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2015閱讀計劃」書單已經新鮮出爐,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小夥伴們在這一年裡都要讀什麼書。還要恭喜胡悅 同學和小風 同學獲得了我們的兩臺kindle,我們隨後跟你們聯繫送出kinle。
TM
《槍炮病菌和鋼鐵》,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 。
胡悅
《哥德爾、艾舍爾、巴赫—GEB之大成》,作者是61年諾獎物理得主之子,他在不到30歲的時候就寫出了這本」在英語世界中有極高評價的科普著作」,內容涉及人工智慧、認知科學、數理邏輯、生物學、音樂繪畫等,中譯本前後耗時十餘年完稿,亦是質量極佳的譯作。
《尋找斯賓諾莎》,作者安東尼奧·達馬西奧是一位著名的神經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他以平實的語言輔以鮮活的臨床案例娓娓道來「快樂、悲傷和感受著的腦」。
《在世界邊緣的沉思》,作者親歷不丹、委內瑞拉、冰島,漫遊考察另類社會發展模式,反思與探討社會幸福與經濟發展的種種關係。
《別鬧了,費曼先生》,這是一本」理科生寫給世界的情書「,生動描述了諾獎得主、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的理察·費曼從小頑童成長為老頑童的人生歷程。
《1Q84》,村上春樹的超現實愛情長篇小說。
輕盈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北大李霖 著,講周易的自然哲學。
《書法有法》,孫曉雲圖文並茂告訴你千年不易之筆法。
《即興的樂趣》,無限的樂思將源源不斷從你心靈流淌而出。
徐小翕
《冬牧場》,冬天看冬牧場不怕冷。
《夜航》,作者埃克絮佩裡,適合冬天晚上看,很久以前看了他的《要塞》念念難忘,有點迷茫就想再來找答案。
崔庚
《人生邊上的邊上》、《走到人生邊上》,作者錢鍾書、楊絳,真正的大家之作,建議先讀《寫在人生邊上》。
《靈魂機器的時代》,再不開始就不能趕在那個時代到來之前讀完了。
劉偉
《Cognitive Science》,劍橋博士教材,認知科學的來龍去脈和跌宕起伏講的繪聲繪色。
趙賽坡
《紐約客故事集三部曲》,很多時候,你不知道是安·比蒂的文字成就了《紐約客》,還是《紐約客》成就了她。
《Strange stone》,從何偉的中文作品裡相識,希望能在他的英文寫作中品得到更多快感。
《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Selected Journalism and Other Writings by George Orwell》,奧威爾的作家身份常常令人忽視他的記者職業,這部文集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出奧氏做為媒體人的一面。
《How we got to now》,還原創新的歷史,那麼多的偶然構成了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趙雲峰
《The Peripheral》, 神經漫遊者作者William Gibson的作品,這個理由足夠了。
《Hieroglyph: Stories and Visions for a Better Future》,這本科幻小說合集來源於Neal Stephenson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Innovation Starvation」。
《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當假設遇到證明,當荒謬遇到科學。
《How We Got to Now》,look back to the future。
《Super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Eron Musk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提出了人工智慧惡魔論。
《The Future of the Brain: Essays by the World's Leading Neuroscientists》,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
小風
《失控》,這同樣是一本從書名到封面都極富張力和末日感的書,我有末日情結,所以對這樣的書很感興趣。其中有不少章節單看標題就已經極富文學美感,讓人心馳神往,比如心智/軀體的黑盲性精神錯亂,用火和軟體種子恢復草原,放在鏡子上的變色龍是什麼顏色的……作者指出的兩種趨勢,人造物表現得越來越像生命體以及生命變得越來越工程化也讓我很感興趣。Losing yourself是達到藝術極致的訣竅,那麼out of control是否只會導致系統的崩潰,這樣一种放手,所產生的效應將僅是毀滅性的還是複雜性的?我期待作者能給出一個兼具科學性和創造性的答案。
