網和科學網的數據,某種程度上還是能反映這五年來畢業生流向的趨勢。

參考連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0/446950.shtm 
https://scc.pku.edu.cn/home!downloadCenter.action 
http://career.tsinghua.edu.cn/publish/career/8155/index.html

相關焦點

  • 清北畢業生去餘杭街道上班的思考
    這幾天清北畢業生去餘杭街道上班一度衝上熱搜,筆者也想聊聊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名清北學子,是無數高考考生的夢想,作為中國頂尖的大學,清北學子去哪工作都經常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如前些年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也是火了一段時間,從表面上看,整個社會都認為你上了最優秀的大學,作為最優秀的人才,你一個北大學生怎麼能去賣豬肉呢?
  • 清北人才去哪了!華為竟越過清北招天才,對清北這麼不感興趣?
    華為再一次越過清北招攬天才,清北人才都去哪了!網友不解大家都知道華為是我國非常優秀的企業,而且華為有著十分優秀的資源和前景,所以很多的人都想要進入到這個優秀的企業裡面工作。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的頂尖學府,可以說在各個行業都是頂尖的存在,而華為正是非常需要計算機類的人才,但是華為近期新增的四名天才少年都不是是來自於清華北大,都是來自於華中科技大學。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清北的身影活躍在華為甚至中國尖端科技領域的人才都很少。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 華為太才少年少女火了,為何沒有一人來自清北?清北的都去哪了?
    這幾天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又火了,不僅火了天才少年,還有一位天才少女火了,薪酬達到了156萬,再次打破了大家對女生不適合工科的思想,再次證明女生在工科方面做的還是可以的,但是,細心的網友就發現這裡面居然沒有清北的同學,有點驚訝。
  • 清北每年招收的高考狀元都去哪了?施一公:去了賺錢的專業
    清北每年招收的高考都去哪了?曾經作為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先生說:清華70%、80%的高考狀元去哪了?去了經濟管理學院。施一公認為,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是出了大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施一公提出了以下問題:作為頂尖精英,在報考大學時,首先想到的不應是就業問題。
  • 清北畢業生爭考街道辦,有何不可
    清北學子爭考街道辦有哪條規定清北的畢業生不能幹街道的工作?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有人說,清北的學生,要做就要做大事幹高端的工作。這話沒錯。但是如果再深想一層,哪一項大事業不是從小事情和小部件搭建而起?不做小事,何來大事?「宰執起於州郡,猛將發於卒伍」,是人才、是良才、是大才,願意從基層摸爬滾打開始成長,這是國家的福分。還有人不禁會說,既然人才的成長需要歷練,為什麼清北的畢業生,不選擇到大西北、到貧困的地方去報效國家。
  • 中科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答案來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一個疑問,那就是:作為我國著名學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它每年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關於這個問題,期間,我也有疑問過,坊間,曾有傳言說:中科大的畢業生,大多數都出國留學去了!話說,自中科大建校以來,平均每一千名本科畢業生中,就誕生1名兩院院士,比例居全國高校之首。據悉,目前已有73位本科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當然,這裡所指的,是這些院士,本科階段,是在中科大完成的。
  • 清北畢業生略感無奈:留學被懟,當老師說搶飯碗,去基層被批浪費
    清華、北大似乎永遠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從高考錄取到畢業生就業,還包括今後的發展狀況。這不,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公示一份名單,因為有8名清北碩士博士去了街道,迅即又上了熱搜。;不出國吧去當公務員,被說這工作普通大學生就能當,應該去搞科研什麼的;如果自己找工作不如意,還被人議論說看這就是清北的學生,混得還不如誰誰誰等等。
  • 清北畢業生都去哪裡工作了?本科普遍讀研,博士喜歡去「街道辦」
    考上清華北大的也都是成績很牛、在各省都是拔尖的孩子。這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畢業就業去向也頗讓大家關注,很多人也好奇這些考上清北的學霸現狀如何,後來都做了什麼工作? 如杭州市今年的一份招聘錄用名單,各街道辦、管委會等機關單位,清一色錄用的「清北」碩士博士生,且以北京大學畢業生為主。 北京大學畢業生,選擇去民營企業工作的學生較少,僅佔約3%。 然後我們看下清華大學畢業生國內就業去向:
  • 清北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是「下嫁」嗎?
    在許多人看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是「高等人才」。他們去街道辦工作是否大材小用?如今,這種討論並不罕見。從名牌大學畢業生到各種與其學歷不對等的單位工作,網民對這些話題的關注反映了人們對「名校」與「職業」之間關係的理解。
  • 2020,清北復交的畢業生,都去哪些企業和城市了?
