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半年以前,我想買一間門面開便利店,就和朋友商量著,我的這位朋友是銀行的工作人員,他和我原原本本的分析了投資買門面的市場前景,我聽著還挺是那麼回事的,給大家分享出來。
以下幾點原因導致門面的市場前景並不樂觀
1.稅點高,二次交易困難。
相對於商品房而言,二次交易時,商品房的扣稅率是1-1.5%,而門面是12%,我的天呀,這就直接賣不掉了嘛,所以,如果咱購買了商鋪,那咱們購買商鋪支付的本金就收不回來,或者只能收回一部分了,本金貶值的投資自然是不划算的。
2.實體受到衝擊,租金起不來。
我做了十年的傳統行業,親身經歷了實體店鋪的衰落,現在終於歸於平靜了,我是幹便利店的,便利店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較小,但是很多行業被電商攻破了,能做實體的行業少了,店鋪自然就不好租了,所以就租不到價錢。
3.使用權只有40年。
我們就為這40年算一筆帳,目前的行情,100萬購買的門面,每個月能租5000,每年能漲500,40年後咱們就有了7080000元,大約是700萬,存理財40年,複利每年5%的利息,得到7040000,差不多嘛,那還不如購買理財產品,起碼這本金是一直都在的。
4.住宅也能做個體經營,又一次衝擊門面。
目前住宅也可以辦理工商營業執照了,部分門面又被幹掉了,本來買個門面還有些盼頭,現在又是一盆冷水。全民創業是大勢所趨,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很多實體店被幹掉了,一部分繼續創業,一部分靠打工為生,一部分人處於賦閒的狀態,為了降低創業的成本,以讓這群「閒人」自力更生,住宅商用化是必然的趨勢。
5.銀行漸漸的不接受商鋪,公寓,寫字樓的質押。
前邊幾條都只是次要條件,這才是最主要的,大家都知道,銀行是咱國內經濟的風向標,銀行不接受商鋪質押,直接證明了商鋪在銀行眼裡已經不值錢了,就憑這一條,就註定了門面的投資前景並不好。
我做實體的比較關注門面的信息,希望我的分享您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