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伴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寒假也即將結束啦~各位同學,你們的寒假作業都做完了嗎?(認真臉)
說起學習、考試,在日本,有這麼一位「學神」,坐擁兩萬多座供奉他的神宮,絕對是一位重量級的大人物。他生於公元845年(也就是中國唐朝後期的時候),叫做——菅原道真(すがわら の みちざね,sugawara no michizane)。
- 菅原道真其人 -
菅原道真的厲害有三點:
一、菅原道真家世顯赫。遠祖人野見宿彌的子孫土師氏從事的是歷代天皇的祭喪之儀,而到了十六世孫古人(750-819),敕許改姓菅原。
菅原古人就是他的曾祖父,曾任太子侍讀,後來又步步高升,成為高級文官,併兼任大學頭和文章博士。道真的祖父菅原清公(770-842),即菅原古人的第四子,被選為遣唐使,遣唐歸來後,還在大學寮建文章院,於平安時代前期培育了眾多學生,菅原氏在當時和大江氏並稱為平安時期的兩大學問之家。菅原道真的伯父也曾作遣唐使出使中國,其父亦為資深漢學家,經常進宮講解漢學典籍。
二、菅原道真本身就學識淵博,少年天才。他在十一歲的時候,接受父親和島田忠臣測試,即興作詩《月夜見梅華》(收錄於《菅家文草》開卷第一首):
月曜如晴雪,梅花似照星。
可憐金鏡轉,庭上玉房馨。
菅原道真在漢文學上的成就非常大,他一輩子寫了許許多多的漢語詩,而且詩中還大量引用了唐人的詩,如《菅家文草》第七十四首《早衙》:
此處的「曉鼓鼕鼕」,則有點白居易詩《城上》:「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的影子。
另外,根據日本學者花房英樹所言,「早衙」一詞為當時唐代官場口語,在當時的日本漢詩中非常少見,由此可見,菅原道真對於漢文學的學習積累非常豐富。曾有渤海大使到訪日本,時任禮部侍郎的菅原道真被大使評價曰:「道真文筆似白樂天也。」(白樂天即白居易)
而菅原道真最著名的成就,莫過於他在日本寬平五年向宇多天皇進獻的《新撰萬葉集》了。日本如今採用的年號「令和」便是出自《萬葉集》,它在日本文學史上,是類似中國的《詩經》一般的存在。而在《萬葉集》中,日本人假借漢字第一次設計出了自己的文字——「萬葉假名」。圖/《新撰萬葉集》古本,Pika攝於日本京都北野天滿宮正倉院
三、菅原道真出身儒林且位極人臣。他的一生並非波瀾不驚,而是屢次遭人陷害,大起大落。日本仁和二年(886年),在關白藤原氏的策劃下,他含冤被貶至贊岐(嗯就是那個烏冬超級好吃的地方……對不起跑題了),四年後返京,藤原基經病死,宇多天皇藉此機會提拔道真為藏人頭,此官職創設自嵯峨天皇,為很重要的中樞權職,約等於今天的總裁貼身秘書,掌管各種朝廷機密,出入都會跟在天皇的身側。
在當時,宇多天皇連選誰做太子都會跟菅原道真商量,而且菅原道真還被任命為光榮的遣唐使,可惜的是,菅原道真最後並沒有像其祖父、伯父一樣來過中國,而是呈上了一份《請令諸公卿議定遣唐使進止狀》,陳述當時從在唐的日本僧人書信中得知當時唐朝末期的國內動亂,詢問是否還出使,諸公卿議定之下,決定廢止在日本有二百六十年歷史的遣唐使制度,從此以後再無遣唐使。爾後,菅原道真長女衍子成為了宇多天皇的女御(貴妃),三女寧子為宇多天皇之子齊世親王之妃。他自己則被晉升為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可謂是權傾四野。宇多天皇后來宣告退位出家(此事他只與菅原道真一人秘密商量過),並寫下《寬平遺戒》授予他和菅原道真選出來的醍醐天皇,廢關白,由菅原道真和前任關白藤原基經之子藤原時平共同輔佐朝政,分別為左、右大臣。
