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陰道炎是種婦科常見病,但是卻只有很少人知道陰道炎也分很多種,不是所有的陰道炎都由一種病菌導致。
陰道很脆弱易受七種病「威脅」
1、黴菌陰道炎
這種陰道炎是由致病原——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發生於長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及孕婦身上,傳染途徑主要是性交、洗浴或接觸被汙染的衣物感染等。主要症狀為有豆腐渣樣白帶及外陰瘙癢。
2、孕期陰道炎
女性在懷孕之前最好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患有陰道炎,如果有的話,應徹底治療後再懷孕。因為黴菌還會在產道裡感染胎兒,使新生兒患上一種叫「鵝口瘡」的疾病。所以,孕婦治療陰道炎要徹底,以防分娩時產道的黴菌侵襲胎兒。
3、滴蟲陰道炎
這種陰道炎是由致病原——陰道毛滴蟲所引起的,通過性交傳播或間接傳播,主要症狀為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白帶變為淡黃色泡沫狀,嚴重時白帶可混有血液或兼有灼熱感、性交痛。伴有尿道感染時可有尿頻、尿痛或血尿。
4、淋菌性陰道炎
這種陰道炎是由致病原——淋病雙球菌引起,可通過不潔或混亂的性交而傳播。也有少數人因借穿感染淋球菌的泳衣或通過淋球菌汙染的浴缸、坐便等間接傳染。其症狀為下腹部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白帶,陰道口紅腫疼痛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轉為慢性婦科炎症,有10%~20%的此類患者可出現不孕或宮外孕。
5、幼女陰道炎
此病多見於穿開襠褲的小女孩。發病原因是女孩在玩耍時坐在地上,或將手指直接捅進陰道,或往陰道裡置放異物,致使外陰、陰道受汙染,誘發陰道炎。主要症狀為外陰紅腫、陰道內流水樣分泌物、陰道灼痛或劇痛難忍。
6、老年性陰道炎
此類陰道炎是絕經後婦女的常見病,絕經後的婦女由於雌激素缺乏導致局部抵抗力降低,而使病菌趁機入侵繁殖引起陰道炎。其表現是外陰瘙癢或有灼熱感,嚴重時可有尿頻、尿痛、陰道分泌物增多且呈淡黃色,或有血性膿樣白帶,並伴有臭味等症狀。
7、加特納菌性陰道炎
這種陰道炎是由致病原——加特納桿菌引起,可通過性交傳染,在性關係混亂的人群中,加特納菌性陰道炎流行率較高。患者在急性期可表現為白帶增多,有魚腥或氨的臭味,外陰潮溼不適,常伴有陰道灼熱感、性交痛及外陰瘙癢。
女性如何預防陰道炎?
1、放棄濫用抗生素:咳嗽、發燒、頭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黴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2、單獨清洗內褲:黴菌可以在皮膚表面、胃腸道、指甲內等地方大量繁殖。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癬、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黴菌交叉感染。因此,內衣褲一定要單獨洗哦。
3、正確清洗外陰:女性糖尿病人陰道糖原含量和酸度偏高,易於被黴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注意清洗外陰,選用PH4弱酸性女性護理液。
4、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以免釀生溼熱或耗傷陰血。注意飲食營養,增強體質,以驅邪外出。
(1)多食含有豐富的活性嗜酸乳桿菌的酸奶,如雙歧桿菌的酸奶、大豆低聚糖等,具有促使體內有益菌繁殖與生長、抑制有害菌生存的作用。
(2)可食肉桂和蒜汁:使用這兩種食物作調料,能對抗感染,殺死造成尿道感染的白色念珠菌。
(3)多食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穀類、全麥、糙米和蔬菜等消化比較慢,不可能促進酵母菌的成長。
(4)抗氧化永不嫌遲。多食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抗感染,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鋅、鐵、鎂、銅和硒等屬於抗氧化物;還有一些諸如葡萄、柿子椒、苦瓜、西紅柿、芥末和花椰菜等食物以及薑黃和銀杏等草藥中含有生物類黃酮、番茄紅素、多酚類和花色素等,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作用。
但是,要儘量避免攝取富含單糖的食物。白色念珠菌靠單糖而繁衍,所以,要避免攝取富含單糖的食物和高量酵母的食物,如酒精飲料、蔗糖、糖蜜、甜菜、花生、乳酪、水果乾以及土豆、玉米、紅薯等含糖較高的食物
5、精神調理
陰道炎患者應穩定情緒,怕養性情,並根據患者的性格和發病誘因進行心理治療,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及時治療生殖器官各種炎症。
6、運動調理
