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大量學生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宅家學習」,也令不少讓孩子聽了免費網課的家長們,將視線聚焦到了在線教育平臺上。
隨著中小學暑假的來臨,不少家長給孩子增加了線上輔導,不少培訓機構也紛紛開啟提價步伐。有輔導機構負責人表示,整個暑假其招生規模整體有8倍左右的增長,尤其是小學項目有十幾倍的增長速度。疫情穩定之後到現在,整個在線教育的活躍度大概在1億2000萬到1億3000萬。
在線教育「搭上」綜藝節目
回歸教育才是本質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發展、社會對教育重視程度提高、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在線教育行業持續增長。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25萬家從事在線教育相關業務的企業。2020年1-5月,有超過2萬家相關企業註冊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40家在線教育相關企業。2020年2、3月,在線教育APP日均總有效使用時長同比增速分別為69.9%和35.5%。從流量增速角度看,用戶的使用時長大幅提升。
不少家長注意到,近段時間的綜藝節目也充斥著各種在線教育品牌的的廣告,甚至不乏各種硬植入——《極限挑戰》播出過程中,各種植入高途課堂的廣告;《嚮往的生活》則各種插入作業幫;《少年派》背後站著學而思;《最強大腦》裡面則是猿輔導;《天天向上》多年前便與有道精品課合作;包括近期《乘風破浪的姐姐》,贊助商裡都有一家叫做瓜瓜龍英語的在線教育平臺……
代言方面,滬江網校籤約「北影學霸」吳磊;掌門一對一代言選擇了黃磊;VIPKID找上劉濤代言;作業幫甚至請來了中國女排作為代言人,隨後被網友吐槽「到底有啥關聯」。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綜藝、電視劇的收視率飆升。據百度指數、新時代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乘風破浪的姐姐》觀眾年齡分布集中在20歲至39歲,而覆蓋其中的大量年輕媽媽群體,也與教育消費人群完全重合。從貼廣告、發傳單,到如今的爭奪綜藝舞臺,在線教育機構的目的顯而易見——「為了知名度和客流量」,中國教育智庫網培訓中心主任楊軍解釋道。
二者的合作,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在線教育機構想通過綜藝節目獲得廣告效應,使得更多人知道,「建議家長要全方位地了解課程、老師、教育質量,不要簡單地跟著廣告走。」
有分析認為,儘管在線教育市場發展迅猛,但在線教育機構之間卻存在著明顯的同質化趨勢。這種情況下,通過品牌推廣、營銷等手段提高市場佔有率也是一大趨勢。在線教育機構與綜藝節目合作,一方面能夠獲得相應的品牌曝光,另一方面藉助產品合作實現生源精準轉化。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受新冠疫情催化,在線教育將加速成長。雖然疫情結束後,大部分學生仍會回歸線下,但考慮到疫情前在線教育滲透率不足10%,此次疫情期間海量的流量資源積累必將推動在線教育的普及,加速行業成長。
暑期線上培訓熱度不減
行業5年來首次全面提價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暑假只有45天左右,但是許多家長在孩子暑期培訓班上的開銷卻絲毫沒有減少。家住成都的龍先生向記者介紹稱,他是這次疫情期間體驗免費網課才入的「坑」,感覺效果還不錯,隨後在暑假前花兩千多給孩子報了學而思的數學班。
另一位9歲孩子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開學上三年級,這個暑假報了學而思的語數外線上培訓班和新東方的語文、英語線下培訓班,興趣班報了籃球、網球、鋼筆字和繪畫。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已開啟暑期招生的線上教育機構,相關課程的價格在悄然上漲,這是行業5年來首次全面提價。據東方證券報告統計,環比今年春季,各家線上教培機構暑期價格均有明顯上浮,平均上浮幅度為10-80%,作業幫同比上漲85%,學而思網校同比上漲22%,猿輔導同比上漲17%,高途課堂同比上漲11%。
家住成都的唐女士向記者感慨,其孩子報名一對一數學課每課時180,一上午就是360,一個月直接近萬,再加上語文、英語等課程,「兩萬多元一個月就輕輕鬆鬆沒了……」
對於線上培訓課,家長態度各不相同。有家長認為,「線上課程不如線下效果好,孩子容易走神。」也有一部分家長更看中線上培訓有名師、免接送和可親自監督孩子等優勢。一名在培訓機構外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康先生告訴記者,孩子今年初一升初二,除了英語課延續原有的線下課程外,語文、數學、物理都報了線上的。
如今,線上培訓機構也在不斷完善遠程教育模式的不足之處,為解決線上培訓監督力弱的問題,紛紛推出「雙師模式」。「我們報的網校,除線上名師課程外,還有班主任為孩子做課後總結和單獨輔導。」康先生認為,線上培訓模式的日益完善或許將永久改變整個教育培訓市場的生態。
家長用戶偏愛「頭部品牌」
線上培訓行業快速發展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在線教育全行業提價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疫情後消費者對線上教育認知度的提升、以及巨大流量的積累;其次是當前暑期大規模投放的預期下,機構普遍存在現金流儲備的需求。此外,根據其調研,由於各機構投放費用均明顯增多、投放策略更多元化,預計今年在線教育的暑期獲客成本仍難以顯著下降。
在行業前景廣受看好的另一面是行業整合持續,有不具名的K12教培機構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說道,疫情促使行業供應端出現較大改變,一些實力稍弱的機構相繼倒閉,未來市場份額將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服務優質的大品牌培訓機構迎來機遇。
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統計顯示,家長用戶和優秀師資偏愛「頭部品牌」。機構在公司穩定性、服務、教學效果等方面積累的口碑越好,用戶和師資對品牌的信任感就越強,選擇的人就越多。
「腰部機構」受到衝擊,正在利用暑期培訓黃金期積極自救。而對部分小型機構和原本就經營不善的連鎖機構來說,疫情造成的打擊是致命的。半年內,國內數家連鎖培訓機構宣布倒閉,因為付不起房租而悄然消失的小型培訓機構更是不計其數。
疫情讓教育培訓機構紛紛轉戰線上,投資也隨著用戶進入線上。3月,「猿輔導」最近一輪融資獲10億美元投資;6月,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5月20日,「網易有道」發布第一季度財務業績,其中有道精品課銷售額達4.5億元,同比增長311.9%。在商業寫字樓市場,線上教育培訓機構成為一匹黑馬,減緩了因傳統行業退租導致的空置。
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初全國2億多中小學生通過在線教育進行學習。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 這次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新基因,搭建新起點。
封面新聞記者王蕾 綜合自新華報業網、央視財經、金融投資報、證券日報、法制日報等(圖據央視財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