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才能實現就業

2020-12-16 新大學生目光

「畢業即失業」這是很多大學生即將畢業時的真實寫照。就業市場的飽和加上每年都不斷湧入社會的畢業生,導致就業壓力不斷增大。

在這樣的就業壓力下,每年這麼多畢業生是如何找到工作的,是通過什麼方法實現就業的。今天小編就帶來滿滿的「乾貨」。

即時就業

即時就業是指大學生在畢業前就通過學校推薦或者自己參加招聘會,與用人單位籤訂協議,畢業時即到籤約單位工作。

實現即時就業的方式有很多,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

1 自主就業,雙向選擇

供需見面和雙向選擇是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方式。每年秋天各大高校都會組織雙選會供學生和企業進行雙向選擇,然後籤訂協議,等畢業後可以直接去籤約單位上班。

大學生還可以從人才市場,網上招聘平臺等渠道找到用人單位並投遞簡歷通過面試來實現就業。

2 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試,被錄用就業。

考試錄用是目前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畢業生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主要是國家機關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選用工作人員等。考試又包括面試和筆試。我國對國家機關行政人員實行公務員制度,國家每年都會招考公務員。因此報考國家公務員也成為部分大學生就業的渠道。當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甚至出現數千名考生競爭一個崗位的現象。

3 國家項目就業國家項目就業是指大學生通過參加國家、地方就業項目來完成就業的一種方式。為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引導和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貧困地區建功立業,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到基層就業項目,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如「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特崗計劃」等。這些項目的實施不但鼓勵大學畢業生紮根基層,為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聰明才智,而且促進了畢業生的就業,為畢業生的鍛鍊和成才及事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靈活就業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順便賺點錢」靈活就業包括自由職業、意向就業等,例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譯工作者、某些藝術工作者等。與傳統的就業模式相比,靈活就業具有靈活性強、自由度大、適用範圍廣、勞動關係比較鬆散等特點。靈活就業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於正規的全日制工作,當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也沒有穩定的勞動法律關係,它的工作內容與收入相對不穩定。同時由於這類工作的「非強制性」,也要求當事人有很強的自覺性。

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是指大學畢業生不是尋求工作,而是選擇自己或與別人合作創辦公司。自主創業已成為目前大學畢業生一種新的就業途徑。它將大學生從一個僱員提升到僱主的位置,同時也對大學畢業生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

升學深造

國內國外升學深造也是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式。國內本科生的考研,專科生的專升本,還有出國留學都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知識層次,同時緩解個人的就業壓力,使就業變得輕鬆一些。

