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嬰之母林巧稚:接生袁隆平等5萬名嬰兒,自己卻一生未嫁無子女

2020-12-23 阿旺讀書

我願為年輕同志當鋪路的石子,向上的梯子。你們就大膽的踩著我的肩頭上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人生境遇,如果把人生當做一本書,當我們翻開歲月的背後是一段不會重複的故事。故事中或許有著欣喜,也可能是布滿了無盡的憂愁。

在清末民初這個紛擾的時代,看似荒唐的歲月當中卻又為新中國的誕生鋪下了一塊又一塊的墊腳石,這是中華民族從未經歷過的風雨,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看到了被壓迫的民眾,也看到了中華民族的自強。

有著令人可恨的侵略者,也孕育了那些為後來的我們奠定幸福的大師們,無論是不遠千裡歸國的錢學森,還是一代大師季羨林,也或是萬嬰之母林巧稚

01協和名宿

鼓浪嶼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婉轉優雅,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同時為祖國孕育了兩位當代醫學界的典範,一位是著名的兒科專家、鍾南山院士的父親鍾世藩先生,一位則是有著萬嬰之母之稱的林巧稚

林巧稚和鍾世藩同樣都是出生在20世紀的新紀元,只不過林巧稚的生長環境要比鍾世藩好些。林巧稚的父親是當地的一位教員,家庭環境雖然稱不上富裕,但也算是衣食無憂。

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沒有人會知道第二天醒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喝過洋墨水的林父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甚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林巧稚很小的時候就教她讀書識字,父愛母慈讓她享受到了來自於家庭的溫暖。

然而好景不長,年紀尚小的林巧稚還沒來得及記住母親的樣子就眼睜睜的看著母親因為重病離開了人世,這也在她年幼的心中種下一顆要長大學醫,治病救人的種子

在父親的呵護之下林巧稚慢慢的長大了,雖然說不上容貌俊美,但卻出落的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1919年18歲的林巧稚順利的從廈門女子師範學院畢業,並留在學校當了一位老師,但對於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林巧稚從未放棄過。

兩年之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順利落成,得知消息的林巧稚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報考了協和,開啟了自己成為一代名醫的旅程

八年之間林巧稚一直將所有的心思埋藏在求學的道路上,披星戴月的寒窗苦讀讓她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成為第一位留院的女醫生。

02奔波一生

紮實的醫學功底和治病救人的態度讓林巧稚提前成為協和的住院醫生。

然而這並沒有阻擋她對醫學海洋的探索,已經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兩年的她被醫院選派到英國留學,並接受更為先進的醫學教育,對自己的技術進行深造。

在這前前後後近十年的歲月當中,林巧稚不僅多次去往歐洲深造,也去往美國進修。在芝加哥大學從事了短暫的醫學研究工作,這段經歷讓林巧稚積累了大量的醫學經驗和高超的醫術。

無論是抗日戰爭的時期的那段崢嶸歲月,還是而後的和平年代,林巧稚從未放棄她治病救人的理想。40年剛剛從美國歸國不久,協和醫院就被日軍佔領,而林巧稚和她的同事們被日軍趕到了街頭。

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林巧稚收回了內心中的那一份失落,在北京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她開辦了一家私人診所。

林巧稚放下手頭的醫學研究工作,再次拿起了象徵著她身份的柳葉刀,在診所中治病救人,為眾多待產的孕婦接生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林巧稚終於再次回到了協和。從46年開始一直到她逝世的那一年她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家曾經培養了她的醫院。

在這裡她和她的學生們一邊從事著最為普通的接診工作,一邊從事著醫學上的研究。

1955年已經走過近50個春秋歲月的林巧稚順利的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她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院士,與此同時她還擔任了醫學部的副院長,為新中國的醫學事業辛勤的耕耘著,從未放棄過醫學的研究工作。

在她五十多年的從業生涯當中,為新中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後來者留下了諸多的醫學名著,成為繼承者研究的資料。

