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西望胡楊》描述援疆醫生愛心接力

2020-12-18 人民網

2012年春節,黃達永結束了援疆任務回到北京,第二期援疆醫生、北京友誼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楊凌志接替黃達永繼續為努爾艾力進行治療。當時,努爾艾力頭髮因化療掉了一半,用圍巾包著頭,臉色蒼白,像一隻無精打採的小貓。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中國醫生攻克的醫學堡壘,維甲酸和亞砷酸也是中國人首先發現能夠治療此病的。楊凌志給努爾艾力繼續鞏固治療,用亞砷酸和柔紅黴素交替使用,中間隔三四周再住院治療。進行了3次化療後,努爾艾力的病情得到緩解,但由於費用問題,她的父母一度想放棄治療。

這個家庭的大女兒已經患結核性腦膜炎,他們不希望二女兒夭折。但治療白血病是燒錢的事情,第一療程用了進口藥,一下子就花了十幾萬元,至今已經花了20萬元,父母傾其所有為女兒治病,已經傾家蕩產,還欠了一屁股債,實在拿不出錢來了。

楊凌志在北京曾經治癒過很多此類白血病人,他苦口婆心地對努爾艾力的父母說:「這個病經過治療是可以根治的,第一療程花的錢多是為了控制病情,以後就不會花那麼多錢了,用國產藥一個療程花幾千元,10個療程下來花幾萬元,孩子將來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咱們想想辦法,醫療費慢慢醫保也能報銷,我也可以幫助你們,但孩子的治療不能停!」

望著楊醫生真誠的雙眼,母親吐送呢亞孜汗·庫萬打心眼裡信任這個來自北京的醫生,她要盡全力扼住病魔的咽喉。

在醫院工作了20年,生老病死對於楊凌志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他見過太多的人因為血癌而離開人世。楊凌志想這個和自己女兒一般大的小姑娘如果放棄治療多可惜,他要盡一切努力從死神手裡奪回這個16歲維吾爾族古麗的生命。

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漢族維族都是一家人。民族之間一定要真心交流,才能互相信任,增進感情。努爾艾力發自內心地尊敬和喜愛北京醫生,她還懂得漢語,在和田,楊凌志能夠用漢語和病人交流,感到很快樂。病人把生命交給自己,自己一定要救人於危難之中。他給努爾艾力做了十幾個療程的正規治療,這十幾個療程挽救了努爾艾力的生命。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情義無價,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楊凌志把努爾艾力當成自己的女兒看待,在精神上鼓勵她,在物質上支持她,給她買衣服,還捐贈8000多元錢精心為她治病,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努爾艾力備受感動,情不自禁地管楊凌志叫「楊爸爸」。

經過精心的治療,2012年9月,努爾艾力跟隨新生一起復學。

得知了努爾艾力的事情後,掛職和田地區衛生局副局長的陰赬宏也始終惦記著這個命運多舛的維吾爾族小姑娘。他主動承擔了努爾艾力的學費,還送給她一些學習用具。2012年底,他向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總指揮盧映川作了匯報,盧指揮指示:一定要幫助努爾艾力。

