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前至少實習三次或者兼職三次:可以在暑期實習,也可以在平時就找到兼職或者非坐班實習機會。在這四年中至少認識150個可以聯繫的陌生人:建議大學生都用自己的名片。一般而言,你每給出100張名片可以收回30張左右名片,其中你可以大致與10%的人保持聯繫。在大學四年中,你至少要發出500張名片,大致回收150張,你可以和其中15人成為比較熟悉的朋友,發展4-5人成為你的良師益友。有的工作是不需要坐班的。建議實習與兼職不要集中在一類工作中,也不要僅限於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崗位。
澳大利亞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老闆們對大學生的技能不滿意。大多數接受調查的老闆說應屆畢業生缺少「軟技能」——即比單純的技術知識更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老闆們認為社交是讓大學生符合期望值的「技能」。
這次調查是由澳大利亞某建築設計公司委託調查公司進行的,來自全國的500名接受調查的經營決策人被要求評價員工的素質,尤其是對那些剛畢業、沒有工作經歷的員工,他們普遍認為這樣的人技術方面很優秀,但解決問題和與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偏低。當被問及他們最希望大學生學會什麼技能的時候,他們列出了一些,排在最前面的依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書面交流的能力。缺乏技能並不只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的問題。有6%接受調查的管理人員說,擁有走向成功的技能的畢業生人數不到50%。人力資源部主管阿曼達·波拉克對畢業生缺乏軟技能感到相當頭痛,她說:「工程師所做的工作,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撰寫報告和詳細說明書,我發現這些新上崗的大學生在學校時根本沒學過這些技能。因此,在辦公室以外也很難展示他們的創意。這些工程師出去展示我們的計劃時往往表現得不理想,因為在大學裡他們不注重學習如何當眾發言。」
找一位良師,他可以是你辦公室裡的人,也可以是公司之外可以看出你的缺點的人,讓他指導你如何提高你的能力
你可以嘗試與掌握十條人情世故:80後與90後普遍不掌握人情世故,在這方面的技能會讓人們感到我們特別能設身處地,從而得到大家的認同。
每周嘗試寫一篇博客:把博客當成自我總結與反思,以及觀察社會生活與周圍人群的工具,博客的寫作可以使我們擁有流利的筆頭表達能力與思維分析能力。如果每周寫一篇博文,四年就能寫240篇。如果你能把這樣的博文精選一些編成一本成長日記附在你的求職簡歷後面,我相信你會顯得非常獨特。
。一家公司的項目經理布萊恩·塔賓加說:「最重要的是,老闆們想尋找有團隊合作能力的人。在很多公司裡,往往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一項工作,這種情況下不能單純地依靠某個人。所以,你得明白這個事實,你出的一份力只是完成一項偉大任務所需力量的一部分。」在很多公司不得不裁員的時候,老闆們更加不想花錢聘用一些連基本技能都不具備的人。
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批判性思考也是老闆們希望大學畢業生具備的特質之一。批判性思考意味著能夠從多種角度去看問題。很多時候你接受的培訓都是從A點到B點直線怎麼走,但我們並不總是走直線。批判性思考意味著後退一步,仔細想想從A點到B點還有什麼走法。
如果你身為英國2016年26.3845萬名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員,心情也不會太明朗。數據顯示,2016年6月至8月間,英國16歲至24歲的未就業者人數為99.1萬。處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也許我們能夠預料到,在小城市,2016屆高中畢業生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像凱特裡納這樣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牛津或劍橋的高材生,也落得如此失魂落魄,卻有些始料未及。2016年,英國1/10的大學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有的畢業生找到了工作,卻並不如意,不是成為工廠的藍領,就是基礎的行政工作或者起點很低的初級職位。 僧多粥少的局面在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上非常明顯。2017年和2018年,平均每個職位分別有31名和49名畢業生申請,而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躥升到83。這也讓企業的選擇變得更加艱難。畢業生申請大量職位,卻沒有對各個企業做深入調查。簡歷的內容常常千篇一律,缺乏相關性和針對性,有的甚至只改改地址就又用到另一個職位申請中。所以,企業大多不會給這樣的申請者提供機會。畢業生們要找到自身的附加價值,並不斷予以發揚。當所有學生都在滔滔不絕地講述如何出色完成學業時,你如何體現不同之處?這就需要一個課業以外的成功「賣點」,在某個領域或某方面,避免和別人一樣毫無特色。你想要一份好的工作需要貴人引路一部手機住家創業月入過萬為你提供最佳平臺壹伍三零九肆六壹壹貳柒就業從此解決莫失良機。在某刀具公司,大學畢業生挨家挨戶去演示刀的用法,這是一種傳統的銷售方式。這樣的工作方式使他們疲憊,但他們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如何演示,如何管理時間——這些都是老闆需要他們具備的技能。刀具公司銷售部項目主任莎拉·貝克·安德拉斯說:「以優秀的學業成績從大學畢業不再是找到讓人羨慕的好工作的唯一條件。你的分數要好,這是肯定的,但你也要具備比課本知識多得多的各種技能。」技能
告別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我們退去天之嬌子的霓裳。即將走出象牙塔的你最先面對的就是競爭激烈的謀職擇業。當你在各類招聘會中搜尋,當你在四處投遞簡歷,當你在焦急等待回音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準備好了嗎? 選擇職業是實現人生目標的工具,你未來的走向和幸福將大部分依靠你的工作來實現。所以,一份符合自己專業和愛好的工作將是那麼的重要!它不僅能給你帶來快樂,更會讓你具有競爭力。 一 、認識自己,準確定位 希臘哲學家把認識自己看作生命的一個重要目的。中國古人也肯定的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自己無疑是面對人生,解決困難的第一步,找工作時亦不例外。我們了解了自己的興趣、個性、能力、價值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後,才能知道什麼工作可以適合自己。 二 、主動出擊,儘可能為自己爭取機會 我們在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己之後,就應該著手尋找各式各樣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這一步工作做得好,我們才能掌握可靠的資料,清楚的知道當前有哪些工作可供自己選擇。 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取用人單位的第一手資料,其實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但在於你是否努力去嘗試。機遇往往只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誰擁有更多更有效的就業信息,誰就贏得了擇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