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搭建金融「高架橋」助企紓困

2020-12-19 金臺資訊

疫情期間,面對中小微企業資金鍊緊張、短期周轉困境等問題,朝陽區通過打造線上融資平臺、構建條塊服務體系、發揮財政引導作用、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等舉措,為企業搭建金融「高架橋」,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線上平臺實現「普惠」

「這五千萬的貸款對我們來說就是雪中炭火。」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正是這五千萬解了疫情期間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

電旗通訊配合三大通信網絡運營商對全國20多個省市主要疫情醫院、指揮所、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進行通信保障。但因企業屬於高科技公司,收入利潤等業績雖保持優良,卻一直面臨輕資產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導致疫情期間項目難以順利開展。

朝陽區金融辦了解企業情況後,充分發揮朝陽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優勢,協調多家金融機構開通綠色通道與其對接。企業兩周內順利得到建設銀行朝陽支行5000萬元低利率貸款。

朝陽區還聯合市金控集團開發建設的朝陽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自初創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全方位、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

平臺貫徹「組合金融」理念,重塑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生態,聚合銀行、股權融資、擔保、典當、小貸等內外部金融資源,通過發揮各類金融工具的協同作用,構建涵蓋貸、投、保、擔等環節的綜合服務體系,打造優勢互補、協同有序、科學高效的金融服務生態。

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微企業屬於有融資需求、有還款意願和能力,但未被傳統金融服務模式覆蓋的「中間地帶企業」。平臺通過多維數據整合,結合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分析手段,對「長尾」小微企業進行全息畫像和風險再評估(「長尾」小微企業:市場表現為高度分散化,數量龐大但個體資金量小的企業),可以將其中部分符合條件的「中間地帶企業」識別出來,從而擴大普惠金融的覆蓋範圍。

疫情發生後,平臺依託自身的政策優勢、信用優勢和數據優勢,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截至4月7日,平臺已接入30家高質量金融機構,已註冊中小微企業近5000家,成功放款350餘筆,提供貸款近26億元。

銀企對接力爭「精準」

疫情期間,金融機構普遍採取彈性工作制和遠程辦公模式,線下業務收縮,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難以得到及時響應。對於保障社會民生的企業來說,及時融資周轉需求突出。

朝陽區構建「條塊結合、全面覆蓋」的服務體系,建立「區——街鄉——樓長」的三級條線服務體系,和包括中關村朝陽園、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等部門在內的園區塊狀服務體系,深入到全區商務樓宇和各大產業園區,開展「一對一」融資幫扶對接。

特倫醇商貿(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網際網路服務和產品銷售為核心的電子商務公司,服務京東、阿里等各大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品牌定位、品牌代理、商品拍攝、店鋪運營、推廣、客服、倉儲發貨等一站式服務。疫情發生後,企業回款緩慢,固定支出成本大,亟需資金支持,該企業通過小關街道將貸款需求反饋給朝陽區金融辦,金融辦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為其對接平臺上適合的銀行及產品。3月31日,特倫醇獲得了建行為其提供的230萬元信用貸款。

「目前,我們梳理出區內近600家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涉及科技創新、文化旅遊、住宿餐飲等多個領域。」朝陽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主導的服務體系不但暢通了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而且打擊了意圖藉此牟利的違法助貸機構,為中小微企業節約了融資時間和成本。

金融科技解決「痛點」

不僅銀企對接精準高效,朝陽區還用金融科技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問題」。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普遍缺乏可抵押資產和信用不足的現象,朝陽區探索金融科技在普惠領域的作用,攜手第三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政企銀合作,開創性地在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上引入了「場景融資」綠色通道,目前已有多家企業通過這一模式獲得貸款。

與傳統的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不同,這一模式依據「交易場景 金融」,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實現了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無抵押擔保貸款。這類貸款具備幾個特點:全程線上申請,從審批到放款最快不到24小時;管控帳戶和資金用途,使得貸款人無法將貸款挪作它用;應用區塊鏈等多種科技金融手段,做到交易數據不可篡改、帳戶資金可控、智能合約管理;不同行業均可建立場景,對於獲得貸款的企業,續貸易的同時,隨著交易數據的不斷積累,貸款額度還可以不斷提升,實現真正的數據金融。

