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停止吼叫孩子的第一步是什麼

2020-08-27 Bella親子成長圈

辦公室的龐姐最近和我訴苦說,現在她的兒子已經學會了對她吼叫和罵人的壞毛病,她氣急敗壞地上去就是一頓揍,但是過後自己又心力憔悴,老公還要責備,但是她又說自己總是忍不住,習慣了,有時候無意識地吼叫後,她都意識不到。直到兒子有了這個壞毛病,她才覺知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想要真正改掉吼叫的壞毛病,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後悔、責備自己,事情也只會停滯不前;同時,空有改變的決心,而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並制定可行的策略,最終也會難以堅持下去。所以,父母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吼叫背後的原因,深刻剖析,並找到有效的應對方法。

首先,想想能夠引發我們吼叫的顯而易見的外部原因都有哪些?

比如你下了班回到家後,看到孩子的書包亂扔,互相打鬧,調皮搗蛋;作為一個整潔控的媽媽,剛打掃完一個房間,看到另一間又被孩子們搞得亂七八糟後;爸爸正在接聽一個重要的電話,孩子一直在旁邊哼哼唧唧。所有這些日常生活中,能引發你吼叫的事情,都叫外部觸發器。努力回想下這樣的場景都有哪些。


如果說外部觸發器只是炮仗的那個導火索,那麼不斷升級的想法和情緒就是炮仗裡的火藥。比如,你看到伴侶的內衣扔在地板上,開始想「他真是個懶鬼,我都說過一萬遍了」「他一點也不在乎我的話,我幹嘛事事都替他做呢」「他一點也不關心這個家」「他根本看不見我的付出,我怎麼找了這麼一個冷酷懶惰的人呢」。伴侶一進門,你醞釀已久的想法和情緒爆發,衝他大嚷。

當你逐漸了解了自己的觸發器以及想法和情緒是如何升級的,你就可以開始做一些改變,阻止情緒的爆發。一個有效的辦法叫做:認知行為療法就是說,你可以調整並控制自己對所見、所聞、所感的解讀方式,有意識地改變應對策略。這種認知行為療法對解決問題和改變行為十分有效,但是需要你有決心反思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為。



其次,你要警惕,是否吼叫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只是「過年放個炮仗」,也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天天過年那就讓你周遭的人痛苦不堪了。當吼叫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它就變成一種下意識的行為,就像早晨起來刷牙,進門脫鞋一樣。

要打破這種慣性,關鍵在於吼叫時要保持正念,觀察、覺知自己的吼叫和後果,觀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讓自己感受到這種行為對自己和孩子的影響,嘗試打破習慣。而且一定不要太苛責自己,改變習慣是艱難的,不要期望一夜之間徹底改變。



