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5G中國芯是第一步 核心原材料國產化是第二步

2020-12-12 同花順財經

本報見習記者郭冀川

由於晶片產業鏈條長,每個環節均有不小的技術難度,導致我國晶片自給能力弱,只能主要依靠進口。自從美國用晶片制約中興後,晶片產業就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國家也對國內的晶片產業給予政策支持,期待「中國芯」能夠突破技術封鎖,實現國內的產業結構升級。

整個晶片產業主要分為關鍵設備和材料、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幾大環節。在晶片設計方面,華為海思已經研發出高端麒麟晶片和基帶晶片,在封裝和測試領域,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微公司研發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7nm刻蝕機。在晶片產業的很多領域,中國與國外的差距並不大,只是在晶片的批量製造方面,與國際領先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淘汰一代、生產一代、研發一代是半導體企業的典型特點,尤其是晶片產業鏈,晶片設計公司可以快速迭代產品,但晶片製造公司因為投資重、見效慢,發展就落後得多。

陸刃波認為,晶片國產化還存在底氣不足之處。他說:「我們在享受科技紅利的同時,也已經深刻認識到,核心技術是用錢買不來的,一旦上遊供應端撕破臉,市場換技術戰略立馬就得停擺。中國的晶片國產化進程是緩慢的,一方面是國外企業的技術封鎖,另一方面是高研發投入與低產出效果,讓晶片生產長期以來是一個壞生意,直到近幾年國家日益重視,才得到資本的支持。」

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晶片(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被排在了中國實體經濟第一位。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把晶片產業作為當地戰略性支柱產業來發展。

按照國家所制定的計劃和目標:到2020年,中國晶片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要進一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力爭在20%以上。到2030年,在中國晶片產業鏈中屬於主要環節的本土廠商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能有一批本土廠商進入到國際第一梯隊。

晶片國產化已經成了上下共識,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戰略落地,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頻繁出手,科創板也重點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有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的晶片公司多是輕資產模式運營,這種方式投入相對較少,是當前晶片產業的主流模式,而重資產的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缺乏產業下沉,是需要重點扶持的領域。

依據是否自建晶圓生產線或者封裝測試生產線,晶片企業可以選擇IDM模式和Fabless模式。20世紀80年代,晶片行業廠商大多以垂直整合元件製造的IDM模式為主,如微軟便是晶片全產業鏈生產公司;隨著晶片製造工藝進步、投資規模增長,到20世紀90年代,晶片行業逐步向輕資產、專業性更強的Fabless經營模式轉變,該模式專注於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分別委託給專業的晶圓製造企業和封裝測試企業代工完成。

華為海思、晶晨半導體等國內晶片企業屬於典型的Fabless模式晶片設計企業。在該模式下,晶片企業將重點放在研發實力,保持技術創新,推出適合市場發展的新產品,主要進行集成電路的設計和銷售,而將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委託給其它企業,無需花費巨額資金建立生產廠房、購置生產設備等。

品利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經理陳啟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晶片國產化有兩條清晰的產業路徑,一個是設計公司。IC設計公司是主要跟終端市場打交道,它們根據客戶的需求研發晶片產品,如華為海思的晶片已經應用於部分手機領域,擠掉了晶片傳統老牌企業高通的部分市場份額,海思麒麟9905G晶片今年已正式應用在華為多款手機上。因為電子產品的終端需求有成千上萬種,所以晶片設計是一個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龐大產業。

另一個路徑是材料和設備端。它跟晶圓製造和封測等晶片製造產業直接相關,是相對偏傳統的材料產業,包含輔助製造設備等。國內的晶圓工廠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潤微電子等,華潤微電子目前正在科創板上市審核階段。這些公司的規模還無法與國外龍頭企業相比擬,而且相關的原材料被巴斯夫、杜邦等國外化工巨頭所掌握,在晶片設備方面,美國的科林、科磊、東京精密等國際設備巨頭,佔據著半數以上的市場份額,導致整個產業的國產化率並不高。

陳啟認為,「中國芯」應該是兩個路線同時進行的,但顯然後者的難度要高於前者,因此國家大基金對此也進行了重點布局。除了投資晶圓製造和封裝公司,還向晶片的產業鏈生態延伸,上遊的晶片原材料和設備製造領域,是能否實現晶片國產化的關鍵。

