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未婚,沒有孩子,卻被稱為萬嬰之母,一輩子都在為女性謀福

2020-12-20 說史可還行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林巧稚,又有多少人聽過這個名字,或許學醫的人會更了解她,特別是婦產科專業的人。

1901年,一位女嬰在廈門思明區呱呱墜地,已經有了兩個女兒的母親一時間心裡很不是滋味,她將這名嬰兒放在一旁,似乎不是很想理她。

受過現代教育的父親林良英心疼地將她抱起,給她取名林巧稚,視她為掌上明珠。

事實證明有個開明的父親是有多大的幸運,在那個時代,福建之地重男輕女之風還很盛行,但林良英並沒有這種思想,他給了林巧稚良好的教育和幫助,在她人生道路的選擇上,一直給予著最大的支持。

林良英

1921年,林巧稚從廈門女子師範學校畢業,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女子也到了該嫁人的時候了,但林巧稚卻做出了意外之舉——她要去報考協和醫院,當一名醫生!

為什麼她想當一名醫生呢?在林巧稚5歲的時候,她的母親患上了宮頸癌,許是母親臨死前痛苦的模樣讓她不能忘懷,在她的心裡埋下了學醫救人的種子。

她的父親和大哥都是很尊重她的人,於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林巧稚和女伴餘瓊英來到上海,參加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考試。

林巧稚一向成績優越,被協和錄取是理所當然的,但她的這次錄取,卻不是通過考試得來的。

中間為林巧稚

當時由於天氣炎熱,女伴中暑暈倒,林巧稚毫不在乎自己還在考試中,扔下筆就前去搶救,而等救助解決,這場考試也結束了,按道理,林巧稚是絕對不會被錄取的。

但在一個月後,林巧稚卻接到了錄取通知書,原因自然是因為她在考場上做出的表現,考官們一致認為,她完全具備優秀醫生該具備的優良品質。

協和醫學院的制度很嚴格,只要有一門主課不及格就會留級,兩門不合格就會被退學,在協和的這8年裡,林巧稚十分勤奮,低頭苦學,門門成績優秀,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1929年,林巧稚畢業,選擇了尚在起步的婦產科,留在了協和醫院。

協和醫院的規定,是不允許女性就職者結婚生育,如果要結婚生子,必須辭職。林巧稚一生未嫁,也沒有孩子,絕不是因為她是不婚主義者,也不是單純的被規定所束縛。

因為她很明確自己的道路,她有著大無私的奉獻精神,所以才能全然不顧世俗的看法,就像冰心所說的一樣,她就像一團火焰,永遠充滿著激情和奉獻,度過了極其充實有意義的一生。

在舊中國,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林巧稚有一顆感同身受和慈醫之心,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替病患接生,並說出「生平最愛聽的聲音,就是嬰兒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這樣的話。

在協和才半年,她就被破格提升為協和醫院住院總醫生,可見她的能力了,冰心的孩子,還有林徽因的孩子,都是她親自帶領至人間的。

她雖然一生沒有結婚,卻親自接生了五萬多名嬰兒,因此而被尊稱為「萬嬰之母」和「生命天使」。

1941年,國內戰爭愈演愈烈,協和醫院被迫關閉,林巧稚卻拒絕回家避難,她留在了淪陷的北平,為那些深受苦難的婦女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

她自己開了間私人診所,不管有錢沒錢,通通來者不拒,一視同仁,甚至對那些出不起醫藥費的患者,她還倒貼掏錢給她們資助。

1958年的時候,全國處在一場風雨欲來的敏感時期中,醫院為響應而簡化了很多東西,領導說做手術之前的洗手次數過多,時間太久,需要改進,不然跟不上運動的步伐。

大家都知道少洗一遍,手上就會增加更多的細菌,感染機會也會增大,但在當時那種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大家都不敢說。

只有林巧稚大膽地站出來說話,她反問領導,如果是你做手術,是不是也要少洗幾遍?

林巧稚做了一輩子的醫生,醫生是她的職業,她的理想,所以她幾乎不參與政治,只是一頭扎進救人的事業中,親自守護著病人。

但即使如此,在1966年到來的那場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中,林巧稚還是不可避免地被殃及,因為她是基督教徒,在社會上又很有影響力,於是被劃為「重點改造對象」,革除了醫生的職務,被分配去做護工,清洗便盆、倒痰盂。

縱然如此,林巧稚還是保持樂觀,其他人一旦有什麼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從始至終,她一直滿懷熱情,悉心照料病人。

十年過去了,當中國走出劫難,迎來了光明科學的春天,林巧稚卻倒下了。

在林巧稚彌留之際,鄧穎超的秘書趙煒前來看她,林巧稚強忍病痛,斷斷續續地說,她這輩子從沒走過後門,但這次,希望鄧穎超能給她一個後門,多關照一下建立婦產科研究中心的事情。

她是真的將一生都獻給了熱愛的事業啊!