最後,我們要找到醞釀「吼叫」的土壤。

有時候沒有外部觸發器,你也會突然爆炸,就像憤怒找到了會發芽的土壤一樣。比如,當你感覺孤立無援、睡眠不足,或者總沒有自己的時間時,憤怒也會破土而出。

此時,你可能需要評估自己要做的事,找出優先級,讓自己多睡會兒,利用下互助網絡,給自己擠出單獨的時間和空間。改變土壤環境,憤怒也就不會發芽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哭鬧,媽媽吼叫;很後悔,沒辦法|停止吼叫,從觀察自己開始
    終於,他媽媽受不了了,對著他吼叫起來。孩子哭鬧,讓媽媽內心很煩躁。工作了一天,她很想好好休息一下。況且,已經快十二點了,明天她還要上班。她確實是需要好好休息了。但是,孩子怎麼就不消停呢?他太調皮了,老是跟我提這樣那樣的要求。都已經關燈睡覺了,還想要吃東西。我不能慣著孩子,不能讓他形成睡前吃東西的壞習慣,不能讓他老是這樣打擾人家休息。對!
  • 爺爺奶奶對孫子吼叫,是站隊還是讓其停止吼叫,最好的方法如下
    目前的家庭很多孩子讓自己的爺爺奶奶帶,面對孩子不聽話或者調皮的時候,爺爺奶奶常常會對孩子大聲斥責或大聲吼叫,以達到孩子聽話的目的。長期下去對孩子的危害在前幾篇文章中都闡述很清楚。所以怎樣保護好孩子,讓爺爺奶奶停止吼叫,是我們做孩子父母都應該去協調面對的事情。
  •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的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你離停止吼叫還差一步
    這本書受到了樊登讀書會一致推崇的好書,通過本書樊登老師還寫出了另一本育兒書籍《讀懂孩子的心》,然而樊登書裡一直推薦這本書,可見這是一本難得育兒指南書籍。我將從吼叫的來源、減少吼叫的日常以及停止吼叫三個維度去分析父母為什麼會對孩子吼叫,分析吼叫對於孩子的影響,從而談談我在育兒之路的一些感悟。
  • 老是愛吼叫孩子怎麼辦?
    1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高頻次地吼叫孩子。難道我認為孩子長大些了,心理承受能力高些,我就可以輕易吼叫嗎?最近看了一本書,是美國羅娜•雷納寫的《不吼不叫》,給了我深深的啟示。她的媽媽文化水平不高,並不知道吼叫孩子這麼多壞的影響。孩子上小學這個年紀,媽媽常常覺得她不聽話,就老是想要掌控孩子。所以很容易衝孩子吼叫,每天早上整棟樓都能聽到她們一個催著起床催著刷牙,而另一個卻無動於衷。當孩子習慣於被吼叫,雖然她不喜歡這樣,但是已經麻木了,接受了這種狀態,她就喜歡逃避。
  • 吼叫會上癮,孩子越吼越不聽話
    支持正面管教,從停止吼叫開始,用輕聲話語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更願意配合。‍吼叫第一次開始後,就會有第二次,第二次就會有之後的習以為常。一開始,父母們在每次吼叫完孩子後,內心也會難受,有自責感,但是吼叫習慣後,一看到孩子不聽話不配合,就很自然地吼叫起來。
  • 吼孩子有毒,法則都懂,卻不會運用:教你如何實踐方法論制止吼叫
    當你忍不住提高分貝,通過威脅或者恐嚇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時,你會呼吸變重、心跳加快、身體發熱、頭腦發暈,這還只是表面現象,最重要的是吼叫對孩子也有著很多無形的影響。因此,為了孩子也為了家長,我們必須要採用一定的策略,減少和停止吼叫。
  • 你的吼叫真的會讓孩子聽話嗎?
    不要讓孩子習慣你的吼叫,作為媽媽,在孩子不聽或者做錯事的時候,你有沒有衝著孩子吼叫過?我以前經常動不動就吼叫,以為這樣孩子就會聽你的。其實相反久而久之....相信很多媽媽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媽媽們的吼叫也一定起到了作用,孩子在你的一通吼叫後,變得聽話懂事,甚至會無條件地服從你的指揮。但是下一次呢?下一遇到這樣的情況後,孩子依舊不聽話,依舊會做錯事,依舊會在你的吼叫後變得聽話懂事嗎?
  • 為人父母必學的停止吼叫的五個步驟和4C管理法則
    文|夢寒若好友梅子發微信和我說她今天又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孩子被嚇得大哭起來。每次看到孩子因為她的吼叫而被嚇到,梅子心裡就非常的內疚。梅子對著我就是一陣訴苦,她說孩子太調皮了,有時候又說不聽。她有時候做家務累了,心裡一煩就會不知不覺地吼叫起來。她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 吼叫孩子弊端多,可我控制不住怎麼辦?幫助你停止吼叫的6個辦法
    我很驚訝有的家長竟然一天要朝孩子發幾次火,打上一兩次,在他眼裡,孩子惹他生氣的地方簡直太多了:孩子吃飯不小心將米飯撒了;他要孩子穿的鞋子孩子不同意;一個很簡單的題目孩子卻做錯了.....這不是孩子在惹家長生氣,而是家長控制情緒的能力太差了。
  • 心靈的拷問,吼叫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咱們前一篇聊的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所觸發的因素是什麼?接下來繼續聊一聊吼叫對孩子的影響。二、吼叫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大多的專業人士都認同,吼叫會影響孩子對自我、對世界的感受,以及他們與父母及其他人的關係。關係漸遠首先、吼叫是一種新的體罰,並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手段,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周圍,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都不太融洽。
