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懸賞錐蝽蟲只為調查傳染源 專家:我國尚無病例

2020-12-17 國際在線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7月5號,廣州市疾控中心通過公眾號推送文章,以每隻8元的價格全城懸賞,請市民幫忙尋找一種叫做錐蝽的昆蟲。錐蝽會叮咬人的面部,可能存在著傳播美洲錐蟲病的風險,由於美洲錐蟲病目前確診率低、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因此有學者把這種病稱為「新型愛滋病」。

此後,廣州市疾控中心對本次懸賞捕捉錐蝽進行了進一步解釋,找錐蝽的目的是為了檢測本地錐蝽是否攜帶有病原體錐蟲。那麼,美洲錐蟲病是不是如學者所說那麼嚴重?又該如何防護呢?

專家闢謠:美洲錐蟲病與愛滋病有本質區別

錐蝽,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mm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在廣州俗稱「木蝨王」。2016年,在臨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經調查,這是在順德首次發現並記錄紅帶錐蝽。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專家鄧卓暉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錐蝽的若蟲和成蟲均吸食人血,它喜歡叮咬人的面部,傳播美洲錐蟲病,目前全世界估計約有600萬至700萬人感染。

鄧卓暉介紹:「它主要流行於拉丁美洲國家,因為它會引起心臟、消化道、外部神經系統的改變,病死率比較高,它是拉丁美洲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為什麼會引起關注,是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口的流動也頻繁了,在美洲有所擴散,往歐洲、西班牙地區還有日本地區擴散。」

美洲錐蟲病隱匿性非常強,人類感染後不容易被發現,如沒能及時治療,將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危及生命。由於這病確診率低,無疫苗可以預防,並且到病程晚期沒有特效的藥物,因此,有學者把它稱為「新型愛滋病」。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專家鄧卓暉主任醫師認為,美洲錐蟲病與愛滋病有本質的區別,兩者病原體不同,愛滋病是病毒感染,美洲錐蟲病是感染克氏錐蟲。

「一篇文章裡面一個學者說是『新型愛滋病』,他原來的出發點是想引起大家對每周錐蟲病的重視。但是把美洲錐蟲病和愛滋病放在一起比較,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愛滋病是通過血液、輸血、性傳播、吸毒等途徑,而這個病是寄生蟲病,主要是通過錐蝽咬、糞便傳播的途徑。」鄧卓暉解釋到。

專家提醒:市民應加強防護,但無需太恐慌

錐蟲病傳染源一旦輸入,極有可能造成本地傳播。廣州市疾控中心在公眾號中發文表示,此次全城懸賞尋找錐蝽,是為了清晰了解中國的情況,配合相應的措施,防患於未然。此項調查工作由中國疾控中心主持,廣州市是廣東省的其中一個調查點。此外,錐蝽只是錐蟲病的傳播媒介,並不代表所有錐蝽都攜帶錐蟲,在非流行區被它咬一口也不一定有問題,公眾無需過於緊張。

鄧卓暉表示:「在我們國家來說,我們是非流行區,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收到輸入性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告,市民無需太恐慌。」

廣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本次調查工作限定在廣州地區,只接受廣州市11個區的樣品,捕捉錐蝽及檢測工作,截止時間為2018年7月31日。捕錐蝽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用手直接捕捉。可用礦泉水瓶或其他帶蓋容器裝好,記好採集時間和地點,記好採集時間和地點,聯繫所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

專家同時提醒,平日要做好自我防護,避免被錐蝽叮咬所導致的皮炎甚至強烈的過敏反應:「居家最好安裝紗門紗窗,晚上陽臺的燈少開,因為它夜間出來活動,它有趨光性,如果開燈容易把他吸引進來,另外一個是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特別是建築物的牆面塗石灰塗料,或者可以在室內噴灑殺蟲劑,第三個是外出野外活動個人要注意穿長衣長褲加強保護。」

7月10日上午,廣州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將向媒體公布尋找錐蝽的情況,中國之聲記者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廣州懸賞錐蝽蟲只為調查傳染源 專家:我國尚無相關病例)