在醫學領域的研究上她從未停止過腳步,即便是動蕩年代這位曾經接生過諸多孩童的名醫被列為反對派,她也曾有過一句怨言。

等著WG結束她已經是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兩鬢斑白的頭髮和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給她刻下的痕跡。

然而她不曾有過停下腳步,依舊穿梭在世界各地進行著學術的交流,以求給國內留下更多的醫療經驗。

1978年林巧稚在赴歐洲訪問的途中患病歸國,經過一番詳細的檢查之後,才發現這位醫學界的大佬已經是重病纏身。

此後經常躺在病床上的她還想為中國的醫療事業做點什麼,經過四年多的奮筆疾書,她終於完成了《婦科腫瘤學》這部鴻篇巨著

或許正是這本著作在支撐著她最後的人生歲月,1983年4月21日林巧稚最後一次走上手術臺,在這一天裡她先後為六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接生

或許這是她最後的使命,躺在病床上的林巧稚再也沒有醒來,在22號這一天離開了人世。

03萬嬰之母

有人曾經統計過林巧稚一生接生過的兒童,據相關數據顯示從她登上手術臺的那一刻開始她先後為5萬多名新生兒接生

這其中就有救活億萬人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有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孩子。

然而人生似乎是對她不公平的,即使接生了這麼多的新生兒,她卻終究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

或許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吧,在林巧稚決定報考協和醫科大學時,曾和家中的繼母說過一句氣話,沒想到這句氣話卻成為了現實。