《攻殼機動隊 原畫集》,我想攻殼是所有關於人工智慧的文藝作品中最讓我驚豔,迷戀的了,它所構築的未來景觀於我而言如同一隻玻璃器皿中的玫瑰水母,精緻,華麗,冰冷,荒涼。「生死去來,棚頭傀儡,一線斷時,落落磊磊」是機器之心還是缸中之腦?各種關於機器的哲學命題,妙不可言。
恍然如夢笑乾坤
《認知無線網絡中的人工智慧》,系統闡述了認知無線網絡中人工智慧算法的應用。
《PVCBOT超簡單機器人設計與製作》,將依據機器人的幾個基本組成部分,即:能源系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等)來進行分類,集中介紹多個不同種類的PVCBOT簡易機器人的設計與製作,最後還分享了一些PVCBOT機器人競賽組織的相關經驗。
《人臉識別原理及算法:動態人臉識別系統研究》, 這本書系統地總結了人臉識別研究領域,填補國內有關該領域圖書的空白,很好地總結了近年人臉識別算法研究成果,並提供了具體算法實現和研究結果,為該領域研究人員提供很好的借鑑。
秦皇島睡夢羅漢
《智能系統原理、算法與應用》,本書介紹智能系統的基本原理、主要算法及其應用。
《Android智能穿戴設備開發從入門到精通》 ,循序漸進地講解了在Android系統中開發穿戴設備的各種必備知識及其應用。書中幾乎涵蓋了Android穿戴設備應用開發方面的所有重點內容。
《3D列印技術與科技創新實踐》 ,這本書介紹近年來快速發展的3D列印技術,深入淺出,著重創新實踐,開拓3D列印的應用領域。
袁麗賢
《靈魂機器的時代》,感覺作者是圖靈的信徒,對人工智慧的未來堅信不疑,而且相當神棍地預言了很多科技大事。書是99年寫的,他對09年的預言差不多都實現了。
《第二次機器革命》,關於科技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書,其實類似的書很多,從經典的《失控》到《奇點臨近》,加上無數關於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和新新科技的討論,不過這本書勝在淺顯易懂,就算沒有理工科背景的人讀來也毫無壓力。
yui.❆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初次聽說這一本書是因為《Psycho-Pass》這個動畫,但是實際上我更希望知道有關於機器能否成為一個「生命」,或者說,機器能否去「思考」、「決定」以及「擁有感情」。
schwarze
《皇帝新腦》,開創了一種研究人工智慧與人腦關聯研究,研究神經網絡的新思路,意識探秘則是關於人類意識研究的前沿介紹。
《意識光譜》,一本關於意識探索與神經科學研究的經典總結。
罈子
《身體的智能》,作者Rolf Pfeifer,對分布式智能剖析論證。
《智能時代》,對人腦深入分析和理解。
《奇點臨近》,對腦機接口進行分析論證。
sduzhanghe
《進化心理學》和《進化心理學》,從進化層面理解人類現有心理結構的來源。相對而言巴斯的著作更通俗易懂又不失學術之嚴謹,張雷著作寫作框架與巴斯區別較大,與精神分析和普通心理比較閱讀會很有意思。
《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涉及邏輯、人工智慧、音樂、繪畫等諸多領域,毫無疑問的奇書。
涼花城
《冰與火之歌》1-5卷 ,這本書是喬治 R.R馬丁的神作,讀小說有什麼用?給你思維方式想像力帶來好處,塑造一個人的內在深度和厚度。
《如何創造思維》,上個月看了他的《奇點臨近》,裡面就是在用數不盡的事實根據在闡述他的這一套理論,看得不是非常那麼明白,但是還是被人類科技震撼到了,這是他在差不多十年前寫得。不去評論真與假,錯與對。反正給我帶來了另一種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我想繼續跟著庫茲韋爾去探索未來的可能,探索人類本身的奇蹟,也期待未來的一年裡,跟著機器之心繼續思考未來科技與人類的種種可能性。
✄----
添加個人微信號"jiqizhixin2014"可更加方便的查看歷史文章及申請加入機器之心交流群及翻譯群。
機器之心希望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科技中思考和尋找人類的共同未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顯著註明「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機器之心』(almosthuman2014)」,並保留作者和帳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