相關焦點

  • 預防錐蟲病傳播 廣州懸賞8元捉拿「錐蝽蟲」
    原標題:預防錐蟲病傳播 廣州懸賞8元捉拿「錐蝽蟲」昨天,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呼籲廣州居民一起「找蟲、找人」,即錐蝽和潛在的美洲錐蟲病患者,並為找到者提供每隻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諮詢服務。據了解,有學者把錐蟲病稱為「新型愛滋病」,一旦被傳染將危及生命。
  • 順德發生錐蝽蟲叮咬人? 疾控部門:不必恐慌!
    珠江商報訊 記者林曉格報導:近日,廣州疾控部門在公眾微信號上發布的一則關於尋找錐蝽蟲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文章的開頭提到的「2016年,在臨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引起了不少順德市民的關注。順德疾控部門介紹,網文所指的這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當事人是一名居住在順德的市民林某。
  • 廣州懸賞全城抓蟲真相:錐蝽傳播的不是愛滋病,尋找只為調查
    廣州懸賞全城抓蟲真相:錐蝽傳播的不是愛滋病,尋找只為調查 2018-07-08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vid=523806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廣州市疾控專家:美洲錐蟲病的這種稱呼只是比喻說法,我國尚無相關病例  近日,一種名為「錐蝽」(廣州俗稱「木蝨王」)的小蟲子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甚至上了全國新聞熱搜。起因是7月5日廣州市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懸賞尋蟲」推文。
  • 梅州夫妻在家發現錐蝽蟲被嚇懵,專家:不要慌
    原來,黃先生定眼一看,認出了浴室裡的蟲子竟是前一段時間,被廣州市疾控中心網上「通緝」的錐蝽蟲。黃先生的妻子說,拿出手機認證對比圖片,出現在廁所的蟲子極像一種叫「錐蝽蟲」,被咬後還極有可能得新型的愛滋病。
  • 廣西:懸賞令掀起"抓蟲熱" 多地有錐蝽蟲出沒(圖)
    《廣西懸賞「緝拿」錐蝽蟲 每隻20元》後續懸賞令掀起「抓蟲熱」 多地有錐蝽蟲出沒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雷倩倩)7月16日,自治區疾控中心召開媒體採訪會,發布「捉拿」錐蝽蟲的懸賞令(詳見南國早報7月17日A5版「今日關注」)。
  • 北京全市8區均現確診病例,傳染源在哪?疾控專家:有兩種可能
    6月14日0時至24時,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截至6月1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74例,累計出院173例,在院1例。全市有8個區連續14天以上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具體為平谷區自有疫情以來無報告病例、延慶區143天、門頭溝區133天、懷柔區129天、順義區127天、密雲區124天、昌平區118天、通州區116天。北京又發現新增確診病例,傳染源在哪?
  • 哈爾濱:新增確診病例呈典型關聯性 強化流調排查控制傳染源
    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劉楠稱,這段時間哈爾濱新出現的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呈現典型關聯性,哈市正強化流調排查,控制傳染源,切實保護公眾安全。病例六潘某,女,25歲,是4月15日確診的無症狀感染者,現已訂正為確診病例。病例七劉某,男,26歲,是4月15日確診的無症狀感染者,現已訂正為確診病例。
  • 河南多人遭蜱蟲咬傷身亡 專家稱陝西尚無病例
    【傳播疾病】1.森林腦炎:是一種由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為森林區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國主要的病媒蜱種為全溝硬蜱,病毒在蜱體內可長期保存,可經各變態期及經卵傳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並可在蜱體內越冬。本病多發生在5~8月,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林區,患者主要是伐木工人。此外,四川、河北、新疆、雲南等省和自治區也有病例發生。
  • 專家釋疑首例甲型流感二代病例:公眾不必恐慌
    衛生部29日通報,廣東省廣州市報告我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二代病例。那什麼是二代病例?二代病例的出現意味著什麼?我國防控措施是否會有所調整?針對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廣州兩學校確診甲流病例