面對企業融資之後轉貸難、轉貸貴的「痛點問題」,朝陽區發起成立了「中小微企業防疫應急轉貸基金」,優先用於抗擊疫情各類物資生產和商貿流通的相關企業,以及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交通、旅遊等民營中小微企業擺脫續貸和轉貸難困境。

基金以專項信託計劃的形式成立,為符合要求的中小微企業免費提供零利率的應急周轉短期貸款,其中單個企業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企業在朝陽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即可獲知申請條件及辦理流程。(宋思沐)

相關焦點

  • 心系企業 共度難關 漢口銀行送服務助企紓困
    漢口銀行時刻心系企業生存和發展,精心部署,加強「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落實開展「送服務上門」,堅決與疫情受困企業共戰疫情,共度時艱,共防風險,共同發展,彰顯地方金融擔當。以「三送」服務,對接「百行進萬企」活動漢口銀行將「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與「送服務上門」活動深度融合,真正將企業需求與發展放在核心位置,在活動中為企業做好「三送」:送政策,充分利用各類政策,幫助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助其迅速復工復產。
  • 「三師」助企「碼上辦」
    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三師」助企「碼上辦」 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 打好金融穩企扶企「組合拳」人行榆林市中支多措並舉助力「六穩...
    榆林市興樂衛生消毒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多虧人民銀行和農商銀行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才保障了企業正常生產的順利開展。  為有效解決企業融資中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加大助企紓困力度,人行榆林市中支立足轄區實際,圍繞重點產業鏈和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疏通難點,加強企業要素保障,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同時,著力發揮科技賦能、線上對接作用,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 國常會:落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政策 穩定就業崗位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支持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匯報,推出和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加大穩企業保就業力度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支持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匯報,推出和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加大穩企業保就業力度。
  • 青海:優服務退稅再提速 穩外貿助企促發展
    央廣網西寧12月18日消息(記者劉澤耕 通訊員韓世峰 陶麗娟 陳貴龍)2020年,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辦理,在青海省範圍開通出口退稅綠色通道,全面推行所有出口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國際貿易標準版「單一窗口」等方式網上申報出口退稅,持續壓縮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助力企業資金快速回籠和循環再投入,積極貢獻稅務力量穩外貿,助企紓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 企業復工達產跑出朝陽「加速度」
    出臺政策企業迎來及時雨疫情期間,朝陽及時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出臺各項服務舉措,強有力地穩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用於診斷的醫學影像設備,是各地醫院加大採購的重要物資。為了確保及時供應,從春節開始,位於中關村朝陽園內的萬東醫療開啟了24小時不停工的「戰時」生產狀態。
  • 駐企幫扶效能最大化 賦能高質量發展 路橋「助企八條」做好「加減...
    6月17日,路橋區社發集團董事長葉天恩在駐企日誌裡,留下了這樣一段話。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助企八條」,促進「六穩」「六保」任務落實到位,路橋區立足組織職能,發揮組織優勢,持續深化「三百三聯三服務」工作機制,全面升級駐企幫扶工作,用好「加減乘除」法,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 ...聯合推出25條具體措施——全方位紓困解難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如何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助其蓄力發展?前不久,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7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7方面25條具體措施。意見釋放了哪些利好,一段時間以來政策實施效果如何?記者採訪了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專家和企業。
  • 信陽溮河區:金融注活力 茶企產無憂
    吳瑞雪所說的貸款,是溮河區為了實現春茶增產增收增效,確保茶農經濟效益,在疫情防控期間幫助群眾協調的助農貸款。 為了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快速復甦,早在2月份,溮河區就邀請全區26家企業和17家金融機構,召開了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發展銀企對接會,搭建政府、企業、銀行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幫助轄區企業共渡難關。
