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澳消委會不粘鍋比較試驗報告
一、項目背景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渴求美食的同時,也希望製作美食的過程是輕鬆而愉悅地。大鐵鍋炒出來的菜固然「有鍋氣」,但過重、粘鍋、清洗和保養工序繁瑣等讓許多人對鐵鍋望而卻步,取而代之的是輕便、不粘、易清洗、少油煙的帶有不粘塗層的鍋(以下簡稱「不粘鍋」)。
雖然與傳統鍋具相比,不粘鍋可以輕鬆煎炒食物且不粘底、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油、降低廚房油煙、清洗也更加簡便,但不少消費者還是擔心其塗層的安全性——害怕在使用過程中塗層會否釋放出有毒有害物質,同時對於塗層的不粘性、耐摩性等性能也持有不少疑慮。
針對這些與消費者的生活切身相關的問題,同時為了切實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消費維權合作備忘錄》及《廣州市消委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消委會消費維權合作協議》文件精神,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共同開展本次不粘鍋具塗層的比較試驗,用科學的測試和真實的數據給穗澳兩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費指引,保護兩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兩地產品質量提升,推進大灣區消費一體化。
試驗結果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
二、比較試驗綜述
(一)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由穗澳兩地消委會提供,涵蓋國內外多家知名鍋具品牌,對穗澳兩地居民選擇不粘鍋具均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二)對不沾塗層採用了更嚴格、更高的標準進行考核,包括衛生安全、塗層性能、使用評測等項目。
1.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重金屬(以Pb計)等衛生安全項目測試中,有1款樣品的總遷移量(食品模擬物4%乙酸)超出了相關標準的限值要求。
2.塗層性能項目參考了中國和歐盟兩地的相關標準對塗層不粘性、耐磨性、耐腐蝕性、耐刮性等進行了考核。
測試結果顯示,2款樣品的不粘性能為II級,其餘34款樣品均為I級;28款樣品的耐磨性為I級,6款樣品為II級,2款樣品為III級。
在耐腐蝕性測試中,有1款樣品出現大面積腐蝕情況,2款樣品出現局部腐蝕,其餘33款樣品均未出現明顯的腐蝕情況。
在耐刮性測試中,36款樣品能承受負荷均超過8N且塗層不被破壞。
(三)使用評測中,大部分樣品的防燙性能、握持舒適度、質感三個項目的得分相差不大,但不粘性能極限體驗的結果懸殊較大。
結合各項測試結果來看,國內外品牌的樣品整體上相差不大,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各佔了半壁江山;但國產品牌的性價比相對要高,經濟又實用。
三、樣品來源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來源於消費者關注度高、銷量好的不粘炒鍋和煎鍋,36款樣品均由穗澳兩地消委會工作人員模擬消費者身份,隨機在商場、超市及電商平臺上購買,其中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在各電商平臺上及商場購買了26款樣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在澳門的超市購買了10款樣品。樣品信息見表1。
表1 36款樣品信息表
註:購買樣品時,按當時澳門元對人民幣匯率,100澳門元兌換85元人民幣
四、測試項目及說明
根據電商平臺消費數據顯示,購買不粘鍋的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便是不粘性。在平臺隨機抓取的6419條不粘鍋商品評論中,直接涉及是否「粘」鍋的評論數就有1841條。
此外,鍋具的外觀、重量、操作便利性,以及塗層是否容易被刮花、磨損等也都是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問題。
結合以上消費熱點,並通過與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測試工程師及業內專家的深入探討,「穗澳」兩地消費者委員會共同召開專家論證會,會議形成的方案決議確定了本次比較試驗的試驗項目和評價方案,項目涵蓋了衛生安全、塗層性能、使用測評等項目:
(一)衛生安全項目主要參考現行的國家標準GB 4806.1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塗料及塗層》,選取了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重金屬(以Pb計)等測試項目。
(二)塗層性能項目依據《2019年穗澳鍋具塗層比較試驗合作實施方案》進行,該方案考慮到兩地購買的樣品多樣性、兩地居民不同的烹飪和飲食習慣,結合參考了中國標準GB/T 32095.1~3-2015《家用食品金屬烹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測試規範》和歐盟標準EN 12983《用於爐具、炊具和加熱鐵架上的家用廚具產品的安全和性能要求》標準來考核,選取了塗層不粘性、耐磨性、耐腐蝕性、耐刮性等試驗項目,採用了較嚴酷的試驗條件。
(三)使用測評項目是根據電商平臺消費數據、消費者不同的烹飪和飲食習慣來制定,如防燙性能、握持舒適性、不粘性能極限體驗、質感等。此項目主要考察消費者使用不粘鍋時的感受,並對不粘鍋進行評分比較。
具體測試項目見表2:
表2 樣品測試項目
序號 | 實驗項目 | 實驗依據 | 測試屬性 |
1 | 感官要求 | GB 4806.1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塗料及塗層》 | 衛生安全 |
2 | 總遷移量(食品模擬物4%乙酸) | ||
3 | 總遷移量(食品模擬物異辛烷) | ||
4 | 重金屬(以Pb計) | ||
5 | 不粘性 | 《2019年穗澳鍋具塗層比較試驗合作實施方案》 | 塗層性能 |
6 | 耐磨性 | ||
7 | 耐腐蝕性 | ||
8 | 耐刮性 | ||
9 | 防燙性能 | 《2019年穗澳鍋具塗層比較試驗合作實施方案》 | 使用測評 |
10 | 握持舒適性 | ||
11 | 不粘性能極限體驗 | ||
12 | 質感 |
五、比較試驗結果分析
(一)衛生安全項目,只有1款樣品不過關
針對消費者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不粘鍋的塗層到底有沒有「毒」,我們對36款樣品的塗層進行了總遷移量和重金屬(以Pb計)和感官測試。
1.總遷移量:指的是從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中遷移到與之接觸的食品模擬物中的所有非揮發性物質的總量,也就是從食品接觸材料中遷移到食品中的異物總量,這些異物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如果人體每次進食異物的總量過多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考慮到中式家庭的飲食習慣,常使用油和醋進行烹飪,因此在測試中我們分別採用了4%乙酸溶液和異辛烷分別模擬酸性食品和油性食品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標稱「MAXCOOK美廚創享生活」樣品的總遷移量(4%乙酸溶液)實測值超過標準限制,未能通過此項目測試。
2.重金屬(以Pb計):由於大部分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酶等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累積,造成慢性中毒,因此,我國對與食品接觸的材料中重金屬的含量亦有嚴格規定,根據GB4806.1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塗料及塗層》的要求,食品接觸用塗層材料在特定條件下遷移的重金屬含量不能超過1mg/kg,由於重金屬種類繁多,因此試驗結果均以鉛(Pb)計。
本次參與比較試驗的36款樣品的重金屬試驗結果均能滿足標準要求。
3.感官測試:36款樣品也均通過了感官項目的測試,測試內容見表3。
表3 樣品感官項目考核測試內容
項目 | 要求 |
感官 | 表面平整,色澤均勻,無氣孔;浸泡後應無龜裂,不起泡,不脫落 |
浸泡液 | 遷移測試所得浸泡液不應有著色、渾濁、沉澱、異臭等感官性的劣變 |
(二)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國產品牌塗層性能不輸進口大牌
1.不粘性測試。不粘性是考察不粘鍋性能的一個主要特性,評價不粘鍋是否好用,很多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炒菜時是否粘鍋,這也是不粘鍋與傳統無塗層鍋具最重要的區別,正因為不粘塗層的存在,才使得不粘鍋具有不粘性。本次比較試驗參考國標GB/T 32095標準中對不粘塗層的不粘性試驗方法,通過煎雞蛋來測試所有樣品的不粘性,在規定的條件下煎蛋後,通過檢查煎蛋與鍋具的粘附情況對結果進行評級,從高到低共分為I、II、III共3個等級,評級要求見表4。
