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山東省考古研究傳出了一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消息,在廣饒縣傅家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人骨標本中,竟然藏著一個被開了大洞的人類頭顱,而這骨洞竟是外科手術的痕跡!
這是一個距今已有5000年的頭骨了,其顱骨右側後部有一個3.1×2.5釐米的圓形穿孔,而這並不是墓主死後才形成的。
根據考古研究人員韓康信先生的發現,此穿孔周圍有明顯的刮刻痕跡以及骨組織癒合跡象,也就是說,這是墓主活著的時候出現的穿孔,還是一次令人意外的開顱手術!
就是我們現在的時代,開顱手術也依舊有著極大的風險,更不用說在那麼遙遠的古代了。5000年前中國還沒有朝代,那時還是新石器時期,這簡直讓人難以想像,在那麼早的時候,人類已經有了開顱手術的意識和手段了?
此發現並不是虛構,當時消息一傳出,就有考古學、人類學、醫學界等專家專門成立鑑定組進行鑑定,最後大家一致認定,大汶口文化遺址距今至少已有5000年,且此墓主頭顱穿孔確是人為造成。
但是,開顱手術必定有著極高的風險,死亡率極高,那麼這個墓主是在手術中死亡的,還是成功活了下來呢?
根據專家們研究,這是一次成功的手術。因為如果是剛做完開顱手術就立即死亡,那麼顱骨上刮刻的痕跡會尤其清晰,但這個頭顱上的銳利痕跡並沒有那麼明顯了,這說明手術成功後,墓主人的顱骨啟動自愈再生功能了,最後使得痕跡變鈍。
可以看到這顆頭顱洞口邊緣光滑的癒合痕
那麼,問題又來了,墓主人發生了什麼需要進行這麼嚴重的手術?這點考證比較難,也沒有文字記載,不過根據手術的必要性,大致可以推出幾個原因。
一個是治療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羊癲瘋等,這種腦子的問題由腦子來解決,古人很早就有了此種認知;二是外傷導致的病症,比如因為外傷腦出血,嚴重危及生命,到了需要打開頭顱放血的地步了。
還有種常聽到的理由,就是治療失明,這個在很多歷史故事中都能聽到,說明古人也有此類意識。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想起了誰?沒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神醫華佗,據說他就會開顱。那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曹操有偏頭痛,時好時壞,需要靠華佗的不斷診治,時間一久,病症愈嚴重,華佗提出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
結果被曹操怒呼「荒唐!」腦子都給你剖開了還能活?華佗因此被殺,其一身醫學本領也就此失傳。
以前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只注意到如何分析曹操的性格,確實沒懷疑華佗的這個絕活,因為已經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了。現在想來,或許華佗真的已經掌握了這門技術了也說不一定,畢竟5000年前就有成功案例了。
然而,古代的醫療條件可想而知,做此項手術還能存活的例子想必並不多,因為即使有這種手段,手術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就是止血,5000多年前的古人拿什麼止血?這還是個難解的謎團。
因此也可以看出,這顆頭顱的珍貴和意義,難得的開顱手術成功者,如此巧地被挖掘到了,這大概就是考古的魅力吧。這顆頭顱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開顱手術成功的實例,從中我們可以證明古代神經外科的先進發展,也能看出其實中國古代的中醫也是很有水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