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腸炎,大家可能多會將病因想到食物上,覺得那是由吃錯東西所引起的,會有腹瀉,拉一拉,吃點藥就會沒事。但是,實際上腸炎的種類很多,其中,有1種腸炎,恰恰又是與吃藥關係密切,這種腸炎叫偽膜性腸炎。
偽膜性腸炎是急性的腸道炎症,因在小腸或結腸的壞死黏膜表面有一層假膜而得名,這種腸炎較易發生在應用廣譜抗生素或手術後,由於機體的抵抗力低下,腸道菌群失調,而出現新的腸道感染,所以,也稱為抗生素性腸炎或手術後腸炎。偽膜性腸炎有什麼特點?需要如何應對呢?帶著您的疑問,來參加測查吧。
問題 以下有關偽膜性腸炎的描述,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偽膜性腸炎多發生在嬰幼兒中
B偽膜性腸炎的主要症狀是便血
C偽膜性腸炎會有嚴重的併發症
D藥物可完全治癒偽膜性腸炎,因此該病不需要做手術
正確答案 C偽膜性腸炎會有嚴重的併發症
答案解釋
偽膜性腸炎主要是由於使用抗生素不當造成的腸道的二重感染,主要致病菌是艱難梭狀芽胞桿菌和溶血性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可能誘發偽膜性腸炎。該病主要發生在50歲到60歲的中年人中,病例中女性要多於男性,病變主要發生的位置是結腸。
偽膜性腸炎多數起病急驟,病情輕者可能僅有腹瀉,病情重者可出現嚴重腹瀉並有多種併發症。偽膜性腸炎的腹瀉物呈綠色海水樣或黃色蛋花樣稀便,通常腹瀉在應用抗生素後的4到10天後,或是停藥後的1到2周內出現,腹瀉的程度和次數不一,輕者每天腹瀉2到3次,並可以在停用抗生素後自愈;嚴重病例每天腹瀉次數可達30次,腹瀉持續時間可達4到5周,個別病例會排出斑塊狀假膜,但血便少見。頻繁腹瀉會引起脫水,並發腹部壓痛、腹肌緊張、腸脹氣、腸鳴音減弱,也會伴有噁心、嘔吐。同時,還會有毒血症表現,出現心動過速、發燒、譫妄、定向障礙,並引發休克、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少尿、腎功能不全。通過病史及實驗室檢查,可確診偽膜性腸炎。
發生偽膜性腸炎後,要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並進行對症支持治療。在藥物應用方面,當前主要採用甲硝唑或萬古黴素,也採用口服乳酸桿菌抑制劑,比如乳酶生以及乳糖、麥芽糖等來扶植大腸桿菌,通過複合維生素等扶植腸球菌。對於暴髮型的病例,在內科治療無效時,如果發生腸梗阻或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等,就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病變結腸。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