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除了衡水中學、衡水二中以外,衡水系高中還有冀中、武邑、13中、14中、棗強、景縣、深州中學……等,這些高中管理模式基本接近,高考成績都比較突出。
近年來中考去衡水是河北各地家長的一個選擇,這些高中到底有多大差距?今天康康我就跟大家梳理一下,以能異地招生為主,只在本地招生的簡單一些,主要是幫助家長擇校:
首先說一下衡水這些知名高中及其公參民高中:
衡水中學,公參民高中有衡水一中、衡中實驗、滏陽中學,2020年新增幫扶高中桃城中學學谷校區(衡五河沿校區)高中部;
衡水二中,公參民高中有志臻中學、志臻實驗中學,兩校都在濱湖新區一個校區內,一期二期之別,一個學校兩塊牌子,志臻安平、志臻清河;
衡水13中,公參民衡水順平和衡水創新中學;衡水14中,公參民衡水陽光中學和桃城一中;冀州中學,公參民冀州一中;武邑中學,公參民武邑宏達中學;
武強中學,公參民武強璐德中學;這些公參民高中依託本部公辦高中,每年中考,全省逐鹿;
其次,學校級別,衡水有12所公辦省級示範高中,衡水中學、衡二、冀州中學、武邑中學、棗強中學、深州中學、武強中學、饒陽中學、安平中學、鄭口中學、景縣中學、阜城中學;
衡水一中、志臻中學、宏達中學等都是依附於這些公辦高中的民辦高中,即公參民,所以可以全省招生,衡水以外的考生去衡水擇校,基本都是選擇這些公參民的民辦高中;十三中、十四中屬於公辦普通高中;十三中歸市區管理,十四中歸桃城區管理;
第三,學校管理。談到管理,二中可是出了名的管理嚴格,衡水13中模仿衡水二中管理。其他學校也差不多,衡水地區的教育風格基本一致,衡水中學、武邑中學和冀州中學相對來說管理寬鬆一些,尤其冀州中學,是衡水系學校中傳統強校,輝煌早于衡水中學,只是一直很低調。
第四,清北升學率。談到哪個學校好,大家評判標準基本一致,就是清華、北大的升學率。無疑,衡中第一,衡二第二,冀中和武中不分上下,十三中、十四中目前只是開始有,還到不了談清北升學率的層面。
第五,分層。衡水的高中等級森嚴,很難打破,當年李金池當教育局家長開始就想培養一個衡水中學的對手,衡水二中,形成良性競爭,但衡水主城區太小了。
不像石家莊,當年石家莊一中一家獨大,後來硬性將石家莊一中、二中以鐵路線為界,平分了,所以石家莊二中迅速崛起,加上後來又成立民辦二中南全省招生,現在反而超過石家莊一中了。
衡水主城區以前只有桃城區,這兩年才有濱湖和高新區,一山也容不下二虎,也養不出二虎。
就衡水系學校而言,第一層次的是衡水中學、衡水二中、冀州中學和武邑中學,第二層次,衡水13中、14中、棗強中學、深州中學、景縣中學,尤其棗強、深州和景縣中學這是河北省重點中學,這是在衡水市內縣城裡成績突出的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升學率也不錯;第三層次就是武邑二中、武強中學、安平中學比較靠後;第四就是志華、英才中學、湖城中學、衡五河沿等這些純民辦中學,相互之間也有些差別,但差別不大。
就第一層次的四所高中來說,衡水中學因為通過衡水一中招收了全省、全國尖子生,規模大、尖子生多,所以絕對數據比較驚人,但是據內部知情人透露,兩校600名以外的孩子跟衡水二中、冀州中學和武邑中學差不多,只不過這600名是來自全省、全國的尖兒,基礎較好,不能不承認孩子在應試天賦上的差別,就培養能力、應屆生升學率、重本率來說,衡水二中、冀州中學和武邑中學並不弱。
衡水13中,是後起之秀,2012年還面臨倒閉,所以這兩年也是跨越式發展,所以管理上也模仿衡水二中,當年衡水二中被衡中逼得抬不起頭,為了生存,衡水二中採取了一些比較極端的做法。13中沒有啥底蘊,師資也不是很強,生源都是衡水中學、衡水二中、衡水一中、志臻中學薅剩下的,但這兩年也崛起了,低進高出很明顯。
衡水14中,是個區屬公辦高中,以前以藝術生為主,這兩年勢頭也不錯,低進高出。
衡水13中、14中,這兩年之所以崛起,本身師資實力和生源質量不好,一方面校長和師資團隊確實很拼,而且很用心,找到了培養中等生的方法;二是大量外地生源的湧入,很多家長小學、初中就把戶口轉到衡水,中考考不上衡中和衡二,沒辦法選擇13中、14中,這客觀上造成兩校生源不愁,而且生源質量在穩步上升;第三,地理位置優勢,畢竟在衡水市區,比冀州中學、武邑中學等位置好。
衡中系學校,衡中、衡水一中、衡中實驗和滏陽中學,今年已經明確,都是一體的,學費一致,以前也是應屆生、復讀生、公辦、民辦混在一起,都是衡水中學旗下產業。家長可能對新建的衡中實驗和滏陽中學有些顧慮,但記住一點,衡中系四校前600名是尖兒,600名以後,在衡中實驗和滏陽中學、衡水二中、志臻中學、武邑、冀州差別不大,無非就是管理嚴、更嚴之別;
衡水二中系學校,包括衡水二中、志臻中學、志臻實驗、安平志臻和清河志臻,本部和志臻中學比較成熟,志臻中學和志臻實驗都在一個校區,其他均為新建,衡二對外說,都是統一管理,個人認為,衡水二中本身不是衡水最強的學校,還處於被衡水中學碾壓的地位,這兩年急劇擴張,衡二有多少資源給各分校?而且每個新建學校規模都很大。
武邑中學,包括武邑中學和武邑宏達,教學質量和學生管理都非常出色,教學成績冀州中學不分上下,但是由於2018年縣領導出現腐敗問題,沒有給老師交保險,導致優秀教師大量流失,學校實力大幅下降,達到原來的水平估計要修養幾年,可能最近幾年要受一些影響。
第六,就是如何選。
1、成績好的話選衡中、衡水一中,能殺進前600名,尤其以清北為目標,衡中出口也多一些,有高水平的奧賽、體育教練團隊;
2、成績中等偏上,抗壓力強選二中,不適應二中的管理模式選冀中、武中;
3、成績中等,衡水13中、14中、棗強中學、深州中學、景縣中學,抗壓能力強選擇13中;
提醒家長,不要太絕對,因為各學校內部又進行了分層,重點班和普通班,在層級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還是優選優質班(重點班)。
至於很多家長盯著衡水中學,不是說有砸鍋賣鐵也要去衡水中學嗎?個人認為,如果不是那種能進前600的尖兒,在其他衡水系學校或優質班出口都差不多,已經有不少初中在跟蹤衡水一中和精英中學的出口,600名以後的都差不多。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個人反對掐尖招生,但不反對異地招生,尤其中考分數裸分500分以下的考生,去衡水系就讀,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本文沒有羅列今年高考成績,依據是近幾年綜合高考成績和師資實力,分層標準僅為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