    本報訊 記者昨天從廣東省衛生廳獲悉,6月25日,廣東新增報告7例甲型H 1N 1流感確診病例,其中廣州4例、深圳3例。至此,全省共報告甲型H 1N 1流感確診病例163例。目前已出院66例,現住院97例,住院患者病情穩定。其中,廣州的4例病例分別為黃埔區文船小學兩例,市五中一例,另一例為輸入性病例。
  • 上海發現首例登革熱病例 疾控專家詳解「防蚊大戰」
    原標題:上海發現首例登革熱病例,疾控專家詳解「防蚊大戰」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在我國廣東、雲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市,可能發生本地登革熱流行,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登革熱尚無疫苗可以預防,疾病防控根本措施是控制伊蚊。
  • 為何最近病例多為無症狀?是否需大規模核酸檢測?吳尊友解答
    近日,全國多地接連出現散發病例。年關將至,防疫如何過關?在昨晚的《新聞一加一》中,主持人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對當前國內疫情進行了解讀。我國出現零星病例是正常現象吳尊友表示,入冬以來全球疫情變得更加嚴峻,每天報告病例數從30萬、40萬漲到50萬、60萬、70萬,前幾天單日報告數更是達到了80萬,無論是歐洲、美洲、亞洲都出現了報告病例數的劇烈反彈。在全球疫情出現快速上升的情況下,我國出現多點零星病例是一種正常現象。
  • 吉林新增本土病例感染成謎,專家:懷疑接觸過無症狀感染者
    按照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標準,將舒蘭市風險等級由低風險調整為中風險。無省外居住史、活動史,暫時未發現境外、重點省份返吉人員接觸史如何感染的新冠肺炎?「按照常理來講,所有的確診病例一定存在傳染源,不存在沒有傳染源的確診病例,此病例還需要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嚴格進行流調工作,進一步確認傳染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喻成波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 廣州專家發表最新論文 總結披露了這些發現
    雖然疫情報告顯示4名醫務人員病例,但經流行病學調查,這4名患者均是在職業範圍外作為社會人前往武漢市或與武漢市來廣州市病例有密切接觸史,均可排除院內感染。 廣州專家比較SARS和新冠肺炎在廣州的流行特徵,相關結論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廣州經歷過2003年SARS的侵襲,也同時在此輪新冠疫情當中一直處於防控、救治的第一線。
  • 追擊無症狀|寧波調查:發現病例多因檢測廣,傳染力需再論證
    在4月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到了寧波疾控中心展開的一項研究。吳尊友表示,從群體水平來看,無症狀感染者對疫情的擴散貢獻是比較小的,這是寧波的一個局部研究。
  • 中國登革熱疫情地圖:輸入病例常致局部疫情爆發 今年勢頭有點猛
    南都記者檢索了公共衛生科學數據中心網站,獲得了自2004年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建立以來的登革熱報告數據,發現在2012年之前,我國的登革熱全年報告病例數基本維持在1000例以內的水平,全年發病的人數大多為幾百人。 但是,2013年以後,每年登革熱發病的數字達到了幾千例的量級。2014年尤為特殊,全年發病報告數為4.69萬例。
  • 東城麻疹疫情無新增病例 23病例中2人已痊癒(圖)
    前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告稱,東城區某大廈發生一起麻疹暴發疫情,發現麻疹病例23例。昨天,市疾控中心通報,目前該起疫情可控,尚無新增病例報告,23個麻疹病例中,2人已經痊癒,19人正在居家隔離治療,還有2人正在住院治療。  目前,北京已經進入麻疹高發季。
  • 每經9點丨新增疑似病例連續第二天下降;專家回應方艙醫院床位密度...
    這是新增疑似病例連續第二天下降。此前,2月2日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湖北省3260例),3日新增疑似病例5072例(湖北省3182例)。2丨方艙醫院床位密度高如何保障安全?專家回應據央視新聞,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我們會先對收治的病人進行排查分類。
  • 鍾南山團隊:無症狀患者或是人傳人重要傳染源
    鍾南山團隊的論文包含以下要點:1.強調無症狀患者作為人傳人重要傳染源的可能,因此必須重視新冠肺炎的早期診斷以及隔離確診病例;2.指出可能存在糞口傳播途徑4.研發基於晶片的微量PCR病原體檢測法以及快速IgG、IgM診斷試劑盒,為科學診斷快速診斷、有效阻隔疫情傳播作出重要努力;5.根據近期的科學研究發現總結了我國範圍內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特徵,有助於診療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促進聯防聯控機制;6.公布最新的臨床治療進展,包括中藥(連花清瘟膠囊、六神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