林巧稚報考協和的時候正是20歲的花季女孩,那時協和求學的路還是比較長的,從學生到博士生畢業要經過八年的寒窗苦讀。

在那個年代傳統人家的女孩都還是嫁為人妻,或是為人父母,家裡人還是希望她能夠安心的嫁人。

林巧稚也不知是哪來的一句氣話,對著繼母說不嫁人,一輩子不嫁人。

如今來看這好像就是命中注定的一樣,誰能想到一句玩笑的氣話最後卻一語成讖。

如今已是時過境遷,林巧稚也已離開這個凡塵俗世近四十年,然而她的故事依舊在流傳,她的精神也有人在默默繼承。

對於這樣一位一輩子都默默奉獻的老先生,我們只能默默的表達著敬意。

相關焦點

  • 她為了中國婦產科,一生未嫁,接生5萬名嬰兒,自己膝下無兒女
    從前有這樣一位女醫生,投身醫學事業一輩子,一生接生了5萬名嬰兒,可自己卻沒有無兒無女。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鼓浪嶼,她的父母都是教師出身,從小對林巧稚的教育也是特別關注。當時的福建受到了西方傳教士的影響,老一輩的人們思想觀念比較前衛和開放。
  • 她接生5萬嬰兒,為何自己卻沒孩子?年輕時的一句玩笑,最終成真
    不僅成為極少數堅持不懈的人,林巧稚還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婦產科事業,過去醫療條件落後,嬰兒和產婦死亡率極高,貧苦家庭尤甚,但林巧稚卻讓無數的家庭滿懷著新希望,她一生接生五萬多個嬰兒,林徽因、冰心、袁隆平等人把自己帶到了這個世界,她把自己帶到了「萬嬰之母」的行列。
  • 她一生未婚,無兒無女,卻公認是中國最偉大的「母親」,萬嬰之母
    或許有許多人已熟知她的名字,但時隔久遠,仍有更多人感到陌生,這位終生奮鬥於醫療前線的偉大醫生甚至沒有組建家庭,也沒有真正誕育自己的子女,但是天下萬嬰都是她的孩子,被稱為「萬嬰之母」的她在分娩時挽救了萬千母嬰的性命,如同提燈女神南丁格爾一般為初生兒保駕護航,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紹她的人生故事。
  • 她被譽為萬嬰之母卻終生無子女,去世後協和婦產科以她名字來命名
    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身為協和婦產科醫生,卻終生沒有子女。她沒有結婚,將自己的醫生都貢獻給了中國的婦產醫學事業,她用一己之力守護無數嬰兒。因為她信基督教,人們稱她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今天是林巧稚去世36周年的紀念日,然我們來感受她偉大的一生。林巧稚出生在廈門鼓浪嶼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父親早年在新加坡念大學,是廈門比較早的受現代教育的,歸僑,巧稚從小就跟父親學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巧稚5歲的時候,母親因患子宮癌病故,從那時起,她就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做醫生。
  • 她因事業終生不嫁,一生接生5萬嬰兒,臨終還在找產鉗
    1983年4月22日,我國著名的婦產科醫生林巧稚躺在病床上,彌留之際,她朝著身邊的護士招了招手,艱難得說道:「產鉗,拿產鉗來……」身旁的護士立刻淚流滿面,她知道林巧稚已經陷入了幻覺之中,她以為自己還在產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以為自己正在迎接新的生命。
  • 她接生5萬嬰兒,為何自己沒孩子?年輕時開的一句玩笑,最終成真
    林巧稚不僅成了極少數堅持下來的人,還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婦產科事業,過去醫療條件落後,嬰兒和產婦的死亡率極高,貧苦家庭尤甚,但林巧稚卻讓無數家庭滿懷喜悅迎來了新生希望,她一生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林徽因、冰心的孩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是她帶到這個世界上,她被譽為「萬嬰之母」,自己卻沒有一兒半女。
  • 一輩子不結婚不生育,活到82歲為5萬多名嬰兒接生
    她沒有結婚、沒有戀愛、沒有生育,在她的心中,病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她享年82歲,穿梭於病房中60年,5萬多名嬰兒的出生證上寫著她的名字,這就是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的婦產科大夫林巧稚。堅持救人60年活在病房,為5萬嬰兒接生,為病人帶來希望新中國成立後,她關閉私人診所,回到協和重新組建了婦產科,擔任科室主任,一直到她離世。
  • 林巧稚:被譽為萬嬰之母的她,又是柔情似水的女漢子
    由此,想到一位被稱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大夫,她一生未婚未育,卻親手接生了五萬名嬰兒,她既是降落到人間的天使,還是柔情似水的女漢子。從她的經歷看,真是婦產科事業的孺子牛,一生辛勞,真沒白瞎了這個屬相。在她內心,卡琳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用光照耀引導著自己的孩子。就是從那時起,巧稚立志也要奉獻自己,去彰顯上帝的榮光。
  • 母親節|基督徒婦產科奠基人「萬嬰之母」林巧稚
    ↑ 林巧稚紀錄片《懷著非凡的愛做平凡的事》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福建鼓浪嶼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早年在新加坡讀大學,是一個受現代教育的歸僑,巧稚從小就跟父親學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合影照中,後排左一為林巧稚第二、三張照片為林巧稚母親何晉、父親林良英。巧稚5歲的時候,母親就因患子宮癌病故。母親去世前極度痛苦的一幕,在她的心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從那時起,她就下定決心長大後要救苦救難,並為自己確立了一個理想:懷著非凡的愛做平凡的事。