讀完這些,大家有沒有對大學生的就業渠道有一個初步了解呢?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入黨要趁早,畢業就業更有優勢!如何才能順利入黨?
    剛入大學的校門,對於入黨可能還不太了解,但家長們往往會提前告訴孩子能入黨一定要爭取入黨,因為大學裡入黨的名額少,但如果能順利入黨,畢業後就業上會更有優勢,因此,大學生入黨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了。一起來了解:大學生入黨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如何才能順利入黨?
  • 作為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應該如何做人生規劃
    大學生剛畢業就像一張白紙,什麼都是新鮮的,什麼都可以重新塑造,尤其女生,剛畢業,迎接自己的是一個新的未來,不過要過好以後的人生,還是需要做好規劃。作為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做人生規劃可以:是選擇創業還是選擇就業,當家庭條件考慮清楚之後,也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額生活,就可以選擇是創業還是就業,有時候人生是曲折的,反反覆覆,結果是一樣的,所以在做人生規劃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兩種方案,擇優而定,不過想要想要自己是創業還是就業,才能進行下一步。
  • 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去做外貿業務員?外貿發展前景如何?
    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不可以去做外貿業務員?能勝任麼?企業有什麼要求呢?那出口外貿的市場前景如何呢?未來這個職業的發展周期長不長?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不可以去做外貿業務員?嗯,這個問題本身沒有什麼可不可以的,踏入社會後,一切的領域大都是從0-1開始學習的,尤其是畢業後。全都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因此沒有必要擔心能不能去做,想實現的職業目標,更多都是靠自身努力來學的。所以,重要的其實只要看自己的心理是否真正想從事這個行業。是否願意去接受一個挑戰性的工作?是否熱愛這個職業就好了。
  • 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走出就業選擇迷茫期?
    6月畢業季剛剛落下帷幕,面對著種種的離別傷感與不舍,還沒等我們停下來好好回憶大學時光裡的遺憾和收穫,7月的炎熱讓心情變得浮躁,壓在心頭的就業迷茫更讓我們不知所措。都說畢業遙遙無期,可轉眼已在眼前,再轉眼就已經成了老學長/學姐,或者是某某大學的校友,箇中滋味,複雜且無感。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絕大多數都要邁入職場,同時絕大多數也都是初次進入社會,進入職場。在進入職場之前,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怎麼選擇工作又是一大難題。
  • 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怎麼解決?看他怎麼說
    大學生就業前至少實習三次或者兼職三次:可以在暑期實習,也可以在平時就找到兼職或者非坐班實習機會。在這四年中至少認識150個可以聯繫的陌生人:建議大學生都用自己的名片。這次調查是由澳大利亞某建築設計公司委託調查公司進行的,來自全國的500名接受調查的經營決策人被要求評價員工的素質,尤其是對那些剛畢業、沒有工作經歷的員工,他們普遍認為這樣的人技術方面很優秀,但解決問題和與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偏低。
  • 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不斷提升自我能力?
    今日內容及要點今天小編要講的內容,仍然是圍繞著剛畢業的大學生展開,之前小編也講到,因為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一個群體,真的是挺特殊的,而且每年都在增長。因為小編覺得,人多了,競爭就大了,那麼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會相應的提高,所以不管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已經步入社會的工作人員,面對提升自己能力的問題,都是刻不容緩的。
  • 畢業即失業?大學生就業困局如何解決?做到這幾點,不愁沒工作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事情,尤其是到了畢業季,有大學生的家庭總是會被街坊四鄰所討論。為何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現在變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呢?曾幾何時,大學生一直是光鮮、榮譽的代名詞,大學生意味著有工作,高的待遇,全村的希望,天之驕子!而現如今,在這個大學生俯拾皆是的社會裡,大學生變的「一文不值」!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大學生擔心就業前景,半數畢業後考研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趙壯傑 孫宇雙 楊晴)又是一年畢業季,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34萬人。那麼,面對如此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何?對就業前景持什麼態度?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目標薪資是多少?當找到不稱心的工作時,又會如何選擇?
  • 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找到工作
    上一期朕哥簡單說了兩點,關於還沒畢業的大學生如何找到工作,主要是為後續畢業找工作做準備。這一期我們講的是,剛剛踏出大學校園,如何找工作問題。很多同學剛剛畢業,拿到畢業證,一招工作發現找工作的人這麼多。一個冷靜的畢業生不會盲目的焦躁不安,而是冷靜的分析自己的形勢,最差的一種情況就是大學的時候沒有學到任何在社會立足的技能,畢業後面臨就業壓力。有的人在上班還是考研之間糾結著,到底是考研呢?還是找工作呢?這裡就討論找工作的這類人。
  • 財務管理專業畢業後做什麼工作?近幾年就業如何,大學生現身說法
    財務管理與會計部分家的,人們常說財會,會計基礎好了才能進行財務管理。考 註冊會計師 也是一條出路,但是很難考的。(甘肅農大)我現在上班了,但是財務類的想考研當然好,更好的進修,當時還是要多接觸實務,這樣才能夠提高。(青島農業大學)從事財務方面的工作吧,一般就是畢業都當實習會計了。
  • 未來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應對所找工作都是需要工作經驗的事?
    未來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應對所找工作都是需要工作經驗的事?文 /廣東老書生你好!我是職場資深者廣東老書生,你的提問對廣大剛畢業的大學生很有參考價值;我從下面幾點談談我的看法:一、單位招聘需求:不是所有行業的工作都是需要工作經驗的,但是需要有培養潛力的1.招聘優秀的畢業的大學生每年畢業季
  • 大學生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談起競爭力,很多的同學都會把競爭力和職業能力混淆,實際上,你的就業競爭力要比你的職業能力的範圍廣很多:掌握信息的多少啦、人脈的廣泛程度啦都能夠提高或者制約你的就業競爭力。其實和大家在平時的交流中,自己也深切的感受到,我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確實是一個艱巨性、長期性、複雜性的問題,並且這個問題將會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大學生就業的緊迫性。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擔心就業前景 半數畢業後考研
    2019-06-10 11:49 | 中國青年網又是一年畢業季,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34萬人。那麼,面對如此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何?對就業前景持什麼態度?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目標薪資是多少?當找到不稱心的工作時,又會如何選擇?
  • 淺談大學生畢業後如何就業,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最好
    近幾年網上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畢業=失業」,確實現在有不少大學生在校完成學習後,剛剛畢業踏入社會,短時間內沒辦法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一下子進入到「失業」狀態。今天我們就來淺談一下大學生畢業後如何選擇就業方向的問題。
  • 哪些大學生畢業後能找到好工作,就業無後顧之憂?這3種了解一下
    別說中專生,就是很多大專生、本科生一畢業就失業的也並非個例。那麼,在當下,哪些大學生在畢業後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就業無後顧之憂呢?以下這3種大學生我們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種:很早就有著職業規劃的大學生。
  • 834萬畢業生就業難,大學生在校應該做什麼,才能不畢業就失業?
    在此等情況下,中國還有超過834萬的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很多人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困難!然而仍舊有一些優秀的畢業生,他們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條件下突圍,拿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機會!那麼大學生在大學應該做什麼事情,才能變得優秀呢?最少要做到這3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已經是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一方人認為大學生畢業後創業只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壓力,而另一方認為大學生畢業創業會對社會起到積極性影響,當代大學生又該何去何從?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大學生有一個觀點:剛出校門,沒有資本和經驗拿什麼去創業,最好應該先去公司打工幾年,積累社會經驗和能力在去創業。    但是又有一方認為:大學生在打工幾年後很多人會喪失創業精神,丟失了年輕人的衝勁,越來越安於現狀,難以自拔,多年以後成為自己的遺憾,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 那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待業在家快崩潰了…
    我呀,感覺畢業以來做了太多錯的選擇了,本來還有幾個offer,可挑來揀去現在啥工作都沒有了。是我,16年國外研究生畢業的 在這找了一年工作找不到合適的。……我的鄰居澤宏也是今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讀的是重點大學,只是讀的專業他不喜歡。
  • 大學生畢業以後,應如何到基層建功立業,未來報效祖國?
    大學生剛畢業必須要深入基層,不能急功近利,學習研究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向工人師傅學習,請工人師傅手把手的教,一邊操作一邊講,深入第一線從根本上去研究,去思考,打好專業基礎,先做好下手,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將來才能為國家多做貢獻。
  • 史上最難就業季如何破局?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認知上的錯誤!
    過去,每當畢業季都會流傳又是一年「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難一直難破局,然而,今年簡直是真正意義上的「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情況並不樂觀。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如果說應屆畢業生,加上去年慢就業的一批人,需要找工作的人數至少也得破900萬大關。很多人吐糟「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似乎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這個話題幾乎年年都在討論,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答案。雖說今年就業壓力的確大,但是也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