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北太平洋的衝繩是日本最年輕的縣,同時也是距離本土最遠的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人文使得島上的風土人情與日本絕大多數地區有著不小的區別。衝繩的發展程度在日本全國算較為落後的,建設水平也比較一般,農、漁業和旅遊業是全縣的主要經濟支柱。
太平洋戰爭後,衝繩列島幾乎被打成了一片廢墟,後在美國的佔領下進行了重建,70年代,日本收回了衝繩縣的行政權,但依舊駐紮著大量美軍。依靠美軍基地的強大消費力以及來自旅遊業的發展,衝繩經濟得到了恢復,雖然人均GDP不及東京的一半,但放在世界範圍內仍屬於較富裕的地區。與日本本土的大城市相比,衝繩首府那霸是不折不扣的鄉下,沒有高大上的CBD,城市裡更多的是略顯凌亂和破敗的小樓。
衝繩的城市規劃方式與其他日本城市大同小異,居住區基本是與商業區分開的,從熱鬧的國際通轉進不知名的小巷,眼前的景色瞬間變得不同。這裡的居民也多數居住在「一戶建」小屋中,不過這些小屋外牆多數存在水漬和鏽跡,不知是否因為潮溼海風的長年侵蝕。
由於歷史上的琉球是明清兩朝的屬國,與中國存在著長時間的交往,所以琉球文明本身受到了中華文明不少影響,即使在今天,衝繩地區的很多民居建築的外形都或多或少有著我國東南沿海傳統建築的影子。
與東京等大城市相比,衝繩列島上的人口密度相對低了很多,所以居民區也顯得並不擁擠,但是與大城市裡充滿設計感的乾淨房屋相比,衝繩的居民區會給人一種類似於東南亞的破敗感和陳舊感。
說是別墅區,顯得有些破舊,說是城中村,又過於舒適,居住起來到底感受如何,也許只有住戶們自己才清楚。不過,在日本,一般家庭都傾向於住在「一戶建」裡,而住進高層公寓的反而是少數。
居民區中也有一些小型的公寓樓,其中多數是打工者們租住,從樓的外牆來看,似乎與日本建築乾淨整齊的整體形象有著不小的區別。
居住區內散布著很多袖珍的公園,供人們休閒和鍛鍊用。
你覺得衝繩的居民區居住環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