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收集過外國貨幣當紀念品,但你認真看過貨幣上面的圖案呢?我們會發現,很多紙幣上都印有人物的頭像,紙幣上印有一個人的頭像說明什麼?那就表明此人對於使用這種鈔票的國家是有很大貢獻的,或者是能代表一個國家、地區的面貌等,不過一般都是國家領袖、領導人、各行業的典型代表人物等。
但日元紙幣就不同了,日元誕生後是印製當政者的肖像,但是20世紀80年代後,日元紙幣上印的就不是了,它印製著明治維新時代的文學家,科學家等明治維新時期的維新志士。而日本的這個改變,還是因為美國,美國人打贏了二戰後就開始改造日本社會,要去除軍國主義毒瘤,消除對政治人物的崇拜情結。
二戰以後,日本天皇徹底變成了吉祥物,首相的位置也很難做穩。後來,日本人覺得每個政治人物都有明顯的缺點,不適合代表日本國家形象,也就不能放在日元上面。而今天我們說的就是被印在5000日元紙幣上的人物,樋口一葉。樋口一葉生於東京都,她的父親本是山梨縣農民,為擺脫階級制度的桎梏,棄鄉上京,並於明治新政府成立前擁有了士族(武士)身份,新政府成立後升任為政府下級官吏。
但樋口一葉家境貧寒,11歲時就被迫輟學,16歲時哥哥去世,父親也做生意失敗,負債纍纍,因病去世,這對於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迫於生計,她先後做過的洗衣、縫針等雜工。樋口一葉看到有人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拿了很多稿費,她也學著寫小說了,一葉受到啟發,決定以寫文章來養家,但是她更願寫小說,於是投入當時的名作家半井桃水門下,師徒二人日久生情,卻因他人的嘲笑與反對而分開。
之後,一葉停止寫作,搬到貧民區,開了一家雜貨鋪,然而因為經營不當而入不敷出倒閉。在貧民窟的生活讓她深刻的體驗到貧苦人民的生活,對社會底層的人的命運也深表同情,她的寫作風格也發生極大地變化,成為了一葉寫作的轉折點,當時22歲的一葉重新搬回故居,以「市井作家」的身份再度登上文壇,她為了生存,周旋在眾多男人之間,拋棄一切女人應有的矜持,當時《大年夜》、《青梅竹馬》等作品被創作出來,在文壇引起極大轟動。
然而,她卻因人生不如意而陷入貧病交加之中,之後沒多久24歲的樋口一葉就病逝了。樋口一葉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大都是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她過世之後,一些日本作家組成一葉會,出版她的作品,研究她的思想,她也是日本近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早期開拓者之一,因此她的作品被日本文壇稱為「明治紫式部」,所以,死後頭像被印在5000日元紙幣上,也成為了日本紙幣史上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科技強國,而他們強大的秘密,就在每一個日本人的口袋裡,這個秘密,每天向年輕人傳遞著一種國家價值觀:知識在這個國家受到尊重!日元紙幣印的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科學家,所以,知識對於每個國家而言都是一種希望,所以看每個國家紙幣上的人物,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追求的是什麼,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