    文 / 孫不熟 小魚2020,中國頂級名校的畢業生都去哪些企業、哪些城市了?從2018年開始,我們已經連續三年在關注這個現象了。01清華畢業生去向:華為第一騰訊第二阿里第三2020年,清華畢業生都去哪了?清華大學2020屆畢業生共6995人,其中本科生3081人,碩士生2404人,博士生1510人。
  • 哈佛博士後、清北畢業生去「街道辦」上班,咋想的?
    很多人心中,畢業於哈佛,研究全球最前沿最難之一的腦科學,這樣的頂尖人才,就該引領世界科技的發展,功成名就留名於世。但羅女士卻選擇去跟她的學歷背景相比,相對「平平無奇」街道辦事處。對於她這樣的學歷和職位的反差,很多人都感到驚訝和可惜。
  • 清北碩博畢業生扎堆去當中學教師現象,是就業擠壓,還是人才浪費
    不僅杭州,在此之前,深圳、武漢都有報導清北畢業生爭著去當中學教師的現象。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發布2020屆畢業生擬聘名單。擬錄取的20人均為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19人畢業於北大清華。,表中40多位錄用者,除了海歸,也都是清一色的清北畢業生。
  • 清北畢業生去街道辦屈才嗎?《實踐論》告訴你,這才是他們的歸宿
    據悉,浙江杭州餘杭區的一份招聘錄用名單裡面清一色的都是清北的研究生,並且其中的很多人都被安排去了街道辦事處工作。怎麼能夠去街道辦事處這種基層工作單位幹那些普通學校畢業生也能幹的事情呢?抱著上述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想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不清楚具體的工作待遇問題,據披露,杭州餘杭區給清北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開出了優渥的條件:碩士畢業生年薪在35萬左右,博士在38萬左右,此外還有數類補貼,更是能夠享受事業編制副處級的工資待遇。
  • 清北畢業生扎堆公務員隊伍,不是什麼好現象
    這幾天,針對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扎堆去餘杭區,網上也是吵鬧不斷,各有各的理。有人認為完全是人才浪費,也有人說,公務員也需要高端人才,這樣才會把一個地區治理得更好,如果有幾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當公務員,那也正常。但那麼多清華北大畢業生去,個人認為這就太不正常了。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名校生扎堆公務員的現象都沒有。
  • 江蘇這所神校畢業生工作去哪兒了?
    作為江蘇清北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出國留學錄取美國常青藤大學人數全國第一、少數人參加高考就斬獲南京理科狀元的南京外國語學校,很多人一直好奇南外畢業生的去向,這裡根據網絡資料作個簡單統計(不全,僅作參考): 南外的生源是南京最好的,這個勿用質疑,小升初就收攬了南京最好的一批生源,即使以南外不是特別重視的中考錄取(因為大多內部錄取,而且南外初中生外語、理科競賽實力江蘇最強),與南京附、金錄取中考生對比
  • 這屆華東師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這屆華東師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教育-學歷類行業佔比最大在極不平凡的年份ECNU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往下看!除各省市選調生外,2020屆畢業生有39位同學通過了各地市人才選聘招錄,進入公共管理部門工作。4世界500強企業:連續3年人數上升2020屆畢業生進入企業就職的共有2095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有450人,佔企業就職總人數的21.48%,較上屆增加2.88%,連續3年人數上升。
  • 清華北大的人才都去哪了
    作為國家最為頂尖級的人才,院士對於哪個國家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這一眾高校中,浙江大學和吉林大學可謂是出盡風頭。 但是作為中國最頂尖的清北卻在這一次評選中讓人失望,只拿到了第四第五的名次,並且和第一之間的差距更是一倍有餘。 這樣的結果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學府,同時擁有中國最優質的生源和中國最完美的教育資源。
  • 這兩城又上熱搜 為何清北、哈佛高材生都扎堆去基層?
    、哈佛高材生都扎堆去基層?  在專家看來,清北、哈佛高材生到街道辦入職很正常。「這是中國社會治理的進步,說明中國社會的教育、發展水平都在大幅度提升。」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擇業自由,清北的高材生到哪裡工作都是很正常。「有些人就不適合在大學教書,更適合從事基層管理,這很正常。」
  • 缺席國之重器的清北畢業生,去了哪裡?
    照理說,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這些萬中挑一的競爭者,比如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理應走上各個高精尖崗位,成為國家的棟梁。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些中國最頂級的學生,最頂級的教育投入,代表中國最高等級的學府,這些寄託國家未來與希望的年輕人,多數缺席大國重器。
  • 「清北」碩士博士入職杭州街道辦,到底是不是人才浪費?
    在這份名單中,報考者都是清一色的「清北」碩士博士,而報考崗位則出現了多個「街道辦」單位。有網友質疑,大量「清北」碩士博士去基層工作,特別是去街道鄉鎮工作,是不是一種人才浪費?8月24日,餘杭區政府工作人員方兵(化名)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報考名單信息並不是餘杭區2020年的招聘名單,而是2018年餘杭區面向應往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