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對接融資租賃從可能變為現實。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平安集團獲悉,其旗下全資子公司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租賃」)與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平安資管」)在上海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平安資管管理的保險資金通過投資信託計劃的形式向平安租賃發放信託貸款,首期融資規模5億元。
據了解,這是中國融資租賃行業首次引入保險資金,險資入租的通道正式打開。
渠道破冰
融資租賃屬於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但卻長期處於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方式單一的尷尬境地,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融資規模有限,較容易受到中國宏觀貨幣政策的影響。
而且,融資租賃公司的資產負債期限與銀行間融資期限並不匹配,融資租賃公司投放的項目90%以上為3年期以上項目,但銀行給予的融資一般為1~3年期。
近年來,融資租賃行業也在探索多渠道的融資方式,以解決業務發展與資金短缺的問題。
比如,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以解決資金頭寸、應對不時之需;積極謀求上市籌資,渤海租賃成為業內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以來,已有民生租賃、鑫橋租賃等超過10家融資租賃公司積極籌備上市。
但這些渠道仍然未成氣候。國銀租賃董事長王翀曾表示,目前中國租賃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和障礙,就是沒有很好解決中長期資金來源,這是全行業的共性問題,短資長用、期限錯配愈演愈烈,這個現象到一定程度的話,很容易產生周轉壓力和流動性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底,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不含單一項目融資租賃公司)共560家,比去年初增長近90%。
長期以來,保險資金一直是融資租賃業最青睞的融資渠道之一,保險先收後付的投資需求與租賃先付後收的資金需求,具有天然的良好協同關係。
險資入租以後,不僅將拓寬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也會有效改善整個融資租賃行業的負債結構。
與此同時,險資入租也為保險資金拓寬了運用領域和投資渠道,優化了資產配置結構,而且,從成本優勢來看,保險資金相對於其他短期資金,要求的投資收益相對不高,保險資金投資追求的是長期穩定的收益,而租賃公司的業務特點決定它正是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
或成行業趨勢
然而,受政策限制,險資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去年,保監會連發13項保險投資新政,幾乎囊括所有能預期的投資工具,受益於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寬,保險資金進入融資租賃行業終於從可能變為具有了操作通道。
據平安租賃透露,此次對接模式為平安資管管理的保險資金通過投資信託計劃的形式投資於租賃資產,首期融資規模5億元,其保險資金並非來自平安一家,而是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由平安資管牽頭。
平安租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融入資金將主要用於日常經營周轉,包括各類融資租賃項目的投放,主要覆蓋健康衛生、製造加工、教育文化和公用事業等行業,為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公交水務、中小企業等各類企事業單位提供融資租賃服務。
平安打頭陣之後,或將有更多的案例隨之到來。去年,天津渤海租賃有限公司總裁王人風也曾在公開場合透露渤海租賃擬引入保險資金開展輕軌融資租賃項目。
他表示,保險資金投資融資租賃,既可以直接投資,也可以間接投資。
直接投資方式包括保險機構將資金直接投資租賃公司購買租賃公司股權或為租賃公司增資擴股。間接投資方面,比如租賃公司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合作,通過向保險公司發行基礎設施債權管理計劃引入保險資金。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