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愛發朋友圈的人不再發朋友圈的時候,請記得問一句近來可好

2020-12-15 百家號

之前我老婆和我說,你怎麼總喜歡天天發朋友圈。天天發微博之類的。我對他笑笑說因為心情好呀。

有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很喜歡發微博,很喜歡發朋友圈,那是因為此時此刻的好的心情,壞心情,愉悅的東西都希望分享,是一種信息傳遞的象徵,多數時候不是為了向大家去炫耀自己過的多好,或者說是怎麼樣,而此刻的心情就像潑出去的水,是流動的感情。

突然有一天不愛發朋友圈了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發的越來越少。似乎朋友圈連打開的都更少了。大家不是不願意去看朋友圈,不是不願意去發朋友圈,而是有些人可能是失去了曾經和現在所擁有的快樂。在慢慢變成一個麻木的人。

就像現在的我,可能有一兩個月的時間翻看朋友圈的次數明顯減少很多。一兩個月的時間看似很快,但在朋友圈卻很漫長,因為曾經可以每天去刷朋友圈,看看周圍朋友圈裡面別人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想看看別人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朋友圈雖然有的人在刻意炫耀,但是朋友圈更多的是一個正能量的地方,可以看到與你相識的,不相識的,熟知的以及陌生的朋友,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更多的我想是大家的快樂,當然也有人會把悲傷發出來,因為心中的感情畢竟是酸甜苦辣都有的嘛。

我認為朋友圈是一個快樂之地,集結了大家所有的快樂,在那一瞬間的快樂每一分鐘都會有人快樂著,而每一分鐘都會有人把自己的快樂發出來,或大笑或嬉笑,溫馨愉悅或久別重逢或喜上眉梢或久逢甘露。

當開始慢慢離開了朋友圈,不再去發表自己的東西,也不再去看別人的東西其實我覺得是不好的,因為哪怕通常說的點讚之交能夠點讚那說明還是寄託了自己內心的祝福的。不管或真或假,但終歸是祝福,是歡笑是喜悅。

而遠離了朋友圈的人,也許更多的是把自己壓抑了起來,封閉了起來,不想再讓自己的喜怒哀樂對外傳播。或者說得更恰當的是可能這個人最近一段時間就從來沒有快樂過或者悲傷過,也許是因為被現實磨平了稜角,沒有了激情。而當真的遠離了朋友圈,遠離了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圈子的時候,那我想這個人要麼在隱忍,要麼是悲傷,不管是哪種,我都希望所有的人能夠每天充實並快樂的,而不是充實並悲傷著。

我堅信人生的意義是活著,並且快樂著快樂。因為活著才有希望,如果一個人沒有希望。那就是一具行屍走肉,很難想像行屍走肉的軀幹會做出任何的成績,也很難想像行屍走肉的軀幹會做出自己的事業。一副充滿悲傷且充滿消沉鬥志的行屍走肉,也許只是對世界多了一份冷漠和無情,對身邊的親人少了一分真切的關懷。

因此當你快樂的時候。當你哪怕是一瞬間,是自己感到快樂和愉悅的時候,請發出你的朋友圈,讓大家都能感受到你的快樂,因為快樂需要傳遞快樂也會被感染。時不時翻開自己過去的朋友圈,它會像一本書記錄你之前的行為和喜怒哀樂,而當你將朋友圈從頭到尾偶然一撇,會發現時間雖然一晃而逝,但是點點滴滴中充滿了自己的快樂,勇氣,正能量並且積極向上,那也許會給你現在添一分力量。