(1)非特異性陰道炎:加強鍛鍊,增強體質。積極治療致病的原因,如陰道損傷、盆腔炎、子宮出血等,減少病原菌的生長繁殖。
(2)黴菌性陰道炎:注意合理應用廣譜抗生素及激素。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皮膚及外陰清潔。陰道黴菌常與其他部位的黴菌病菌並存或交叉感染,如皮膚瘙癢而用手搔抓則使指甲帶有黴菌;肛門周圍瘙癢的患者,可能有腸道感染黴菌。本病還可通過性生活感染,故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必要時夫婦同時進行診治。
(3)滴蟲性陰道炎:毛滴蟲能在冰凍及乾燥過程中維持一定的生活力,同時在不同濃度的肥皂水中亦具有相當頑強的抵抗力,很容易被傳播。第一、必須消滅傳染源。定期普查普治,對毛滴蟲患者的愛人也要進行診治。第二、杜絕傳染途徑。提倡淋浴,改坐式便所為蹲式,不租用遊泳衣褲及毛巾等。
(4)老年性陰道炎:增強陰道的防禦功能,常用酸類或產生酸類的藥物。
(5)淋菌性尿道炎:
陰道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種陰道黏膜炎性疾病的總稱。在正常生理狀態,陰道的組織解剖學及生物化學特點足以防禦外界微生物的侵襲。如果遭到破壞,則病原菌即可趁機而入,借種種因素,導致陰道炎症。
警惕!女人隨意衝洗陰道有害無益
適當清洗外陰,如非必要不要衝洗陰道,維護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線,不破壞陰道內的生態平衡,不讓外界的病原體進入陰道。
警惕!陰道衝洗過度頻繁易引發宮外孕
女性愛乾淨,部分女性還有潔癖似的,喜歡陰道頻繁衝洗,覺得這樣才能保持乾淨。其實,這會導致意外的不幸。
女士須知月經期要注意經期衛生易患陰道炎
月經期要留意經期衛生,每個女性都想有個康健的身材,可是生計中老是有各類百般的病痛在困擾著各人。月經性陰道炎就是常見的疾病之一。各人對月經性陰道炎的緣故起因相識嗎?下面,專家們就會為各人先容下月經性陰道炎的相干常識。
據相關統計,10個育齡婦女中7個有婦科疾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婦科學主任謝波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婦科炎症是婦科門診中的常見病,大多數門診病人都有輕重不同的婦科炎症,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另有相關統計指出,女性一生中幾乎都患過不同程度的陰道炎。
正常分泌物不是「不乾淨」
門診來了個20來歲的女病人,她很苦惱地告訴醫生,近來發現自己「不乾淨」,要求醫生一定要幫她清理「乾淨」。醫生詳細一問才知道,女孩發現白帶有些許增多,而這是因為她正處於排卵期。這很正常的變化讓女孩驚慌失措,依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她認定自己「不乾淨」,一定是得了婦科病了,於是找到了婦科醫生。
謝波主任稱,女性陰道是一個微生態環境。健康的陰道和宮頸會分泌清洗和調節其自身環境的物質,形成我們所說的「白帶」,這一類的陰道分泌物屬正常的分泌物,它能起滋潤陰道、維持陰道正常酸鹼度的作用。在健康女性陰道裡,細菌保持著相生相剋的微生態平衡狀態。如果沒有白帶,陰道就會幹澀、疼痛,還會導致陰道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炎症。她指出,正常成年女性在某些特殊時期(如排卵期、孕期)分泌物會增多,有時其顏色和成分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導致陰道分泌物出現變異的原因很多,如經期、心理壓力、藥物(如口服避孕藥)、營養狀況、懷孕以及性慾激發等的影響。專家指出,健康女性平時陰道的分泌物有時是無色、透明粘液狀,但有時也也許是白色乳狀或粘稠糊狀,但這些變化是正常的。有些女性以為這些變化是不正常、「不乾淨」,於是胡亂求醫或吃藥,反而治療過當,治出「陰道炎」。
濫用抗生素可致陰道炎無藥可治
「以前婦女如有陰道炎等婦科炎症,被認為多和衛生較差有關,但現在,尤其在城市女性中,衛生已不是致病主因。」謝波主任告訴記者。她認為,醫源性因素是現代女性發生婦科炎症的重要致病因素。「濫用抗生素增加了耐藥菌,導致陰道炎等難以治療。」她稱。
40多歲的何女士感覺「那裡」很不舒服,首先是出現白帶增多,呈豆腐渣樣,外陰還感覺刺癢不適,已婚多年的她估計自己是得了婦科病,醫生也診斷她是念珠菌導致的陰道炎,於是開了兩周的頭孢,但病情卻不見好轉,她只好再求醫尋求幫助,念珠菌陰道炎有那麼難治嗎?第二家醫院的醫生與她仔細交流後得知了一個重要信息———何女士的陰道炎發作前,曾感冒了一段時間,期間還出現過喉嚨痛、扁桃腺炎,並因此吃了一段時間的抗生素。
謝波主任稱,就是因為大量服用抗菌素導致了何女士的菌群失調。某一種抗生素既能消滅對其敏感的病原體,也能導致菌群的比例失調,讓其他病原體即可乘機大量繁殖,最後發作,反覆發作的黴菌性陰道炎等,往往是大量使用及濫用抗生素後的結果。謝波主任指出,門診中發現不少病人在患上陰道炎需要用抗生素治療時,卻發現沒有能起效的抗生素可用,甚至連最高級的抗生素對其陰道內的致病菌根本無用武之地。遇到這種情況,醫生通常會讓患者先停止使用抗生素,菌群調整一段時間後,才適合再進行規範的用藥治療。