相關焦點

  • 此生願為胡楊鄰 不辭長作新疆人——數萬援疆幹部助力新疆發展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6日電 題:此生願為胡楊鄰 不辭長作新疆人——數萬援疆幹部助力新疆發展新華社記者符曉波、何軍有一群人,肩負黨和國家使命,舍小家顧大家,從五湖四海匯聚到祖國西部,把邊疆視為家鄉,在天山南北傾情傾力傾智,書寫著一曲曲動人的援疆讚歌。
  • 推動旅遊發展促進浦莎交融 上海援疆「浦東號」旅遊包機遊客抵達莎車
    8月4日,莎車縣迎來132名「浦東號」上海援疆旅遊包機遊客,這也是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今年組織的第26架包機旅遊遊客。愛心捐贈 情暖莎車此次包機旅遊,上海援疆莎車分指揮部聯合上海中國青年旅行社還精心策劃了愛心捐贈活動,參加援疆包機的遊客們熱烈響應,捐資數千元,捐贈愛心衣物千餘件,還有一大批書籍、鉛筆、文具、毛絨玩具等學習用品。在莎車縣扶貧產業園,遊客們把愛心衣物送到了10餘貧困農民手中。
  • 十年接力,做援疆「紅柳」
    十年接力,紮根新疆,不畏艱辛,甘於奉獻,是新疆一抹獨特的風景。他們就是來自金職院的援疆教師。在浙江雙語培訓項目的有力推動,援疆教師的辛勤付出下,阿克蘇地區學生接受雙語教育的比例迅速提高。獲得了教育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致好評。
  • 愛心接力頌歌揚
    愛心接力頌歌揚文/潘加耕金風初起,暑熱漸消。九月一日,一位端莊秀麗、靦腆清純的小姑娘正滿懷憧憬地跨進了寶應泰山實驗學校(原泰山初中)校園,開啟她人生的新生活。她,就是本文主角——蔡丹丹。蔡丹丹,14歲,望直港鎮獐獅蕩小學畢業生。
  • 愛情在胡楊深處綻放:保定援疆夫妻們的邊塞記憶
    在距庫爾勒市區130公裡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第二十六團中學(以下簡稱二十六團中學),有5位來自保定的援疆教師。在一眾教齡長達二三十年的援疆教師隊伍中,91年出生的盧嘉和92年出生的陳亞瑤兩位年輕人,顯得格外特別。
  • 樂平三小教師劉佳璐:一次援疆一生情
    為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教育對口支援的偉大號召,2018年8月,來自樂平市第三小學的劉佳璐有幸成為萬人援疆教師中的一員。▲劉佳璐正在輔導孩子胡楊,是新疆的一種古老樹種,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它所蘊含的精神也一直被人所尊崇。
  • 用愛國企業家理念做實援疆工作——南通團隊在新疆伊寧的三期接力
    落實總書記重託,發展產業促進就業,並由產業走向教育,進而拓展到各項社會事業,南通援疆團隊在伊寧接力推進富民興疆的實踐,給當地帶來的變革和影響正日益顯現。作為新時期南通援疆的主要「操盤手」,張華說,南通援疆工作的很多理念、思路、方法,受家鄉先賢張謇思想啟發甚多。
  • 張立清:教育援疆,大愛無疆
    原標題:張立清:教育援疆,大愛無疆「天山有界愛無疆,情如美玉萬年長」。教育援疆,讓民族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懷著這樣的初心和使命,2018年8月28日,作為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援疆教師,北京市房山區房山第二中學的張立清老師踏上了援疆之路。在祖國西部邊陲——新疆和田,她所支教的工作單位是和田市五中,在這裡,發生了許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 教育資訊┆市教體局召開援疆教師座談會
    9月7日, 第 36個 教師節來臨之際,市教體局 組織 召開援疆教師座談會 。 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效啟 , 組織人事科科長紀世增 ,援疆教師 韓召忠 、 郭輝三 、 王志海 及其派出學校校長 參加座談會 。
  • 留下了"帶不走"的教育人才隊伍 上海第九批24名援疆教師隊伍載譽歸來
    名援疆教師圓滿完成援疆任務回滬。 巴楚縣「小胡楊」基地中華傳統文化課 「小胡楊」項目辦心理項目負責人呂國英說,其實,「小胡楊」的心理項目已經開展了三年,內容包括普及型講座、團體輔導、沙盤輔導與村幹部培訓等等,今年主要的任務是培育心理骨幹人才,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布合裡其就是其中之一。
  • 福州援疆:在富民興疆中走前頭
    感謝福州援疆給我們的幫助,不然靠種地,一年才賺一兩萬元。」 馬金榮是新疆奇臺縣碧流河鎮西戈壁村村民。隨著村裡毗鄰4A級景區江布拉克的優勢逐漸凸顯,這兩年,靠著妻子馬玉花燒得一手好菜的手藝,夫婦倆開起了農家樂。
  • 新疆兵團農場女教師自創工筆胡楊流派形神兼備
    康新蓮的近50幅「大漠魂」系列胡楊工筆畫,吸引人們長時間駐足欣賞,成為「五四」青年節阿拉爾青少年最好的禮物。  康新蓮是第一師十六團中學的青年女教師,來自塔裡木河三河(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匯聚地肖夾克。之前,康新蓮、肖加偉、蔡曉霞三人被選派到中國美術學院進修歸來,一師阿拉爾市和對口支援一師阿拉爾市建設的浙江台州援疆指揮部,聯合舉辦了匯報畫展——「聽海歸來」。
  • 上海市靜安區社會組織新階層人士聯盟在巴楚縣開展愛心捐贈