昌泰三年,醍醐天皇和宇多天皇密會道真,建議取消左右大臣,封道真為關白(權位高於藤原氏),然而道真惶恐推辭,但由此可見,菅原道真此時深得天皇器重,已然走到了權力的頂峰。日本學者岡田正之評論道:論家學世襲,大江氏也未必不如;論學問、辭藻,空海、三善清行等人也未必相讓;論官位顯榮,奈良朝早有吉備真備的先例。然而,集三者於一身的人,也就只有菅原道真了。菅原道真可謂是日本諸多神靈中最值得一提的了。首先,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人,其次,他曾經是被當作惡鬼怨靈看待(因為他位極人臣,被藤原時平陷害,晚景悽涼,最後全家冤死,死後京都不斷出現很邪乎的事情),最後,他卻被立廟封神,如今成為了民眾為了學業有成而祈福祭拜的對象。為什麼學識官位極高的他,最後會成為怨魂呢?時間回到醍醐天皇即位不久,和法皇(宇多天皇)密議升菅原道真為關白的事件,紙總是包不住火的,不久後,這一消息就傳到了藤原時平的耳中,當時不但藤原時平忌憚菅原道真,還有一眾貴族都希望菅原道真倒臺,於是,他們在年僅17歲的醍醐天皇耳邊吹風,說菅原道真有意廢黜醍醐天皇(其皇后為藤原時平的妹妹),立齊世親王(其妃為道真之女)為天皇,歷史上被稱為「時平的讒言」。此後道真四個兒子被發配到四個不同的地方,而他自己則帶著最小的一雙兒女被押送離京,貶至九州,史稱「昌泰之變」。藤原時平還落井下石,叮囑沿途驛站不可供應糧食給他們。菅原道真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一下跌落到谷底,心情無比沉重,在《詠樂天北窗三友詩》中寫道:菅原道真的幼子不久後便在貶謫地夭亡,爾後,道真就病逝於謫居地,最後一首詩《謫居春雪》,詩名帶著春意,字裡行間都讓人想起那個當年只有十一歲就寫出「月曜如晴雪」的天才少年,然而句句含淚,可謂是何處話悲涼:
「雁足」出自《漢書 · 蘇武傳》,漢代蘇武出使塞外,匈奴將其拘禁並向漢帝謊稱他已死,於是蘇武密會來訪漢使,讓使者面見單于的時候告訴單于,天子射雁看到蘇武的帛書系在雁足上,單于聽到之後知道自己的謊言被識破了,尷尬地歸還了蘇武。而「烏頭」則出自《史記 · 刺客列傳》,講的是戰國時燕太子丹在秦國做質子,丹想回國,秦王故意刁難說:「烏頭白,馬生角,乃許爾」,於是太子丹聽了仰天長嘆,只見牢房外飛來了一隻白頭的烏鴉,馬的頭上長出了角,於是秦王只能把太子丹放了,讓他回國。成語「烏頭馬角」,就出自這個典故,比喻難以實現的事情。
菅原道真作此詩,想像著白雪、梅花黏在雁足上,變成了能讓他回家的書信,落在烏鴉頭上,就成為了白色的羽毛,讓他遇上能夠準許歸家的奇蹟。然而,他沒有等到,就含冤死去了。菅原道真死後,據說在他平安京的府邸中的梅花一夜凋零(菅原道真生前最愛梅花),也有一個「飛梅傳說」說道這些梅花半夜凌空飛起,飛到了九州的主人身邊。翌年,京都暴發洪水、瘟疫、大火等自然災害,6年後(909年),才39歲的藤原時平忽然英年早逝,923年,醍醐天皇的皇太子暴斃,930年,議政廳清涼殿被雷劈,大納言藤原清貫等人死傷,當時在場的醍醐天皇於三個月後駕崩。
醍醐天皇駕崩後繼位的一條天皇認為,這一切都是菅原道真的怨靈在作祟,於是,為了鎮住他的怨靈,一條天皇於天曆元年(947年)追封菅原道真為正一位左大臣和太政大臣,並作為北野天滿宮所供奉的神明來供奉拜祭。
如今在京都,我們依舊可以拜訪充滿歷史氣息的北野天滿宮(きたのてんまんぐう,kitano tenmankuu)。周易中,代表天的「乾卦」指向西北方,而西北方向也是平安京(即京都)的守護之地,被稱作「北野」,平安時期的天皇都會在此處的太極殿上舉行祈禱儀式,此處上空的北極星是最光亮的,因此日本古代人認為此處為天空能量最充盈之處,北野天滿宮因而也被稱為「天神信仰的起源地」。因為菅原道真生前最愛梅花,因此五瓣梅花紋成為了他的象徵,在北野天滿宮裡,隨處可見梅花紋。
在今日,京都的北野天滿宮每逢考試季就絡繹不絕,菅公可謂是日本人心中的「學神」和「考神」。而在最近很火的動漫《咒術回戰》中,人氣角色五條悟就設定為是菅原道真後代,設定裡,他擁有顯赫家世,且實力超強。可見菅原道真不但生前死後都是傳奇人物,如今在潮流文化中,也依舊充滿了文化活力呢!
《日本漢文學史》,陳福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北野天滿宮導覽資料
《千年唐詩緣:唐詩在日本》,宋再新,寧夏人民出版社
《橘與枳》,吳雨平,中國社科
《菅家文草》
圖片如未特別標註,均為Pika攝於京都,請勿盜用
(但如果你手抖點了一下的話,我大概會有幾分錢的卑微廣告主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