趙煒聽完一陣辛酸,動情地回道,這不是走後門,這是正門,他一定轉達。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迷中留下一句「又是一個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三個,真好」後,結束了她八十二年的救人生涯。

林巧稚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但她卻選擇了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深愛的婦產事業,為此,她放棄了家庭和婚姻,放棄了普通女性的幸福,成就了自己偉大的一生,也拯救了無數的人。

在廈門鼓浪嶼上的墓志銘上,寫著這樣的一句話: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場所便是病房,存在的價值就是醫治病人。

相關焦點

  • 她一生未婚,無兒無女,卻公認是中國最偉大的「母親」,萬嬰之母
    母愛之神聖與偉大,似乎天地間再難有其他情感與之匹敵,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感受著這與自己血脈相連的小小生命,生命自此而更為廣袤堅韌。古語曾言:「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便是讚頌母親為孩子而煥發的強大奉獻精神與意志力。作為母親,偉大的標準是什麼呢?兒女眾多,個個成器?又或是母慈子孝,和樂融融?
  • 林巧稚:萬嬰之母,醫德傳世
    林巧稚,醫學家、中國婦產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被尊稱為「萬嬰之母」、「中國醫學聖母」,與梁毅文被合稱為「南梁北林」。醫德初綻民國九年七月,又悶又熱的上海。知了拉扯著整個夏天,挑撥著每個人的神經。一間紅磚教室裡正進行協和醫學院最後一門招生考,英語。一名來自福建的女孩正從容答題,可沒答幾筆,考場內的一個考生忽然暈倒,被抬了出去。
  • 母親節|基督徒婦產科奠基人「萬嬰之母」林巧稚
    關愛,是第一張處方回國以後,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婦產科事業,每天不停地在醫院裡忙碌,每年的生日,她都堅守在產房一線,她說:「我到產房過生日更有意義。我為難產的孕婦接生,當小寶寶在我生日的時候降臨人世,那哇哇啼哭聲是最動聽的生命讚歌,對我來說,那是最好不過的生日禮物了」。
  • 她被譽為萬嬰之母卻終生無子女,去世後協和婦產科以她名字來命名
    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身為協和婦產科醫生,卻終生沒有子女。她沒有結婚,將自己的醫生都貢獻給了中國的婦產醫學事業,她用一己之力守護無數嬰兒。因為她信基督教,人們稱她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回國以後,林巧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婦產科事業,每天不停地在醫院裡忙碌,每年的生日,她都堅守在產房一線,她說:「我到產房過生日更有意義。每一個由她親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證上都有她秀麗的英文籤名:「Lin Qiaozhi’s Baby」(林巧稚的孩子)。
  • 林巧稚:被譽為萬嬰之母的她,又是柔情似水的女漢子
    由此,想到一位被稱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大夫,她一生未婚未育,卻親手接生了五萬名嬰兒,她既是降落到人間的天使,還是柔情似水的女漢子。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但巧稚很幸運,她有一位對她疼愛有加的好父親。,出生證上都有著她的英名籤名,「林巧稚的孩子」。
  • 她接生5萬嬰兒,為何自己沒孩子?年輕時開的一句玩笑,最終成真
    林巧稚不僅成了極少數堅持下來的人,還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婦產科事業,過去醫療條件落後,嬰兒和產婦的死亡率極高,貧苦家庭尤甚,但林巧稚卻讓無數家庭滿懷喜悅迎來了新生希望,她一生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林徽因、冰心的孩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是她帶到這個世界上,她被譽為「萬嬰之母」,自己卻沒有一兒半女。
  • 萬嬰之母林巧稚:接生袁隆平等5萬名嬰兒,自己卻一生未嫁無子女
    有著令人可恨的侵略者,也孕育了那些為後來的我們奠定幸福的大師們,無論是不遠千裡歸國的錢學森,還是一代大師季羨林,也或是萬嬰之母林巧稚。>一位是著名的兒科專家、鍾南山院士的父親鍾世藩先生,一位則是有著萬嬰之母之稱的林巧稚。
  • 這個被譽為中國「萬嬰之母」的婦產科醫生,今天她的故事一定要說
    但不幸的是,她5歲時,母親不幸去世。年幼喪母的她感受到了生命之痛,但同時也讓她感到治病救人的可貴,為她日後的成長產生了巨大影響。其父林良英擔負起撫養重責。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在林巧稚小的時候,就經常給她講《聖經》故事,以撫慰了這顆受傷的心靈。
