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年之後的這一波物流行情,堪稱百年不遇,稍微有點物流渠道資源和運力資源的公司都賺得盆滿缽滿。
但總有一小部分物流公司,在自己公司缺少物流渠道資源和運力資源的情況下,渾水摸魚,在3月4月的時候,空運幾乎被防疫物資壟斷的情況下,以低於市場價收歐洲空派的貨物,最後用鐵路給客戶運輸,也有用海運給客戶運輸。
也許有人會問,走鐵路、海派,和空派時效不是差很多嗎?但在3月4月的時候,如果走鐵路、海運的客戶也許真不知道,雖說時效與空派差很多,但對那時來說,九成飛機停飛、運力短缺。小貨代公司利用心理學,編造排倉,拉板之類,如果鐵路、海運一切順利,晚個十來天都沒人知道,因為當時空派時效是在20天左右,對於這個謊言也不那麼容易穿幫。
小貨代公司與賣家在這幾個月裡上演跨境版的宮鬥劇,小貨代公司利用不同策略,如:換單(將原UPS的單換成DHL、聯邦)、甩鍋(發通告),而無限的拖延最終導致雙方都受損,近日已出現好幾個貨代公司遭圍堵。
物流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服務是核心,出現問題建議首先安撫好客戶,其次給出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著拖延。
對於宮鬥劇的起因就是疫情影響,但到六月份時,這個影響不單單是疫情原因了,還有美國暴亂,雙危機下跨境物流更是雪上加霜。
因為疫情和抗議遊行,現在倉庫面臨嚴重的人手不足、處理能力低下的情況,各大快遞和多個亞馬遜倉庫都出現了爆倉。
這兩天有消息稱,UPS將暫停亞馬遜賣家的貨物向德國本地派送的服務,此消息不排除或許是物流商炒作宣傳所為,最終仍要以官方通知為主。
日本站與美國站倉庫接收緩慢卻是不爭的事實,不少賣家都在抱怨自己的貨件被倉庫籤收了卻遲遲不上架,有的甚至拖了快一個月才上。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方面所導致的:
一方面是由於疫情影響,美國 FedEx癱瘓,UPS、DHL爆倉,後端提取派送不及,派送時效延誤;與此同時,亞馬遜倉庫還減少了一部分操作人員,特別是熱門倉庫人手不足,效率過低,導致接收上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家居用品銷量反彈劇增,導致短時間內貨量暴漲,讓本就效率低下的倉庫更加雪上加霜,最終出現貨物接收後遲遲無法上架的情況發生。
既然亞馬遜入倉成龜速已成事實,賣家若過於著急上火也沒有意義。亞馬遜處理貨件一般都是按籤收順序來,也有可能和店鋪權重有關。如果時間實在拖得太久的話,建議賣家們可以催下客服,告訴他們情況,看具體怎麼處理好。
隨著年終旺季即將到來,賣家需要做好周全準備以應對物流高峰期。目前美國Primeday還沒有具體消息放出,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要和歐洲日本一起的,所以下個月會有大量的會員日庫存發往美國FBA運營中心,建議大家最近有補貨計劃的還是趁早,同時結合第三方海外倉一起使用,以便能夠及時補貨到FBA倉。
END
來源:跨境電商物流百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