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怎麼解決?看他怎麼說

2020-12-16 百家人百家事

大學生就業前至少實習三次或者兼職三次:可以在暑期實習,也可以在平時就找到兼職或者非坐班實習機會。在這四年中至少認識150個可以聯繫的陌生人:建議大學生都用自己的名片。一般而言,你每給出100張名片可以收回30張左右名片,其中你可以大致與10%的人保持聯繫。在大學四年中,你至少要發出500張名片,大致回收150張,你可以和其中15人成為比較熟悉的朋友,發展4-5人成為你的良師益友。有的工作是不需要坐班的。建議實習與兼職不要集中在一類工作中,也不要僅限於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崗位。

澳大利亞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老闆們對大學生的技能不滿意。大多數接受調查的老闆說應屆畢業生缺少「軟技能」——即比單純的技術知識更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老闆們認為社交是讓大學生符合期望值的「技能」。

這次調查是由澳大利亞某建築設計公司委託調查公司進行的,來自全國的500名接受調查的經營決策人被要求評價員工的素質,尤其是對那些剛畢業、沒有工作經歷的員工,他們普遍認為這樣的人技術方面很優秀,但解決問題和與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偏低。當被問及他們最希望大學生學會什麼技能的時候,他們列出了一些,排在最前面的依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書面交流的能力。缺乏技能並不只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的問題。有6%接受調查的管理人員說,擁有走向成功的技能的畢業生人數不到50%。人力資源部主管阿曼達·波拉克對畢業生缺乏軟技能感到相當頭痛,她說:「工程師所做的工作,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撰寫報告和詳細說明書,我發現這些新上崗的大學生在學校時根本沒學過這些技能。因此,在辦公室以外也很難展示他們的創意。這些工程師出去展示我們的計劃時往往表現得不理想,因為在大學裡他們不注重學習如何當眾發言。」

找一位良師,他可以是你辦公室裡的人,也可以是公司之外可以看出你的缺點的人,讓他指導你如何提高你的能力

你可以嘗試與掌握十條人情世故:80後與90後普遍不掌握人情世故,在這方面的技能會讓人們感到我們特別能設身處地,從而得到大家的認同。

每周嘗試寫一篇博客:把博客當成自我總結與反思,以及觀察社會生活與周圍人群的工具,博客的寫作可以使我們擁有流利的筆頭表達能力與思維分析能力。如果每周寫一篇博文,四年就能寫240篇。如果你能把這樣的博文精選一些編成一本成長日記附在你的求職簡歷後面,我相信你會顯得非常獨特。

。一家公司的項目經理布萊恩·塔賓加說:「最重要的是,老闆們想尋找有團隊合作能力的人。在很多公司裡,往往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一項工作,這種情況下不能單純地依靠某個人。所以,你得明白這個事實,你出的一份力只是完成一項偉大任務所需力量的一部分。」在很多公司不得不裁員的時候,老闆們更加不想花錢聘用一些連基本技能都不具備的人。

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批判性思考也是老闆們希望大學畢業生具備的特質之一。批判性思考意味著能夠從多種角度去看問題。很多時候你接受的培訓都是從A點到B點直線怎麼走,但我們並不總是走直線。批判性思考意味著後退一步,仔細想想從A點到B點還有什麼走法。

如果你身為英國2016年26.3845萬名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員,心情也不會太明朗。數據顯示,2016年6月至8月間,英國16歲至24歲的未就業者人數為99.1萬。處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也許我們能夠預料到,在小城市,2016屆高中畢業生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像凱特裡納這樣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牛津或劍橋的高材生,也落得如此失魂落魄,卻有些始料未及。2016年,英國1/10的大學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有的畢業生找到了工作,卻並不如意,不是成為工廠的藍領,就是基礎的行政工作或者起點很低的初級職位。 僧多粥少的局面在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上非常明顯。2017年和2018年,平均每個職位分別有31名和49名畢業生申請,而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躥升到83。這也讓企業的選擇變得更加艱難。畢業生申請大量職位,卻沒有對各個企業做深入調查。簡歷的內容常常千篇一律,缺乏相關性和針對性,有的甚至只改改地址就又用到另一個職位申請中。所以,企業大多不會給這樣的申請者提供機會。畢業生們要找到自身的附加價值,並不斷予以發揚。當所有學生都在滔滔不絕地講述如何出色完成學業時,你如何體現不同之處?這就需要一個課業以外的成功「賣點」,在某個領域或某方面,避免和別人一樣毫無特色。你想要一份好的工作需要貴人引路一部手機住家創業月入過萬為你提供最佳平臺壹伍三零九肆六壹壹貳柒就業從此解決莫失良機。在某刀具公司,大學畢業生挨家挨戶去演示刀的用法,這是一種傳統的銷售方式。這樣的工作方式使他們疲憊,但他們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如何演示,如何管理時間——這些都是老闆需要他們具備的技能。刀具公司銷售部項目主任莎拉·貝克·安德拉斯說:「以優秀的學業成績從大學畢業不再是找到讓人羨慕的好工作的唯一條件。你的分數要好,這是肯定的,但你也要具備比課本知識多得多的各種技能。」技能