  • 洛陽「聯企入企惠企助企」企業得實惠 發展有活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李宗寬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洛陽市在紮實做好復工復產、達產達效工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大力實施「五提」「五雙」行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聯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動,提升企業獲得感,增強發展活力。
  • 高架橋是怎麼搭建的?看完建設過程,只想說厲害了我的國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高架橋是怎麼搭建的?一、準備工作1、一項高架橋的建設工程,前期需要進行野外勘測與調查研究,確定橋梁的規模以及路段,確認方案後開始施工。2、開挖基坑澆築混凝土,綁紮鋼筋和模板支立,搭設支架澆築混凝土,將支撐高架橋的柱子修建好,開始進行橋梁的拼接,這麼大的石板是如何接上去的呢?
  • 光大普惠:助企復工復產「亮新招」
    鏈計劃:圍繞產業鏈 紓困資金鍊在疫情衝擊下,產業鏈環環相扣的局面被打亂,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嚴重挑戰,尤其是作為核心企業上下遊的小微企業,更是面臨資金斷裂的生死考驗。如何幫助小微企業走出困境,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成為復工復產的關鍵。
  • 保定南二環將建跨朝陽大街高架橋 今年6月開工,預計投資約1.6億元
    記者走基層作為連通主城區與清苑城區的主幹道朝陽大街,其與南二環交叉口的擁堵,近年來備受市民吐槽。5月11日,記者從市執法局獲悉,這裡將建設一座高架橋,解決擁堵問題。據介紹,在朝陽大街與南二環交叉口,將建設南二環上跨朝陽大街鋼結構跨線橋工程。據悉,本次施工範圍起點為朝陽南大街與南二環交口西側,終點為南二環路與利民路交口東側,總長度936.689米,其中橋長400.66米,東、西兩側引道總長約535米。效果圖橫跨朝陽大街,有助於疏解擁堵。
  • 【助企】科技企業遭遇融資難,渝北撬動金融槓桿為企業解困
    【助企】科技企業遭遇融資難,渝北撬動金融槓桿為企業解困 2020-12-19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林:強化服務助企紓困 穩就業保民生
    原標題:【抓六保促六穩 育先機開新局】玉林:強化服務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  今年以來,玉林市強化服務,推動「減負、穩崗、擴就業、促創業」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助力企業紓困解難題,以穩企業促進穩就業保民生。
  • 武漢:持續發力跑出法治助企「加速度」
    建立湖北首個掌上法律顧問「漢陽手機律師 」微信小程序,開啟律師和企業之間24小時法律互動;成立湖北首個工業園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黃金口工業園公共法律服務站,填補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的空白;發布湖北首個法治助企白皮書,制定法治助企11條,推動轄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 南城首推企業抗疫線上融資平臺「企融易」
    3月5日,由南城金融辦主辦,東莞市私募基金業協會承辦的「共同抗疫 共紓企困」——企業抗疫融資線上對接會通過網絡直播間形式召開。此為南城首次試行採用視頻直播形式,搭建了產融溝通合作的橋梁。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這三家銀行屬下南城支行共為31家南城企業提供了共計29361萬元的抗疫紓困專項貸款資金;東莞銀行中心區支行充分發揮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優勢,自今年1月以來為全市12家市級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專項名單內企業發放「防疫貸」資金達26400萬元。南城金融機構主動作為、特事特辦,在關鍵時期為南城企業對抗疫情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
  • ...變「資產」,國家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在浙江啟動
    湖南、廣東和重慶等省市知識產權局,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攜手銀保監局,組織金融保險機構、科技型企業和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代表等20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浙江省智慧財產權系統充分發揮改革後的體制機制優勢,圍繞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強化智慧財產權高強度保護與高水平運用,用活「『商標、專利權』二合一、『商標、專利、智慧財產權』三合一」等多元組合方式,引導鼓勵企業盤活智慧財產權存量,變「知本」為「資本」,紮實推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 入企解難題暢通「雙循環」永康「三師服務團」全力穩企賦能
    作為全省首個「外拓內」試點縣市,該市積極發揮產業市場雙優勢,以10個小微園區為重點,部署開展律師、會計師、稅務師及金融專業人才「三師助企」服務聯盟集中駐園暨「百日服務」曬拼創活動,聚焦企業實際需求,推行涉企部門「三服務」上門巡診、行業標準培訓、數字貿易沙龍等系列活動,形成常態服務「大閉環」,開展一線服務「大比拼」,為企業紓困解難。
  • 依託市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助力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我市啟動金融...
    目標是:到12月底,市委、市政府「惠企政策20條」和「促發展30條」各項金融舉措惠及率要達到100%。要實現「四個確保」,確保信貸總量不降,貸款增速和規模不低於去年同期;確保融資成本不增,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確保服務效率更加高效,新增、續貸和展期、延期業務辦結時限壓縮30%以上,業務線上辦理率增長20%以上;確保平臺功能高效運用,搭建起銀企供需、對接撮合的橋梁紐帶,平臺響應率和對接成功率100%,融資成功率70%以上,全年融資總額超過50億元。