  • 孩子長期遭受吼叫會變得自卑,父母想要彌補,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長期遭受吼叫會變得自卑,父母想要彌補,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很多家長都很難以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孩子,在遇到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拉,調皮甚至是做錯事的時候,90%的家長都會用吼叫,甚至是體罰來教育孩子。
  • 教育好孩子,從媽媽停止大吼大叫開始……
    媽媽即是孩子的朋友又是孩子的老師更是他的指路人,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從自己停止大吼大叫開始。靠吼叫把孩子震住雖一時有效長久來看孩子要麼會變的懦弱要麼會更叛逆,不吼不叫才是孩子眼中的好媽媽,他也才會主動向你敞開心扉,你才能走進孩子心裡贏得他的信任與尊重,才能引導並教育好孩子。現在流行的「零吼叫教育」,就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容易受傷變形,父母停止吼叫會更有效
    不僅如此,父母的大聲吼罵還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這會導致孩子在成年之後,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機率會增加。甚至父母會將這種「暴怒」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況且,父母用這樣的「吼叫」方式教育孩子,也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反而愈演愈烈,孩子開始反抗,父母情緒更為激烈,雙方似乎都失去了當時的「初心」。
  • 了解吼叫,覺知自己,才能不吼不叫教孩子
    或許我們的父母就曾經這樣的對待我們,我們也想要平靜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卻總是逃不出這個親子溝通的怪圈。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壓力太大,生活的節奏太快,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忍不住衝孩子大吼大叫。作為父母的我們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而完美的父母也並不存在,我們都懷抱最良好的意願,但我們也都所知有限。
  • 吼叫只會加劇矛盾,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發洩而是引導
    其實不然,家長的吼叫對於孩子改正錯誤這件事根本沒有用處,反而還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如果總是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那麼後果將十分嚴重。9歲的天天最近學習成績下降得厲害,還特別討厭寫作業,每次放學後媽媽要天天寫作業時,他都磨磨蹭蹭半天也不願意開始。
  • 養育孩子怎麼避免吼叫,吼叫之後你怎麼做才能彌補傷害?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讀書總結 結婚之前的日子都很平靜,一旦有了家庭,就難免會面對強烈的情緒以及不同的需求。所以需要調整你的預期,看得見美好,也要為風暴來臨做好準備。 用道歉修復過往 失控吼叫後,真心的說抱歉是修復孩子與你最好的方法。
  • 用「吼叫」方式教育孩子,傷害遠超乎你想像,為了孩子好儘早改
    文丨飯飯媽對於孩子來說,處在他們這個時候的年齡段,有些時候犯一些小錯誤其實是非常正常的,那麼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各位爸爸媽媽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導孩子呢?其實,在孩子犯錯誤之後,很多家長根本就沒有想過去思考些什麼,因為看到孩子犯這些低級錯誤,氣就不打一處來,第一個反應就是對孩子吼叫。
  • 追蹤你吼叫的狀態,較少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有效方法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讀書總結觀察和收集數據,為成功做準備 當你開始關注自己吼叫孩子的瞬間在做什麼事和自己的感受,了解這個時候自己和孩子的氣質之間有什麼關聯,那麼你已經在正確的方向上邁進了一大步。
  • 被證實了,經常被父母吼叫,孩子會變笨
    根本原因在於孩子被吼叫時造成的創傷有滯後性,不會立即表現出來。那些經常對著孩子吼叫的家長,除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外,就是不知道吼叫孩子的危害。而哈佛教授曾做過實驗,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變笨。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對孩子經常吼叫,事後想要彌補是幾乎不可能的,最多是減輕。
  • 媽媽半夜訓斥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怎麼樣?
    教育孩子時最怕的是家長的自以為,自以為吼兩句沒事,別人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根本原因在於孩子被吼叫時造成的創傷有滯後性,不會立即表現出來。成年人的一些性格缺陷,其實就跟小時候的遭遇有關。那些經常對著孩子吼叫的家長,除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外,就是不知道吼叫孩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