警惕!女人隨意衝洗陰道有害無益
適當清洗外陰,如非必要不要衝洗陰道,維護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線,不破壞陰道內的生態平衡,不讓外界的病原體進入陰道。
陰道很脆弱易受七種病「威脅」
我們都知道陰道炎是種婦科常見病,但是卻只有很少人知道陰道炎也分很多種,不是所有的陰道炎都由一種病菌導致。
女士須知月經期要注意經期衛生易患陰道炎
月經期要留意經期衛生,每個女性都想有個康健的身材,可是生計中老是有各類百般的病痛在困擾著各人。月經性陰道炎就是常見的疾病之一。各人對月經性陰道炎的緣故起因相識嗎?下面,專家們就會為各人先容下月經性陰道炎的相干常識。
其原文中提到:「中國是避孕藥消費第一大國,不僅人吃,且發明了水產養殖等新用途。避孕藥環境汙染可導致野生動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學者對飲水裡的雌激素幹擾物(小編此處特別加大字體)研究發現,23個水源都有,長三角最高。另外,它們作為持久汙染物,一般水處理技術去不掉;*積累,後果難料……」
隨後,一篇名為《網傳自來水含「避孕藥」專家稱含量極低可忽略》的文章將人們的視線轉移到了「雌激素」、「自來水含有避孕藥」上,一時間成為了網友關注的焦點。
健康觀點大碰撞:
正方:自來水中含有「內分泌幹擾物」對*確實會有不良影響,長期攝入後果不堪設想。
反方:自來水中的那點「環境雌激素」根本不會對*有任何影響,因為含量太少。
被誤讀的「雌激素幹擾物」:它和避孕藥是兩碼事!
微博的原文中提到的關鍵詞是「雌激素幹擾物」,很多普通民眾對這類專業詞彙感覺很茫然,因此把「雌激素幹擾物」錯誤的解讀成「避孕藥」,事實上,雌激素幹擾物並非是人們身體中含有的雌激素,更不是所謂的避孕藥(註:避孕藥的有效成分是孕激素),它更加準確的定義是「內分泌幹擾物」,又稱為「環境激素」。
「內分泌幹擾物」是何方神聖?
內分泌幹擾物多為有機汙染物,及重金屬物質。
生活在處處可見它的身影!常見的富含內分泌幹擾物的有:
農藥:大約有70%-80%屬於內分泌幹擾物。
塑料:其中大部分的穩定劑和增塑劑也屬於內分泌幹擾物。
食物:日常人們所食用的肉類、飲料、罐頭等食品中也都含有內分泌幹擾物。
其他:一些有機化合物如烷基酚(AP)、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PAE)、多氯聯苯類(PCB)等等。
「內分泌幹擾物」有怎樣的害處呢?
事實上,它對*危害極大!即使數量極少,也能讓生物體的內分泌失衡,出現種種異常現象。
那它究竟有怎樣的危害呢?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發現,主要有以下幾點的危害:
1.對生殖系統及生育的影響:
男性:環境雌激素對男性生殖系統影響最大,主要表現為男性雌性化,引起各種形式的雌性生殖系統發展障礙,精子數目減少乃至無精,睪丸腫瘤,性慾降低和不育症。
女性:影響女性生殖系統的環境內分泌幹擾物主要也是環境雌激素。具體表現為女孩青春期提前,子宮內膜異位發病率增加,月經周期改變等。
胎兒:致畸作用。*妊娠時接觸固醇樣化學品對子代產生有害效應,如服用保胎素的婦女,其子代生殖器癌症發病率無論男女均有增加。
2.易患惡性腫瘤
1976年義大利Seceso某工廠事故導致PCBs(一種環境激素)汙染,數十年後進行受汙染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汙染與消化道癌、淋巴癌、粒細胞白血病等等有密切關係,相對危險高達6.6倍。
3.神經系統發育受影響
在神經系統的發育階段,男性激素受化學物質影響後,生殖行為就會發生異常。
4.免疫力下降
近年來過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大增加,流行病學和實驗動物研究已經證明,這與環境汙染和過敏有密切關係。目前所得到的初步結論是環境汙染物擾亂了內分泌系統,從而影響了免疫系統的功能。
少女勿擅服避孕藥大量服避孕藥或致乳腺癌
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出現類早孕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對胃腸的損害較大。大量服用避孕藥還會破壞*的激素水平,使乳腺癌、宮頸癌等腫瘤發病率升高。
服避孕藥推遲生理期或致頭暈倦怠水腫
隨著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將到來,各種涉及考生的健康話題再次成為焦點。繼日前微博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集體打點滴備考新聞之後,近日網上又出現一些關於女生為避免考試時遇到經期而吃避孕藥的討論。
服用避孕藥以後這些幾大營養需及時補充
育齡婦女在沒有計劃要孩子之前,都會通過服用避孕藥來防止意外懷孕的發生,甚至很大一部分的女性習慣長期服用避孕藥,那麼避孕藥究竟對女性身體會造成哪些危害呢?服用避孕藥之後女人該補哪些營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