告別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我們退去天之嬌子的霓裳。即將走出象牙塔的你最先面對的就是競爭激烈的謀職擇業。當你在各類招聘會中搜尋,當你在四處投遞簡歷,當你在焦急等待回音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準備好了嗎?  選擇職業是實現人生目標的工具,你未來的走向和幸福將大部分依靠你的工作來實現。所以,一份符合自己專業和愛好的工作將是那麼的重要!它不僅能給你帶來快樂,更會讓你具有競爭力。  一 、認識自己,準確定位  希臘哲學家把認識自己看作生命的一個重要目的。中國古人也肯定的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自己無疑是面對人生,解決困難的第一步,找工作時亦不例外。我們了解了自己的興趣、個性、能力、價值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後,才能知道什麼工作可以適合自己。  二 、主動出擊,儘可能為自己爭取機會  我們在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己之後,就應該著手尋找各式各樣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這一步工作做得好,我們才能掌握可靠的資料,清楚的知道當前有哪些工作可供自己選擇。  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取用人單位的第一手資料,其實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但在於你是否努力去嘗試。機遇往往只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誰擁有更多更有效的就業信息,誰就贏得了擇業的主動權

相關焦點

  • 公務員面試題目: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對此你怎麼看?
    公務員面試公務員面試題目: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對此你怎麼看?回答:(總結一下大學生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的本質原因是什麼)我們必須要高度警惕這個問題(表明自己的態度)第二: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難以找到工作的現象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 不一樣的畢業季,未來大學生畢業後怎麼辦?畢業再失業
    #不一樣的畢業季#以前我們總是開玩笑的說,畢業等於失業。現在,可能還真的是大學生一畢業就找不到工作了。三五年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場面。這些年來,怎麼說呢。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太厲害了。是的,我不否認這一點。
  • 畢業即失業?大學生就業困局如何解決?做到這幾點,不愁沒工作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事情,尤其是到了畢業季,有大學生的家庭總是會被街坊四鄰所討論。為何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現在變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呢?曾幾何時,大學生一直是光鮮、榮譽的代名詞,大學生意味著有工作,高的待遇,全村的希望,天之驕子!而現如今,在這個大學生俯拾皆是的社會裡,大學生變的「一文不值」!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大學生擔心就業前景,半數畢業後考研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趙壯傑 孫宇雙 楊晴)又是一年畢業季,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34萬人。那麼,面對如此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何?對就業前景持什麼態度?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目標薪資是多少?當找到不稱心的工作時,又會如何選擇?
  •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已經是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一方人認為大學生畢業後創業只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壓力,而另一方認為大學生畢業創業會對社會起到積極性影響,當代大學生又該何去何從?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大學生有一個觀點:剛出校門,沒有資本和經驗拿什麼去創業,最好應該先去公司打工幾年,積累社會經驗和能力在去創業。    但是又有一方認為:大學生在打工幾年後很多人會喪失創業精神,丟失了年輕人的衝勁,越來越安於現狀,難以自拔,多年以後成為自己的遺憾,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 大學生會原諒嗎?就業無法解決就轉變觀念靈活就業!誰出的主意?
    總說90後00後大學生不怕吃苦,誰願意看看社會縫隙之下,卑微奔忙的年輕人。大學在擴招21年以後,大學生終於迎來了無法就業的時代。有人說這是個個人問題,但更多的人認為大學生無法就業是社會問題。但不能怎麼認為,沒有人否認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並非線性相關或線性不相關。
  • 研究生擴招、第二學士學位擴招,能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嗎?
    小編認為,出臺這些擴招政策的目標很明確,除了為了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擴大進一步深造大學生數量以外,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但是,這些「一攬子政策」真的能夠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嗎?擴招之下,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就讀2年、研究生就讀2-3年後,這一屆擴招的學生畢業時難道就業就不難了嗎?小編認為,2年之後這批學生也會面臨如今一樣的問題。因為擴招畢竟沒有解決就業難的根本問題,始終是一個權宜之計,是特殊情況、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做法,起到的也只是延緩就業的作用。
  • 大學生就業不再追求「鐵飯碗」 半數畢業後直接就業近九成選擇第三...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對天津市12所高校(含高職)的738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展就業意向專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半數大學生畢業後準備直接就業,穩定且自由度高的工作對大學生吸引力較強,選擇學校科研院所及國有企業就業的大學生居多
  • 美國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