表4 煎蛋不粘性試驗結果評價
序號 | 評價要求 | 評價等級 |
1 | 用塑料鏟可使雞蛋無損傷取出並不留殘渣 | I級 |
2 | 用塑料鏟不能使雞蛋無損傷取出,但用溼海綿或紗布輕輕拭即可去除殘渣 | II級 |
3 | 用溼海綿或紗布輕輕拭不能去除殘渣 | III級 |
結果顯示,36款樣品中,2款的不粘性只能達到II級,其餘34款均能達到最高等級I級。圖1為不粘性表現好的任一樣品煎蛋前後對照圖。
(圖1 不粘性表現好的任一樣品煎蛋前後對照圖)
2.耐磨性和耐刮性的測試。「炒」是在中式廚房中最常用的烹飪手法,大部分國人追求炒菜的「鍋氣」,因此不粘鍋在烹飪和清洗過程中難免受到各種物品的摩擦和刮擦,如果不粘塗層的耐磨性或耐刮性不佳,塗層很容易就被磨損,從而失去不粘性。
在本次的比較試驗中,我們對所有樣品的不粘塗層進行了耐磨性和耐刮性的測試。
(1)耐磨性測試。本次比較試驗參考國標GB/T 32095的方法,使用特定的百潔布,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通過耐磨試驗機對樣品的不粘塗層進行了來回摩擦,直至塗層表面磨損,若測試達到了最高等級塗層仍未磨損,則終止試驗。根據摩擦的次數,我們將耐磨性結果劃分為4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為I、II、III、IV級,評級要求見表5。
表5平面耐磨性試驗結果評價
序號 | 評價要求 | 評價等級 |
1 | N>15000 | I級 |
2 | 5000<N≤15000 | II級 |
3 | 1000<N≤5000 | III級 |
4 | N≤1000 | IV級 |
結果顯示,共有28款樣品的耐磨性能達到最高等級I級,摩擦15000次都未被磨損;6款樣品達到II級,2款樣品僅能達到III級,其中1款樣品在摩擦2000次時就發生了破損,1款樣品在摩擦5000次時發生破損。圖2為測試後達到I級的任一樣品圖。
(圖2 達到I級的任一樣品,經測試後完好無損的塗層表面圖)
(2)耐刮性測試。不粘塗層耐刮性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無論是國標還是歐盟標準,都沒有直接說明不粘塗層耐刮性的試驗方法和評價方式,因此本次比較試驗參考汽車行業對塗層耐刮性評價的一種通用的試驗方法——「劃痕試驗筆法」對樣品進行耐刮性能的測試。採用刮擦筆,通過施加不同負荷對樣品塗層進行刮擦試驗,直到塗層被破壞,達到試驗的最大負荷(20N)而沒有被破壞則終止試驗,該測試要求不粘塗層最小能承受8N的負荷而塗層不被破壞。
測試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塗層能承受的負荷均超過8N,且能承受住最大負荷(20N)而塗層沒被破壞的樣品共有12款。圖3為36款樣品耐刮性測試結果。
(圖3 36款樣品耐刮性測試結果)
(3)耐腐蝕性測試。在中式烹飪習慣中,酸性(醋)、鹼性(加鹼的麵食)、鹽水等都是常見的食物介質,如果不粘鍋塗層的耐腐蝕性較差,長期在這些介質中浸泡則很容易被腐蝕破壞。國標GB/T 32095分別用鹼性溶液、酸性溶液、鹽水來考察耐腐蝕性,而歐盟EN 12983標準是用混合溶劑(酸性西紅柿汁和鹽水的混合溶劑)整體性進行試驗。考慮到大多數人實際做菜時,基本都是混合型的類型居多,因此本次比較試驗參考歐盟標準,採用酸性和鹽水的混合溶劑對樣品進行耐腐蝕性試驗,根據多數中國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本次試驗不直接採用西紅柿汁,而是採用酸性的鹽水溶液來模擬烹飪和浸泡,由此檢查試驗後的塗層表面是否存在腐蝕情況。
測試結果顯示,有1款樣品在測試後鍋體發生了大面積生鏽且起泡,另有2款樣品鍋體出現了局部生鏽,其餘33款樣品均未出現明顯的腐蝕情況。圖4為腐蝕較嚴重的鍋體樣品圖。
(圖4 腐蝕較嚴重的鍋體樣品圖)
從樣品整體測試結果來看,許多國產品牌的塗層性能都非常優秀,例如「淘寶心選」、「SANHO三禾」、「炊大皇COOKER KING」、「榮事達Royalstar」等品牌的樣品在四個項目中表現都很突出,且價格都非常親民,尤其是「炊大皇COOKER KING」和「榮事達Royalstar」2款樣品都不過百元;而國外品牌中幾款塗層性能表現突出的樣品,如「巴拉利尼BALLAARINI」、「弗歐(WOLL)」、「Waraku」、「Chef’s Faver」等品牌,價位則相對較高,最貴的甚至已接近700元人民幣。
六、使用測評結果顯示,消費者更偏愛輕便型不粘鍋
在使用測評中,共選取了四個消費者高度關注的項目,包括產品的防燙性能、握持舒適性、不粘性能極限體驗、質感,由21位不同性別、年齡和職業的富有豐富烹飪經歷的自願體驗者對所有產品進行使用體驗後,分別進行打分評價,最後根據各項目的平均評分和權重對整個使用測評進行綜合評分,未通過衛生安全項目的1款樣品不參與體驗評價。