加油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搞笑:愛發朋友圈顯擺的人,最怕遇上評論區的一個槓精
    搞笑:愛發朋友圈顯擺的人,最怕遇上評論區的一個槓精。我相信很多的小夥伴的微信好友中總有這樣的一群人,特別愛發朋友圈,吃飯也發,旅遊也發,心情不好也發,甚至被蚊子咬也要發一個朋友圈,常見的朋友圈樣式是以自拍為主。
  • 那些愛發朋友圈的人,基本都是出於這四種心理,確實很準!
    對於很多愛發朋友圈的人來說,朋友圈就是他們的一個小世界,在這裡,所有新鮮事都值得記錄下來,那麼,那些愛發朋友圈的人,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讓他們樂此不疲地探尋些新鮮事,持之以恆地發到朋友圈裡呢?朋友圈裡包羅萬象,不得不說,有一些內容確實很優質,只有熱愛生活的人,在能在生活中收穫這麼多東西,最後總結成朋友圈裡的文章,分享出來。
  • 為什麼越愛發朋友圈的人,越優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連發個朋友圈,都要考慮許多:不能太喪、不能太秀、不能太矯情、不能太犀利......瞻前顧後,又小心翼翼。所以我特別敬佩那些愛發朋友圈的人,他們活在自己的節奏裡,不會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而壓抑自己的想法、亦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束縛自己的心情。
  • 為什麼越愛發朋友圈的人,越有福
    堂哥是一個特別愛發朋友圈的人,他的朋友圈裡展示著他生活中的一切——從工作到家庭、從妻兒到好友,事無巨細,應有盡有。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他:「你發這麼多朋友圈,會不會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後來有一次,他們部門聚餐,另一位愛發朋友圈的小姑娘拿起手機準備拍照發個朋友圈,結果那位前輩當著全部門人的面,陰陽怪氣地大聲說:「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一看就沒見過世面!」
  • 愛發朋友圈,是微信裡有喜歡的人
    要知道,點讚可不是沒有成本的,點一個贊據說要耗費0.02KB,約合人民幣0.0005元,所以,我很珍惜每個給我點讚的人,還有點小激動。有人說,點讚是一種高冷的社交方式,是淡淡地告訴對方朕已閱。但我總覺得,如果對方心裡沒有你,翻遍朋友圈,可能都找不到他的一個贊。我一發朋友圈,你就來找我。這可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喜歡呢?
  •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發朋友圈
    如果有一天我不發朋友圈了,請你不要牽掛。不發朋友圈的日子,我在認真生活,不過是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方向。逐漸明白,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不發朋友圈,只不過是因為他找到了比朋友圈更有意義的存在。有時候,我們總是在朋友圈中過著自己所謂的人生。
  • 愛發朋友圈的,無非都是下面這三種人,歡迎對號入座
    在這個社交便利且複雜的社會中,朋友圈成了絕大部分人展示生活,和了解他人生活的地方。朋友圈是一個又私人又公開的場合,每個人都有在朋友圈記錄自己生活的權利,但是你發的每一條內容你的好友都將會看到。這就造成了有的人會設置權限,有的人喜歡隔段時間就刪除等等。
  •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為什麼會突然不發了?
    4.不想陷入你贊我我贊你的漩渦中去,甚至很少看朋友圈,因為一旦看了,如果沒點讚,人家就認為你不關注他…那麼多條每條都贊,我真的很累…5.有段時間寧願讓大家以為我消失了。從我不再發朋友圈的時候,陸陸續續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朋友發微信問我最近怎麼了?好久沒你消息?沒事吧?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
    「沒見過世面的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你贊同這個觀點嗎?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先說一位身邊朋友的故事。我的這位朋友,她平時很愛在朋友圈上記錄生活,最近卻關閉了朋友圈。她說有次發照片分享心情,沒想到大家的關注點全在她的脖子上,有人說你怎麼老戴這條白金項鍊炫耀,有人說項鍊閃瞎了眼,求別戴了。甚至我們有位共同的朋友,私下也悄悄問我,你看她經常在朋友圈曬那條價值不菲的項鍊,難不成是被哪位土豪包養,不敢摘下吧。殊不知,那條項鍊是她外婆去世時留給她的。
  • 越來越多的人退出了朋友圈,你終究是低估了生活