    目前正是國內大學生離開校園走向就業崗位的時候。在美國大學當訪問學者的我,自然關心起美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我所在的密蘇裡大學,有一個職業生涯中心(car eer cent er )。之前,我就聽過該中心下屬的國際學生生涯諮詢輔導部給外國留學生做的專題講座,指導留學生如何在美國找工作。
  • 大學生畢業後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太多大學生都不知道,你知道嗎?
    大學生畢業後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太多大學生都不知道,你知道嗎?又到了大四同學考研的時候,這個時間也是很多企業到學校招聘的時間段,不管是打算考研的同學還是準備就業的同學,很多人都逃避不了畢業找工作的命運,那麼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大學生畢業後該找什麼樣的工作?
  •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學士後」培訓異軍突起
    ,與他們競爭的不僅是660萬應屆生,還有2010年未實現就業的60萬畢業生,以及更早畢業的學長們。連年高校擴招提升了全民教育水平,必然與之伴隨的則是就業「陣痛」。儘管官方給出的報告顯示,2010年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還是達到了87.4%,但數據背後的問題也很明顯:專業不對口、就業不理想、職業發展遇瓶頸、就業再失業,等等,這些問題,與「畢業即失業」一起,構成了「大學生就業難」這個社會性的困局。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擔心就業前景 半數畢業後考研
    2019-06-10 11:49 | 中國青年網又是一年畢業季,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34萬人。那麼,面對如此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何?對就業前景持什麼態度?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目標薪資是多少?當找到不稱心的工作時,又會如何選擇?
  • 了解空乘定向就業培訓班:解決大學生精準就業問題
    更加看重空乘人員的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綜合素質較好的非民航專業大學生成為空乘人才的優先選擇。北京壹號門航空服務技術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壹號門航空)是專注於輔助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精準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空乘定向就業培養機構,幫助優秀大學生實現空乘夢想、解決空乘就業。
  • 準大學生如何填志願?看興趣,還是看就業前景?
    其實,準大學生在填寫志願的時候,往往不能有一個很好的抉擇。因為他們拿捏不準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行業,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之前的社會經驗非常的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裡面度過,所以,他們對於這個社會上的很多領域並不是特別的了解。那麼在填志願的時候,到底是看興趣還是看就業前景?其實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讓很多家長和孩子頭疼。
  • 2020 年 874 萬大學生畢業,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應該怎麼找工作?
    2020 年 874 萬大學生畢業,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怎麼找工作?有關大學生就業和求職的分析已經很多了,這裡我儘量從一個完整而又實用的角度來分析,認真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有很大的啟發與收穫。「渣男」之所以不缺美女,身上一定有著吸引美女的特質或資源,無論他看起來怎麼「渣」;面霸之所以是面霸,其實不在於所謂的面試技巧,而在於他本身實力不俗,能匹配眾多企業的需求,獲得面試官青睞。
  • 幫助殘疾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經濟下行壓力與疫情疊加後使得2020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比往年更加複雜。他們中的有些人期望值很高,但對社會大環境的了解卻又遠遠不夠,對自身條件和就業環境也缺乏準確定位,這也間接導致了殘障大學生在畢業後就業難。
  •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學士後」職業培訓異軍突起
    連年高校擴招提升了全民教育水平,必然與之伴隨的則是就業「陣痛」。儘管官方給出的報告顯示,2010年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還是達到了87.4%,但數據背後的問題也很明顯:專業不對口、就業不理想、職業發展遇瓶頸、就業再失業等等,這些問題,與「畢業即失業」一起,構成了「大學生就業難」這個社會性的困局。
  • 又到「最難就業季」看看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幹嘛?
    圖片來自網絡近些年每到大學生畢業季節就會出現大學生「最難畢業季」的現象,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國家每年都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專門發布相關通知精神,今年於發布於3月13號,總的指導思想是:鼓勵大學生服務國家戰略,引導他們到基層服務,做好保障服務工作以創業帶動就業。事實說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是不可迴避的社會現實,那麼近些年已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現在都在從事什麼工作、或者說他們在幹嘛呢?
  • 大學生就業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高達874萬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大學生約800萬人、碩士研究生約66萬、博士研究生超過8萬。在今年「黑天鵝」事件的特殊背景下,這近千萬大學就業,就顯得尤為競爭激烈。在此情況下,有報導稱,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畢業生去送外賣、做房產中介。
  • 準大學生:這三個專業有點坑,畢業後就業壓力不是一般大
    但上大學是一回事,就業又是另一回事。對於那些選擇了財會、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三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面臨的就業壓力可不是一般大。財會專業很多女孩子都喜歡選擇財務和會計,印象中這兩個專業整天和數字打交道,文文靜靜,適合持家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