    自2017年以來,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整合區內愛心資源,帶領靜安區社會組織對巴楚學校單位進行幫扶,如上海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幫扶巴楚縣第六小學,上海靜安區石門二路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幫扶帶教巴楚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在靜安區各社會組織的幫助下,巴楚青少年教育事業得以注入新活力。
  • 北京援疆醫生指導受援地開展首例全腹腔鏡下兒童腎盂成型手術
    圖為援疆醫生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開展首例全腹腔鏡下兒童腎盂成型手術。王民供圖 人民網和田4月18日電(許珠珠)4月13日,在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援疆醫生王民(北京老年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劉佳(北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的指導輔助下,和田地區人民醫院西院區泌尿外科成功完成受援地首例全腹腔鏡下後腹腔鏡小兒腎盂成型手術,填補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西院區一項腹腔鏡微創技術空白。
  • 援疆女教師薛獻軍:四次援疆支教 一生無怨無悔
    我第一次援疆是2008-2009學年,在和田地區墨玉二中任教。這一年我沒有辜負人民的重望,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援疆任務。回京後,新疆和田的學生們始終牽動著我的心,學生們渴求知識的眼睛,不知道讓我有多少個不眠之夜,思緒萬千。  2013年、2014年、2015年,我又帶著理想和無限的熱情,先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主動申請來到了和田。
  • 【文旅援疆】台州援疆指揮部全力助推第一師阿拉爾市打造全域旅遊...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14日電(趙丹丹)沿國道217線行駛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一團境內的206公裡處,向南行約5公裡,再向西折約
  • 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揮部赴南疆一市三縣開展尋訪援疆足跡活動
    9月29日-10月3日,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揮部在疆全體幹部人才先後赴阿克蘇地區溫宿縣、阿拉爾市、和田地區和田縣、喀什地區葉城縣開展尋訪援疆足跡活動。本次赴一市三縣探尋援疆足跡活動既是巴楚分指向兄弟縣市深入學習借鑑援疆工作經驗成果的積極舉措,更是貫徹落實9月26日閉幕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親身實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既為新時代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對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各項工作的肯定與繼承。牢記歷史才能為做好當前各項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與保障。
  • 「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懷化首批援疆教師援疆記
    天山飄來五溪雲——「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懷化首批援疆教師援疆記他們遠離家鄉,用雙腳丈量大地,用智慧播撒種子,用知識澆灌花朵,用愛心培育桃李,讓天山飄起了「五溪雲」,讓「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天山上紮根、燎原。他們就是「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懷化首批援疆的10名老師。
  • 南陽援疆醫療人才惠民生解民憂——記淅川縣人民醫院援疆醫師肖震
    「感謝南陽援疆醫生,是你們讓我的母親重新回到正常生活。」10月22日,患者牛蘭英家屬將一面表達感激之情的錦旗送給了哈密市伊州區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南陽援疆醫生肖震。今年4月,南陽市選派醫療衛生人才5人,到伊州區人民醫院開展為期一年半援疆工作,累計接診2000多人次,實施各類手術100餘臺,救治疑難危重病例50多例,開展下鄉義診、下企業義診、入戶給病人送藥20多次,培訓基層醫療人員3000多人次,大大提升了伊州醫療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
  • 喀什市特區高級中學援疆教師邱俊榮:喀什葛爾的召喚
    ——深圳援疆教師伍穎口佔《重返喀什》9月7日白露節,潮溼而悶熱的深圳剛剛經歷一場驟雨,空氣中隱隱飄浮著一絲秋的氣息。在這個暑氣稍歇、燈火闌珊的凌晨,深圳支教隊81名援疆教師終於踏上返回喀什的航班,而先遣6位領導已於9月4日抵達喀什,為大部隊到來作前期準備。受疫情影響,支教隊進疆時間比原計劃推遲了近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