「此前日本對韓國的制裁就是從半導體材料端入手,國內也看到這方面的重要性,因為晶片原材料使用的化學品、特氣、光刻膠、靶材等等,幾乎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裡,晶片上遊產業鏈的國產化是必須要攻克的難關。」陳啟說。

來源: 證券日報

相關焦點

  • 原子筆芯國產化凸顯核心技術價值-新華網
    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制筆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大量的原子筆筆頭的「球珠」還需要進口。中國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核心材料卻高度依賴進口。太鋼集團耗時五年,終於生產出了「中國製造」的筆芯。現在,一些筆頭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在未來兩年有望完全替代進口。
  • 國產光刻機打破核心技術壟斷,中高端離子注入機實現國產化
    發展國產晶片是·14億中國老百姓的夢想,要想造出我們的「中國芯」,就必須要打破很多核心裝備的進口依賴,只有設備的國產化,我們才算是不被人「卡脖子」。在這幾年的國家重點支持下,很多半導體核心設備實現了中高端國產化,離子注入機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打破了歐美廠商獨霸天下的局面。
  • 筆尖下的中國工夫——中國原子筆的創芯之路
    如果中國自己不能製造筆尖鋼,那只能接受別人的市場價格壟斷,只能是裝配者的角色。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能造出航母,為何卻無法實現一個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發和生產?「原子筆之問」,更是「中國製造業之問」!
  • 顯示面板的國產化,又會帶動上遊的原材料國產化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
    目前蘋果已經和三星籤訂了獨家OLED供貨合同,按照蘋果的風格,要尋找備用供應商,目前全球第二家可能大規模量產手機OLED屏幕的廠家是京東方,將於2017年10月實現量產,目前蘋果已經在和京東方接觸,一旦通過認證,將是京東方繼給蘋果Macbook   Air實現屏幕供貨之後的又一重大突破。面板原材料國產化進展如何?
  • 半導體材料行業專題報告:CMP核心材料迎來國產化加速期
    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為代表的國內晶 圓製造廠將重塑國產半導體產業鏈,核心材料國產化配套勢在必行。根據市場 預估,全球 CMP 市場複合增長率約 6%。隨著未來國內晶圓廠大幅投產,測算 預計未來 5 年中國 CMP 墊市場規模增速可超 10%,2023 年可達約 30 億元, 未來可達 50 億元以上。
  • 江蘇省矽酸鹽學會碳纖維電纜芯科技服務站在中復碳芯掛牌
    江蘇省矽酸鹽學會碳纖維電纜芯科技服務站在中復碳芯掛牌 2015-12-02 09:06:59 來源:中國紡織報   2015年11月20日上午,江蘇省矽酸鹽學會玻纖玻鋼專業委員會在中復碳芯召開了
  • 中國造出原子筆頭和鋼筆尖 但高端墨水依然需進口
    中國造出原子筆頭和鋼筆尖 但高端墨水依然需進口 時間:2017-01-17 09:03:15 來源:快科技
  • 中山新高電子攻克5G高頻FPC基材國產化難題
    ■解決5G柔性基材製造「卡脖子」問題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公布了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王洋說,我國現有上市的5G電子產品,柔性基材大部分依賴於進口。因新高電子先行布局並在5G基材研發和生產加大投入,進入5G商用時代後,下遊客戶已紛紛與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 觀車· 論勢 || 缺芯之痛折射核心技術攻克之切 | 中國汽車報
    至於原因,目前比較一致的分析是,全球經濟下行加之疫情影響,整個汽車晶片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的生產大面積中斷、營收劇減、經營惡化,相關企業停工及資金鍊緊張,導致部分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出現漲價潮,如矽金屬、電子晶片等;貿易摩擦造成部分企業被制裁,很多原件目前存在斷供風險。事實上,不止汽車產業缺芯,包括家電、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製造商都面臨著晶片短缺的現實尷尬。
  • 【醫用鈷-60放射源實現國產化 伽瑪刀裝上「中國芯」】用於腫瘤...