    還記得朋友圈剛出的那時候,隨便一划就十幾條的動態更新那個時候我也愛發朋友圈我今天在食堂吃到了好吃的飯菜,發個朋友圈慶祝一下同學,今天買了一件漂亮的衣裳,穿起來特別好看,立馬自拍一張,發到了朋友圈,不一會兒就引來一片贊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發生了什麼?
    每次刷朋友圈的時候,刷到的消息越來越少,看到的動態也越來越少,人們好像不再把好的壞的情緒丟在朋友圈裡,而朋友圈被鋪天蓋地的廣告淹沒了。我之前逛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熱搜問題,有人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有一個回答我印象深刻: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不代表沒有東西可以發,他們恰恰是最有故事的人。
  • 你的領導總不發朋友圈,是在擺架子裝低調嗎?
    再者每個人發的朋友圈信息,都會時不時的看一下自己的信息動態,這也會分很多時間和精力。還有一種情況,有時候有人來找你幫忙的時候,但你並不想理睬對方,這時候如果你發個朋友圈,那就是暴露自己,人家都又是贊又是回覆你了,你還不說句話呀。所以說與其這樣,領導就乾脆不發、或是很少發朋友圈了,這樣就慢慢淡出他人的視線。
  • 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在朋友圈曬一曬。但如今,卻也開始和QQ一樣,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在朋友圈發動態了,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以前有的時候,想了解一個朋友的最近狀況,直接去翻對方的朋友圈就可以。但現在,再去翻看時,對方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 體制內的同志們,咋都不愛發朋友圈了呢?
    石頭說 發了容易惹麻煩,不發最好。我反正好久沒發了,你呢? 每次瀏覽朋友圈,發現一種現象:體制內的人,不大愛發朋友圈,領導更是幾乎不發。
  • 立冬發朋友圈的精美句子合集 冬天已經來到,記得保暖,祝福也很重要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發朋友圈的精美句子合集 冬天已經來到,記得保暖,祝福也很重要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很多人在一個新的節氣到來時,都會發個朋友圈,2020年立冬節氣馬上要到了,大家也可以發個朋友圈提醒一下好友們,接下來大家就和百
  • 近來可好
    很快就可以適應交通工具 可以適應住在山間 可以適應不一樣的口音 但其他的很慢 比方說眉眼都不再暢然 眉眼要躲藏 未知的所有都令人害怕 比說的時候要膽小很多 比以為的要艱難許多 高三的時候外公會來我家裡搞衛生 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那麼大了還會被擔心我無法搞定家裡 他留下一張紙條說「今天的陽光很好 祝一切安好」想起這句話怎麼那麼動人呢 可能是因為現在的陽光也挺不錯 雖然也有陰雨天 這裡的天氣好許多
  • "發朋友圈越來越少"上熱搜 他們為何不再發朋友圈
    原標題:他們為何不再發朋友圈   搜尋到美食,發朋友圈;心情不好,發朋友圈;結婚了,發朋友圈——曾經,發朋友圈是一個日常生活項目,但最近,「發朋友圈越來越少」登上熱搜。   為啥不發朋友圈了?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都不大愛發朋友圈?
    級別越高的人,發朋友圈越少。男的,比女的發得少。即使發的話,男的曬運動的居多,女的曬娃的居多。發朋友圈頻繁的,可能會被上司和同事認為幼稚、不成熟、不講政治。有時候,你隨便發一句牢騷,也有可能被「好事者」拿來大作文章。早些時候,我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單位招錄了一個本事不小但性格很耿直的「假小子」(無貶義)。她入職一年後,被上級機關借調了過去。借調期間的日子,肯定是不大好過的。原單位的人,覺得她「高升」了,嫉妒她。
  • 不發朋友圈正常嗎?很多人疑惑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心態
    記得不是哪一年有了微信,我只知道自從有個微信,這幾年大多數人忽略了QQ。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和我身邊的一些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把生活和工作話分開了,不約而同的就形成了生活用微信,工作用QQ的習慣。
  • 為什麼有些人什麼事都要發朋友圈,這是什麼心理?答案無非這幾種
    一個喜歡童話世界的小青年,願在文字中找到自己】一般來說,在我們朋友圈較為活躍的人,一般人緣都是比較好的,她們大多數性格都是很開朗,很活潑的那種。但是如果說當一個人活躍過了度,他可能發的朋友圈就會引來不滿,有的人會選擇屏蔽,有的人可能會選擇拉黑刪除,比如有的經常發布推廣消息,負能量爆棚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