  • 南何北林,兩位一生未婚的鼓浪嶼女子撐起中國婦產科事業一片天
    1、「萬嬰之母」林巧稚林巧稚(1901-1983),鼓浪嶼人,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她一生未婚,卻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被譽為「萬嬰之母」。
  • 她是婦產科的主要開拓者,終身未嫁,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
    「母親」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稱呼,對於自己的母親,相信每個人都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我們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懷胎十月,備受煎熬才生下我們,甚至在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母親保護孩子可以說是下意識的反應,比如汶川地震中捨身護子的母親。
  • 未婚女性可在武漢「凍卵」,費用不到2萬
    未婚女性可在武漢「凍卵」,費用不到2萬  對許多大齡未婚女性來說  「生孩子」這件事兒  一直都是最大的顧慮  如今,好消息傳來  未婚女性不用再遠赴重洋  在武漢就可以「凍卵」了!  一周前,武漢同濟生殖醫學專科醫院  官宣拿到國內首張  未婚女性凍卵通行證!
  • 臺販嬰集團瞄上未婚媽媽 醫院婦產科成最大"貨源"
    據兒福聯盟統計,目前仍有338名失蹤兒童下落不明。警方的記錄顯示,如果最老的失蹤兒還在人世,今年已經37歲了。 近幾年,販賣嬰兒的活動更加猖獗。據警方介紹,這與島內女性未婚先孕比例明顯增加有密切關係。很多未婚媽媽生下孩子後,通過婦產科介紹,直接把孩子賣到渴望有小孩的家庭。醫院的婦產科因此成了最大的「嬰兒貨源」。
  • 未婚先孕的電視劇:前兩位都結婚了,只有她一直等在相遇的地方!
    電視劇是現實的影射,一般的電視情節都是來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的,一般來說,都市劇都會難以避免涉及到現實的一些問題,像現在十分常見的未婚先孕現象,很多人結婚很多原因都是因為一不小心懷孕了,所以就選擇結婚,並不是真的因為覺得對方是自己想要一輩子在一起的人,而且很多人還有可能就這樣嫁給了一個自己不熟悉的人
  • 未婚不能生子已經過時?上海女律師要為中國單身女性爭取生育權
    中國單身女性想當媽有多難?花高價凍卵,孩子上戶口罰款......上海律師揭開了女性生育權之困她的這份申請書能改變現狀嗎?有一對中國女同性戀去美國生孩子,漂洋過海,花費數十萬。錢是花了,孩子也生了,兩人去洛杉磯領事館辦旅行籤證卻被滯留,差點不能回國。
  • 一輩子不結婚不生育,活到82歲為5萬多名嬰兒接生
    她沒有結婚、沒有戀愛、沒有生育,在她的心中,病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她享年82歲,穿梭於病房中60年,5萬多名嬰兒的出生證上寫著她的名字,這就是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的婦產科大夫林巧稚。林巧稚與病人她曾給蔡暢、鄧穎超等有地位的人士看病,也為像冰心這樣的名人接生,但她這一生更多地是為那些普通的女性接生和解除她們的病痛。
  • 她一生未婚,卻有了5萬多個孩子,包括袁隆平
    她出生於廈門鼓浪嶼,一生未婚未育,但卻親手接生了5萬名嬰兒。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袁隆平院士。協和醫院檔案上是這樣記載著袁隆平出生的情況。和林巧稚同歲的家鄉小姐妹們大多已許配了人家,開始了為人母的生活,而林巧稚的婚姻還沒有著落。年近57歲的父親,也已不似盛年時期,8年學制的費用對於林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但是父親林良英深知一個道理:不為良相,但為良醫,能夠學醫是一件好事情。
  • 大皇帝17歲的她,得到憲宗一生專寵,看傳奇女性萬氏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萬貴妃,她比憲宗皇帝大17歲,即便是長相再貌美,等到憲宗繼位後也是半老徐娘了,為何能夠讓憲宗拋棄貌美如花的後宮妃後而專寵她一人?她的經歷可謂是離奇至極,所以我們就來細細品味一下這位傳奇女性的人生。
  • 當了11個月的未婚媽媽,她仿佛耗盡了一生的精力
    「未婚媽媽」這一群體一直存在於主流視線之外,但她們並非稀少的存在,她們的問題需要正視,她們的困頓需要社會幫助,她們的前車之鑑則要引起廣大女性的警醒。對於未婚媽媽們來說,李杉算是擁有了比較圓滿的結局,但即便這樣,回憶起一個人經歷的那11個月,她仍然心有餘悸:「那一年仿佛耗盡了我一生的精力。」
  • 女人一生中最難熬的幾個階段,若有人雪上加霜,她真會記恨一輩子
    文|秘籍君都說為母則剛,對女孩子而言,嫁人後尤其是當了媽媽後,她們的改變確實會很大。不過不管當了媽媽後的女孩多堅強,在她們的一生中都有幾個最難熬的階段,在那些日子裡,若有人伸手拉她們一把,她們會感激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