    【醫用鈷-60放射源實現國產化 伽瑪刀裝上「中國芯」】用於腫瘤精確放射治療的伽瑪刀有了「中國芯」。近日,上海長徵醫院、成都華西醫院等伽瑪刀設備上,都已裝入國產醫用鈷-60放射源。「醫用鈷-60是伽瑪刀設備的『心臟』。」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專項工程處副處長吳天垣說,他們自主研發的醫用鈷-60生產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 中國優步的2015:從國外的Uber到中國的優步
    相信不少人是從最開始的「那個國外公司的打車軟體」到Uber,再到優步,而這個國外公司在中國對外的名號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從Uber到優步中國,再到現在的中國優步。 這背後是優步走進了中國21個城市用戶的生活,也是Uber這個美國公司在中國落地生根,成長出「中國優步」這棵本土的苗。
  • 什麼面膜最好,達特林斯三步面膜
    今天種草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面膜:Dr+ Lim’s 3-Step Care,達特林斯的三步面膜!用一次,一晚即可感受到奇蹟般的變化,三合一的肌膚護理面膜,至於說他性價比高是因為面膜分為三個步驟,所以1.5g的精華+27ml的面膜+1.5g的面霜,每一步都是有效果的,不能偷懶哦!
  • 要牢記單詞,有三步!很多人只記到第二步~而第三步才是關鍵
    要牢記單詞,有三步!很多人只記到第二步~而第三步才是關鍵英語入門最關鍵的是學好48個音標的發音,通過26個字母的發音可以練習這些音標,但還不夠通過學習單詞可以進一步鞏固這些音標的發音。其實他們只是完成了記單詞的兩個步驟,並沒有去實踐最關鍵的第三步,這是大部分當前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誤區。這裡我來分享一下我總結的記單詞的三個步驟,這麼記單詞,你也可以記得快,忘得慢,保證你以後的英語學習再也不吃力了。
  • 手把手教你做,只需簡單三步,不比外面買的差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美食是冬瓜糖,說到冬瓜糖,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特別是一些90後,因為冬瓜糖是很多90後的零食,雖然現在不常見了,但很多90後依然是很懷念小時候的味道,然而現在外面買的冬瓜糖的口感都非常差,一度被評為是最難吃的零食之一,其實自己家做的冬瓜糖是非常好吃的,小編就從朋友那裡學來了冬瓜糖的正確做法,只要簡單三步,
  • 突破西方封鎖,俄軍終於搞定國產熱像儀,與中國只差三步之遙
    不過這些系統的核心部件,也就是紅外焦平面陣列,處理晶片,光導器件、微型製冷系統等等,都是蘇聯的老本,技術上比西方落後很多,新的第二代熱成像儀,尤其是數字式的高像素紅外焦平面陣列,俄羅斯自己造不出。圖片:這是中國在80年代研製的紅外夜視儀,體積十分巨大。 俄羅斯這個新型熱成像儀的核心部件是紅外焦平面陣列,大約是30萬像素,技術水平相當於中國在本世紀初至2004年的水平。而俄羅斯這個剛剛推出的全國產化新型坦克熱像儀,大約相當於中國99A坦克的早期水平,也就是中國在2008年前後研製的熱成像儀。
  • 【芯版圖】獲保隆科技C+輪戰略投資,琻捷電子加快車規晶片國產化...
    【芯版圖】獲保隆科技C+輪戰略投資,琻捷電子加快車規晶片國產化進程;翱捷科技科創板IPO已完成上市輔導;傳因"缺芯"要停產?大眾汽車緊急回應
  • 中芯國際產業鏈機會深度剖析:SMIC生態圈,重構「芯」陣列
    持續關注中國「芯」陣列核心標的,如晶圓代工、封測、IP 授權及設計服務、設備材料等國產化機會。隨著中芯國際即將於科創板上市,A 股國產半導體家族將再得一名大將。隨著當前國產半導體板塊的日漸完善,我們已經看到從 IP 授權及設計服務、設計、晶圓代工、封測、設備、以及材料多領域的不同程度的國產化出現。
  • Office 2010第一步:微軟比Google更懂中國
    Office 2010第一步:微軟比Google更懂中國 Google因為不了解中國實際,一味地和中國政府較勁,最終把自己逼進了香港。
  • 沈鼓為洋機組換上「中國芯」
    積累設備國產化經驗減少直接損失上億元
  • 華為前工程師:中國「芯」是山寨不成功的笑話
    華為斷芯事件,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為何晶片國產化如此艱難?中國「芯」的曙光又在哪裡?今年,國家制定了晶片國產化的大政方針,計劃在2025年實現70%的晶片國產替代方案,華為也正在抓緊時間招兵買馬,準備自造晶片,一切看似欣欣向榮,仿佛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芯」那微弱卻又耀眼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