1.質感。單從外觀來看,體驗者們似乎更偏愛國外的品牌,在質感項目中得分最高的前5款樣品均為國外品牌。圖5為35款樣品質感評分結果。
(圖5 35款樣品質感評分結果)
2.握持舒適性。在通過對所有的不粘鍋進行握持體驗後,大部分國產品牌樣品備受青睞,「九陽Joyyoung」、「炊大皇COOKER KING」、「SANHO 三禾」、「淘寶心選」、「ASD愛仕達」、「榮事達Royalstar」等傳統廚具品牌的樣品均獲得了高分。圖6為35款樣品握持舒適性評分結果。
(圖6 35款樣品握持舒適性評分結果)
3.防燙性。防燙性能主要是模擬正常烹飪時候鍋具的把手是否燙手,如果鍋具把手部分的防燙設計不佳的話,長時間使用很容易被燙傷,在使用明火烹飪時更加明顯。在測試中,我們在所有不粘鍋內加入同等體積比例的沸水,並將其置於額定輸出功率為2kW的電爐上繼續加熱5分鐘,體驗者用合理的握持方法握持不粘鍋的手柄10s後,根據個人手掌對熱的感受進行打分,得分越高,則表示該鍋具的防燙性能更優秀。圖7為35款樣品防燙性能評分結果。
(圖7 35款樣品防燙性能評分結果)
在此項測試中,幾款金屬手柄的鍋具樣品得分較低,經過長時間加熱,此類鍋具的手柄可能溫度較高,不方便使用。
4.不粘性極限測試。在不粘性極限測試中,我們模擬了不粘鍋過度煎炒後,不粘塗層的狀態和食物形態,測試方法如下:
將樣品置於熱源上持續加熱,待國內表面溫度維持在200℃±20℃後,在每個不粘鍋內各加入1塊雞中翅進行無油烹飪5分鐘,期間不對雞翅做任何反轉處理,5分鐘後不粘鍋馬上脫離熱源,迅速將雞翅取出放置在陶瓷碟上,體驗人員立即對烹飪後的不粘鍋及雞翅外觀進行觀察和評價,評價的維度包括不粘程度、雞翅是否燒糊等。35款樣品不粘性能極限體驗評分權重見圖8,評分結果見圖9。
(圖8 不粘性能極限體驗評分權重)
(圖9 35款樣品不粘性能極限體驗評分結果)
根據以上各項目的平均評分和權重,計算出35款樣品使用測評的綜合評分,「SANHO三禾」和「九陽Joyoung」的國產品牌樣品表現穩定,在澳門當地採購的「EuroCook」、「Chef’s Favor」、「EZCOOK」3款樣品也表現優秀,都在體驗測評綜合排名前十的隊伍。圖10為35款樣品使用測評綜合評分結果。
(圖10 35款樣品使用測評綜合評分結果)
七、樣品綜合評分,國內外品牌不分伯仲
本次比較試驗,旨在為消費者選購不粘鍋提供消費指導,樣品綜合評分採取實驗室測試的客觀數據結合用戶體驗評價的方式進行,按照各項目的評分和權重,算出綜合評分。
由於有1款樣品未能完全通過衛生安全項目的測試,因此此次僅對通過所有衛生安全項目測試的35款樣品進行綜合評分,詳細情況見表6:
表6 35款樣品綜合評分
從樣品總體測試結果看,國內外品牌的樣品整體上相差不大,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各佔了半壁江山,在澳門地區購買的幾款樣品也表現優秀,綜合排名也進入了前十。但國產品牌的性價比相對要高很多,許多排名靠前的國產品牌,市場價格並不算高,屬於經濟實用型產品,作為入門級不粘鍋具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八、消費提示
(一)選購時注意事項
1.檢查標識信息
在市場上選購不粘鍋時,首先應該查看產品的標識標籤,包括塗層類型、生產日期、生產廠、執行標準等信息,查看產品說明書及合格證等等。同時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產品。
2.體驗產品的使用舒適性
在市場選購時,應體驗一下產品的使用舒適性,包括把手握持是否舒適、重量是否合適、是否利於烹飪操作等,選擇自己合用的產品。
3.檢查產品的表觀質量
應檢查不粘鍋塗層的表觀質量,包括表面是否光滑緻密、有無氣泡和缺陷、有無異味等,儘量不要選購有塗層表面有缺陷的產品。
(二)購買後使用注意事項
1.建議先清潔後使用
新購的不粘鍋產品,建議先用沸水煮過幾分鐘後再使用。煮的時候可混合加入適量的醋、酒和油,以利於清除產品表面中可能殘留和汙染的一些異物。
2.注意使用和清洗方式
仔細閱讀說明書,留意說明書裡的注意事項。一般不粘鍋塗層不宜使用金屬的鍋鏟進行烹飪,清洗時也儘量不要使用金屬刷(如鋼絲刷)。金屬鍋鏟和金屬刷容易劃傷塗層,造成不粘性下降,同時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
穗澳消委會不粘鍋比較試驗結果匯總表.xlsx
註:比較試驗結果僅對測試樣本負責,不代表該品牌其他型號、批次的產品質量狀況;測試結果僅供消費者選購產品之參考,不構成對任何相關產品的推薦與宣傳;任何企業、機構不得利用本次測試結果刊登廣告或從事其它促銷、宣傳、推廣活動,違反本規定者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
201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