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電子用於5G基材研發和生產的生產線。記者 文波 攝
「最先進的5G高頻材料生產線已經下了訂單,從現在算起,我們要用15個月的時間,在現有廠區再擴建一座新廠房,新增6億元銷售收入。」11月13日下午,中山新高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高電子」)副總經理王洋博士介紹道。早在今年4月,引入新投資方的新高電子,引進了國內首條用於5G基材研發和生產的生產線,並規劃打造面向5G高頻FPC基材的柔性製造工廠。在近日中山市公布的8個省工業網際網路標杆示範項目中,新高電子這一項目是唯一的「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標杆方向項目」。
■解決5G柔性基材製造「卡脖子」問題
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公布了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王洋說,我國現有上市的5G電子產品,柔性基材大部分依賴於進口。因新高電子先行布局並在5G基材研發和生產加大投入,進入5G商用時代後,下遊客戶已紛紛與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在網際網路時代,FPC基材應用無處不在,我們使用的手機、電腦、平板電視乃至5G天線等電子產品,只要需要用到線路板,就必須在FPC基材上刻寫。基材是線路板的「基礎」,沒有高質量「基礎」,建成的「大廈」就不夠穩固,故障率高。作為上遊原材料端,實現5G高頻FPC基材國產化,也是解決5G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的一部分。
收購前,新高電子在基材領域已是「隱形冠軍」,但在全新的5G基材生產方面,與先進位造的水平仍有差距。收購後,集團加快了5G高頻FPC基材的戰略布局。王洋帶著我們走進了生產車間。接手新高后,公司又添置了2條新的生產線,使得生產線達到了5條。
在該公司無膠柔性覆銅板生產線上,我們看到五軸高溫貼合機,正將上下兩片銅箔和中間的高分子材料膜貼合在一起,形成整片的基材。這些基材通過進一步檢測、裁剪、檢測後,最終裁剪成客戶定製的面積。
「如今國內第一梯隊的上遊材料商,都在加快5G基材的研發,而我們新高電子先行一步,在研發、生產、銷售全面鋪開,並且已經和國內最知名的手機製造商達成5G基材聯合開發協議。」他說道。
■力爭在5G商用方面贏得發展先機
線路板柔板基材生產商屬於信息產業的上遊,但該行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智造水平普遍不高。新高電子單臺設備較為先進,但每個環節都是孤立的,現在車間的工序與工序之間是斷開的,靠人力對工序進行接駁,不僅無法形成高效運轉的閉環,還造成生產管控的成本較高,生產效率較低的情形。
面向5G的基材,質量要求更高,更精密,更需要依託先進位造。新投資方接手後,投資2億元增資擴產,先引入兩條能夠滿足現有無膠基材製造要求的生產線,並計劃在2021年落成一座基於5G的工業網際網路柔性製造智慧工廠,再增加一條更先進的生產線,通過加大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力。
新高電子與工業網際網路公司航天雲網數據研究院開展合作,開展依託5G網絡的智能工廠改造。航天雲網負責項目改造的王宇介紹說,新的廠房如同一張「白紙」,將完全按照「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方向打造,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進行運行。與其他數字工廠搭建在「私有雲」上不同,該項目將依託航天雲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網際網路」示範。以往4G網絡不能滿足工業網際網路對高帶寬需求,存在數據延遲或丟包的情況。如今5G網絡具有高寬帶、低延時、一對多的特徵,將為採取不同協議的工業數據交換帶來寬敞的高速公路。工廠第一階段將實現最迫切的智能製造,擴大產能;第二步將朝著上下遊協同供應鏈方向延伸。「將來,你在生產車間,會看到AGV智能小車將把生產車間和倉儲連接起來。形成智能製造閉環後,效率、產品良率可提升5%。可別小看這5%,在這一行意味著可以跑得比別人快很多。」王宇說。
王洋表示,2021年,新工廠投產後,第一年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6億元;投產兩到三年內將實現總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在建新廠房的同時,新高電子同步加快了5G柔性基材研發、生產製造、銷售一條龍的布局,力爭在5G商用方面贏得發展先機。
(原標題:擬投2億建柔性製造工廠欲飲5G商用「頭啖湯」)
(責任編輯:蔡思穎_zs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