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患者會有發熱以及裡急後重的感覺,所以也叫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不同,分急性和慢性兩類。
一、哪些原因會導致小兒腸炎呢?
大多數腸炎是感染病毒或細菌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最為多見,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柯薩奇病毒、星狀病毒等。常見細菌有致腹瀉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沙門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原蟲及真菌亦可導致腸炎。一般通過糞口或口口途徑傳播,亦可通過水源和呼吸道傳播。
二、小兒腸炎有什麼表現呢?
1.輕度腸炎
大便次數每天5-8次,有輕微發熱,無脫水現象。
2.中度腸炎
大便次數一天超過10次,大便為水樣、泥狀,細菌性帶有黏液、膿或血便,有脫水現象,發高熱,常引起痙攣、昏睡現象。
3.重度腸炎
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大便水樣噴射而出,有重度脫水現象,皮膚乾燥、眼圈發黑,此外,還有呼吸不適、半昏迷等狀態。
三、小兒腸炎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應儘量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但應根據個體進行合理調整。母乳餵養者繼續母乳餵養,人工餵養兒可餵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後繼續餵食。腹瀉停止後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
2.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
3.藥物治療 病毒以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腸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狀明顯,特別是新生兒、嬰幼兒、重症患兒可使用抗生素。對於病毒感染所致的腸炎,抗生素並無效果。寄生蟲感染所致腸炎需使用抗寄生蟲藥物。酌情選用胃腸道黏膜保護劑及微生態療法。
四、如何預防小兒腸炎?
1.注意家戶衛生、裝紗窗、撲滅蒼蠅、蟑螂,以及環境清潔。
2.減少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的次數。
3.避免吃生冷不潔的東西。
4.嬰幼兒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潔。
5.隔離病人及小心處理其排洩。
6.個人衛生及衛生教育。
#冬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