  • 林巧稚接生5萬名嬰兒,最有成就的是袁隆平,他用水稻改變了世界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30年9月7日,北平城內的協和醫院產房中,突然傳來了一聲洪亮的嬰兒啼哭。一位女大夫在不停地忙碌著,似乎是在專門迎接這個新來的小生命。這位嬰兒是誰呢?他便是號稱「當代神農」的袁隆平,而為其接生的女大夫,正是林巧稚。
  • 鍾南山的姑婆林巧稚接生過袁隆平,這是緣分嗎
    鍾南山的姑婆林巧稚竟然接生過袁隆平,神奇吧,世事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可思議,兩個院士怎麼會有這麼一層鮮為人知的關係呢?這就要從中國婦產學科的奠基人,著名醫學家林巧稚說起了……林大夫那是大大的有名啊,據統計,林大夫從醫一生總計接生過5萬多名嬰兒,被人稱為「萬嬰之母」。
  • 「萬嬰之母」林巧稚:一生嫁給婦產科,醫者便該仁心
    然而當老師不是她的夢想,因為林巧稚五歲時,母親患宮頸癌去世,這在她心裡留下難以忘懷的痛,所以當聽說北京協和醫學院招生時,她不顧一切前去報考。被協和錄取後,林巧稚選擇了當時受人鄙薄的婦產科。這規定很不人性化,但林巧稚為了熱愛的工作,狠心結束了一段剛剛萌芽的戀愛,從此與婚戀「絕緣」,把自己「嫁」給了婦產科——走上一生救治婦女、接生嬰兒的行醫之路。林巧稚給人治病,靠的不僅僅是高超的醫術,還有她滿滿的愛心。
  • 她一生未婚,卻有了5萬多個孩子,包括袁隆平
    她出生於廈門鼓浪嶼,一生未婚未育,但卻親手接生了5萬名嬰兒。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袁隆平院士。協和醫院檔案上是這樣記載著袁隆平出生的情況。回顧林巧稚的一生,她便是如此堅信且實踐著。1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嶼的一個教師家庭。作為家中的第三個女兒,父親林良英對她很是疼愛,特意取名為巧稚,意喻靈巧而天真。
  • 袁隆平的接生大夫竟是這位……兩代大師的「時空之緣」!
    林巧稚(Lim KT,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出生於福建思明州(現廈門市)鼓浪嶼,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今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家,中國婦產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中國醫學聖母
  • 她一生未婚,沒有孩子,卻被稱為萬嬰之母,一輩子都在為女性謀福
    1901年,一位女嬰在廈門思明區呱呱墜地,已經有了兩個女兒的母親一時間心裡很不是滋味,她將這名嬰兒放在一旁,似乎不是很想理她。受過現代教育的父親林良英心疼地將她抱起,給她取名林巧稚,視她為掌上明珠。林巧稚一生未嫁,也沒有孩子,絕不是因為她是不婚主義者,也不是單純的被規定所束縛。因為她很明確自己的道路,她有著大無私的奉獻精神,所以才能全然不顧世俗的看法,就像冰心所說的一樣,她就像一團火焰,永遠充滿著激情和奉獻,度過了極其充實有意義的一生。
  • 接生過五萬多嬰兒,為何自己無兒無女?本是玩笑話,卻一語成讖!
    她終身未婚,卻擁有最豐盛的愛;她沒有子女,卻是最富有的母親;她是母親和嬰兒的守護神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被稱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她是我國現代婦產科的奠基人。林巧稚一生接生過五萬名嬰兒,有」生命天使「之稱。
  • 袁隆平:我很感謝林大夫,還有鍾南山說我沒有不良病變
    多年以後,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生在北平,便取名「隆平」……給我接生的是林大夫,我很感謝她,也感謝協和醫院。那,負責給袁隆平接生的林大夫是誰呢?林巧稚!下面這張圖就是當年袁隆平的出生證明,左上頁填寫的是一個嬰兒的生命信息和家庭信息:袁小孩。家住西城舊刑部街長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內。
  • 她是婦產科的主要開拓者,終身未嫁,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
    「母親」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稱呼,對於自己的母親,相信每個人都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我們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懷胎十月,備受煎熬才生下我們,甚至在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母親保護孩子可以說是下意識的反應,比如汶川地震中捨身護子的母親。
  • 林巧稚:萬嬰之母,醫德傳世
    林巧稚,醫學家、中國婦產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被尊稱為「萬嬰之母」、「中國醫學聖母」,與梁毅文被合稱為「南梁北林」。醫德初綻民國九年七月,又悶又熱的上海。知了拉扯著整個夏天,挑撥著每個人的神經。一間紅磚教室裡正進行協和醫學院最後一門招生考,英語。一名來自福建的女孩正從容答題,可沒答幾筆,考場內的一個考生忽然暈倒,被抬了出去。
  • 南何北林,兩位一生未婚的鼓浪嶼女子撐起中國婦產科事業一片天
    1、「萬嬰之母」林巧稚林巧稚(1901-1983),鼓浪嶼人,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她一生未婚,卻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被譽為「萬嬰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